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倾南北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然籇
雨砸在阶前,迸溅起无数的水珠和雾气,转瞬就将李荩忱的身影吞没。
萧世廉想都没想,径直举步跟上李荩忱。
正如李荩忱所说,当他们决定从纪南城北上的时候,就已经没有退路。现在再犹犹豫豫、诚惶诚恐的,反倒是没有意义了。
——————————————-
大雨还在下着,在夏季,江南的雨任何时间都可能来,令人摸不到头绪。
而或许是因为最近连绵好几场大雨的缘故,又或许是因为这个时代毕竟是处于小冰河期,因此雨中甚是寒冷,甚至已经堪比春秋时节,有时候雨水灌入衣甲和靴子之中,风一吹就会让人忍不住打个寒颤。
不过这并没有阻挡将士们干活,风雨声中时不时传来整齐的号子,原本已经干涸成为一条壕沟的护城河,在这风雨声和号子声中逐渐向着沔水推进。
沿着护城河两岸,士卒们满身泥泞和雨水的挖掘着,他们不但需要将护城河重新和沔水连起来,更需要将护城河再拓宽一些,尤其是城门一带的护城河,毕竟在有护城河的情况下,将靠近城门的护城河填上直接进攻城门,一向是最好的选择。
“参军,仗主,你们怎么过来了”一名幢将干脆就没有披甲,赤膊扛着一把铁锹,看到出现在风雨中的人,甚是惊诧。
“老子又不是泥捏的,怎地不能出现在这里”萧世廉笑骂一声,雨水遮挡了视线,让萧世廉看不清楚更远处的情况,“沔水那边怎么样了”
幢将皱着眉说道:“这护城河还真不是人为干涸的,这沔水河边的土比较松软,经年累月很容易就堵塞,现在又下着雨,那边基本上就是泥浆,很难挖,反倒是咱们这边,将河道拓宽一些比较轻松。”
“走,过去看看。”李荩忱抄起一把铁锹,径直沿着护城河向前走。
整个护城河想要有水,最关键还在沔水这个源头,沔水那边挖不通,这边再宽也终究只是一条壕沟。
“仗主,参军,风雨太大了,而且谁都不知道蛮夷什么时候就会杀过来,所以你们还是抓紧”幢将急忙想要拦住萧世廉。
萧世廉伸手挡开他,笑着说道:“这有什么好担心的,蛮夷就算是真的来了,你们手里面的家伙什儿难道都是吃干饭的,更何况这护城河有多重要,你心里面也清楚,我二人身为一军主将,焉有坐视的道理,你小子就抓紧干自己的!”
幢将郑重的点了点头,等到萧世廉离开之后,他回头发现其余士卒们都在好奇的向这边张望,顿时一瞪眼睛大吼道:“你们几个,看什么看,都给老子干活,谁要是慢了,老子就把你们踹到沟里面去!”
——————————-
“
第二百四十一章 须臾需争
也不知道是风雨凄冷的缘故,还是这一队骑兵出现的缘故,李荩忱下意识的打了一个寒颤。
而萧世廉将铁锹一插,径直按住刀柄:“有多少人,向什么方向去的!”
