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倾南北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然籇
对此,朝廷采取的策略就是尽可能地放权,大河以东的整个平城战场全部都是军管,换句话说,由韩擒虎和牛弘自主分工处理这一片区域的军事和民政等全部事务,这样也可以尽可能的让军队中的资源向民间倾斜。
比如在平城开设的书院,都是军中主簿前去客串先生,虽然教学质量可能比不上已经完全系统化的南方,但是有总比没有好。医疗上亦是如此,由军医暂时担当起。
好在平城一带的百姓数量也不多,并且相当集中,几乎都在平城这一座城中,倒也不算增加了太多负担。
不过再前往居庸关甚至燕郡等地,就真的没有那么多人手了。现在牛弘只期望汉军能够抓紧拿下晋阳或者邺城,打通和平城或者幽州之间的联系,如此一来一切的人员和粮食调度等等都不需要再从关中兜上一个大圈子了。
要不是韩擒虎当年在河套进行屯田,可以作为平城的大后方,现在汉军估计根本没有主动进攻的本钱。
当然了,这些都是拿下居庸关之后再头疼的问题。
前方响起杀声,北周军队从缺口中涌出来,竟然硬生生把正准备进攻的汉军逼退。
“一群乌合之众,也架不住人多力量大啊。”牛弘忍不住感慨一声,伸手拍了拍李靖的肩膀,“不是那么容易就冲过去的。”
李靖瞥了一眼牛弘,我说牛叔,虽然的确是把民政的事都丢给你了,但是你好歹还顶着一个军中副帅、奋武军行军主簿的名号呢,你也不能就这么把摊子就丢给我了吧
算起来我只是一个监军,应该我来看戏才对啊
不过李靖也不指望牛弘,牛叔只要不捣乱、不制造恐慌气氛,就足够了。
他一把抽出横刀,高声喊道“奋武军弟兄们,雄关漫道,今日我等破之,雄关已崩,眼前已然为坦途,若尚不能入关,奋武军将为天下众袍泽耻笑”
话音未落,李靖已经率先向前“大汉男儿,随某杀敌”
“杀敌”汉军将士爆发出高呼。
塞外辗转,路途艰难遥远,要说大汉诸军之中历经血战的,或许数不上他们,但是要说长途跋涉、历经艰辛的,那恐怕除了南洋的镇林军之外就没有人能够和他们相比了。
付出这么多努力,说什么不能被这么一座居庸关给挡住了去路。
旗帜舞动,汉军将士随着李靖向前奔跑,这一次李靖没有再留下任何后手,所有的将士全部都顶了上去,额,除了保护牛弘的百名亲卫还有火炮手。
前方的刀盾手和长矛手们也都听到了来自于背后的吼声,同样迈动步伐,哪怕是他们的人数一时并不占优势,但也不能让那些和农民百姓没有什么区别的北周丁壮给冲散了。
火枪密集的开火,缺口中涌出来的北周士卒不断倒下,不过他们不知道是在利益还是恐惧的驱使下,依旧拼命的向外冲。显然独孤永业也很清楚,一旦让汉军突入缺口,那么这一战就彻底没有希望了。
“咚咚”的鼓声骤然响起。
李靖回头看去,牛弘不知道什么时候已经站在空无一人的战鼓旁,拼命的擂鼓。
他笑了笑,扭过头,向前奔跑。
一名名汉军将士逐渐超过了他,一面面旗帜在身前身后飘扬。
“杀”前方的火枪手上了刺刀,和刀盾手们一起将战线一路压到缺口处。
“杀”更多的汉军将士涌入战场,顶着从城头射下来的箭矢还有檑木和滚石,前仆后继。
“杀”李靖看到一面残破的赤色旗帜在缺口处顿了一会儿之后,进入城中。
紧接着,赤色洪流就像是开闸的洪水一样,涌入关城,再也没有人能够阻拦。
