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权倾南北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然籇
这一刻,一切百炼钢都化为了绕指柔。
——————————
肚子咕咕叫的大汉皇帝陛下,到底没有来得及吃饱,哪怕李荩忱上桌之后已经迫不及待的风卷残云了。
萧世廉和杨素他们现在早就已经等候多时,陛下回京,就立刻联袂求见。
李荩忱本来对于辽东局势就有些担心,此时自然也放下碗筷。
“陛下,再吃一点儿吧。”徐素给他又夹了一点儿菜,“这是臣妾的手艺。”
“辛苦你了。”李荩忱捏了捏她的素手。
徐素出身豪门,性情却和自家祖父一样,淡薄不争,平日里在内府中负责的也多是慈善堂之类的事,在民间继沈婺华之后,也有女菩萨之名了。不过显然身为大家闺秀,又没有经历过沈婺华那样的感情曲折,徐素更重视的依然是自家夫君和这个家,所以素手调羹汤之事,时有发生。
李荩忱返回,只要她在,这顿饭绝对是她亲自掌勺。
对此,乐昌等人也并不反对,甚至每次都主动派自家贴身婢女前来帮忙,表示支持。
大家分工明确,各自做好各自的一份事就是,既然徐素愿意承担这些,那大家也乐得清闲。
“不吃了,辽东事态紧急,杨素他们也担心,朕至少得先和他们敲定一个计划,以安人心。”李荩忱霍然起身,不过还是不舍的看了满桌子丰盛菜肴一眼,也看到了徐素眼神之中略带着的暗淡,不由得一笑,“朕就不客气了,这粥朕就带走了。”
说着,李荩忱就伸手去搬粥煲。
徐素登时露出笑意,急忙招呼内侍帮忙。
李荩忱倒也没有坚持自己来,好歹自己也是九五之尊,伺候老婆这种事务必需要身体力行,端个粥煲还是算了。
其实杨素他们也没有李荩忱想象之中的那么焦急,都在这个位置上的人了,就算是心怦怦直跳,至少外表是什么都不能表露出来的。毕竟就连他们都乱了阵脚,那么手下人更是会惶恐不安。
不过见到李荩忱走来,萧世廉还是忍不住率先走上前:“启禀陛下,陛下可算摆驾回来了。”
李荩忱和萧世廉、裴子烈这两个家伙一向没有外人,当即忍不住笑道:“怎么,没有朕,你萧伯清就不会干事了?”
萧世廉当即赔着笑说道:“陛下是主心骨嘛。”
“萧伯清什么时候都会这么说话了?要是放在原来······”李荩忱不由得感慨,接着学着萧世廉的语气说道,“臣等已整军备武,只等陛下一声令下,纵敌军万千重,当为陛下吞之!”
萧世廉反倒是脸上有点儿挂不住了。
谁还没有点儿中二的时候?
明明现在坐在这个位置上,不能中二了好不好?
要是我真敢这么说的话,您老人家怕是一脚把我踹回军中,还得嚷嚷着“军方不需要只会杀人和听令的家伙坐镇朝堂”。





权倾南北 第二二九二章 是皇帝,也是人
玉米小说 www.telexh .com ,最快更新权倾南北最新章节!
不过这种话,是万万不能说出来的。
萧世廉苦着脸,不知道怎么接茬。
而旁边的王昌和杨素则会心一笑。
陛下看上去说的阴阳怪气的,实际上就是在调笑萧世廉罢了,这语气听着就像是狐朋狗友之间相互开玩笑。
这世间能有这待遇的,恐怕就是萧世廉和裴子烈了,偏偏这两个家伙好像并不怎么领情。
这可是别人羡慕都羡慕不来的待遇啊。
不过或许也正是因为萧世廉和裴子烈率真的性情,才让李荩忱更愿意和他们保持这种亦君亦友的关系吧?
