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倾南北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然籇
所以李荩忱不可能以对待普通世家的态度来对待南陈皇室,古来帝王家在落魄之后能够逃得性命就已经不错了。李荩忱虽然到时候也不打算杀陈叔宝——历史证明陈叔宝本人还是很乖的,但是也不打算让他留在中原,毕竟心怀不轨的人实在是太多了,而陈叔宝软弱的性子也的确太好利用。
这天下那么大,只要陈叔宝他们不留在中原上蹿下跳,那么一切都好说。甚至李荩忱还可以让他们选择,是想要去南洋看大象、澳洲看袋
第933章 钱庄
李荩忱的手掠过舆图,在舆图上几个地方分别点了点:“诸位请看,现在在我们大汉体系内已经建立了一条完整的商路,从此时我们身处的白帝城到南部郡再到巴郡,然后道路分做两条,一条走合州直达成都,另一条走泸州再折而向北,将整个巴蜀腹地串联起来,同时两条商路在成都汇聚之后向北穿过蜀道抵达汉中,在汉中又可以抵达襄阳和西北。”
唐登等人纷纷颔首,他们这些世家本来就是三峡和蜀道上来往运送货物而起家的,对于这些商路自然很了解,无论是战乱还是和平年代,来来往往的车队穿行在这些道路上,为家族带来不竭的财富。
尤其是随着现在巴蜀的局势已经完全稳定,原本也就只剩下主干的商路现在正在逐渐向外围拓展,犹如一棵老树开始抽枝发芽,并且随着李荩忱向关中开放商路,上好的蜀锦开始涌入关中,一下子为巴蜀大小商贾带来了极大的利润,也让他们开始正视原本已经荒废许久的蜀道和关中商路。
可以说现在经过以各大世家和官府为主、地方上的商贾的鼎力配合,整个巴蜀的商贸称得上是欣欣向荣。
此时李荩忱竟然要拿大家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商路作文章,这让几个世家的代表在惊讶之余也都想要看看李荩忱到底想表达什么。汉王肯定不会自断财路。
而李荩忱笑着说道:“刚才某在舆图上指出来的这些城镇实际上是无论怎么走都绕不开的地方,那么我们为何不尝试着在这些商品转运和交汇的地方建设一些钱庄呢”
李荩忱这一次把各大世家的代表聚集过来,就是想要向他们介绍钱庄的推行办法,所谓的钱庄实际上也就是后世的银行体系。有银行的存在,可以让人无须随身携带大量的钱财,这样就可以鼓励人员和物资的流动,进一步促进经济的发展。
“殿下所谓的钱庄是指”唐登顿时忍不住好奇的问道,在原来的时候,钱庄就是指大家存钱的库房,而显然李荩忱想要寄托的意思绝对没有这么简单。
李荩忱当即说道:
“打个比方,我们在巴郡建立一个钱庄,在成都建立一个钱庄,这样当唐家的商队从巴郡前往成都的时候,不再需要携带大量的钱财,而是只要将钱财寄存在巴郡的钱庄中,而巴郡的钱庄会以本王和官府的信誉作保证,为各位开出来一张凭证,各位凭借这一张凭证就可以到成都的钱庄之中获取足够数量的钱财,当然了如果诸位的钱财存放的时间足够长,那么钱庄也会给予诸位一定的利润。”
唐登等人对视一眼,他们多数都是在年轻的时候走过商路的人,当然也知道这商路有多么难走,尤其是蜀道那边,大宗货物的商队穿行在疏导上的确都是令人提心吊胆的事情,而在这种情况下如果还随身携带大量的钱财,那么就实在是危险,更何况在一些深山老林之中,难免会有不法之徒,对于家族财富和人员性命的威胁更是不言而喻。
“可是如此一来,就算是钱庄是官府开设的,又该如何盈利呢”唐登紧接着问道,而其余几个世家的代表都看向他,“甚至钱庄还能够给我们带来额外的收入,那这额外的收入又是如何来的”
这的确是大家都在考虑的问题,不过有胆量这样直接问出来的恐怕也就是峡江唐氏的这位老爷子了,毕竟
