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权倾南北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然籇

    李询清楚这是为什么,多日的鏖战已经抽空了营寨之中这些士卒最后一点儿力气,他们现在已经没有力量支撑着自己重新站起来找一个干净的地方躲雨,就这样蜷缩在血和水混合在一起的泥泞之中,宁肯用身体的最后一点儿热量来对抗这秋雨的阴冷。

    或许唯一还能人欣慰的,就是营寨之中的粮食还很充足,可是粮食充足的原因并不是因为之前准备得足够多,而是因为这些天消耗粮食的人正在急剧减少。

    相比于山下震天动地的呼喊声,现在整个营寨之中或许只能用死寂来形容了。李询的手无意识的在寨墙上轻轻敲着,他不知道这样的日子还要持续多久,他也清楚为什么将士们会如此。

    不仅仅是因为疲惫和这鬼天气,还因为他们只能眼睁睁的看着一名又一名的袍泽倒下,只能看着敌人一轮又一轮不知疲倦地发动进攻,但是他们却看不到一点儿有援兵赶过来的希望,看不到一点儿除了战死在这里之外其余的选择。

    “咚咚”的鼓声再一次响起,而细密的雨这个时候也逐渐平息。

    山雨一向是来得快,走得也快,此时一抹阳光甚至已经刺破了阴云,洒在群山之间。

    雾气随之缓缓退却,而李询已经可以看见那一道散兵线。

    这山坡地势陡峭,李荩忱并没有按照以往的惯例列阵前行,而是下令以散兵线的方式向前推进,与此同时,好不容易搬运上来的床子弩已经准备待发。

    李询默默看着这一切,身后自家营寨之中的鼓声也响起,不过一名名士卒互相搀扶着站起来,怎么看都要比李荩忱那边狼狈得多,也零散的多。

    “你赢了,李荩忱。”

    李询喃喃说道。

    多年征战沙场的经验已经可以让他预见这一战的结果。

    自己输得很彻底,定军山是李荩忱的了。只是无论如何对于这个结果,心中都有些不甘啊。

    李询看着山坡上向前推进的巴蜀士卒,相比于营寨之中的北周兵马,他们更加年轻,充满朝气,浑身有使不完的干劲,就像是他们的那个年轻统帅一样。

    他们是这个时代的年轻人,他们所到之处就象征着涌动的风云。

    而自己

    “萧摩诃,你是个聪明人。”

    李询低低的叹息一声,下一刻,箭矢呼啸。

    ————————————--

    萧摩诃缓缓放下从汉中送过来的战报。

    就在一天多前,李荩忱率军突破定军山,韦孝宽麾下重将李询被生擒,至此,汉中境内除了毗邻关中的阳平关之外,其余所有地盘已经尽数落入李荩忱的手中。

    李荩忱出现在定军山而不是阳平关,就已经足够让很多人惊讶,而更让人吃惊的是,突破了定军山的李荩忱,并没有




第七百六十八章 狂风卷地
    身为一名南陈将领,也是南陈军队的统帅,萧摩诃还是想要自己亲手拿下来襄阳。无论怎么说,襄阳都是控制荆州和中原之间最重要的咽喉通道,将襄阳交到李荩忱的手中,在萧摩诃看来,当然比不得放在自己的手里。

    就算是萧摩诃和李荩忱之间的关系再好、合作再密切,自己的和别人的还是有区别的。这一点萧摩诃很清楚。

    “传令各部,进围襄阳,同时命后方辎重队伍抓紧转运攻城器械,另外派出斥候探查北岸樊城的动静,”萧摩诃沉声下令,“水师迅速北上,封锁沔水!”

