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权倾南北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然籇




第六百九十章 朝堂上
    蒋元逊也是一名老将了,将近四十年的征战生涯显然已经磨平了他的棱角和斗志,此时看上去更像是一个和蔼的老人。见到李荩忱走过来,冲着李荩忱微微一笑算是打招呼。而李荩忱不敢怠慢,急忙郑重一拱手:“右卫将军,晚辈有礼。”

    名动天下的李荩忱如此谦恭的给自己这么一个老头子行礼,蒋元逊心中当然也很受用,急忙摆手:“镇西将军快起来,同为一朝之臣,无须如此客气。”

    而前面徐陵和吴明彻也听见了后面的动静,并没有开口说话,只是脸上都露出一丝笑容,不约而同的举步。李荩忱见吴明彻的身子动了,急忙做了一个请的手势,蒋元逊含笑点头,快步跟上,这个时候看上去,这个有些苍老的老将军似乎也年轻的不少。

    队伍穿过宫门,走入正殿。

    此时上朝的时候,走入正殿官员尚且需要脱去鞋子,只保留足衣,而依照官职高低在不同位置准备了垫子,官员需要跪坐在垫子上。

    李荩忱的位置正在大殿的柱子一侧,可以比较舒服的向后顶在柱子上,他只是扫了一眼,自己的旁边并不是蒋元逊,而直接是吴明彻,不用说也知道是负责此事的人特意安排的,其目的自然就是让之前从来没有上过朝的镇西将军舒服一些。

    而蒋元逊也察觉到了这一点,不过李荩忱在门口就给这个老将军留下了不错的印象,所以老将军并没有觉得唐突,反而先跪坐在垫子上,微微弯身,冲着李荩忱使了一个眼色,显然意思是这样坐或许会舒服一些。

    李荩忱含笑点头,而这个时候前方传来内侍的声音:

    “陛下驾到!”

    紧接着以徐陵为首的文官和以吴明彻为首的武将一齐起身,毕恭毕敬的向着陈顼前来的方向一拱手:“参见陛下!”

    “诸位卿家平身。”陈顼的声音有些低沉,可以想象这位南陈的当家主人昨天晚上休息的也不太好。

    众多大臣入座,而内侍的声音有些尖锐:“今日上朝,有本速奏!”

    当即徐陵率先起身,朗声说道:“启禀陛下,巴蜀入我大陈之版图已经数月,今日镇西将军奉命前来朝中面圣,自当陈述巴蜀战局,同时镇西将军是我大陈年青一代少有之将星,老臣对镇西将军关于当下战局之见解很是感兴趣,还请镇西将军不吝赐教。”

    这一次朝会的主要话题就是这件事,李荩忱前来建康府当然不是吃喝玩乐的,这个大家心里都清楚。只是没有想到徐陵竟然会如此开门见山的说到此事,这显然根本就不给其余人一点儿缓冲的机会,直接将整个朝会的气氛推向最紧张和最**。

    李荩忱当仁不让的起身,冲着陈顼郑重的一拱手:“臣自巴蜀一直到建康府,所经沿途也有不少前线城镇,除此之外也有一些内陆和沿江腹地,只是这些地方有一个共同点,靠近城镇之处尚且有人烟,可是一些荒郊几乎都是只有荒草”

    整个朝堂上已经完全寂静下来,只有李荩忱的声音在回荡。一道道目光汇聚在李荩忱的身上,他们不清楚李荩忱为什么不说巴蜀的事情,而是说到这些。

    江南富庶之地,经过侯景之乱的破坏之后,也就是到现在方才恢复些元气,而荆湖一带双方的拉锯已经进行了二十多年,中间又有华皎之乱等大战



第695章 就是要等
    听到质疑声,李荩忱的目光转移过来,那将领看上去并不像是武将,一张端正的国字脸上面并没有多少武将常见的风霜刀刻的痕迹,反倒是像一个著书立说的文人墨客,所以一身武将的衣袍穿在身上怪怪的。

    似乎也意识到了李荩忱的疑惑所在,那人当即一拱手:“在下姚察。”

    眉毛一挑,李荩忱打起精神。这姚察是戎昭将军,算不得什么大官,但是实际上这个将军只是一个虚衔,他并不怎么处理军事,其主要任务是编纂《梁书》,历史上的《梁书》便是姚察最终主持编纂好的,可见此人的文化功底,而且从他刚才所说,显然对当下的时局也多少有了解。