第九百三十一章 钱不能堆着
如果想要组建钱庄,那么官府能够提供的恐怕只有信誉保证,钱是一点儿都没有的,所以如果这个时候能够积极的站出来支持李荩忱,那么以后李荩忱肯定也不会亏待了他们。
同样,对于李荩忱来说,想要经济发展就得让钱财流动起来,如果这些财富永远都是集中在这些世家的府库之中,那么世家永远都是这样富裕,而百姓永远都会那么贫困。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这样的场景李荩忱绝对不允许出现在自己的治下。
可是大家族储存钱财已经不是什么新鲜的事情了,谁都希望家里能够多有点儿钱,有钱才有底气。因此李荩忱必须要改变他们的这种观念。
一旦市场上没有足够的钱财,那么官府就不得不铸造更多的钱币来防止贫困和物资不流通,同时更要防止以物易物的现象出现。当百姓开始采取以物易物的方式来交易的时候,就说明他们已经自动将作为中间商来提供钱币的官府忽略掉了。
当百姓已经习惯于他们的生活中没有官府的存在时候,甚至习惯于官府带给他们的只有无穷无尽的税收时候,那么一切就已经变得不可挽回。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当一个地方出现叛乱而官府无力镇压,那么另外一个地方肯定也会紧接着揭竿而起。
历史上的隋炀帝是因为不作为和残暴才被百姓推翻的么李荩忱认为肯定不仅仅是这个原因,隋炀帝虽然穷奢极欲,但是无论是开通运河还是远征高丽,实际上都是为了维持国家边境的稳定和促进国内南北经济的沟通交流,这绝对不是什么坏事。当年的汉武帝为了讨伐匈奴,将文景之治积攒下来的所有财富都挥霍的差不多,百姓穷苦更胜文景时期,可是这并不妨碍他成为百姓心中名扬千古的一代帝王。
在李荩忱看来,或许经济因素才是导致隋朝最终分崩离析的罪魁祸首。修建运河绝对是功在千秋,但是修建时候高额的开支导致隋朝政府已经入不敷出,想要在短时间内依靠这条运河得到利益是不可能的,更何况远征高丽屡屡失败再加上杨玄感的叛乱等等,最终隋朝是亡在了缺钱而隋炀帝却不会赚钱上。
甚至杨玄感的叛乱李荩忱都有理由怀疑,会不会是国库的亏空倒是当时的隋朝官府加大了对于世家的搜刮,否则当时至少也已经算皇亲国戚的弘农杨氏没有理由铤而走险——当然了弘农杨氏自从发家一来就不缺胆大包天的人。
当然这些只是推测,毕竟在古代关于经济的并没有人那么重视,也就导致留下来的记载只有只言片语。不过从另一个角度或许可以印证着一点,就是隋朝的三大粮仓。
洛口仓和回洛仓囤积的粮食一直到唐朝都还能没吃完,可是仓城之外,却是饿殍满地。隋朝如此囤积粮草当然也是出于战略和国家稳定的考虑,可是他们却忘记了百姓并不是随时都有粮食吃的,变幻不定的天气会影响他们的岁收,当收成不好的时日太久,为了生存,百姓肯定会铤而走险。
如果囤积的粮草不能让百姓生存,那么囤积再多也没有用。
因此可以肯定的是,如果钱财不流动、如果李荩忱没有办法利用现在的钱财创造更多的财富,那么他的根基必然就会受到撼动。所以李荩忱必须要想办法让各个世家以及官府府库之中的钱财
第九百三十二章 坐江山难
李荩忱之所以选择峡江唐氏这几个家族作为基础,也是因为他们追随李荩忱身边的时间最久,自然也应该清楚李荩忱说到的就能够做到。而一旦钱庄开始建设并且向北方蔓延的时候,汉中、西北以及襄阳等地的豪强们也就明白自己应该怎么做。
当然了对于这件事李荩忱也会和弘农杨氏通气。毕竟如果李荩忱真的想要建立起来一个覆盖整个巴蜀、汉中等地的钱庄网络,单单依靠峡江唐氏这几个世家还是不行的,这些世家说到底终归只是地方上的世家,即使是峡江唐氏这些年随着李荩忱的扩张而逐步北上,其影响和底蕴依旧无法和弘农杨氏这种数百年前就已经名满天下的大世家相提并论。