等到李靖冲到的时候,缺口处只有两军将士留下的尸体,铺满了整个缺口,而汉军将士正在努力将自家袍泽的尸体拉到两边。至于关城上,青色的旗帜已经被砍掉,汉军的赤旗迎风舞动。
关城里,北周士卒还在顽强抵抗,不过他们据守的那几间屋舍很快就被汉军用震天雷炸了个底朝天。
“有没有抓到独孤永业”李靖提着横刀穿过城墙。
“将军,独孤永业在我们发动总攻的时候就带着亲卫从关城的东门离开”一名偏将急忙说道,招了招手,手下人带上来几个俘虏,“属下已经审问了好几个人,皆是如此。”
李靖挑了挑眉,跑了
不过想想也是,独孤永业是现在北周在幽州战局的中流砥柱,要是他也战死或者被俘,幽州战局就彻底崩塌了。虽然李靖幻想着能够早日实现这一点,但是独孤永业应该还有点理智在,不会让李靖这样就如愿。
“聚拢俘虏,安抚百姓,整备队伍。”李靖吩咐一声。
战斗虽然已经结束,但是围绕幽州展开的战役,还没有结束。
当天夜里,独孤永业就回到了昌平郡。
从昌平郡出发的时候,他尚且斗志满满,认为自己能够将汉军拒之门外,然而几天之后,战局急转直下,不只是燕郡丢了、渔阳郡杳无音讯,甚至就连居庸关也没守住。
这是独孤永业当时动身前往居庸关的时候,因为揣测到汉军可能的意图而做出的最坏假设,结果没有想到这竟然成真了。
到底是经历过多年战事,独孤永业还没有到心态崩溃的地步,但是看看城中大小将吏,一个个垂头丧气,显然已经被眼前几乎无解的局面抽走了最后的斗志。
军心不振,只会一败再败。可是现在独孤永业也不知道应该去哪里找一场胜利来振奋军心。
甚至现在向东有燕郡,向西有居庸关,他据守昌平郡实际上已经进退维谷。
现在唯一的期望就是前去进攻燕郡的自家兵马能够不负所托。
不,自己也得助其一臂之力
独孤永业提起精神,站起身来“击鼓,聚将”
第二零一六章 各有好消息
独孤永业很清楚,现在自己所能做的唯一,就是尽快收复燕郡。
昌平不过只是从燕郡到居庸路上的一座小城,没有了居庸关的屏障,昌平甚至都算不上一座军事要塞,当初独孤永业在此屯田,也只是为了能够就近支援居庸关罢了。
所以放弃昌平若能换来重新拿下燕郡,那么就是值得的。
主帅的斗志昂扬,让下面这些追随他多年的将领们也都打起精神。
至少现在敌人还没有兵临城下,他们并非没有回天之力,所以跟着主帅搏上一搏,保不齐还能换回力挽狂澜的大功劳
独孤永业简单吩咐了一下任务,实际上任务只有一个,那就是全军开拔,前往燕郡,昌平郡中丁壮、兵刃和粮食一个不剩,全部都打包带走。甲骑之前就已经派往燕郡,现在昌平郡中已经没有甲骑,但是剩下的几套铠甲也不能给敌人留下。
剩下一座空荡荡只有老弱妇孺的昌平郡,你们南蛮愿意就拿走。
独孤永业看着再次忙碌的将士们,又转而向东看。
天色昏暗,看不清前路。
但是破釜沉舟,现在的自己也没得选择。
攻守易位来的这么快,即使是罗毅也有些手忙脚乱的感觉。
就在昨天他还在为攻下燕郡而高兴,今天城外就已经出现了北周的轻骑斥候,无疑是在告诉罗毅,很快他就要依靠燕郡进行防守了。
不过好在之前柳述派给他的这个小伙子马填比较靠谱,进入燕郡之后带着白袍接连拜访城中好几个豪门大户,这些豪门大户之前的时候在暗中就和白袍有所往来,属于柳述所说的“上下关节”之中一部分,不然的话白袍缩在水下游那穷乡僻野之中,是不可能获得那么多有用情报的。