    更重要的是此人颇有风骨,一向是两不相帮、秉公说话,因此也算是中间派别之中比较奇特的一个,当那些墙头草都闻风转变方向的时候,就只有这一个姚察立在当中两不相帮,所以南陈几代君主都对他赏识有加,否则编纂前朝史书这种事情肯定不会交给他来负责。

    “戎昭将军,久仰大名,”李荩忱一边还礼一边说道,“只是不知道戎昭将军对前线的情况又了解多少我淮南、江陵还有梓潼的兵马都是久战疲惫之师,本来就很难继续征战,更重要的是现在周人朝局动荡,可是这朝局到底动荡到什么程度,戎昭将军可知道”

    姚察一时语塞,他的主要职务终究是著史,对于北周的实际情况知道的并不多,只是从朝廷的邸报上知道个大概,所以现在李荩忱骤然问出这个问题,让姚察不知道该说什么。

    轻轻咳嗽一声,吴明彻淡淡说道:“周人内乱,已经多有端倪,现在周人各路兵马已经逐渐抽调北上,按理说正好是我们应该随之出击的时机”

    整个朝堂上更是寂静,人们诧异的看出来这个时候开口的吴明彻,心想吴明彻不是应该帮着李荩忱说话么,怎么似乎现在在和李荩忱唱反调,难道之前的都是假象

    李荩忱微微眯眼看向吴明彻,而吴明彻的话锋一转:“只是如果呈现在我们眼前的更多的只是假象呢如果周人的内乱并没有我们想象之中的那么严重,这只是周人给我们布下的一个陷阱呢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只要我们的兵马和粮草还在、还能更加充足,那么我们以后还能找到更多的机会,可是如果我们现在就冒冒失失的行动,那么以后就算是有机会也无法把握了。”

    听到这里,李荩忱轻轻叹息一声,只可惜历史上吴明彻在吕梁之战中突围失败、因为背疾发作最终无力抵抗而被俘,否则如果有他在的话,之后南陈在各个战线上或许会更好受一些,毕竟相比于吴明彻,之后统军的萧摩诃以及任忠等人终究还是缺少这么一些全局观和统率能力。

    南陈在历史上最终没有办法抵抗隋朝的大军,归根结底还是因为有生力量过早地消耗使得南陈在之后尉迟迥叛乱等等情况下根本没有能力出兵,只能眼睁睁的看着。

    吴明彻的话音转回来,倒也在很多人的预料之中,而姚察若有所思,沉吟片刻之后朗声说道:“若如司空和镇西将军所言,现在我们还需要等待,那应该等候多久”

    吴明彻显然并不打算回答这个问题,很干脆的看向李荩忱,而这个问题实际上也是这一次朝堂上李荩忱最需要



第696章 历史终究改变
    “臣附议!”徐陵和吴明彻当即一齐站出来。

    而这两个大佬都已经表态,其余的官员也不含糊,纷纷站出来表态,包括刚才开口质疑李荩忱的姚察,此时也在赞同的人群之中。

    陈顼缓缓点头,现在朝堂之上几乎一多半朝臣都已经表示赞同,陈顼当然没有固执己见的必要,更何况他也不得不承认,李荩忱说的确实有几分道理,若是依照李荩忱所言,说不定一切真的会有转机。

    现在更让陈旭感兴趣的,已经不是李荩忱准备怎么具体安排布置了,这实际上是李荩忱应该和萧摩诃等人商量确定的,最后陈顼只要能够看到一个准确合理的答案就可以,他更感兴趣的是李荩忱如此和盘托出自己的观点,难道他对于这大陈依旧有牵挂

    还是说李荩忱的心中,尚且有其余的计划

    这个年轻人,一直以来都给陈顼一种危险的气息,陈顼即使是现在依旧不敢掉以轻心。

    休养生息为主,静观局势变化可是现在这局势变化都在瞬息之间,当北方的消息传到建康府的时候实际上都已经过去一段时间了,而再等建康府这边拿定主意、开始采取行动的时候,一切都已经或许是另外的模样,如此说来真的想要静观局势变化,并且在局势有所改变的时候第一时间采取行动,那么只可能由身在前线的将领在第一时间就作出准确的判断并且动手。

