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倾南北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然籇
李荩忱在这以简洁、快速传递过来的战报上并无从得知羌人的具体反应,也不知道他们开出的条件,毕竟这些都需要随军的文官进行统计整理之后再上奏章,估计最多还得五六天的时间。
不过李荩忱相信,在大汉既有的周边民族安置政策的“引诱”下,这些羌人做出什么样的选择也在情理之中。尤其是此次随军的还有很多巴人将士,他们的现身说法足以让羌人原本的想法动摇。
尤其是对于羌人来说,现在所盘踞的洮水沿岸,就是他们的故土么?实际上羌人全盛的时候,其居住地要远比现在向东,只是说相比于吐谷浑的地盘略微富饶一些的洮水和湟水沿岸,显然不足以让羌人产生足够的依赖感。
毕竟西北还有更多更广袤的土地,如果能够在其上定居,谁愿意每天在群山之间受冻挨饿、为了生计而提心吊胆?
这些羌人或许在众多羌人部落之中只是少数,并且身份地位也都不算很高,但是李荩忱相信,大汉能够善待他们,自然而然就能够让其余的羌人也开始有所动摇,并且逐步向大汉靠拢。
这个时候统率着羌人各部的实际上还是姚氏,只不过现在的姚氏早就已经比不上当初建立后秦时候一呼百应的姚氏了,真正听从于姚氏调遣的也就是原本羌人核心的那几个部落,此时随着汉军兵锋向前,姚氏带着仍然听从号令的几个羌人部落开始向湟水深处退却,剩下的羌人肯定都要开始观望风向。
朝廷要是对羌人好,那跟着朝廷混也没有什么关系,毕竟大家所想要的,不也就是一个温饱么?而朝廷要是对羌人多有打压和剥削,那还是抓紧收拾东西向湟水深处撤退吧,至少还能在那里据险而守。
李荩忱对自己的民族政策还是有信心的。
毕竟巴人、南中和岭南各部落,用了都说好。
甚至就连实际上已经变成大汉工商业发展的廉价劳动力的林邑人,对此都不觉得有什么问题。
就算是他们的劳动力再廉价,至少现在的日子比当初刀耕火种的日子来得好。
肚子能吃饱,下死力气干活又能怎么样?
李荩忱的目光转向安定。
萧摩诃打通了侧翼,接下来就要看裴子烈的了。
————————-
裴子烈进兵的速度很快。
吐谷浑兵马已经渡过大河,假如自己动作再慢一点儿的话,吐谷浑就直接杀到六盘山了,当然也有可能直接调转马头,威胁到金城防线的侧翼。这几天金城的告急文书如雪花一样的飞来,驻守金城的长孙晟都已经做好了和金城共存亡的准备。
没办法,城中守军就那么多,应对羌人压力就很大了,之前还抽调了一部分骑兵,也就是薛汪所部听从安定那边的调遣,另外还调拨了一部分军资给武威,实际上金城就是个外强中干的空架子。
要不是长孙晟早早地在金城外沿着洮水和大河布置了足够多的防御措施,导致羌人一时半会儿不敢强攻,恐怕现在金城早就已经被包围了。但是这些防御措施显然是没有办法照顾到背后的,吐谷浑兵马只要沿着大河杀过来,金城哪里挡得住?
还好现在萧摩诃已经突破了羌人正面的防线,迫使羌人兵马不敢向武威挺进或者威胁金城,不过这并不能改变金城侧后方防御薄弱的事实,现在长孙晟也没有那么多的人手修筑防线,因此自然就更是着急。就怕敌人赶在萧摩诃抵达金城之前杀过来,这样自家苦苦布下的防线反倒有可能变成了阻挡萧摩诃的利器。
因此裴子烈必须要尽快赶往战场,拦截吐谷浑主力。
好在作为前锋的韦圆成在和敌人前锋短暂交手之后稳住了战线,给敌人一种对方兵马众多的感觉,因此吐谷浑兵马也不敢贸然前进,只是牢牢盯着韦圆成所部,同时根据探马来报,吐谷浑后续主力也还是选择自家前锋渡河的几处渡口渡过大河,并且沿着大河展开,向安定推进。
显然慕容世伏在意识到自己的战略目标提前暴露之后,并不介意直接和汉军在戈壁荒原上展开一场决战。
相比于直接杀到六盘山下进行攻坚,在荒原上决战实际上对兵力占优势的吐谷浑来说并不是什么坏事。
毕竟之前的武威攻坚战,吐谷浑可是深切领会到了汉军火器的威力,到时候敌人依托山势好一通火器砸下来,这仗还让人打么?
