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倾南北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然籇
第877章 杨素的使者
就当李荩忱准备出门的时候,一名亲卫快步过来:“启禀将军,门外杨氏之弟和有自称杨氏使者之人求见。”
“杨氏”李荩忱和萧世廉神情都是一变,“请他们进来。”
大步走进议事堂的正是杨素的弟弟杨约杨惠伯,而他的身后还跟着一名年轻人,两人行礼之后,杨约当即做了引见:“两位将军,这位是长孙晟长孙兄。”
李荩忱当即微笑着点头,不过内心却是波澜起伏。
他怎么都没有想到,来的竟然是长孙晟。长孙氏也算得上关陇集团中的后起之秀了,当然长孙家真正大放异彩还要在几十年后因为哪一个女人,不过这些都是后话,而且李荩忱也不确定历史会不会如此重演,至少那个传奇的长孙皇后现在还没有出生呢。
长孙氏是鲜卑族,按理说不会主动投靠汉人。不过想想也是,长孙家在上一代的时候就已经只剩下了开府仪同三司的名誉头衔,所以这个时候果断的和杨素站在一起险中求富贵也在情理之中。而且长孙氏基本已经完全汉化,这样的家族在北周已经归入了汉人之中。
历史上长孙氏也是和李氏等汉人世家保持着良好的关系,但是和其余的鲜卑家族却少有来往,这也是为什么长孙氏最后成功的渡过了隋末唐初的洗牌,并且最后在唐初几代皇帝的时候大放异彩。
李荩忱发现自己还是低估了华夏民族的同化能力,经过几代人的同化,这些鲜卑人已经完全融入了汉文化当中,甚至就连长孙晟此时站在李荩忱面前,如果不是别人说,李荩忱根本看不出来他是一个纯种的鲜卑人。
历史上这样的同化并不在少数,哪怕是在敌对状态下,汉族文化依旧可以以一种强而有力的方式将任何的外来者同化,比如辽国,比如金国,他们之所以最终都败于北方民族之手——和自己当年崛起的方式一模一样——就是因为他们已经开始倾向于农耕文明,而在这种扰袭作战上,农耕文明自然而然没有北方游牧文明有优势,毕竟并不是人人都能够复制汉武大帝的传奇。
至于之后的元朝和清朝也不用说,虽然他们还在竭尽全力的划分层次和阶级,但是一切都已经在潜移默化中向华夏民族和华夏文化靠拢,可以说这种包容甚至是吞噬才是这个文化最可怕的地方。
人们不会对这种文明丧失信心,人们不会完全将这种文化弃之如敝履,他们或许会接受欺压,但是他们会在生活中的方方面面、点点滴滴将这种文化渗透进去,最后无论是不是本族的统治者,都会发现,只有尊重这种文化,才能够让自己的江山稳固。
这或许也就是所谓的“中国特色”。
因此当长孙晟站在李荩忱面前的时候,他只是惊讶少许,旋即沉声说道:“长孙兄远道而来,可是关中出了什么事”
长孙晟也不过是二十冒头的年轻人,此时看上去颇有些着急:“将军所言无差,杨坚获得了蓝田于氏和辽东李氏的支持,现在已经开始打压杨氏、陇西李氏和我长孙氏。”
李荩忱眉毛一挑,陇西李氏和长孙氏一直都是关陇集团中比较低调的存在,这主要还是因为这两家的人或是年迈,或是年幼,中间能够支撑起家族的都已经
第878章 没有那么好心
西北可并不是关陇世家拿下来了,就是李荩忱的西北。
对此李荩忱很清楚。
他没有天真地以为这些世家如此着急的将整个西北弄乱、换上李荩忱的旗帜,是因为他们想要积极主动的向李荩忱靠拢、所以抓紧给李荩忱扩充土地。