那斥候苦着脸说道:“这风雨太大了,而且弟兄们也不敢距离太近,所以只能看清楚他们是向西南方向走,人数大概有三四百人的样子,而且人人都是高头大马,应该是北周蛮夷的精锐斥候。”
“此话当真”萧世廉皱了皱眉。
斥候急忙解释道:“若不是因为他们并没有直接南下,恐怕属下根本没有办法在他们抵达之前将消息报告给两位将军。”
“世忠,这是什么意思”萧世廉眉毛一挑,他并不是不相信自家斥候,而是觉得这北周的斥候骑兵不向南,而是向西南,属实有些不太对劲。
要知道这城的西面可是荆山,虽然算不得什么大山,但是从江陵一路绵延到襄阳,山中道路盘旋崎岖,并不好走,尤其是这下雨天气,更是道路湿滑,恐怕得手脚并用才行。
正是因为这个原因,章山郡的重要性方才凸显出来,李荩忱和萧世廉才有信心尉迟迥不会走荆山绕过章山郡。
李荩忱皱了皱眉,沉声说道:“这荆山周围的舆图你我也已经看过了,山中小路纵横,固然多,但是大都为采樵之人方可行,想要通行大军自是不可能,不过既然尉迟迥没有直接将斥候派到章山郡城下,而是着人西行,必然还是对这荆山抱有一丝希望。”
“也就是说他不得不为之”萧世廉隐约揣摩出来李荩忱的意思,“这尉迟迥如此着急,宁愿舍弃我们在身后,走荆山群岭,也不想向章山郡发动进攻”
“恐怕正是如此,”李荩忱无奈的说道,“恐怕尉迟迥也是不得已而为之,现在萧岿落入我们手中的消息估计已经让他得知了,因此他也清楚,江陵是守不了多长时间,当务之急可不是和我们耗在这章山郡,而是想尽一切办法先行抵达江陵城下。”
顿了一下,李荩忱环顾周围:“咱们东面的沔水固然水面宽阔,就算是给你我更多的人马也没有办法彻底封锁,但是在沔水下游有任将军,在沔水对岸的随州城南有淳于将军,这两支偏师虽然人数并不算多,而且都为坚城所顿,但是想要阻拦拖延住尉迟迥,还是很轻松的。”
“也就是说现在江陵城的情况由不得尉迟迥做出别的选择”萧世廉彻底明白过来,“可就算如此,那尉迟迥单单依凭荆山中的道路,又如何能够让大军畅通无阻”
李荩忱凝神说道:“如果某是尉迟迥的话,肯定也不会孤注一掷,将大军云集章山郡城下,毕竟除了我们这一支孤军,在南面的沔阳和东面的随州都还有大陈兵马,尉迟迥赌不起下一步的局势,所以他只能先抽调一支轻兵穿越荆山、直下江陵,然后以大军围攻章山郡。”
萧世廉微微颔首,按照李荩忱这样解释,尉迟迥既能够尽快将援兵送到江陵城下,又能够率领大军打通通往江陵的大道,自然是一举两得。而且估计在尉迟迥的心中,一座不过是由南陈少量精锐兵马守卫的城池,也应该不至于多么难打。
“准备吧,这一场大战咱们是跑不过去了,”李荩忱轻笑一声,看着风雨之中忙碌的士卒,“估计用不了几个时辰,我们就能够看到北周大军真正的主力了。”
萧世廉死死咬紧牙关,目光越过茫茫的风雨向北方看去,这个时候他多么希望自己能够将这风雨全都看穿。
&nbs
第二百四十二章 效死而已
“回将军,随州城中的守军并不多,总共只有两三千人,咱们只要加紧攻打,两天之内肯定就能够拿下来,”一名将领急忙说道,“如果不是城中还有不少”
“这些老夫不想知道。”淳于量直接打断了他的话,虽然这是自己的亲信将领,但是他也没有丝毫留情面的意思,“老夫只能给你一天的时间,一天之内必须要拿下随州,十二个时辰之后的这个时候,老夫要站在随州的城门上!”
周围的将领们都怔了一下,面带错愕的神色,老将军之前曾经明确的说过,他们只是作为偏师中的偏师进攻一下随州沿线,对襄阳的守军起牵制作用,甚至拿不拿的下来随州都没有太大的区别,怎么现在突然着急起来了
因为那从章山郡发过来的求援信
“将军,这”那名将领有些为难的想要解释。
而淳于量狠狠地瞪了他一眼:“怎么,你做不到”
一边说着,淳于量手按佩剑径直向前走:“如果你做不到,那老夫就亲自率众攻城!”