主力虽然还没有到,但是李询已经率领前军两万步骑抵达韦圆成大寨。双方的情况已经越来越明朗,对方的主力也没有到,但是陆续汇聚到慕容伏允旗帜下的兵马少说也得有两三万之众,看其旗号之整齐就知道这些也绝对算是吐谷浑的精锐了。
“兵力相当,又都据险而守,想要直接破敌前锋,难矣!”李询爬上了一处陡峭的山坡,举起千里眼能够清楚的看到远处敌人的布防情况。
慕容伏允也不傻,此时既然要对峙,那当然不能直接把营寨树在平地上,而是和韦圆成一样,找了几处挺立的山壁,以其遮护侧翼。
权倾南北 第二一九七章 守土有责
玉米小说 www.telexh
.com ,最快更新权倾南北最新章节!
随着吐谷浑兵马越来越多,之前作为屏护的山壁,此时几乎已经被囊括到整个大营之中,更是显得对方营寨气势雄浑、兵马众多。
也难怪李询会有这样的感慨。
这样的阵势,说明慕容伏允在一开始意识到自己可能很难在主动进攻中占据优势,与其这样,倒不如依托兵力优势构筑起来一道绝对严密的防线呢,至少可以在自家主力没有抵达之前保持战线的稳定。现在的对峙总比直接兵败如山倒来得强。
但是对于汉军来说,敌人稳住营寨不动,战斗自然而然的就从一开始的防守反击变成了主动进攻。
拥有足够多的火器,对于汉军来说,主动进攻也不算什么难事,关键就在于汉军的兵马数量属实是有些少,用少于守军的兵力对守军发起主动进攻,哪怕是手中有火器,包括李询在内众多汉军将领也都得心里掂量掂量。
毕竟火器只是让汉军这种能够令行禁止的军队如虎添翼罢了,但是以现在火器的发展水平还远远没有到足以从根本上改变整个战局的地步,当敌人的数量足够多的时候,敌人就可以充分利用兵马数量的优势抵消掉火器的优势。之前武威之战显然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虽然守军的火器也很多,但是也就只能说在敌人狂潮一样的进攻之下勉强支撑罢了。
现在主动进攻就意味着要把数量少于敌人的兵马分布在整个进攻锋线上,一旦暴露出破绽,很有可能被敌人抓住之后主动出击,到时候汉军就有可能处于战也不是、退也不是的尴尬地步。
韦圆成看向李询,薛汪明摆着作为一个地方校尉,在战术层次上或许还能够出出主意,但是如此大规模的两军对垒,显然薛汪也没有了主见,之前的各项事宜只能韦圆成自己下决定,甚至和薛汪商量还不如直接和薛举商量来的方便,至少这个年轻人还颇有几分自己的看法,经常让韦圆成眼前一亮。
这西北荒蛮之地也能出来这等将才,当真少见。
现在李询来了,韦圆成自然也就找到了主心骨。
李询刚才的话虽然听着也让人觉得有些气馁,但是韦圆成相信他肯定会有办法。
李询也看向韦圆成和薛汪,微笑着说道:“前路艰难,然尔等可敢战否?”
韦圆成不由得大笑,这个答案他似乎早就已经有所预料:“将军但敢指挥,我等便敢战,大汉儿郎,绝不言退!”
旁边的薛汪也是郑重一拱手,显然表达同样的意思。
“那就战!”李询亦是一笑。
一个小小吐谷浑,何惧之有?
之后还得踏平伏俟城呢,若是现在就踽踽不前,以后还怎么万里远征?