南侧城墙上被火炮粗暴撕开的缺口正在填补,罗毅就站在城门楼下看着汉军将士布设火炮。
渔阳郡那边已经传来消息,柳述成功拿下了渔阳郡。实际上渔阳郡的北周守军也不在少数,只不过独孤须达犯了一个错误,那就是他把原本渔阳郡中流砥柱一样的八百轻骑给带走了,给剩下军队的任务就是倾巢而出、尽快赶往燕郡,结果本来这些步骑就群龙无首,渔阳郡又被和他们几乎可以说“擦肩而过”的柳述轻松拿下。
结果这一下子哪边都去不了的步骑,自然直接作鸟兽散,他们之中大多数人都是临时被拉来的丁壮,现在主帅和主将一个都不在,不跑又能怎样
剩下的还有七八百士卒被偏将和校尉勉强收拢住,也不敢前往渔阳郡,也不敢前往燕郡,只能从燕郡的北侧匆匆掠过,意图前往昌平郡和独孤永业会合。
对此罗毅也是有心无力了,这些家伙没有来捣乱就算不错的。
同时柳述在渔阳郡外也发现了大量的冶铁作坊,在这之前,这一带都是在北周军队的封锁中,白袍几次尝试想要一探虚实,结果非但没有成功,还差点儿暴露,导致后来柳述不得不低调了很多。
结果谁曾想到现在这些冶铁作坊就直接摆在眼前,任由汉军如何摆布。
而海军也传来好消息,王昌带着战船沿着海岸线北上抵达碣石。碣石是从辽东进入幽州的要冲,高耸的山势和辽阔的大海之间只留下了狭窄的通道,同时这里也是无数枭雄豪杰曾经登临远望的地方,秦始皇、魏武didu曾经登临此处。
历史上隋炀帝讨伐高丽路过此地,修筑榆关作为后勤粮草中转之地,再后来榆关变成了明长城的东部终点,更名山海关,更是有无数可歌可泣的历史、英雄事迹围绕着这座雄关发生。
秦汉长城并不是到这里,而是折向东北一直抵达辽东,这也是因为秦汉对辽东的掌控更在后来朝代之上,隋唐尚且还有安东都护府,宋代燕云十六州都没拿下暂且不说,明代也是把核心防线控制在了山海关,深入辽东,基本就不在朝廷的实际掌握之中了。
而现在,辽东也是在契丹、高丽等国家或者部落的掌控中,双方之间虽然冲突不断,但是至少还都保持着对中原王朝的尊重,中原王朝的强大暂时不是他们能够招惹的,不过过了碣石之后的广阔辽东大地,也是中原王朝鞭长莫及之处。
在沿着海岸线北上的过程中,王昌发现了从辽东前往幽州的商队,运送的正是北周采买的铁矿石和煤炭等等,这家伙当然也不傻,直接带着船队在碣石这个地方一横,把这些货物全部都阻拦了下来,并且明确提出了要和北方各个部落首领会晤的意思。
说什么也得让他们知道,现在的幽州,已经是大汉的天下了。
要做生意可以,那得和大汉做。要知道大汉国内可是有很多商贾摩拳擦掌打算和你们这些土包子做生意呢。
渔阳郡和海军那边都很顺利,唯一让罗毅头疼的,实际上还就是他脚下的燕郡,从昌平和范阳两个方向前来的敌军将会给他带来很大的压力,尤其是罗毅现在并不知道居庸关那边战况如何,平城的袍泽能不能在自己牵制住敌军主力之后突破居庸关,从而形成对敌军的内外包抄
“将军,”马填快步走过来,压低声音说道,“几个世家都表示可以出钱出粮犒劳大军,但是一说到出人出力,他们就多有含糊。”
“这些家伙,情理之中。”罗毅冷笑一声。
大汉的政策对世家来说当然不是什么好事,甚至科举制可以称之为“釜底抽薪”之策,世家们,除非是那些曾经被宇文宪用刀剑架在脖子上的冀州世家,恐怕没有几个真心想要归顺大汉的,诸如河东世家那些,还不是因为局势变化已经容不得他们再做犹豫,此时做一个顺民总要比做阶下囚来得好。