实际上他们并不知道的是,对于李荩忱来说,保持两个这样依旧能够用朋友的语气说话的下属也不是什么坏事,至少这可以提醒他,他依旧还是一个有血有肉的人,依旧还是有朋友、有兄弟的,依旧还有人愿意以一个朋友和好兄弟的身份、而不是以大汉忠臣的身份为了他两肋插刀。
坐在这高高在上的位置上,李荩忱最害怕的,实际上不是这偌大的大汉在自己的带领下横冲直撞,最终误入歧途,而是害怕自己这个掌舵人最终在功名利禄的“熏陶”下忘记了本心,单纯的为了开疆拓土之功业而掀起战争、单纯的为了奢华享受而大肆掠夺、单纯为了能够游山玩水而打造什么车驾龙舟。
大汉现在还远远没有在三百年乱世的废墟中站起来,奢华享受的事李荩忱坚决不能做,肆意杀伐的事更是需要全力去避免的。
皇帝伸伸手,江山尽在掌控,想要什么有什么。可是李荩忱不能这么做,所以他必须要有人帮忙时刻来提醒自己,让他不至于完全沉沦在一个皇帝所能拥有的权力之中。
乐昌她们,李荩忱一直以自己的妻妾而不是妃嫔视之,意图自然也很明显,他希望用家的温馨来取代宫闱的幽深冰冷。事实证明,他做到了。
可是人的一生之中,也不可能只有家庭,还要有自己的朋友圈子,这就是萧世廉和裴子烈存在的意义,而这个圈子继续向外扩散,诸如杨素、王昌、陈智深等当朝重臣,实际上都在这个圈子中,他们虽然比不上萧世廉和裴子烈两个人,但是作为从龙元戎,他们还是能够和陛下说得上话的,算是陛下可以在某一方面完全托付的亲信。
这些人的存在,才让李荩忱能够觉得,自己是一个皇帝,但是首先更是一个人。
自己最想要保持的,依旧还是温暖的人性,而不是代天行事、为天之子的神性。
他,不是,也不想成为神。
只要变成了高高在上的神,那么就不可能再跌落凡尘、在红尘中打滚,人情冷暖,和自己已经没有什么关系。
这样只会让李荩忱觉得冰冷,也让他想起来了曾经一度喜欢躲在阴影之中的陈顼。那个苍老的皇帝、那个自己的便宜老丈人,恐怕也正在这样的纠结之中,被本来就多疑的性格引导着,一点点的蜕变成一个冰冷的权力掌控者吧?
高处不胜寒,那就想办法多拽着几个人抱团取暖。
所以李荩忱的中央集权,从来不是把权力全部集中在自己的手上,而是形成以朝廷为主导、地方配合的体系,尽可能的让所有人各就各位,在自己的位置上发挥出最大的作用。
皇帝所谓的大权独揽,是不可能真的实现的。一个人能够处理全国大大小小的事务,那除非这个国家是原始社会。
因此还不如适当的放权,并形成固定的权力分配体系,大家各自负责一个方向,谁也影响不到谁,却又是谁都在牵制着谁,而皇帝居中,负责统筹调度和最后决策就可以了。
当然了,这里面有多少李荩忱意欲偷懒的成分在,那就不知道了。
偷懒,也是人之常情嘛。
李荩忱本身就不期望自己成为一个勤政的工作机器。
人生在世,总要还有别的有意义的事情要做的。
比如美景和美食,比如美人如玉剑如虹。
“辽东现在什么情况?”李荩忱淡淡问道。
这三个家伙迫不及待的前来,必然也是因为辽东的局势并没有之前奏章上所说的那么轻松,这个李荩忱心里有数。
当初大汉正在倾尽全力对付吐谷浑,正是国内民意鼎沸、齐心抗敌的时候,假如辽东战火再起,难免可能会造成局势失去控制。到时候国内可想而知会出现各种各样的论调。
有脾气暴躁的会嚷嚷着什么不三不四的玩意都有本事欺负到头上来了,那就索性把他们一起收拾了。
有脾气温和一些的自然就会建议朝廷是不是要先放一放在西北的战斗,尽可能的维持两边的安稳,哪怕是和谈呢。整个大汉卷入两线作战可不是什么好事。
当然了,还有很多已经厌倦了战争的人,也会秉持着这样的心态,他们更倾向于朝廷能够先稳定住至少一个方向上的敌人,哪怕是做出让步呢。
另外,难免会有一些心中怀有恶意的,开始说一些“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的话,嘲讽大汉四面八方都是敌人。
会说这样话的人,当然也都是以那些之前就没有得到什么好处、反而被剥夺了家产,摇身一变变成平民老百姓的世家子弟们,不过他们也知道自己的身份很敏感,不知道有多少人在周围虎视眈眈,准备抓住把柄之后落井下石呢,因此也就是私下里嘟囔几句罢了。
这些话传到李荩忱的耳边,李荩忱也就是一笑了之。
毕竟这些人的根基都已经被拔起来了,无权无势,就算是嘟囔两句又能怎么样?