——————————————
汉军营寨之中鼓声咚咚响起,压住了戈壁上呼啸的风声。
吹了一晚上的风沙已经逐渐停歇,这鼓声唤醒了戈壁上的一切生灵。汉军从营寨中次第开出,沿着两处营寨之间一道已经几乎看不出来存在痕迹的小河沟列阵,旗帜依旧在风中猎猎舞动。
这戈壁滩上空旷、荒凉,的确是浴血厮杀的好地方声,不过就是这鼓荡的大风总是来的不合时宜,因此这场战斗从昨天准备开始一直拖到了现在才拉开帷幕。
“薛老兄,是不是金城那边的风也这么大?”韦圆成策马而出,笑着和薛汪聊天。
薛汪摇头:“金城地处大河河谷之中,或许是因为有山的阻挡,风倒是没有这么大,毕竟在这里向北一直到草原,几乎没有什么遮蔽,这北方的风一路吹过来,又干又冷。”
“难怪这周围都没有什么州郡,这地方当真不是人呆的。”韦圆成感慨一句,从安定到武威的道路上,越过安定城外的六盘山,就几乎看不到什么人烟了,之后要越过大河和大河两侧的群山谷地,才因为距离武威城已经不远而开始有一些村镇,不过现在因为战事的原因这些也都已经被废弃。
所以无论是大汉还是吐谷浑,实际上都不期望双方在这一片戈壁滩上僵持太久的时间,这每天能把人吹的东倒西歪的大风还有缺水以及粮食运输不便等等原因,对于后勤是很大的压力,所以双方也都期待着能够在这里痛痛快快的打一仗,赢则高歌猛进,败则快速向后收缩防线,总之不要一直僵持在这里,不然粮食和水跟不上了,总归是个大问题。
其实这个问题对于吐谷浑来说更加严重,毕竟他们的补给线已经从原来的武威城一直延伸到了现在这个地方,光是往来运输水和粮食,所消耗的人力物力以及沿途的折损就已经成倍于本部作战兵马使用的,属实是得不偿失。
这也是大汉一直担心吐谷浑越过大河、进攻安定无果之后会向金城靠拢的原因之一。金城地处河谷之中,水源补给方便,又靠近羌人领地,粮草补给也比较便捷。
不过现在这个问题似乎并不存在了,就在昨天,李询收到了萧摩诃已经击破羌人的消息。
侧翼的威胁消失,让李询更能摩拳擦掌对付眼前的敌人。
虽然两军对峙对于吐谷浑是一个巨大的压力,但是李询就算是放弃这个优势也得尽快击败吐谷浑的前锋,一来给敌人以迎头棒喝,二来身为大汉将领,守土有责,怎么能眼睁睁的看着敌人霸占着自家的土地?
就算这一片戈壁不长草、甚至连人都没有,这里也是汉家土地,也是大汉的旗帜应该飘扬的地方,也是大汉的百姓可以自由出入、谁都不能阻拦甚至加害的地方。
朝廷可是真的把这一场战争宣扬成大汉将士保家卫国之战,吐谷浑也在大汉百姓心中变成了罪恶的侵略者,能不能反击侵略,自然直接关乎到了朝廷的颜面,也关乎到了大汉军队的颜面。
现在陛下带着群臣就在长安看着,现在整个大汉的百姓都在翘首盼望着,因此李询必须要尽快打开局面。
守土有责,不能再等了。
汉军的鼓声自然也唤醒了吐谷浑的营寨,吐谷浑骑兵率先从营寨之中涌出,远远地拉开阵势,意图自然很明显,就是要在汉军大举进攻的时候直接进攻汉军侧翼。
权倾南北 第二一九八章 奋进的时代
玉米小说 www.telexh
.com ,最快更新权倾南北最新章节!
这一招虽然已经用烂了,但是谁都不能否认就是好用。
“某去也!”薛汪向韦圆成一拱手,呼啸一声,自家麾下的骑兵立刻跟了上去。直接进攻敌军营寨,自然没有骑兵的用武之地,所以他的任务也就很简单,牢牢地顶住敌人的骑兵,不让这些吐谷浑骑兵捣乱就可以了。
韦圆成也大声下令:“前进!”
实际上韦圆成所部并没有在整个队列的最前面,之前他们已经经过一场恶战,所以李询只是把他们安排在了侧翼,实际上就等于作为预备队。
不过韦圆成心里清楚,今天注定是一场恶战。
预备队,只是上场顺序不一样罢了。
甚至保不齐最后实现突破的功劳还得落在自己的头上。
作为前锋的是镇林军的先锋校尉杜吒,只是这一个姓氏就知道其出身便是和韦氏并称为“去天三尺、京师韦杜”的杜陵杜氏。
杜氏在晋朝建立的时候因为家族之中有杜预这位大佬,因此实现了家族的中兴,一直稳稳的压住韦氏,只不过之后永嘉之乱,杜氏避祸西北,亦有一些旁支流落东南,相比于留守关中并且后来出了韦孝宽这等人物的韦氏,后来才又因为凉州的前凉和后凉相继覆灭而回到中原的杜氏自然就矮了一头。