因此李荩忱真的想要建设钱庄网络,终归还是离不开弘农杨氏、陇西李氏这些大世家的支持,尤其是现在李荩忱和杨坚方面关系的缓和,书信甚至是钱财货物的往来都不是不可能。
随着宇文宪开始在大河北岸厉兵秣马,在这个时候杨坚当然不会故意去得罪李荩忱,否则李荩忱甚至不需要在北面大规模出动,只要让西北的长孙晟和曹忠给杨坚制造一点不痛快就足够杨坚受的了。
送踌躇满志的唐登等人离开,李荩忱轻轻呼了一口气,抬头看向身前的舆图。
“夫君,歇息一会儿吧。”乐昌微笑着说道,将一杯茶端了过来。
白帝城本来就是建设在大江江洲上的一座要塞,以屯兵和往来转运物资为主,所以城中的房屋实际上建设的规模都不算大,主要都是兵营和库房,即使是李荩忱汉王殿下之尊,也就只能占据一个小院,至于本地的守将李询和罗毅甚至必须要连两个人用一个院子。
不过想想军营之中甚至有营房就已经不错了,也就没有什么好抱怨的了。
统共就一个院落,自然也就没有前院和后院之分,乐昌的走动自然也就不受限制。更何况平日里在南陈皇宫之中她也早就已经习惯,御书房也没有人敢拦着她,甚至当陈顼发火的时候,内侍们恨不得乐昌能够抓紧过来,陈顼一般是不会冲着自己几个女儿发火的,这样内侍们也就躲过一劫。
李荩忱微微颔首,苦笑一声:“这打江山容易,坐江山难啊。”
乐昌一边吩咐婢女再拿些点心过来,一边给李荩忱轻轻捏着肩膀:“打江山容易,那也是因为夫君天纵英才,否则的话岂不是谁都能够把江山打下来了。”
“你这溜须拍马的功夫怎么见长啊。”李荩忱笑道。
“夫君怎么能这样说妾身!”乐昌登时不依,手上的力道忍不住加重了几分。而李荩忱却并没有回答,倒是一本正经的扭过头看着乐昌,让乐昌有些意外。
“怎么了”
“某总觉得自己缺点儿什么,可是现在有钱,有地,有兵马,”李荩忱迟疑说道,突然露出坏笑,“好像就是缺个孩子。”
乐昌还没有反应过来,李荩忱紧跟着阴险的笑道:“这坐江山难,如果没有子嗣的话肯定不行,所以娘子,咱们得努力了。”
乐昌一言不发,转身就跑。她哪里不清楚李荩忱的性格,只要是说到就肯定要做到,自己现在还不走的话恐怕就要难逃魔爪了。
李荩忱看着乐昌的身影一转眼消失,恨恨的甩了甩手,今天晚上再收拾你,现在还有其余的事情要办。端起来茶杯喝了一口,李荩忱霍然起身:“李平!”
“在!”
“我们去一趟水师营地!”
———
第九百三十三章 独立成军
长久以来水师都没有得到过哪个王朝真正的重视。毕竟水面不比陆地,人的通行还是要优先依靠陆地的,而且大多数人居住的地方和战略要地还是通过陆地而不是水面来连接的。
因此也就只有南方的政权才会保持足够数量的水师,毕竟水师是一个吞金巨兽,打造一艘战船的材料和人工完全可以去武装上千人的军队。尤其是对于南朝政权来说,想要进攻北方,可以选择的水路寥寥无几,所以在大多数情况下还得走陆路,所以当南方政权强盛的时候,水师也就不过是一个摆设,一般都是在大军出征的时候负责后方转运粮草。
即使是三国时期水师极为强盛的东吴,其将领也基本上不是完全的水师将领,诸如董袭、徐盛和丁奉等人,其麾下都是可水战、可步战,但是这也导致东吴的士卒在陆地上总是技不如人,可是在水面上又真的没有对手,长久以往,水师就愈发的不显得重要。
现在南陈虽然也维持了一支规模不小的荆州水师,但是这支水师的建设背景是当时南陈只能和北朝隔江对峙的时候,漫长的大江防线必须需要水师的帮助,随着南陈拿下淮南和江陵,大江彻底变成了南陈的内河,水师也就很快丧失了其存在的主要价值,逐渐沦为江面上的巡逻和护航船只。