李荩忱若是连这点儿沙子都容不下,那就无从说包容整个天下了。
而且李荩忱更清楚的是,这些家伙撑死天就是过过嘴瘾,真的要让他们当面向陛下劝谏,或者干脆直接发展自己的实力、暗戳戳的和大汉对抗,那还是算了吧,这些家伙一个比一个缩头缩得快。
大汉这么大,怎么可能不出几个脑子有问题的?
还真以为自己生活在天堂啊。
至于文字狱什么的,没有必要。
因为一个人有心或者无心的话去杀戮,那是无能的表现。




权倾南北 第二二九三章 有规律的求援
玉米小说 www.telexh .com ,最快更新权倾南北最新章节!
依靠震慑和杀戮征服的人心,永远不可能化为己用,所有人都会对朝廷、对皇帝多一份畏惧,自然也就多了不知道多少层隔阂。
甚至违法乱纪,在他们的眼中,只会变得更加应该。
反正皇帝也不信任我们,那我们还不如捞一笔呢。
大汉真正强盛起来,就算是有人站出来指名道姓的说朝廷哪里哪里做的不好,也没有什么关系,因为更多的人只会大声反驳、因为更多的人只会意识到问题之后积极地去做出改变。
因为对于他们来说,大汉就已经是大家的归属、是大家的依靠,有问题你可以指出来,我们可以改,但是想要辱骂大汉,那我们不介意收拾你一顿。
只要朝廷稳稳地向前进,只要朝廷能够把握住报纸等主要舆论阵地,那么就能够笑看这风卷云涌。
不过至少现在的大汉只是百废待兴、并且刚刚从北伐的泥淖之中抽身而出,虽然一场西北大捷让全国上下亦是扬眉吐气,可是李荩忱也得谨慎小心。
朝廷本来在西北之战中的开支就不小,若是再在辽东开启战端,那么很有可能会给国家的经济造成压力,尤其是最后归入大汉的幽州和冀州等地,经济民生现在也不过才刚刚重新恢复,一切都还不牢固,贸然在此动兵,不见得就是好事。
因此李荩忱也必须要先压住舆论、秘而不发,只是宣传辽东之地对大汉的重要性,却不宣传现在辽东所面临的危险境地。
等到他和杨素等人沟通过、朝廷也已经有了大概方针之后,才能够调动舆论,宣传高句丽的恶行——通事馆早就已经准备好几本奏章,半真半假,反正也无法查证——占据道义制高点之后,才能对高句丽下手。
这也是为什么李荩忱吃了一点儿就抓紧赶过来了。
和杨素等人一样,他也有些急迫。
毕竟是历史上曾经让隋唐两代雄主头疼的存在,李荩忱也不敢掉以轻心。
杨素当即沉声说道:“高句丽已经派遣五千左右的兵马向东开进,扫荡契丹各部,契丹的求援文书每三日一送。现在幽州各部已经陆续送来请战奏章。”
“每三日一送,还挺规律。”李荩忱不由得笑了一声。
对于历史上曾经建立一个北方强大王朝的民族,李荩忱并不会完全保持信任。
他们能够在南北朝乱世之中左右逢源、最终拥有辽东的一片居住地,又能够在盛唐几代帝王的压迫下保持民族的完整性,最后还能够在五代乱世里抓住机会一举腾飞。
对于这样的民族,李荩忱从不吝惜于用最大的敌意对待。
如此有节奏的求援之中,李荩忱看到了一个弱小民族挣扎求生之渴望,更看到了他们想要向大汉传递的更深层次的信号。
我们现在愿意向大汉求援,是给大汉一个面子,正好把出兵的名义送到你们手上,而假如你们无动于衷的话,那我们也没有什么好迫切的,干脆直接转过头去抱高句丽的大腿就是了。
因此我们不着急。
这是一个夹缝中求生的小民族的一点儿弯弯绕,也是一点儿小智慧。
杨素等人到底还是不知道这个民族之后都做了什么,就算是多少揣测到了这一层意思在,也不会放在心上。
在他们眼中,契丹不过就是辽东的一个小部落罢了,懂得向大汉求援,就算很聪明了,大汉抓住这个机会把高句丽胖揍一顿,到时候说不定还可以奖励奖励这个小部落。
李荩忱甚至已经有点儿清楚,这个小部落是怎么在强敌环伺生存下来的。
李荩忱神情的轻松,让杨素等人也有些诧异。
辽东不是陛下一直心心念念的一片土地么,怎么看上去陛下并没有那么急迫?