    “诺!”几名负责传令的亲随同时答应。

    而萧摩诃微微侧头看向淳于量:“老将军觉得这一次胜算几何”

    淳于量淡淡说道:“胜券在握。”

    “老将军倒是信心满满啊。”萧摩诃不由得一笑。

    淳于量也是报之以笑容:“万事俱备,而西方也有狂风卷地,如何不能胜券在握”

    “狂风卷地,落叶飘零,但愿我们的进攻也犹如秋风卷落叶一般。”萧摩诃大笑道,“老将军,我们该上战场了。”

    “愿追随大将军。”淳于量郑重一拱手。

    ————————————————--

    “萧摩诃部出章山郡,以淳于量为前锋,直指岘山。任忠部出漳川郡,扫荡襄阳以西。”裴子烈站在营帐之中,伸手在舆图上一指,“骠骑大将军的这一次进攻和以往的进攻差不多,但是这一次携带了充足的粮食和器械,同时荆州水师也是倾巢而出,大有不破襄阳誓不还的气势。”

    李荩忱静静看着舆图,在心里吐槽一句,萧摩诃的气势是从来没有小过,只不过进攻襄阳依旧是按照原来的方法,固定的套路或许方便于粮草和器械的转运,但是也无疑会让对方可以采用固定的防守方法,未必是好事。

    不过话说回来,襄阳地处群山之间,扼守沔水,又和樊城互为犄角,连通襄阳的道路本来就不多,萧摩诃选择这最为宽敞也是最常走的两条道路作为进军方向倒也没有什么问题。

    毕竟在李荩忱的心中,萧摩诃的主要作用还是牵制敌人和消灭敌人的有生力量,这襄阳城最终还是李荩忱的。

    对于襄阳,或者说整个沔水防线,李荩忱可以说势在必得,因为只有拿下了襄阳,李荩忱才能够对中原形成钳形攻势,否则无论是兵出斜谷、岐山还是阳平关,说到底都只能面对陇右和关中这很局限的目标,而在这一带怎么打仗,前人留下来的经验太多了,李荩忱能采取办法进攻,敌人也能够依葫芦画瓢想办法防守。

    尤其是在关中李荩忱最重要的对手可是杨坚,此人有多么厉害,李荩忱心中多少有数。

    有本事作为开国皇帝的,没有一个好惹的。

    所以李荩忱依旧还是打算拿下襄阳之后迂回包抄中原和关中,至少两路齐发可以让本来就混乱的北周应接不暇。

    裴子烈又粗略的介绍了一下襄阳的城防布置,现在襄阳的守将是尉迟迥的二子尉迟宽和六子尉迟顺,另外还有曾经追随尉迟迥征战于巴蜀的曹孝达。

    可以说这个阵容并没有什么问题,尉迟宽本身就是骁勇善战之辈,尉迟顺跟在尉迟迥的身边也算是历练得当,



第七百六十九章 战争的目的
    到时候战火一起,有尉迟迥来求韦孝宽转运兵马粮草的时候。

    韦孝宽虽然一向公允,也知道自己的职责所在,但是并不代表他会大公无私,帮助尉迟迥就是在危害自己,所以韦孝宽不会做这种傻事,他的公允也只是限制在自己的利益不受到威胁的情况下。

    而显然韦孝宽也清楚房陵有多重要,在随后的关中之乱爆发后,韦孝宽从房陵提兵北上,上庸、新城等地的守军都抽调一空,唯有房陵留下了一千兵马,这一千兵马看上去人数不多,但是想想韦孝宽在汉中也就只是留下了李询和两千兵马,就知道韦孝宽对房陵的看重了,更重要的是相比于汉中的两千老弱士卒,这一千兵马可都是韦孝宽的中军嫡系,也是当初巴蜀之战中韦孝宽赖以突进在前的绝对主力。

    此时萧摩诃已经在南方开动,就算是萧摩诃不动,有这么一个家伙虎视眈眈,襄阳守军也不敢贸然去招惹房陵的军队,还是这样保持名义上的友军来得好。当然了也因为现在的襄阳城中粮草充足而兵马不足,所以还用不到房陵来转运粮草。

