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权倾南北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然籇

    盾牌剧烈的晃动一下,向后倒去,显然后面的北周士卒也没有力气支撑这么久。而一名幢将眼疾手快,手中的长矛沿着缝隙直接向里插,只听得一声哀嚎,也不知道是哪个想要上前补上位置的倒了霉。

    更多的长枪同时刺了过去,很快这缺口后面就被清空,而大队的巴蜀将士有如潮水涌进去。

    同样的缺口在别的地方也出现,而一名名将领全都顶在了最前面,一看到突破便招呼手下沿着缺口冲进去。很




第八百零九章 督战队
    对于这些将士们来说,跟着陈智深,在敌人阵中冲杀已经算家常便饭了。随着陈智深舔了舔嘴唇,冲向敌人,所有的巴蜀将士非但没有犹豫和后退,反而紧跟上他们的脚步。

    向着尉迟顺撤退的方向,而不是背后己方军队的方向。

    当初萧摩诃曾经带着十二名骑兵杀透了八千敌军的阵型,现在敌人不过两三千人,对于陈智深来说,还没有什么好怕的。

    显然严阵以待准备迎接陈智深所部和其余巴蜀将士进攻的那两支北周军队也吃了一惊,眼睁睁看着敌人越行越远。一名带队的偏将脸色变了变,这两支包抄过来的队伍正如陈智深所料,的确是北周军队现在可以拿的出手的精锐,其余护卫在尉迟顺身边的人数虽然多,但都是被打乱了编制的乱军,指望他们在这黑暗之中能够爆发出来多大的战斗力,还不如指望陈智深会一脚踩到坑里去。

    陈智深那一队人马有多难对付,这偏将自问刚才就已经领教过了,虽然他们轻而易举的将巴蜀军队拦腰斩断,但是这更多的是因为打了一个措手不及,而当这些北周将士真的打算进攻陈智深所部的时候,却发现这不过一百人的小队伍实际上已经变成了一个整体。

    弓弩手在中间负责放箭,而长矛手和刀盾手排成看似零散、实际上颇有规律的阵型,就像一只蛰伏的巨兽,一旦其张开嘴巴,就必定会有人丧命。

    陈智深的进攻手段实际上非常单调,就是不断的将队伍向两侧分开突进,取得突破之后再向中间聚拢,直接将或是十几个人、或是二三十个人的小队伍包裹在阵中,而这个时候弓弩手就会抵进射箭,压制住敌人,最后长矛手用乱枪刺死这些因为躲避弓箭而逐渐猬集的敌人。紧接着阵型再一次散开,又会有新的猎物被放进来。

    看上去北周军队是将陈智深所部困在其中,但是实际上这种情况下北周军队根本没有办法奈何这一支已经变成一只刺猬的小部队,反而被主动出击的他们不断的咬下一口又一口的肉。等到带队的北周将领回过神来的时候,手下已经所剩无几了。

    依靠这种看上去缓慢但是实际上很高效的绞杀战术,陈智深带着这区区百余人不断地向前推进,竟然距离尉迟顺的将旗越来越近!

    显然这些仓促集结起来的北周军队已经完全被打掉了士气,面对这样整齐而无人能挡的军阵,他们想做的更多的是逃跑。

    与此同时,那两支本来应该对付陈智深的北周精锐部队,很快就脱身不得。裴子烈抓得时机非常准,整个中军骤然散开,像是绽放的死亡花朵,一名名幢将带着麾下向两侧包抄迂回,同时裴子烈带领中军主力一头撞了上去。

    已经完全被周围巴蜀军队牵制住的这两支小队伍显然只道是敌人会从两翼寻找突破口,却没有想到裴子烈本身才是最后的杀招,很快就彻底崩溃。

    相比之下,另外一边郑凯源的进展有些缓慢,不过他也已经将第一线的敌人扫荡干净,当看到陈智深的将旗已经移动到敌人中军的位置,郑凯源就知道自己落后了,当下里也冲到了最前面,他的将旗随之移动,麾下的将领们已经不需要命令,纷纷催动兵马向前进攻。