“将军,末将定不辱使命!”那将领急忙答应,作为淳于量的亲信将领,老将军的身体状况他可是清楚,更何况以老将军的年龄,就算是身体没有问题,也不可能让他亲自率众攻城,那样的话到时候别说怎么和朝廷交代,大家的脸又要往哪里放
“将军,这随州真的重要么,我们为什么突然要加紧进攻”另外胆子比较大的将领忍不住开口问道,要知道之前淳于量可是口口声声说过,随州可拿下、可不拿下,但是现在突然转变主意,多少让大家觉得匪夷所思。
更何况将领们也都是久在这随郢之地驻扎的了,对于这周围的情况都算是清楚,西南侧的随州和西北侧的析州等地共同构成了襄阳城的门户,而如果不是为了进攻襄阳,拿下来这门户似乎也没有太大的作用。
而以淳于量现在手中的兵力,进攻襄阳未免痴心妄想。
“拿下随州,以偏师北抵顺州,然后主力随老夫渡涢水,向北压迫樊城,向西压迫武泉郡,威慑尉迟迥的侧翼,甚至直接切断他的后路!”淳于量显然也没有再打算掩饰自己的打算,“这顺州一带的守军并不多,而且有淮南驻军的牵制,王轨恐怕也无法脱身救援,只要能够监视就好,老夫需要的,是让尉迟迥感到无法撤兵的恐惧!”
将领们下意识的看向一名亲卫适时摊开的舆图,顿时忍不住轻吸一口凉气。
武泉郡是襄阳的门户,扼守从襄阳南下章山郡的道路,换句话说,当尉迟迥的大军兵临章山郡城下的时候,武泉郡就是他最重要的后路,一旦攻占了武泉郡,就等于彻底切断了襄阳和章山郡之间的联系,从另一种程度上来讲,也等于直接将尉迟迥的大军变成了和江陵守军一样的孤军。
甚至江陵守军尚且还有江陵这等天下数一数二的坚城可以作为依凭,而尉迟迥到时候只能在旷野中和南陈大军决战。
因此这折而向西进攻武泉郡,和现在在随州这等襄阳的边缘门户处小打小闹可是有着天壤之别,按理说这不应该是偏师,而是彻头彻尾的主力应该干的活计。
之前这些将领们多少都对于让他们做偏师有意见,不过做偏师虽然获得的功劳少,不过也乐得清闲,至少不用和
第二百四十三章 八百里加急
淳于量并没有在意周围将领们的目光,他为了他们考虑固然是真的,但是从另外一个角度上来说,淳于量也未尝没有为自己考虑。
一来这荆湖战局无疑已经牵动整个南陈朝野的神经,谁都不可能忽略或者跳过这如火如荼的大战,因此这也就意味着不只是这随州城下或者江陵城下的一道道目光注视着战局,建康府中的帝王将相们也在翘首以待。
因此淳于量不用想也知道,当章山郡只有区区三千守军,而他们要面对的敌人十倍于己的时候,建康府中那位天子会下达怎样的命令,更不要说那李荩忱和萧世廉两个年轻人本来就是吴明彻府上常客,因此与其等着朝廷的旨意到达之后再迟迟进兵,还不如现在先出手,既能够给陛下留下一个好印象,也能够来得及抢占先机。
等到消息传到建康府,圣旨再传回来,那黄花菜都凉了,淳于量只负责给章山郡守军收尸便是。
二来淳于量可以不为自己考虑,却不得不为自己的子孙后代考虑。淳于家本来就人丁稀薄,算不得什么大世家,在淳于量之前不过只是一个只是刚刚能够在京城之中有立锥之地的普通家族罢了,随着淳于量的一步步崛起,淳于家方才有了今日的规模。
而整个淳于家的顶梁柱到现在依旧还是年迈的淳于量,他的几个子孙之中也就只有六儿子淳于岑还算有些能力,因为之前吴明彻北伐的时候曾经作为偏师牵制了敌人一部主力而立下功勋,其余的子孙真的都可以说烂泥扶不上墙,所以淳于量也没有多指望他们。
因此这一战他所为的不是自己的功勋,而是自己这些年栽培的这些将领以及还在淮南的儿子淳于岑。毕竟淳于量的功勋和官职都已经到了顶峰,一旦他还有所建树,按照惯例这些封赏自然就会落在他的部将以及子嗣身上。
到时候这些自己栽培的将领们得到提拔,自己
第二百四十四章 皆动
“什么!”陈顼将战报重重的拍在桌子上,“前线的军队都去哪儿了!”