    当然了,现在李荩忱率领大军南下,兵锋直指房陵,襄阳的守军也没有北上支援的意思。

    所以李荩忱的话里,更有几分是嘲讽之意。

    这北周的内乱现在已经到了不管不顾的地步,虽然大规模的战争还没有爆发,但是看现在双方互成体系的指挥就可想而知,这一场内乱不管什么时候爆发,都已经不可避免。

    杨坚也好,宇文宪也罢,要么就咬着牙顺应这潮流,不管被潮流卷动向何方,至少性命暂时还能够保住,要么就咬着牙看着历史的车轮在自己的身上碾压而过,血肉成泥。

    “抽调一队轻骑,占领上庸和新城,”李荩忱紧接着说道,“武关别人不想要,某可得考虑考虑。”

    将领们下意识的对视一眼,进攻襄阳还要进攻武关,自家将军到底在想什么虽然现在宇文宪的主力在洛阳,而杨坚的主力在三辅,并没有闲情逸致去管关中南面的事情,但是一旦李荩忱打开了武关,那么就意味着他要正式踏足关中了。

    “样子还是要做的。”李荩忱叹息一声,“关中和洛阳的那二位,早晚都得打起来,稍稍派些兵马让他们能够感受到危机,自然动手的就会早一些。”

    将领们有些茫然,将军到底是想要打关中,还是不打

    只有裴子烈低笑一声,李荩忱这个家伙,还真是阴损。

    北周这一场内乱看来是不可避免了,而李荩忱并不打算插手关中的战事,最终使得事情横生变故。但是显然李荩忱现在对于杨坚和宇文宪对峙却一直不动手又很是不耐烦,所以干脆再去武关门口逛一圈,告诉他们,如果他们再不动手的话,那李荩忱可不介意直接去到关中和北周较量较量,到时候三方混战可就有趣了。

    估计杨坚和宇文宪也不想让局势变得这么混乱吧。

    李荩忱并没有想要过多解释这个的问题。有些问题李荩忱并不想要跟下面的人解释,本来解释清楚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而李荩忱也不需要这些将领在这个时候就过多的明白上层的政治斗争,这对于还没有彻底站稳脚跟的李荩忱来说并不是一件好事。

    毕竟现在在外人看来李荩忱团体上下一心向前进,但是李荩忱自己却清楚,这只是因为生存的压力逼迫着他们必须要团结一心,不然的话江南派系、巴蜀派系以及巴人之间的矛盾肯定就会被无限放大并且有一天有可能有如北周那样爆发。

     



第774章 霹雳车
    有的时候战争就是这么的简单而残酷。

    一群人为了生存而挣扎。

    裴子烈一时间陷入了沉默。

    现在是乱世,是人命如草芥的时候,就连士族有的时候都会横遭屠戮,更不要说平民百姓的,有的时候一条人命甚至都比不过畜生重要,至少畜生还能够养活更多的人。

    身为一个出身士族,哪怕只是小士族的世家子弟,裴子烈当初也很少考虑到这些,对于他来说,战争更多的是朝堂意志的延伸,是为了保护国家的利益。

    而他现在却并没有从这个角度考虑过这个问题。

    从这个角度来看,战争的目的更单纯,也更惨烈。

    李荩忱拍了拍裴子烈的肩膀,淡淡说道:“大士,破而后立,想要结束这一切,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裴子烈怔了一下,微微颔首。

    李荩忱似乎对于裴子烈的回答并不甚是满意,回头说道:“大士,有一件新的东西,想不想一起去看看”

    裴子烈有些诧异,而看到李荩忱有些神秘的神情,郑重一点头。

    对于萧世廉,李荩忱是很放心的,那个家伙秉承了萧摩诃的性格,一向是胆大妄为、一往无前,可是裴子烈明显就是和萧世廉相反的人,这或许和吴明彻有一定的关系。

    吴明彻本来就是稳重有余而进取不足,让他培养出来的学生当然也好不到哪里去,所以李荩忱也不指望着裴子烈能够变成和萧世廉一样的人,他只期望裴子烈能够对眼前的战事更多几分信心。

