附身高顺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乌溪散人
话音落下,高顺第一个冲出山洞口,强弓拉圆羽箭在弦。其他的亭卒也是一样,跟着高顺从山洞口跑出,沿着山坡朝下行军。
此时的羊姥沟,白色的水汽已经散去不少,站在两猴洞的洞口,可以看清一里多远的距离。三十多个身穿匈奴服饰的牧民,正沿着山路朝山洞口爬行前进。
“砰!”一声弓弦的振动声传来。时间不久,一名匈奴人应声而倒,骨碌碌的滚下山坡。两世的灵魂相融,高顺的手艺还没下降,一箭毙敌。“砰!砰砰!”见此,其他的亭卒都纷纷引弦而射。
“快逃啊!他们人多!”正在爬山的匈奴人乱了,大叫着朝山底退却。
那位身穿两档铠的鲜卑军官,挥舞着军刀大吼了起来,“不要逃!进攻!放箭!射死这些胆小的匈奴狗!”
“二三子!随我下山杀敌!”对面的宋宪见此,大吼一声率先冲出了山洞。
一时间,高顺麾下的亭卒士气大振,都端着强弓,朝山下冲锋攻击。时间不久,三十多个匈奴牧民已经丧失箭矢之下。他们有的被高顺的手下杀死,有的被鲜卑人射杀。
鲜卑人不愧有丰富的战斗经验,骑在马上缓缓的后退,想引诱高顺的部队下到羊姥沟里。
见到此况,高顺微微皱眉。他大声喊道:“不要下山,快撤回山洞防守!”可是,他麾下的亭卒都是才上战场的农夫,已经被热血冲昏了头脑,听不到他的命令了。
看到这一幕,高顺硬着头皮率队朝鲜卑人冲去。冲锋之间,他大吼一声“杀!”一箭射向那名鲜卑人的军官。“啊!”那名军官惨叫一声,从战马上摔下不停的抽搐着。高顺运气不错,一箭射中了那名军官的右眼。
“啊!我的胳膊!”刚刚参战的高建,被鲜卑人射中了右臂。高安也受伤了,惨叫了起来。宋宪的手下也有两人咽喉中箭,情况不容乐观。
众亭卒见此,顿时放缓了冲锋的脚步。“不要停!杀绝鲜卑人!否则我们都会死!”看了一眼众亭卒,高顺一边冲锋,一边大喊着。
鲜卑人只剩下了四人,且战且退,控制着战马距离高顺的队伍只有一箭之远。他们骑在战马上,扭回头射箭很是从容。这样的局势,对高顺的队伍很不利。你若进攻,伤亡肯定很大;你若后退上山,伤亡更大。
这时,宋宪像疯魔一般大叫一声从山坡上跃下,跳到一匹无主的战马上,伏身御马向鲜卑人冲锋而去。其他的亭卒有样学样,纷纷跃上无主的战马,跟着宋宪追击鲜卑人。鲜卑人惧怕了,催促战马朝西河郡的方向逃窜。
高顺也
第六章 降者免死
一路上,宋宪很是兴奋,总想找高顺说话。见高顺板着脸也就罢了,脸憋得通红。其他的亭卒神情都差不多,心中的兴奋劲都在脸上摆着。
高顺的心情却和大家不同。他对野战灭敌没有信心,率领一群骑着马的农夫是很难消灭身经百战的鲜卑奴。自从鲜卑大汗檀石槐崛起后,鲜卑人已屡犯大汉帝国的边境,边境三州莫不被毒。
檀石槐其人很不简单,曾经是匈奴人的奴隶。他雄才大略,带领鲜卑族崛起于大汉帝国的北方,已经吞下匈奴人原来的疆域。鲜卑人在他的调教下成为一群凶狠恶狼,每年都来大汉的边境打秋风。
想到这,高顺不禁握紧了右拳,“今天入境的鲜卑人都要杀绝!否则,界休县将永无安宁之日!”
行进了八里左右,距离羊姥沟的出口处已是不远。白色的水汽升腾到距离地面五六丈高的地方,在微风中摇曳摆动,变化莫测。朝阳已经腾空,金色的阳光却被白色的水汽染白,变成了鹅黄色,感觉有些清冷。
“快点杀死他们!快点撞开营寨的木门!”
“飞射!骑马飞射!”
“快点防守!射箭啊!”