不过即使是这样,杜氏到底还是杜氏,名声摆在这里,再加上杜氏在凉州也混得还算不差,自然在北朝依旧得到重用,杜吒的曾祖父杜秀就曾经担任北魏辅国将军,祖父杜皎更是赠开府仪同大将军、遂州刺史,不过实际上杜皎只是一个武都太守,而开府和仪同三司这种官衔,在北周早就已经是烂大街的了,至于武都太守,武都那一带一直在羌人的影响范畴下,其自然也只是当个光杆司令。
之后倒是杜皎的儿子杜杲有所成就,现在已经是巴州刺史,据说因为在安抚南蛮上立下了功勋,所以中枢颇有想要将其调来京城的意思,以统筹负责对蛮夷部落的安抚和归化工作,并且还有可能承担起之后大汉攻略东北的重任。
而杜杲的兄弟杜徽、杜征也是地方太守了,杜吒便是杜徽的儿子,也是杜氏这一带之中少数选择继承当年杜秀的功业从武的,和他同一辈的杜氏子弟之中,还有一个杜淹之前曾经因为中榜而一时名动天下,此时也在中枢之中担当要职。
相比之下,韦氏虽然看上去有韦孝宽这么一个大佬在,但是毕竟韦孝宽身份比较敏感,现在又主动退居二线,因此真的论前程之出众,反倒是要数的到年纪轻轻就已经成为偏将军的韦圆成。
因此韦圆成更是能够感受到方方面面的压力。
韦氏和杜氏的明争暗斗,并不会因为进入了大汉就会消散,甚至有可能因为大汉更加公平的选举制度而变本加厉,毕竟在此之前,一个世家的兴衰实际上除了看个人本事之外还要看你的站队能力,毕竟一个庞大世家的人力和物力足够改变很多优劣情况,自然也是一个王朝想要崛起最需要的东西,因此就算是执掌世家的当代家主没有什么能力,只要下注能够下对了,一个家族跟着崛起,谁都挡不住。
而一旦一个家族崛起,那自然是一人得道、鸡犬升天,本家族的子弟能够快速在朝堂之上和地方上都有立足之地尚且不说,即使是那些原本只是给这个大家族跑跑腿、打打杂的其余小家族都能够跟着得到重用。
随着这个家族以及众多归属于其的爪牙在朝堂上站稳脚跟,自然在好几代人之间就没有别的世家什么事了,朝堂上的重要事情,我们家族就完全可以代劳,不需要您嘞!
因此世家之间的斗争虽然很残酷,但是只要一边失败,也没有什么反杀的机会,只能休养生息,静静等待者下一次机会。毕竟这南北朝乱世之中,有的是可以扶持的枭雄,也有的是机会。
可是现在摆明不一样了,皇帝不是世家的傀儡,而是手握实权的皇帝,并且皇帝一手推行的科举制度以及书院教育制度,等于一下剥夺走了“人才”这个世家真正来生身立命的要素。
所以世家子弟们也只能挤破脑袋通过科举考试先取得一定的功名,才有机会,或者说才有资格能够和自家家族之中的其余人相互配合,以壮声势。但是现在这科举考试,包括军中历练等等,可不是你有机会,别人就只能眼巴巴看着了。
世家这个概念虽然已经逐渐消散,但是在这个注定以人情为上升途经之一,而且还是很重要一部分的时代中,就算是没有了世家,人们还是会拉帮结派、相互照应,因此世家可以说以另外一种形式依旧存在着,只不过每个团体之间的竞争已经要远比之前来的残酷,矛盾自然也就远比之前来的尖锐,而且这种竞争也已经注定了不会是集中在某一个方面上的竞争,而是全方位、涵盖社会各行各业的。
杜吒作为家中长子,想要弃武从文,投身军旅,显然就是意识到了这一点,家族之中其余叔伯子弟都已经是文官了,若是自己也在这条路上走的话,只会让杜氏的路逐渐走窄了。假如之后自家子弟学问不好,没有办法在科举考试中获得好名次从而为大汉所用,那至少还有从军这条路可以选。
不然的话,人不就废了么?
现在这个时代,是一个养不起废人的时代。
当然这也是一个令人奋进的时代。
激烈的竞争背后,是每一个人都能够看到的大发展。
这真的是为胸怀壮志的年轻人们量身定做的时代。
杜吒的选择自然而然给了韦圆成很大的启发,看来等到这一场战争结束之后,自己也得回去给家主说一说,咱们韦氏也不能总是乖乖的当将门,那些从小体力不怎么好的子弟,还不如早早地打发到书院之中,保不齐还能成才呢!
鼓声骤然急促,韦圆成一下子回过神来。
进攻已经展开,十多门轻型火炮被推动着逐渐靠近吐谷浑的营寨,扬起的炮口黑黢黢的,看上去就充满了威慑力。
权倾南北 第二一九九章 不变的战法
玉米小说 www.telexh
.com ,最快更新权倾南北最新章节!