这西北是他们的投名状,而李荩忱若是直接从他们的手中接过西北,就等于接纳了他们,无疑这一份投名状分量很重,李荩忱想要真正拥有西北,就必须得想办法找一个等价的东西来给这些世家筹功。
对于弘农杨氏以及站在李荩忱面前的长孙晟所代表的长孙氏来说,他们想要的是朝堂上的立足之地,但是对于其余规模不大的世家,比如安定牛氏来说,他们当然没有这么大的奢望,他们想要的实际上依旧是诸如现在的地头蛇,而西北是他们的献礼,李荩忱最简单的办法就是把西北再还给他们。
这样李荩忱依旧拥有西北的钱粮,只不过实际上西北的各层官员都是这些当地世家在控制罢了,在没有科举的九品中正制时代,这种情况屡见不鲜,甚至这才是社会的基本组成方式。
因此如果不是西北的乱局真的已经快到不可控的地步,想必这些人也不会如此主动的寻求李荩忱的帮助。
直接把偌大的一块土地拱手让给李荩忱,这帮西北世家没有那么好心。
“某会派遣兵马出陈仓道前往陈仓和天水,支援攻城。”李荩忱沉声说道,“同时大军会出阳平关威胁萧关侧翼,这个长孙兄可以尽管放心,另外如果一时半刻还有问题难以解决的话,某也会前往陈仓。”
长孙晟没有想到李荩忱竟然会答应的如此爽快,一时间还没有回过神来,而杨约已经先拱手行礼:“将军若能救西北乱局,之后西北各家必当全力追随。”
杨约身在汉中时间也不短了,可是很清楚李荩忱能够拿出来什么样的力量,这些来破解现在的西北乱局已经足够了。
李荩忱一笑:“惠伯兄客气,长孙兄远来是客,便有劳惠伯你带着他四处转转,看看我汉中风貌。另外前往西北恐怕短时间内也抽掉不出来这么多的人手,久闻长孙兄年少多才,不知道可愿意和某一同走一遭”
长孙晟顿时怔住了,他没有想到李荩忱竟然点名道姓的让他跟着一起去西北,顿时长孙晟就觉得一个热血涌上来。好男儿谁不想着建功立业,长安现在沉闷的气氛早就已经让长孙晟受够了,这一次前来汉中就是他主动请命出来的,若是还能跟着李荩忱到西北转一圈,历练历练,这自然是长孙晟求之不得的。
而李荩忱将长孙晟的神情尽收眼底,不由得一笑。
长孙氏以后可是有大用的,必须得先掌控好,这一次带着长孙晟去西北,正好可以培养一下他的忠诚。
看着长孙晟和杨约面带喜色的离开了,萧世廉这才开口说道:“你真的就打算带着八百兵马以及这么一个黄毛小子就去了”
李荩忱淡淡说道:“足够了,西北这边闹大了,你真的觉得对杨坚有好处了,而且于翼和李衍这几个也都是人老成精的家伙,都已经解甲归田的人了,这个时候突然站出来,又是为什么”
“你是说”萧世廉神情一震。
“他们不见得是想要这把年纪再舞刀弄枪,很有
第879章 乱世的主题
云消雨散,秀发披散在李荩忱的手臂上、胸口处,尉迟炽繁的桥脸上还带着尚未散去的红晕,女孩雪白的手臂伸出来想要尽最大的努力搂住李荩忱:“夫君马上就要动身前往西北了么”
乐昌那边早就已经音讯不通,而萧湘对此也没有什么异议,所以李荩忱干净利索的将尉迟炽繁吃抹干净。毕竟已经是长开了的姑娘,除了第一次一直喊疼之外,之后就能够逐渐享受。
“是啊,后天出发。”李荩忱靠在身后的软枕上。古人睡觉颇喜欢瓷枕和木枕,不过这个时代的瓷枕刚刚兴起,而李荩忱虽然知道这对颈椎好,但是也不想头下是这么硬邦邦的东西,所以家中按照他的喜好全部都是羽毛软枕,此时靠着也舒服。
一边说着,他一边低下头轻轻吻了吻尉迟炽繁的额头,“真的对不住,之前答应要陪着你们一起返回蜀郡的,现在却要食言了。”
尉迟炽繁微笑道:“夫君何必这样想,夫君出征在外,是为了我们的安定。”