“咴咴!咴咴咴……”
这时,一阵阵的叫喊声和战马的嘶鸣声,从羊姥沟出口的方向传来。其中,汉人的声音是防守,匈奴人的声音是骑马飞射,鲜卑人在命令匈奴人进攻。
宋宪见此,顿时从战马上立起身来,强弓握在了左手,羽箭捏在右手,两手的手指都变色发青了。其他的亭卒也是一样,都目露凶光的从马背上坐直身体。
高顺却举起右手示意大家停下。他压低声音说:“二三子!都下马休息片刻,待会儿我们要一鼓作气,一击克敌!先杀鲜卑人,再杀匈奴人!”
众人闻言,都喘着粗气默默从马背上滑下。这场战斗打到现在,众人都已经臣服高顺的指挥。“跟着高肃虎,我们将战无不胜攻无不克!”大家都如是想。
少顷后,高顺翻身上马,把五尺来长的环首铁刀握在了右手中。他高高举起环首刀,扫视了一下众人。见众人都默默在马背上坐稳,才压低了声音喝道:“出发!杀绝鲜卑人!”
这年头的战马用的是底桥马鞍,单边马镫,还没有马蹄铁。高顺知道这些,但他不敢拿出更好的装备。如今的时局是鲜卑人略强,东汉帝国弱。若是新装备让鲜卑人学去了,五胡乱华会不会提前出现
一念至此,高顺用力踢了一下自己战马的马肚。高大的乌桓马吃痛后撒开四蹄狂奔。
“哒哒哒!”高顺的黑色战马,像一道黑色闪电冲出羊姥沟的出口。其余的亭卒也是一样,纷纷高举自己的长刀,策马飞驰。
羊姥沟外,汾水河畔,有一座方圆半里的简易营寨,正好堵在了羊姥沟的入口处。营寨里有箭楼,背水处有木门,还有九人在守卫营寨。营寨外围了七十多人,其中有十几个鲜卑人,六十多个匈奴人。营寨已岌岌可危,危若累卵。
这六十多个匈奴人里有十几个妇人和七八个小孩,还有几名头发花白的老者。他们都没有骑马,正朝营寨里攀爬。还有三十几个匈奴人的壮丁,骑着战马朝营寨里射箭。他们的背后,高顺队伍的前方有七八个鲜卑人在指挥战斗。
看到这一幕,高顺心想:“匈奴人不行了,这么多人被鲜卑人挟持攻寨!”他横举环首刀朝鲜卑人高速驰去。这便是骑兵对攻的作战方式了,不是后世电视剧里演绎的场景。骑马挥刀砍人会把你的胳膊撞断的。
“砰!噗嗤!”高顺从第一个鲜卑人身旁掠过,环首刀切断了他的脖子。他马速不减一路向南,像割韭菜一般连续斩下六人的脑袋。
“杀!杀杀!”宋宪大吼着,瞪大了眼睛,相貌看起了很是凶恶。他不愧有大将之资,见高顺向南,自己就选择了
第七章 愿意为奴
太阳已经升起很高,金色的阳光却还不烈看上去有些微寒。
汾水的上空,白色的水汽袅袅升起,有些眷恋神州大地。白蒙蒙的水面上,白色的水汽如丝般摇曳缥缈,看上去有些妖娆。
汾水河畔的战斗已经结束,匈奴人降了,都按照高顺的吩咐双手高举头顶蹲在地上簌簌发抖。清点一番,男壮丁有十二人,壮年妇人十名,少年男童五人,一共二十七人幸存。其他人即使受伤未死,都被众亭卒补刀了。
众亭卒都杀红了眼,骑在战马上强弓拉圆引弦待发,怒视着蹲在空地上的匈奴人。匈奴人的武器装备、战马等,都被收缴一空堆放在不远处。
这时,宋宪正按照高顺的吩咐,在给高顺拔箭疗伤。高顺背中三箭,好在野猪皮做的皮甲还算坚韧,创口都不深。“宋三郎用点力!一定要多挤点血出来!”高顺咬着牙斜着嘴吩咐道。他要借流血排毒,防止得破伤风。
“大兄!这些匈奴人怎么处置以我看都一箭了事!”宋宪在高顺耳畔轻声嘀咕。他越来越佩服一起相伴长大的高顺了,受箭伤却一声不吭,还挤出这么多血。虽然不明白高顺的意思,他还是尊令行事。
高顺听完宋宪的问话,两世的经验得出——宋宪为何投降曹操后销声匿迹了。“宋宪和魏续等人,应该是太祖所说的——小农的狡猾!”他心中暗想。随后说道:“不可!杀俘不祥!我高肃虎以信服人,不可出尔反尔!”