    陈顼终于知道李荩忱想要的是什么,他不仅仅想要南陈停下现在进攻的脚步,还想要整个前线的自主控制权和指挥权,当然了这指挥权实际上还是落在李荩忱和萧摩诃以及淮南的吴惠觉三个人身上。

    但是不管怎么说,陈顼等于是去了对于战场的控制,实际上已经变成了身在建康府,但是实际上并没有什么兵权的皇帝,这让陈顼感觉到了深深的危机感,因为曾几何时,陈伯宗也是被他这样控制的,这个傀儡皇帝就只有在京城之中等待前线结果的命运,当陈顼平定华皎、全胜归来的时候,陈伯宗自然就只能乖乖的挪屁股让位。

    而实际上类似的情况在南朝一代一代的君王更迭之中发生了太多。现在李荩忱想要前线的掌控权和判断权,谁能保证不久之后当他取得对北周的胜利之后,不想要陈顼的皇位

    想明白这一点,陈顼的心几乎一下子提了上来。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这固然不假,可是也得看看是什么样的将领。李荩忱可不是那种忠诚和死心塌地于南陈的人,之前他就已经流露出了太多不听从命令的态度甚至也是这样在做,此时突然变得乖巧,陈顼可不会就此彻底相信李荩忱。

    只不过现在群臣都已经附议,陈顼也着实没有打断李荩忱的机会,他这个皇帝可也不是凭借一己之力就坐在这个位置上的,皇位的稳定是需要这些大臣,更或者准确说是他们身后的世家的支持的。

    这才是皇位能够根深蒂固的根本。

    当年侯景虽然闹腾的厉害,可是终究只是依靠着自己的兵马锋锐,一时间无人能挡,可是之后随着各个世家联起手来一起支持陈霸先,侯景也只有节节败退的份儿。

    陈顼当然不可能在这个时候为了未来的事情就撼动整个大陈的根基。当下里微微皱眉,他沉声说道:“战局变幻莫测,不过朕相信李卿家以及荆州的萧卿家、淮南的吴卿家有判断能力,朕当在建康府等候你们的佳音。”

    李荩忱抬头看向陈顼,他没有想着陈顼会如此轻松的答应,不过转



第697章 风景不殊
    之后大朝会上还说了几个地方民政的事情,但是这已经不足以引起任何人的注意,因为李荩忱的回答、陈顼的命令已经足以让所有人感到惊讶,也感到振奋。

    已经倔强了太久的陛下终于决定有所改变,这让死气沉沉的南陈朝堂似乎也被注入了一丝动力和生机。

    至少李荩忱告诉他们还有其余的选择,至少李荩忱告诉他们,现在这天下大势,尚且有力挽狂澜的机会,而很明显李荩忱就站在了潮头上,很明显如果他们愿意的话,李荩忱愿意在自己的身边为他们同样留下位置!

    这让一些还在观望的官员们已经暗暗下定决心,更让大多数年轻的官员热血澎湃!

    当大家以为吕梁之战和荆州之战后,这天下战线已经陷入僵持、很难在短时间内甚至是自己这一代人之内打开局面的时候,李荩忱率领孤军挺进巴蜀,最终彻底击溃北周驻军以及后来前来支援的韦孝宽和尉迟迥,将巴蜀控制在手中,而整个战线也随之发生变化。

    当大家都以为现在的北周政局动荡是千载难逢的机会,但是却不知道应该怎么下手的时候,李荩忱又告诉了他们新的可能,告诉他们只需要狠狠的一击就可以让敌人彻底崩溃——前提是时机把握的非常正确,但是如果连这个都赌不起的话,那就干脆直接等死吧。

    可以说李荩忱一次又一次的给这个已经偏安东南太久的王朝和朝廷带来了生机和希望,这些已经不知道多少次幻想着能够北伐、幻想着有一天可以复土中原的官员们,第一次看到了真正的希望。

    山河举目,风景不殊!

    这是三百年来南朝所有人的牵挂和无奈!