    尉迟顺也没有想到局势竟然会这样急转直下,当下里也不再撤退,显然诱敌深入已经不可能,因为敌人真的已经深入了,而尉迟顺手上根本没有可以拿出来反击的力量



第八百一十章 见死不救
    陈智深就像是一头发了疯的公牛,很快就杀了上来,这也让原本集结起来的队伍再一次有些慌乱。

    “放!”尉迟顺深深吸了一口气,他很清楚,如果不拦住这头公牛的话,自己将会死无葬身之地。

    早就已经列阵的弓弩手纷纷扣动扳机,箭矢呼啸而出。

    陈智深直接后退两步,两名手持盾牌的士卒一左一右大步向前,帮助陈智深挡住箭矢,而后面原本有些散乱的阵型也开始集结,长矛手和弓弩手全部退入刀盾手的保护之中,而弓弩手甚至不忘将刚才的一轮箭矢送出去。

    “杀!”左右两翼的北周仗主同时大喝一声,带着麾下将士从左右两侧直冲向陈智深。

    陈智深舔了舔嘴唇,敌人的人数至少是自己的五六倍,不过陈智深并不想退缩,既然已经冲到这里,甚至借助黑暗之中的火光,陈智深都已经可以看到尉迟顺的身影,若是直接撤退的话,就未免有些前功尽弃。

    尉迟顺显然并没有想要和陈智深硬碰硬的意思,箭矢泼水一般洒下来,如此高密度的箭雨很快就对陈智深所部造成了威胁,这些因为密度足够大所以无孔不入的箭矢很快就让前面的七八名刀盾手倒下,而他们倒下之后,后面的刀盾手更是已经很难组成一条阵线,于是更多的士卒中箭。

    陈智深很快就意识到了危险,如果这样下去,自己手下的士卒只会一点一点的被消磨掉,而从左右两翼贴上来的敌人将会面对一个漏洞百出的军阵,想必他们应该知道如何破开防御杀进来。

    这个时候必须要选择撤退还是尽量抓紧和敌人接触,否则单纯只是这样是要吃大亏的。

    “向右!”陈智深果断的做出了判断,而之所以如此,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后面的郑凯源这个时候也已经赶了上来,当陈智深所部和敌人向右侧而来的兵马迎面撞上的时候,郑凯源也直直的横插进来,挡住了敌人另外一侧的兵马。

    尉迟顺一咬牙,这个陈智深竟然会在这个时候放弃近在咫尺的目标,直接绞杀进自己的侧翼,这是尉迟顺之前始料未及的,不过看后面紧接着出现的郑凯源,尉迟顺就已经大致明白,心中暗暗叹息一声,他已经很清楚陈智深的判断为什么,更清楚今天晚上这一战,自己是彻头彻尾的输了。

    下一刻,火光闪动,裴子烈的将旗出现在视线之中。这一次裴子烈并没有一如既往地拖在左右两翼的后面,而是率领中军冲在了和左右两翼相同的位置上,当陈智深和郑凯源分别带队拦住尉迟顺麾下左右两翼的时候,裴子烈的中军已经顶上来,直直的迎向尉迟顺!

    尉迟顺只觉得自己手脚冰凉。

    裴子烈所部犹如一道旋风卷地,以弓弩手为主的北周军队几乎只有溃退这一种可能。

    终归自己不是李荩忱,不可能创造以少胜多的奇迹啊

    尉迟顺在心中叹息一声。

    而一名幢将沉声说道:“将军,我们的援兵在哪里如果没有援兵的话”

    “援兵”尉迟顺的声音有些干涩。

    他知道不可能有援兵的,这个时候曹孝达更可能做的是紧闭城门。

    相比于整个襄阳城的得失,这一支偏师的成败显然并没有那么重要。

    “你们各自逃命吧。”尉迟顺叹息一声,他知道曹孝达的选择。

    别说是尉迟顺,就算是尉迟迥在这里,以曹孝达的性格都不一定会派出兵马救援。襄阳



第八百一十一章 间隙
    曹孝达皱了皱眉。

    他并不相信裴子烈会在这个时候率军直扑城门,难道裴子烈就不担心城中会派出援兵么因此按理说只要尉迟顺可以撤退到距离襄阳城小半里地的范围内,那么也就算逃出生天了。

    可是怎么到现在裴子烈依旧在穷追不舍

    “叔父!”尉迟宽终于忍不住了,“我带领三千兵马前去接应,不需要别的,只要六弟麾下这些先行撤退过来的兵马就可以,我们背靠城池,人数也不少,裴子烈必然不敢贸然追击!”