火炮布成一个弧形,向自家阵型这边凹陷,其目的自然非常简单,所有的火炮都能够把炮弹送到一个点上,破坏力可想而知。
吐谷浑军队显然已经意识到了这些火炮的威胁,因此三番两次调动骑兵进攻,只不过薛汪带着骑兵一直牵制着,迫使吐谷浑骑兵很难抽身而出。
吐谷浑军队倒是早就已经留了一手,还有七八百名骑兵留在营寨之中,此时同时从一侧的寨门冲出,只可惜他们留的兵马到底还是少了一点,汉军火枪手和弓弩手早就已经严阵以待,很轻松的就把人给逼了回去。
最后吐谷浑军队也只能眼睁睁的看着汉军火炮抵达攻击位置。
隆隆的炮声旋即响起,这似乎是吐谷浑军队早在武威城外就已经经历过的梦魇,很快营寨之中就传来骚乱的声音,甚至旗帜都跟着摇动,不知道是想要通知友军前来支援还是单纯的已经乱了方寸。
除了骑兵,其余的吐谷浑军队并没有在营寨外布防。显然他们也清楚火炮的威力,到时候一队队步卒要是在营寨外列阵的话,敌人的火炮推上来,恐怕用不了两轮炮击,自家步卒就先支撑不住了。
而且慕容伏允显然早就已经做好了应对汉军进攻的准备,整个营寨的正面墙体不但全部都是夯土打造的,而且加高加厚,要是再加高一些,说是一道城墙都没有什么问题了。
一发又一发实心炮弹砸在墙体上,很快就出现了多处坑洼凹陷,同时亦是尘土飞扬。
这戈壁滩上,要么是一块块大石头,要么就是细碎的沙土,炮弹砸过去,那些沙土自然应声倒塌,而其中原本起到支撑作用的石头,此时四处乱滚。吐谷浑人应该是有在这种情况下建设城垣墙体的经验,这些石块都专门用红柳编织了筐子收拢,从而避免石块直接自己就滚落的尴尬情况,只可惜在炮弹的撞击下,这些柳条筐也没有起到什么作用,带着石头一起滚落,惹得墙体后吐谷浑士卒又是一顿慌乱。
墙体骤然出现缺口,汉军将士自然毫不犹豫发起进攻。
只可惜慕容伏允不是这么好对付的。
吐谷浑弓弩手似乎早就已经等待这个机会,箭矢呼啸而下。
“举盾!”杜吒手里提着横刀、拿着盾牌,大声下令。
前锋先登,一把横刀、一面盾牌,往往比其余什么东西都来的有用。箭矢呼啦啦钉在盾牌上,不过汉军将士的脚步并没有丝毫变慢。
这个时候,哪怕是身边的袍泽弟兄都已经倒下,自己也必须要向前冲,说什么也得冲入那缺口中!
火枪手们也纷纷扣动扳机,打的墙头上尘土飞扬,之前一些胆大想要探出头射箭的弓弩手应声而倒。
随着杀声再度响起,足有数千名吐谷浑士卒以骑兵为前锋从营寨两端杀了出来。
慕容伏允显然等待的就是这个机会。
你们主动进攻,露出侧翼,然后我再指挥兵马杀上去,尽可能的缩短我军步卒冲杀的距离,这样你们的火器因为忌讳伤到自己人,根本就不敢有所动作,到时候以步卒对步卒,以冷兵刃对冷兵刃,你们还能怎么样?
这招数显然和之前对付韦圆成的招数有些类似,简而言之就是诱敌深入然后两翼夹击。
实际上这有些类似于突厥骑兵的作战方式,显然在和突厥骑兵多年的作战之中,吐谷浑人也已经学习到了很多经验,并且逐步将其融合入自家军队的作战战术之中。
而且不得不令人啧啧称奇的是,这慕容伏允因地制宜,每每都能够为自己创造出来这种作战方式所需要的有利局势,这才是能体现出来一名将领真正的指挥素养。
只不过相比于上一次韦圆成的疏忽大意而导致的被慕容伏允有机可乘,这一次的汉军并没有任何的慌乱,负责进攻前锋甚至根本就没有把这些从侧翼扑上来的敌人放在眼里,依旧对着前方的壁垒发动进攻,似乎在他们的眼中,除了前方的这个营寨墙壁之外已经没有什么能够吸引自己了。
虽然敌人的操作方式不一样,但是整个战法的精髓就是那样。
李询在吸取了韦圆成的教训之后,又怎么可能没有任何防备?
不变的战法,终归不能每一次都让敌人吃亏而不吸取教训,甚至有可能反过来被敌人利用。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