虽然南陈对荆州水师的忽视对于王昌他们来说绝对是好事,但是这也让他们不得不担心自己的未来。飞鸟尽,良弓藏,现在的南陈已经完全没有还手之力,什么时候将南陈一口吞下实际上就看李荩忱的心情了,而拿下南陈之后,李荩忱向北进攻对于水师的依赖可就是少之又少了。
所以王昌他们这些水师将领不得不担忧日后待遇的事情,大家都是干水师的,要是再转回去做步卒,就未免有点儿难以接受了。
而听李荩忱的意思,似乎以后水师是要作为一个独立的兵种存在,这就意味着水师将会受到和陆师一样的待遇,哪怕是低人一等也不会太过分,水师本来就是一个吞金巨兽,尤其是新式战船的研发和打造会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所以只要朝廷把水师当做一个独立兵种、不会过分阻拦经费,那大家就心满意足了。
而且这样做更意味着水师这个编制会长久的存在,并不会因为哪一天李荩忱不需要水师了,就直接把水师的编制裁撤掉。
当然了,李荩忱的承诺也是有前提的,水师必须要发展壮大。现在这一支小小的水师不过是因为换装了五牙大舰才看上去能够支撑门面,除了欺负欺负本地的水贼之外还没有打过什么真正的水上大战,因此李荩忱在许诺的同时也给了他们考验。
不用说也知道,李荩忱对他们的要求就是荆州水师,不管怎么说现在的荆州水师也依然是天下最强大的水师,只有战胜了荆州水师才能证明这一支巴蜀水师是一支值得李荩忱投入的队伍。
“还请将军放心,有这些骁勇善战的将士们,有我们的五牙大舰在,肯定会把荆州水师那些家伙打的落花流水!”王昌当即拍着胸脯向李荩忱保证。
组建一支强大的水师是所有水师将领的梦想,现在李荩忱已经把机会摆在他们面前了,他们绝对要把握住。
对于王昌他们的承诺,李荩忱还是放心的,根据探子的消息,现在的荆州水师内部已经无心恋战,李荩忱和南陈朝廷之间直接的冲突无论如何也已经在南陈军中掀起轩然大波。
&nbs
第九百三十四章 来自荆州的试探
一边让婢女退下,乐昌一边看着靠坐在床榻边的李荩忱,正不知道该怎么办的时候,李荩忱却一下子站起来,一把揽住她。
“呀,你没醉!”乐昌反应过来。
“这点儿小酒不至于醉倒。”李荩忱呵呵一笑,就直接吻在了她柔软的唇上。
乐昌低低的哼了一声,下意识的抓住李荩忱的衣襟。上一次亲吻还是在李荩忱从建康府匆匆离开的时候,这种陌生而熟悉的感觉让乐昌觉得自己浑身的力气都被抽空了。
唇分,李荩忱意犹未尽的在乐昌发梢旁深深吸了一口气,这种淡淡的香气几乎让他沉醉。
乐昌俏脸通红,低低喘息着,看李荩忱志得意满的样子,不由得翻了一个俏生生的白眼。而李荩忱笑道:“娘子的脸皮这么薄,要是不用点儿小伎俩,怎么可能骗娘子开门”
“无赖!”乐昌恨恨的说道,“枉我刚才那么担心你。”
李荩忱突然一本正经的看着乐昌,吓了乐昌一跳,还以为自己哪里说错了。而李荩忱正色道:“今天和娘子圆房,都没有准备好凤冠霞帔,当真是惭愧。”
“你说什么呢!”乐昌扑到李荩忱怀里,轻轻捶了捶他。
而李荩忱勾住乐昌的腿弯,一下子将她抱了起来:“娘子是不是还没有沐浴,那要不一起吧”
乐昌下意识的勾住李荩忱的脖颈,男人温热的胸膛已经让她丧失了最后的抵抗能力,如果不是李荩忱当初在那雾气洋溢的山路上有如山岳一般横枪站在自己面前,自己早就已经没命了,所以这条性命都是他的,他想要什么当然就给他什么。
就在这个时候,“咚咚”的敲门声骤然响起,李荩忱皱了皱眉,李平这个小子也未免太不识相了吧,可是还不等他开口骂,李平的声音就传来:
“将军,紧急军情!”
————————————-
很可惜,李荩忱最终还是没有能够和乐昌共浴。
本来生性保守的乐昌已经半推半就算是任由李荩忱摆布了,实际上刚才李荩忱一阵上下其手,她哪里还有抵抗的力气。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