自己以倾国之力支持萧摩诃,他就只抽调出来了三千人北上封堵章山郡这个至关重要的节点
而乐昌古井不波的俏脸上也露出一丝诧异,旋即秀眉微蹙,心不知不觉得跳的更快了,让她下意识的伸手拿起来旁边桌子上的茶杯,双手捧住,也只有杯壁上传来的温度方才能让她静下心来。
吴明彻作为司空,主管军事,显然对于这方面知道的细节更多,当即沉声说道:“现在前线征西大将军淳于量正进攻随州,平北将军任忠正进攻沔阳,而其余各军则顿兵江陵城下,每少一兵一卒都有可能拖延攻破江陵城的日期,因此臣想左卫将军也是不得已而为之。”
“不得已”陈顼哼了一声,却并没有多说。
作为一个在沙场上征战长大的帝王,他也清楚自己终究不是在前线,对于前线的情况之了解比不上萧摩诃,说不定真的如吴明彻所言,萧摩诃也有一些困难,或者已经施以援手,只是消息还没有传过来。
径直快步走到舆图边,陈顼沉声说道:“无论如何,能够抓获萧岿,终究是大功一件,不过现在前线混乱,各军卖命,若是贸然只赏赐其中几人,难免会引起其余各部不满,所以传旨前线,此三人的功劳先记着,朕不会忘的,也督促其余各部加紧进攻,不要给西梁喘息之机。”
吴明彻急忙一拱手:“臣遵旨。”
“还有,”陈顼话锋一转,“我们在淮南还有多少兵马”
“陛下的意思是”吴明彻诧异的抬起头。
陈顼冷声说道:“集中淮南兵力,在淮西方向上向淮川郡、汝南郡牵制进攻,无须真的拿下多少城池,但是务必要摆出西向增援随州的态势,让襄阳守军不敢继续增兵,也减缓随州那边的压力。”
“诺!”吴明彻郑重一颔首。现在整个南陈已经投入了十足十的力道,随着陈顼这一道旨意下来,甚至一直处于守势的淮南守军都要冒险牵制进攻,至于能不能拿下江陵,解除这个多年的心腹之患,就要看前线的了。
萧摩诃、裴子烈、李荩忱在吕梁的时候你们没有让某失望,希望这一次也不要辜负某的期望、不要辜负陛下和整个大陈的嘱托。
现在吴明彻身在建康府,对于荆州也只是鞭长莫及,他现在所能够帮忙的,也就只有淮南了:“对了,陛下,淮南战事应该交给谁来负责”
陈顼怔了一下,这才想起来南陈在淮南和之前有一员大将统筹不一样,现在是樊猛、陆子才和吴明彻的儿子吴惠觉分别统率本部兵马坐镇三个方向。
不过他并没有着急下决断,而是微笑着看向吴明彻:“不知道司空以为如何”
吴明彻皱了皱眉,没有想到这个包袱竟然又被陈顼给甩过来了。要知道淮南能够有现在的平衡,实在是耗费了吴明彻不少功夫,而事实证明陆子才和吴惠觉也没有让吴明彻失望,至少现在他们能够维持属于他们麾下的防线,在向北和王轨分庭抗礼的同时,向西隔断梁郡樊猛和扬州刺史之间的联系以及互相利用的可能。
而现在这个问题又重新摆到了台面上,淮南不动还好,淮南一动,至少得有一个大将率军出征,这样一来淮南诡异而巧妙的权力平衡无疑就会被打破。
&n
第二百四十五章 不见
看着吴明彻快步迈过门槛,消失在夕阳笼罩中的台阶下,陈顼缓缓的叹了一口气。
刹那间他都有些羡慕吴明彻,这个已经年过古稀的老人,虽然在平日里总会给人一种病怏怏、风烛残年的感觉——而事实上吴明彻也确实是疾病缠身——但是真的参与到这战事当中的时候,老人却会让陈顼惊讶的爆发出之前他在其余地方都没有见识过的斗志。
仿佛这个老人还是数十年前那个意气风发、率领前锋横冲直撞的年轻小将,还是九年之前那个席卷湘州、剑指江陵的当朝砥柱。
多年战场的杀戮,非但没有让吴明彻因此而厌倦,相反的,每当提及这熊熊燃烧的战火,提及那些他曾经泼洒过血汗的土地,他都会精神抖擞。
“为战而生,战事不平,必有挂念,不管你自己是不是清楚,朕可是看得清楚啊,”陈顼喃喃自语,“只可惜,朕已经做不到这一点了。”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