    而其余的几名将领也都看过来,显然和尉迟宽有相同的想法。大家都知道少将军是老将军最喜欢和器重的儿子,若是少将军出了什么意外,大家也不好交代。

    曹孝达正想要说话,尉迟宽上前一步:“本次出动只是动用六弟原本麾下的兵马,还请叔父恩准!”

    曹孝达脸色变了变,他隐约察觉到了不对,周围将领们看过来的眼神之中甚至有了些许敌意。

    这襄阳城虽然是曹孝达在主导,但是毕竟是尉迟迥的襄阳城,尉迟宽作为尉迟迥的长子,才是现在这些城中将领真正效忠的对象。而曹孝达虽然辈分在那里,但是也必须要注意他的身份,喧宾夺主可不是什么好事,尤其是对于现在敌人大军压境的情况。

    外患已经足够严重了,当然不能再有内忧。

    所以现在曹孝达已经没有选择:“一定要小心!”

    尉迟宽深深吸了一口气,他知道曹孝达是什么样的性子,这个时候他能够松口依旧已经很让尉迟宽高兴了。

    看着尉迟宽在将领们的簇拥下快步走下城门,一时间曹孝达有一种无助的感觉,这襄阳城看上去在自己的掌控之中,可是这么多的掣肘又让自己如何能够真的主持整个襄阳的防务

    尉迟顺这一次主动撤退的确是曹孝达下达的命令,岘山那边守不住之后,檀溪这里若还是坚守的话就等于将后背暴露给了敌人,并且之前隆中一战,尉迟顺失败,就已经足够证明尉迟顺和裴子烈在兵力上的差距非常严重。

    而这兵力差距一时半会儿并不是士兵素质和器械多少能够弥补的,尤其是裴子烈在这两个上面也并不处于劣势。

    因此曹孝达并没有奢望着尉迟顺能够在檀溪方向同时面对裴子烈和任忠,之前能够挡住任忠就已经非常不错了。

    可是显然尉迟顺并不是这样想的,他执意要抽调三千兵马作为伏兵,可是最终却演变成了现在这无可收拾的样子,甚至还使得尉迟宽抽调另外三千兵马前去支援,就等于这六千原本驻扎在檀溪岸边的军队再一次全部参加了战斗。

    曹孝达深深的叹了一口气,手中的拳头重重的砸在城垛上:“抽调两千兵马交给折冲将军(作者按:尉迟宽官衔)。”

    只是带着三千兵马前去,不啻于羊入虎口,至少多两千人,可以起到不小的作用。

    至于这一战的成败

    曹孝达下意识的抬头看了看天空。

    或许真的只有天知道了。

    ——————————————-

    尉迟顺逃得很慌张,整支军队已经彻底溃散,而裴子烈所部依旧以陈智深为前锋,在后面紧追不舍。

    这的确是让尉迟顺有些吃惊,毕竟前面不远处就是襄阳城,而此时襄阳守军显然已经有所行动,可以看到整个襄阳的城头都已经被灯火照亮,这座雄城的轮廓出现在所有



第八百一十二章 顺水推舟
    一时间尉迟宽有些不知所措,他是地方文官出身,进入军队之后也没有参与过什么大战,这一次坚持出来救援尉迟顺更多的是因为一份血脉亲情和血勇罢了,现在自然乱了方寸。

    “兄长,快,肯定是敌人的援兵来了,我就说为什么裴子烈会在后面穷追不舍!”尉迟顺一把抓住尉迟宽的手臂,此时他也顾不上裴子烈到底是哪里来的援兵,敌人两侧包抄过来,如果自爱不走的话这里可就变成死地了。

    尉迟宽应了一声,而几名幸存的亲卫已经跑过来。

    周围已经完全陷入混乱,尉迟宽带领了五千将士出城救援,这五千人沿着城门展开,尽量向西接应尉迟顺,因此尉迟顺和尉迟宽此时所在的位置是敌人军阵的最深处。

    显然北周军队也意识到事情不妙,抓紧从两翼展开,想要支援尉迟宽,可是敌人却并不是迎面而来的,是从北周军队的一侧杀过来的,并且这一支军队似乎并不像经过苦战的样子,一路气势如虹,直接傻透了北周军阵!