一边说着,尉迟炽繁一边往李荩忱的怀里缩了缩:“夫君,在外面一定要多加餐饭、注意安全。湘儿妹妹已经准备好了干粮,不过妾身不放心,又偷偷的给夫君塞了点儿自己做的点心。”
看着女孩笑容之中流露出来的不舍,李荩忱心中一痛。自己出征在外,为的是这个团体,为的是开一个太平时代,所以问心无愧,这正愧对的,还是这几个丫头。
青春就那么长,她们能够等待几年
李荩忱骤然伸手一扯被子,一下子将尉迟炽繁卷了进去,尉迟炽繁惊呼一声:“夫君”
“苦短,理当珍惜。”李荩忱笑道,吻在她的唇上。
尉迟炽繁感受到了李荩忱下面的动作,并没有阻拦他,只是伸出手盘在他的脖颈上,贝齿轻分,任由李荩忱狂风暴雨般席卷进来。
等李荩忱再一次从雪白的身躯上翻身下来的时候,尉迟炽繁已经彻底没有力气,几乎软瘫在那里。李荩忱笑着在尉迟炽繁高挺的鼻子上刮了一下,这个小丫头虽然是不折不扣的北方人,但是身为大家闺秀,体力也就是那样,折腾两下也不行了。
就在这个时候,李荩忱觉得一只手顺着自己的腰轻轻转向胸膛,他微微一惊,旋即便听见萧湘幽怨的声音:
“夫君,你和尉迟姊姊在这里玩的倒是痛快,妾身在隔壁听着声音可是百爪挠心,呀!”
李荩忱毫不留情的给了萧湘一个脑锛:“都给你说了多少次,过两年再说。”
萧湘捂着脑袋可怜巴巴的看着李荩忱,而李荩忱叹息一声,这个小丫头只穿着内衫,抱着一个枕头站在这里,此时听到李荩忱批评她,眼睛一眨一眨的,眼看的眼泪都要出来了。
伸手接过来萧湘手中的枕头,李荩忱掀开被子,萧湘顿时笑嘻嘻的钻了进来,靠在李荩忱的身边,看着旁边一动也不想动的尉迟炽繁,顿时心有余悸,想到若是夫君也这样折腾自己,自己是不是非得七魂六魄都没了不可。
“睡不着”李荩忱轻轻抚摸着萧湘的秀发。
“夫君就要走了。”
而另外一边,尉迟炽繁不知道什么时候也靠了上来。
对于一个有涵养的大家闺秀来说,大半夜跑到夫君的房里来几乎是不敢想象的事情,更何况李荩忱的身边甚至还有另外一
第八百七十七章 任务艰巨
总而言之,这是云集了精锐也汇聚了目光的队伍。
也正因此,程峰看着李荩忱的目光很小心,他知道这是李荩忱的宝贝疙瘩,而这里面的每一个将士也是下面那些将领的心头肉,若是自己做的哪一点不对,还不需要李荩忱动手,这帮杀人不眨眼的肯定会第一个不放过自己。
从萧世廉到陈智深再到戴才,李荩忱麾下的这些将领,没有一个是程峰能够轻易招惹的起的。
“做的不错。”李荩忱微笑道,“至少某站在这里,已经看不出来哪些是老卒,哪些是新补充进来的。”
程峰顿时轻轻松了一口气,虽然已经主导了襄阳之战,但是程峰知道单单凭借一场战斗还不足以让自己在整个李荩忱体系的上层站稳脚跟,他还需要更多建功立业的机会来证明自己,而李荩忱的满意就是这一切的基础。
程峰是一个不缺乏勇气,但是也很现实的人。
襄阳一战对于这一支军队来说获得了名誉,但是也蒙受了很大的损失,虽然李荩忱在第一时间补充了兵员,但是并不代表这些兵员就能够很快的融入整支队伍之中,毕竟这支队伍有着和别人不同的战术和战略思想,也有着截然不同的装备和作战方式,这都是其余队伍的士卒初来乍到很难适应的。
因此程峰在从襄阳到汉中的一路上,几乎没有任何松懈,不断的操练士卒,总算是拿出了成绩。至少在表面上,新兵和老卒已经能够完全融为一体,但是大家心里也都清楚,要是真的想要让这些士卒配合无间,还少不了战火的磨砺。
不管怎么说,程峰很清楚,跟着李荩忱总没有错,李荩忱指向哪里,只要自己拼命向前,就有建功立业的机会。