    或许曾经有人说这样偏居一隅也是安全的,或许有人说长江天险无法跨越,只要守住这一亩三分地就好,大家都能平安过日子,又或许有人说那些世家在朝堂上争权夺利,所要做的一切都是为了能够获得更多的利益和声望,甚至包括北伐也是。

    在这样的思想主导之下,刘裕已经收复了中原却不得不撤退、祖逖杀到了黄河边却只能击水叹息,陈庆之七千孤军深入河洛到头来却一点儿接应援兵都没有

    李荩忱从来不觉得那些人总结的有问题,世家之间的争权夺利对南朝的北伐是一个非常大的掣肘,这样类似的情况也出现在后来的南宋身上,从而导致从南向北进攻长期以来都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直到有一天淮上布衣朱元璋揭竿而起,打破了这个魔咒。

    可是李荩忱也并不觉得,这“风景不殊”的感慨对于任何人都没有一点儿触动。从老到少,当每一个人看着舆图上“雍州”、“徐州”这些熟悉的地名时候,当每一个人看着这和曾经诗词歌赋吟诵的长安与洛阳截然不同的风景时候,恐怕心中最深处终究会有一丝触动吧

    风景不殊,这是怎样痛苦的感慨!

    风景不殊,李荩忱从来没有指望着能够凭借一己之力完成这三百年的梦想,但是他相信他的身边终究会聚集更多的人。

    这不应该只是一个空荡荡的感慨。

    所以李荩忱来到了这建康府,带着自己的想法。

    让他感到欣慰的是,至少陈顼还有这一点儿雄心壮志,至少大多数的朝臣还明白他想要干什么。

    大陈太建十年六月廿六日,大朝。

    陈顼下旨,李荩忱加都督巴蜀诸州军事,持节,主持巴蜀战事;萧摩诃加开府仪同三司,主持荆州战事;吴惠觉加持节,主持两



第698章 访客
    在樊毅看来,李荩忱就是一个骗子,一个无耻之徒,当初这个人就是抓住了自己一点儿把柄就差点儿将自己置于死地,如此卑劣狡诈之人,为什么陛下会相信他呢

    难道陛下就看不出来这个人有多危险

    樊毅想不明白,但是他清楚,现在不是自己站出来说话的时候,甚至包括自己的搭档、右卫将军蒋元逊对于李荩忱都很是赞赏,如果自己此时站出来,恐怕不会有任何人帮着自己说话。

    徐陵、吴明彻都站在李荩忱那一边,就算是心中有所不忿,也得掂量掂量这样做的后果,被群起而攻之可不是什么好事,搞不好还会将自己彻底弄臭。

    世事无常,想当初自己担当荆州刺史的时候,是如何的威风,又是如何盘算的樊家的未来,可是现在这一切似乎都要化作泡影,而自己只能如此眼睁睁的看着!

    恐怕也就只有眼前的酒能够帮助自己了。

    就当樊毅将杯中酒一饮而尽,准备再喝一杯的时候,一名仆人小心翼翼的走过来:“家主,有人求见。”

    樊毅怔了一下,这个时候竟然会有人前来见自己放眼整个朝堂上,恐怕绝大多数的人都已经到李荩忱的家门口去了,就算是剩下极少数的应该也就是一些朝堂上历经好几代的老臣,已经懒得再动弹了,反正他们也快到了告老还乡的时候,几年甚至十几年之后会发生什么已经和他们没有多大的关系。

    “什么人”樊毅皱眉问道。

    那仆人压低声音:“是东宫的。”

    “东宫”樊毅有些诧异,不过旋即意识到什么,脸上露出一抹喜色,“快,快请,不,准备外衣,某出门迎接!”

    ——————————————-

    李荩忱笑着对姚察一拱手,做了一个请的手势,姚察施施然还礼,走出李荩忱的家门。而在外面等候了的官员都用诧异的眼神看着走出来的这个人。

    姚察在朝堂上可是出了名的两不相帮中间派,怎么这一次姚察如此积极主动的前来拜访李荩忱而之前进进出出不少人大家也都是看在眼里的,除了最开始的几位朝廷大员之外,可是少有让李荩忱亲自送出门的。

    毕竟李荩忱身边无论是徐德言还是顾野王,都已经是足够分量的存在,由他们来往迎送宾客已经算是很高的标准了,很多人还因此而沾沾自喜,毕竟能够和徐德言这样的人说得上话,不就等于和徐陵以及李荩忱都建立了联系么。
1...159160161162163...626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