一旁帮忙的郭襄听后,点了点头说:“队率,不如割去他们四肢的拇指!没有拇指他们不能引弓为敌不便骑乘!”
“又来了一个小农!还是见识不够!”高顺有些好笑。
“饶命啊大人!我等愿意为奴!”众匈奴人中,能听懂汉话的几个男丁都带着泣声大喊。匈奴人着急了,有点骚动的迹象。
“蹲下!否则死!”骑在战马上的众亭卒都厉声大喝。民族间交战的世仇都写在了他们的脸上,怒火从眼中喷出。死了那么多袍泽兄弟,大家都沾亲带故,谁不伤心气愤
这时,一个十三四岁的少年男童,在众匈奴人的怂恿下缓缓站起身来。他无惧众亭卒的弓箭,用匈奴话喊道:“将军大人!我白狐部已按照您的吩咐弃械投降,也会遵循昆仑神立下的规矩永为你的奴仆!”
说话间,他握拳在胸微微弯腰朝高顺鞠躬。“狐难离永生都是将军大人的奴仆!”少年郑重的说道。他脸庞圆大,眉长眼长,髭发唇厚,典型的匈奴人外貌。
狐难离目光炙烈的盯着高顺,猛然用嘴咬破了手指,甩出鲜血朝天、地和昆仑神祷告。
“这个少年有点意思!”见此,高顺心中一动。他在宋宪的帮助下套上麻袍和皮甲,缓缓走匈奴人的跟前,表情冷峻的说:“白狐部你能代表白狐部白狐部没有主事的成年男人吗”
“将军大人!我是狐难离的叔叔窟曲驼,我们族长已经战死,当然由狐难离继任族长!”这时,一位身高七尺多,三十来岁的壮汉站起来抖抖瑟瑟的回话。他脸色通红,目光躲闪不定。
高顺冷视着窟曲驼,冷冷说:“兄业弟承再传兄子,你们匈奴人的规矩我是知道的!你们所有人都滴血发誓!否则,本队率怀疑你们是诈降!”说话间,他摘下腰间的小戟,扔到窟曲驼的跟前。
见此,众匈奴人才明白,眼前这位高大冷峻的汉人头领不是饱读经书的腐儒,没那么好糊弄。他们都四
第八章 姗姗来迟
看到郭襄走来,高顺这才想起了宋珏来。刚才情况紧急,他无暇顾及绣花枕头宋珏,现在才想了起来心生悔意。
“为将者当察明天时、地形和敌友等,缺一不可。看来,我还是要修炼啊!”高顺心中思量着,脸上却神色不变。
这时,郭襄走到高顺的身旁,捧起手中的鱼鳞铠甲,神色恭敬的说:“队率!我看你身上有伤,应当穿戴此套甲具!”
高顺也不谦让,在郭襄的帮助下套上鱼鳞铠甲。他随即问道:“这套甲具是宋尉佐的,难道他阵亡了”
闻言,郭襄面露鄙夷的神情,讥讽一笑,“嗤!胡人来时他正在酣睡来不及着甲,在两名部曲的护卫下逃走了!白尧和郭邰也是一样,随后都临阵脱逃!”
高顺听完很是好奇:所有的上官都临阵脱逃,郭襄是怎么控制住这帮亭卒来守寨!这郭襄有大将之资啊,怎么没听说过此人
见高顺有些疑惑,郭襄有些不好意思了,憨憨的笑道:“嘿嘿!我用林宗公的名义摄住众人!林宗公的郭氏和我们郭庄同宗,我曾在他的门下读过几日经书!”