而李荩忱此时沉声说道:“已经做好出征的准备了么”
程峰点头:“已经通知下去,不过末将以为训练不应该受到干扰,所以今天并没有下令停止。”
“很好。”李荩忱拍了拍程峰的肩膀。
李荩忱麾下的人都知道,这是李荩忱鼓励的方式。
对于李荩忱来说,程峰并不是最勇猛或者最聪明的人,但是他的忠诚和干练在之前的建康府斗争中就已经表现的淋漓尽致,这才是李荩忱需要来掌握这一支军队的人才。显然足够忠诚和干练,能够准确了解自己心思的程峰便是最佳人选。
紧接着李荩忱快步走入校场,此时一队队士卒已经在仗主和幢将的带领下开始集结。
“这场景似曾相识啊,好像当初前往建康府的时候也是这样。”李荩忱笑着说道,他的声音并不算洪亮,但是足够让这小小方阵中的每一个人听见。
顿时军队之中爆发出一阵阵笑声,尤其是一帮老卒,想到当初李荩忱也是这样给这么一支小小队伍训话,并且义无反顾的带着他们出入龙潭虎穴之中的,顿时心中感慨万千。
而李荩忱紧接着说道:“明天!明天你们就要追随某北上,不是之前说好的南下,而是北上!西北的危局已经到了让某不能坐视不管的地步,而某身边现在能抽调出来的兵马就只有这一支!”
一片沉默。
阳平关之战和襄阳之战都是刚刚落下帷幕,各路兵马现在都在修整、抓紧补充器械和兵员,显然都不适合出战。一支军队并不是可以无休无止的转战千里的,人并不是机器,就算是机器也需要每隔一段时间就保养,更何况是人。从汉中之战开始,大军已经接连转战三四个月,也是时候修整。
同样的道理,适用于每一支军
第881章 长安大
初雪之后的长安城,一片银装素裹,给这座已经近乎戒严状态的长安城平添几分安宁之气,不过大家都清楚,这白雪终究盖不住城中蔓延着的浓浓杀意。
千辛万苦从汉中传回来的纸条被杨素随手丢入火炉当中,火苗很快就将纸条吞噬,借助这一点儿力量,努力向上窜了窜,不过很快一阵风从半掩的窗户外吹来,就让火苗重新退了回去。
杨素并没有想要烤火的意思,他只是盯着外面的景物,默然不语。
长安大,居不易。
从汉中折返长安之后,杨素就发现自己似乎已经很难再走出这一个巨大的囚笼。
杨坚并没有和背叛他的弘农杨氏等等家族撕破脸皮,毕竟这些家族掌握着太多的财力物力以及民间声望,尤其是他们还有不少子弟都在军中,如果真的打起来只会让双方两败俱伤。所以一时间杨坚有些投鼠忌器。
但是这并不妨碍他按部就班的进行自己的其余工作,新兵依旧在招募、军队依旧在训练,已经退回来的前线部队则在蒲坂和潼关一带和尉迟迥以及宇文纯对峙。
杨坚只是加强了对长安城的守卫以及进出人员的盘查,在战时,这是谁都挑不出来毛病的举措,不过这些举措明显全部都是针对还在长安城中的几个大世家,尤其是领头的弘农杨氏。
只要锁住了弘农杨氏和外面来往联系的通道,那么杨坚自然就能够将弘农杨氏排除在这乱局之外,没有了弘农杨氏主持,西北的那些世家实力实在是弱小,根本不足为虑。
也因此,杨素根本就没有奢望着自己可以出城,甚至他都不去尝试一下,否则和自投罗网有什么区别
好在偌大的长安,也不是杨坚想要封锁就能封锁住的,而偌大的关陇集团,也不是全部都对弘农杨氏怀有敌意。当初长孙晟能够出城,现在这一张纸条自然也能悄无声息的来到杨素的手中。
毕竟还有很多墙头草正在观望风向,他们不介意在这个时候私下里给杨素一些恩惠。到时候一旦李荩忱真的问主中原,那么大家拿着这个时候的功绩也好说话。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