    “不好!”站在城门上,曹孝达第一时间就发现了夜色之中的变化,而很快他就意识到来的是谁,心中咯噔一声。

    而此时裴子烈勒住战马,呼了一口气,忍不住喃喃笑道:“任老将军这几天恐怕也憋坏了,够你们喝一壶的了。”

    这一支从斜地里插进来的军队并不是巴蜀军队体系之中的,说句实话从隆中到檀溪再到襄阳城下,裴子烈麾下实际上也已经疲惫不堪,尤其是一路作为前锋挺进的陈智深,能够支撑到现在可以说完全是凭借自己的一份毅力了。

    师老兵疲,对于裴子烈来说实际上也没有继续追击下去的必要了,尉迟顺三千多精锐兵马几乎都已经交代在这旷野上了,裴子烈的胃口没有大到离谱的地步。

    他之所以一路穷追不舍,实际上是想要引诱北周援兵出城,这样一来就给了另外一支军队——南陈任忠所部以可乘之机。任忠一路突破檀溪,可以称得上势如破竹了,毕竟上游总共就只有一千多北周兵马,而且因为下游的撤退,早就已经人心惶惶,很快就被任忠击溃。

    之后任忠便带着麾下兵马一路狂飙,向着襄阳城扑过来,正好裴子烈驱赶着尉迟顺残兵败将靠近襄阳城,因此当看到敌人的军队乱无章法的出现时候,任忠大喜过望,直接带着兵马冲了进来。

    任忠所部被堵在檀溪岸边也有些时日了,看着友军不断的突破敌人防线,而自己根本没有办法越过檀溪,要说不憋屈是不可能的,这襄阳城可就是一块让所有人流口水的肥肉,任忠就算知道自己没有吃肉的机会,也想喝口汤,如果去晚了恐怕连喝汤的机会都没有。

    现在几乎可以说是老天帮忙,将一支北周军队的侧翼摆在面前,任忠哪里还有不动手的道理

    陈智深手中的斧头“当”的一声拄在地上,看着已经完全陷入混战的任忠和尉迟宽所部,忍不住笑了笑。而此时身后已经传来鸣金收兵的声音,陈智深也知道这一战好处已经捞得差不多了,是时候走人了,否则到时候吃亏的恐怕少不了还是自家。

    ——————————————--

    任忠有些郁闷,他觉得敌人就是摆在面前的一盘菜。

    实际上也不怪他有这样的想法。尉迟宽怎么也没有想到会有一支敌人在这个时候从斜地里杀出来,因此他的布防根本就是针对裴子烈的



第八百一十三章 态度不同
    “任忠至始至终都没有派人前来联络我们,倒是奇怪啊。”裴子烈并没有走的太远,当主力队伍都已经踏上归途的时候,裴子烈在陈智深的陪同下留在了距离襄阳城不远的一座山坡上,从这里可以隐约看见襄阳城下的战局演变。

    任忠所部展开进攻非常快,这让裴子烈和陈智深等人不得不称赞,到底是征战沙场多年的老将,在察觉到有可趁之机之后就会直接下死手,毫不留情,这一份狠辣可不是谁都能够学到的。

    不过尉迟宽和尉迟顺显然也不是易于之辈,当他们察觉到了任忠的排兵布阵方式之后,很快就将队形面向任忠兵马所来的方向展开,周围已经溃散的北周军队干脆就不管了,真正核心的两三千兵马已经足够将整个防御支撑起来。

    箭矢从北周军阵之中升起,转瞬之间大批南陈将士倒下,不过南陈军队的进攻丝毫没有停滞,片刻之后就有如潮水席卷,重重的拍在那一块磐石上。

    陈智深不由得啧啧赞叹一声:“这任忠进攻起来也称得上‘悍勇’,这一次尉迟宽和尉迟顺可算是惹上麻烦了。”

    顿了一下,陈智深伸手一指:“尤其是周人的正面,显然并没有做好接受冲击的准备,这一下去,整个阵型立马凹陷,尉迟宽和尉迟顺并没有和之前那样向后撤退、想要诱敌深入,而是分别向两侧撤退,说明这一次并不是因为他们想要暗算,而是因为真的阻拦不住。”
1...190191192193194...626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