郭襄说到这,高顺才恍然大悟。这一世,他虽然是农夫从来都没出过县域,但对郭襄口中的林宗公印象很深。
此人名叫郭泰,字林宗,是当朝大儒闻名东汉帝国。八年前,他去世时,蔡邕为其书写碑文,全国有十几万人来西桐乡悼唁。当时,道路堵塞不通,汾水断流,盛况难以用言语来表述,和娱乐天王的粉丝见面会有得一拼。
“郭襄是郭泰的门徒,前途不可限量啊!白尧和郭邰真可恶,居然敢临阵脱逃!”看了看郭襄憨笑的模样,高顺心中暗骂白尧和郭邰。而他们两人此时已经逃出了界休县。
白尧逃到上党郡,改名白绕,后来成为黑山贼的一名渠帅;郭邰逃亡河东郡,改名郭太,后来成为白波贼的一名小渠帅。多年以后,当高顺挥军南下争霸时,他们两人都立即易帜输诚为高顺所用。当然,这都是后话了。
就在这时,高窟曲驼和高狐难离联袂而来,恭敬的行礼,“主公!战场已经收拾妥帖!您还有什么要吩咐”
到目前为止,这一帮新收的部曲让高顺还算满意。他抬头看了看简易的营寨,吩咐道:“把这个营寨拆了,移到两猴洞的附近重新搭设!你们分成两组,六人负责拆卸,六人负责运输!”
“喏!”高窟曲驼说着生硬的汉话,躬身行礼,领命而去。高狐难离却又被高顺留在了身旁。见此,他也没任何情绪,恭恭敬敬的立在高顺的背后。
……
在高顺开始拆卸营寨的时候,两猴洞附近的羊姥沟里热闹非凡。宋宪指挥着众亭卒,把山洞下的乱石全部搬运到山洞里。被乱石砸死的战马、鲜卑人和匈奴人的尸体都被移到了两猴洞的东方。
亭卒们甚至还跑到两猴洞西方的三四里处,收集散落的箭矢、武器、铠甲和财物等。高顺的羽箭和别人的不同要粗壮一些,被他们单独分拣出来放到了山洞里。而此时,他们正在用巨石垒建一个石砦,用来防御鲜卑人。
两猴洞所在的羊姥沟不宽,只有三丈多。巨大的石砦已经垒起一丈多高,砦底留下一个五尺来高、三尺来宽的小洞用来泄洪,防止爆发山洪时生成堰塞湖。
因为有十个匈奴妇人一起参与劳作,众亭卒的士气很旺不知道疲倦。他们还有人在吟唱着诗经里的歌谣,“关关雉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不过,他们的兴奋劲很快就要下去了。四名郭襄的手
第九章 但求无愧
这个时代的北方天气很怪异,夏日酷热难耐连年大旱,冬天却来得早严寒袭人。虽是初秋,界休县的天气已经很凉了。即使是骄阳高悬,汾水河畔的众人还是感觉不到热意。
而宋缺此时却感到燥热难耐,额头汗水直涌,脸一会儿白一会儿又变得通红。他非常讨厌眼前的这位高顺高肃虎,脾气硬还不尊敬上官。可是,由于高顺的存在,他带来部曲以求反败为胜的机会没有了,前途更没了。
宋珏骑在马上已经失态了很久。他嘴角蠕动着,手臂有些颤抖,手中的马鞭指着高顺。若是心狠的名士此时会立即下令,派自己的部曲把高顺等人杀绝,然后掌握主动。可是,宋珏慌了,没了主见。
其实,高顺此时也赌宋缺没那份心机。若是有,他只能拼了。用武力挟持宋珏,然后如关二爷一般流亡他州,等到黄巾起义时再出现。
良久之后,高门豚犬之子宋珏还是没有勇气发狠。他回头命令自己的部曲,“退回去,准备回界休城!”临走之前,他恶狠狠的盯着高顺,冷声道:“高顺!把我的甲具还给我!”
“嗤!”高顺冷冷一笑,随后缓缓的说:“那是本队率斩杀两百多鲜卑人的战利品!按照大汉律法,乡卒参战的缴获归自己所有!”言罢,他扭头朝自己的部曲走去,更本没回头看一下骑在马上的宋珏。
郭襄很会来事,见宋珏人多势众,一个眼神就招来了高顺的部曲和自己的手下。这样的场景,在东汉帝国末年的时候更是常见,那便是三国争霸了。
高顺看了看这些骑在马上的匈奴人,心中还是有些小激动。至少到目前为止,这些被赐姓为高的匈奴人表现还不错,没有背主逃窜。
高顺却没有笑意,依旧板着脸严肃的吩咐手下部曲,“妇人们负责生火烤马肉,男丁负责把鲜卑人和匈奴人的尸体埋葬好,其他人负责清洗缴获的战利品!”
“喏!”众部曲在高狐难离和高窟曲驼的率领下,齐声用生硬的汉话回复高顺。
“哒哒哒!”马蹄声起,宋珏看了看高顺的背影,骑着战马淌过汾水,在部曲的簇拥下走了。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