人家都已经打上门来了。
李荩忱则缓缓说道:“先等等。”
“陛下,这是否不太妥当?”萧世廉忍不住开口说道,“契丹求援,则我大汉师出有名,兵出碣石,一统辽东,就在此时!”
李荩忱摇了摇头:“等高句丽拿下辽东,咱们在夺回来就是。那个时候,辽东要么是高句丽的,要么是大汉的,不会再有什么契丹来和我们争夺了。”
萧世廉三人到底也不是傻子,此时都回过神来,不由得交换了一个眼神。
够狠!
现在朝廷出兵辽东,秉持的名义肯定是给自家小弟契丹主持公道,到时候朝廷在辽东打生打死,就算是费尽力气战胜了高句丽,也不得不面对一个实际的问题。
辽东之前的主人,不是大汉,不是高句丽,而是契丹。
击败了高句丽,大汉可以拥有高句丽的土地,却没有办法拥有契丹的土地,毕竟这是小弟的地盘么,一口吞了,大汉以后还怎么招小弟?毕竟天下那么大,大汉也不可能把所有的地盘都彻底纳入自己的版图之中,有一些藩属国也在预料之中。
吞并契丹的话,就是典型的不讲信用、不讲义气了,谁还愿意当大汉的藩属国?
到时候大汉把大半辽东拱手还给契丹,那大汉打这一仗的目的是什么?到头来不还是要和辽东的契丹部落往来贸易么?
还不如直接换上高句丽,大家和高句丽贸易呢,好歹高句丽也算是辽东大国,在信用方面上至少比契丹这种由零零散散无数部落组成的族群来的靠谱。
看上去大汉收拾了高句丽,是长了威风、稳定了辽东。
可是这些只是面子上的。
李荩忱想要的,不只是面子。
他还想彻底把辽东的矿产据为己有。
那么就必须要让契丹灭亡,然后大汉再把高句丽打一顿,把这一片土地再拿回来,那个时候契丹人或是融入大汉、或是融入高句丽,哪里还会有契丹这个概念?
本来就是一群游牧部落的集合体,不用指望着下面的小部落们对上面负责指挥的大部落抱有多少忠心。
至于契丹的求援,此时大汉也有一个一直在用的好借口。
我们的主力还耽搁在河西呢,这天南地北的,要不你们再咬牙坚持一下?要是坚持不住了,大可以过了碣石退入幽州嘛!
到时候咱们分田分地,幽州、冀州、河东还有青州可都有大量土地呢,随便你们挑!




权倾南北 第二二九四章 契丹的坚强后盾
玉米小说 www.telexh .com ,最快更新权倾南北最新章节!
挑好了田地,再和本地汉人通婚,之后学习大汉先进的农耕技术、接受大汉正统的思想文化教育、融入大汉已经遍布各个角落的商贸网络······逐渐的,不会再有人认为自己曾经出身于辽东那冰天雪地之中的一个民族,只会把自己当做一名大汉子民。
如此,以后就不会再有契丹这个民族了。
这一手,大汉现在玩的很溜。
所以杨素等人看李荩忱的神情,就已经猜测到了陛下的意图。
他们心中也只能感慨,要是换做原本哪一个想要耀武扬威的皇帝,面对高句丽这种挑衅行为,早就已经打着保护小弟的旗号杀上去了。可是现在坐在皇位上的是一个“我全都要”的皇帝。
他不只想着击破高句丽,还惦记着小弟家的一切。
而且还打算把这一切都变得顺理成章、谁都说不出个不是来。
杨素的嘴角也勾起一抹笑意。
这手段虽然有些狠辣,但是很对他的胃口。
反正不是对自己人,没有什么狠辣不狠辣的,只要自家的利益最大化就可以了。
自始至终,杨素都是这样的一个人。
“那是否应该先下旨意拖延住契丹?”萧世廉沉声说道。
大汉总归是要表个态的,不然的话契丹人一看自己送出的求援信都石沉大海,哪里还会对大汉抱有希望,恐怕扭过头就投入高句丽的怀抱之中了。
高句丽虽然明显流露出来对契丹境内这些矿产的贪婪,但是至少还没有直接大肆杀戮契丹人,所以只要契丹人把这些矿产拱手相让,不见得双方就没有和平解决争端的可能,或许契丹人失去的是钱财和土地,甚至是人身自由,但是至少比和高句丽打一个你死我活来得好。因为只要还有点脑子的人都能看出来,高句丽倚强凌弱,死的只可能是契丹。
而大汉现在想要契丹尽可能的自己抵抗高句丽,那么总该还是在态度上要表示一下的。
不然的话,转眼就可能变成高句丽和契丹联起手来对付大汉。
对于这些和华夏本来就没有什么关联的民族,任何人都不能指望着他们一直都能对大汉毕恭毕敬,前一秒还在抱大腿,后一秒翻脸不认人完全在情理之中。
其实李荩忱并不介意契丹和高句丽联手,大不了一起解决掉就是了。不过现在的李荩忱也不想让终于从西北之战的困局之中解脱出来的大汉面对太大的压力,所以好好的利用契丹这个工具人,支持他们和高句丽打消耗战才是最重要的。
“一道旨意可不够。”李荩忱缓缓说道,“北伐之战,我们缴获了周人不少衣甲兵刃吧?这些现在都储存在哪里?”