但是燕郡这边局势到底不一样,这些世家们显然也充分的意识到,汉军的兵马并不多,能够拿下燕郡主要也是依靠的出奇制胜,现在已经回过神来的独孤永业还有南方范阳等地的守军肯定会抓紧北上夹攻,除非邺城以南的汉军能够快速向北推进,不然的话,短期内幽州这边汉军势弱的局面根本不会有所变化。
第二零一七章 那就让他们看看
既然汉军在幽州势弱,那么在独孤永业的带领下,北周军队并不是没有翻盘的可能。
这些世家们都在盼望着独孤永业能够带着北周军队杀回来,让他们重新来做这幽州的地头蛇。要知道没有他们这些世家的金银财富和人手的支持,宇文贡也好,独孤永业也罢,都不成气候。
不过在这之前,他们也没有少和明知道身份的白袍有所往来,甚至贩卖情报之类的都不是没干过,说什么也得给自己留条后路不是要论骑墙,这些数百年都是这么过来的世家要说自己是第二,恐怕天下就没人敢争第一了,即使是曾经的西梁萧岿、当今圣上的便宜岳父,也得退避三舍、自愧弗如。
而现在亦是如此,如果世家把自家丁壮都配合着拉上城头,那可不成,自家丁壮大多数都是从之前的攻城之战中逃过一劫的,现在可不能再送出去了。
上一次汉军的进攻很集中,因此被世家们打通关系刻意安排在其余城墙上的自家子弟自然没有什么损伤,可是这一次汉军的关系不是那么好打通的不说,北周军队的进攻也不一定会和汉军那样集中一点,因此损伤自然不可避免,世家们当然不会想要配合工作。
因此这些世家咬死了只能给钱粮,但是对抽调自家人手上阵却是推三阻四。而没有了世家的带头作用,下面的老百姓们自然也都不愿意把自家子弟送出去。
毕竟他们对于世家都有很高的认同和信任,既然世家们都配合工作,那就说明没有危险甚至还有机会建功立业,而就连世家都没有这个胆量,那大家更是不敢了。
马填有些惭愧,毕竟是自己没有办成这件事,甚至还直接耽误到了整个燕郡的防守布局。
燕郡城高池深,而且东西北三面城防非常完善,这是优点。但是作为幽州州治所在地,燕郡也是幽州最大的城池了,汉军不过八千人,减去之前折损的,能上阵的也就是七千多点。
七千人守这么大的一座城,的确很吃力。
所以现在守军也很需要城中丁壮支援。
旁边的偏将李元方攥紧拳头说道“叔父,某带着儿郎们把这些丁壮都掏出来如何”
“强人所难,并无必要,反而有可能制造骚乱。”罗毅径直摇头,“你啊,先稳住心态。”
李元方是李询的嫡子,因此和罗毅一向以“叔侄”相称,李询把自己的儿子都安排在海军陆战队,自然一是表示对罗毅的支持,二也是表示对海军陆战队的信任。而李元方这小子到底是将门虎子,在南洋的时候屡屡因为作战骁勇而晋升,年纪轻轻就已经是一军偏将。
但是罗毅很清楚,李元方的功勋都是用南洋土著的脑袋堆起来的,而南洋那些土著,无论是论智慧还是战力,和北周军队当然都没法相比,因此对付他们,简单粗暴就是最好用的办法。可是这样的办法对上这些花花肠子满腹的世家,却并不管用。
尤其是现在罗毅还需要他们的支持,若是得罪了这些家伙,等到战事开启之后,他们反倒是在城中制造骚乱,那么就得不偿失了。本来就人手不多,再引发动荡,燕郡可就真的守不住了。
李元方挥了挥拳“那总不能让这些家伙就蹲在家里看笑话”
罗毅目光一闪“他们不是想要看笑话么,那就把他们请到城头上来看,如何”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