    不管双方的实力如何,又会发生什么,李荩忱必须要打赢这一战,别无选择。

    裴子烈不知道李荩忱到底想要给他看什么,有些迷迷糊糊的跟着李荩忱穿过大营,走到后方的辎重营,这更让裴子烈感到诧异,辎重营之中的器械和粮草对于裴子烈来说再熟悉不过,这里又会有什么新奇的东西

    见到李荩忱走过来,正在带着几名工匠上下检查器械的吴凭冲着李荩忱一拱手,吴凭是欧阳莫到了巴蜀之后方才收的弟子,之前也是巴蜀地方小有名声的工匠,通过欧阳莫的提点,自然很快就成长起来,这一次后方的辎重器械维护都是依靠吴凭带着人维护。

    蜀道崎岖艰难,这些器械都只能拆成小零件搬运,而且即使是经过了蜀道上的颠簸,让这些零件多少都有磨损,这样自然更少不得吴凭等人的存在。

    这些弓弩和投石机有多么重要,巴蜀军队的这些士卒心中可都清楚,所以对于这些工匠很尊重。

    “霹雳车组装起来了么”李荩忱微笑着问道。

    而他身后的裴子烈下意识的张大了嘴。

    霹雳车

    作为一名将领,裴子烈可是很清楚霹雳车意味着什么,这一种在汉末争霸之中曾经崭露头角的大型投石车,不但具有便于移动的特点,而且巨大的石块抛射出去,真的是毁天灭地。

    发声如霹雳,所以称之为“霹雳车”。

    相比之下现在的那些投石机都像是过家家用的。

    只可惜后来随着战乱一年又一年,制造霹雳车的图纸和懂得此道的工匠都已经消散在历史的长河之中,南下的北方胡骑显然也不适合用投石机来对付,所以霹雳车就逐渐退出了世人的视线。

    在当初刚刚问世的时候,霹雳车的主要作用还是攻坚,比如其一战成名的官渡之战,



第775章 威风
    随着历史车轮的向前碾动,霹雳车也消失在历史长河之中,一直到东汉的一千年之后,在那一场南宋和蒙古围绕襄阳展开的六年血战中,这种巨型投石机方才再一次展露身影,只不过那个时候,经过精通计算和打造的回回人几度改进,这种投石机更加稳定、更加庞大,也有了一个新的名字,回回炮。

    当然了现在看来这一切都将发生改变。

    有李荩忱这一个有着两千多年经验的人来到这个世上,自然就变得不一样了。

    欧阳莫说到底也是南陈国中数一数二的大匠,李荩忱只是大致的讲述了一下杠杆原理以及相应的计算方式,欧阳莫就已经听懂,当然他不会傻乎乎的去问李荩忱为什么会明白这些,将军本来就是一个神奇的人,自然有他不能说的秘密,欧阳莫不傻,他知道将军肯定已经把能告诉的都告诉他了。

    蜀郡工坊建造完成之后,欧阳莫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将这个巨大的霹雳车建造了起来,这一台霹雳车既是欧阳莫这一辈子监督建造过的最大的投石机,也是蜀郡工坊自主建造的第一台投石机。

    所以蜀郡工坊上下对于这一台投石机抱有很大的希望,只要它能够在接下来的襄阳之战中表现优异,那么蜀郡工坊肯定就可以在将军那里获得更高的地位以及更多的资金。

    研究这些器械,最需要的还是钱财和原料啊。

    随着李荩忱拿下汉中,欧阳莫已经带人进入汉中考察,无论是寻找到矿产还是木材,都是好事。更重要的是,欧阳莫还想要在汉中建立一座工坊,这样建设完成的器械,尤其是大型器械就不需要经过蜀道转运的长途跋涉。

    对此李荩忱倒是没有多少异议,工坊和军队驻守的边疆如果保持太远的距离也不一定是好事。李荩忱很清楚工坊的重要性,从很大程度上来讲,这也是现在李荩忱能够利用的少数的优势之一。
1...176177178179180...626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