太尉府是负责这件事的,当即杨素沉声说道:“拿下邺城之后,曾经清点府库再加上缴获,共获得衣甲万件,兵刃不计其数,其余各州府也应该都有收获。”
李荩忱颔首,这些都是北周甚至于北齐时代遗留下来的东西了,样式五花八门,并不统一,而且很多都有破损的地方,因此大汉军队是看不上的。只不过现在没有足够的人手去帮着把这些东西回炉重造,只能先在府库之中堆着,另外也算是本地乡兵训练和真正战备时候可以用的后勤储备物资。
李荩忱说到了这个,杨素自然就反应过来:“陛下打算把这些东西送给契丹人?”
“没错,我们总得真正表示表示,不然的话只会喊口号,契丹人不可能感受不到。”李荩忱淡淡说道,“易地而处,援军迟迟未到,身为契丹首领,你又会如何抉择?而假如骤然多出来一些衣甲兵刃,甚至还有大型的弓弩乃至于震天雷等火器呢?又会如何抉择?”
杨素登时颔首。
契丹人在夹缝之中生存了这么多年,当然不愿意因为大汉和高句丽之间的冲突就直接归附于谁,他们应该还是倾向于保持民族的独立性的,因此他们努力向大汉求援,实际上也有几分驱狼吞虎之意。
现在大汉先支援一些兵刃和衣甲之类的,显然就已经足以表明大汉真心想要帮助契丹人的心意,所谓的兵马尚且都还没有调动过来,对于契丹人来说不见得就是坏事。
假如他们能够依靠这些东西给高句丽人一个教训,那么高句丽人不见得就会继续向西挺进,到时候甚至不需要大汉的帮助,契丹人都能够取得这一场战斗的胜利。
作为契丹首领,既然有这样的心态,那么哪怕明知道高句丽有着绝对的人数优势,自己这样的挣扎最后也不见得就会取得好结果,但是总归还是更期望去试一试,而不是直接归附于高句丽的。
这,就给了大汉更多准备的时间。
萧世廉不由得笑道:“没错,反正这些东西我们也都用不上,倒不如给契丹人一点儿支持,让契丹人知道,大汉永远是他们的坚强后盾。”
这话说出来,在场的虽然都是脸皮不薄的人,却也都下意识的交换了一个眼神,有些无奈。
打算让他们和高句丽打个两败俱伤之后,再渔翁得利的坚强后盾么?
李荩忱则是笑了笑。
什么天朝上国、万方来朝,那都是纯要面子、不要里子的,这些小国家凭什么就可以用一点儿土特产就换来天朝的赏赐以及藩属地位?要是换在原来,李荩忱是可以理解的,毕竟在朝野上下的眼中,这些小国家并没有什么资源,甚至都是未开化之地,就算是征服了他们也没有什么收获,因此还不如营造出来一种万国来朝的气势呢。
但是现在大汉已经知道了他们的地方上有好东西,那自然就不能再客客气气的了。
手底下的文武们都清楚这个事实,那李荩忱就放心了。
面子并不重要,获得的真金白银和矿产资源,才是最重要的。
民间可以讲究德义礼智信,而朝堂上,最顶尖的这些人,则必须要学会怎么对外面这些非我族类的家伙们耍流氓。
1...599600601602603...626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