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权倾南北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然籇

    更何况周围那些归属于张和的将领们看向唐正良的目光也不怎么善良,显然他们也在盘算是不是要把唐正良抓了之后作为能够活命的筹码。

    随着唐正良放下兵刃,这五百多人自然而然投降了,为此萧世廉还很不满的骂了一阵。显然敌人的虚弱超乎他的想象。不过他也不敢耽误,先着人把最重要的俘虏唐正良和唐齐父子送到李荩忱的楼船上,然后整顿队伍,向巴郡前进。

    先是被张和逼着前往老鸦山,接着在撤退的道路上因为队友的无能而陷入包围,最后甚至是被儿子和部下连拉带拽投降的,落到这么个田地,要说唐正良不委屈和愤怒是不可能的。

    如果不是唐齐和自己分开关押,唐正良恨不得先把自家儿子骂一顿,虽然他从心中也清楚唐齐这么做也是为了他、为了整个巴郡唐氏。毕竟巴郡唐氏不能没有顶梁柱,而他唐正良也没有老到无力再战、谋求马革裹尸成全名声的时候。

    不过作为一个实诚人,唐正良还是觉得自己愧对张和以及还在巴郡城中的亲人。

    “公长(唐正良表字),真是许久未见。”舱门打开,几名全身披挂的将领大步走进来,而跟在前面那年轻人后面的中年汉子率先开口冲着唐正良打招呼。

    听到这声音,唐正良也怔了一下,旋即睁开眼,不由得眉毛一挑“戴子栋,没有想到你的膝盖竟然这么软,已经从巴郡屏障变成敌人的马前卒,可喜可贺。”

    听着唐正良话中冰冷的嘲讽,戴才笑了笑:“公长兄啊,你还真是一如既往地刚正脾气。只是你刚才那句话可说错了。”

    “哦”唐正良冷哼一声,“别说你还没有投降。”

     




第三百七十八章 道义良知
    挑了挑眉,对于这个指责李荩忱并不想反驳。因为唐正良说的并没有错,可是这个手段无疑是击破唐正良心理防线的最好武器。

    李荩忱先是以“家主”称呼之,让唐正良想起来自己是巴郡唐氏家主的身份,紧接着以老小性命为要挟,由不得唐正良不动容。毕竟萧世廉干活漂亮,唐正良的手下一个都没有跑掉,因此甚至连一个能够回去证明唐正良清白的人都没有。

    显然唐正良也明白这个道理,可是除了徒劳的怒吼之外,他没有别的选择。

    当下里李荩忱紧紧盯着唐正良的眼睛,淡淡说道:“巴郡唐氏在峡江唐氏之中本来就是末枝,不过峡江唐氏立足巴郡多年,想必巴郡唐氏也算得上一只肥羊。这些年虽然唐家主和张和虚与委蛇,但是张和对你们家也不怎么好吧,现在某送给他一个借口,唐家主觉得他会不会对唐家下手”

    “你,你!”唐正良瞠目欲裂,恨不得扑上去将李荩忱活活咬死。他的双脚虽然没有被绑住,不过他终究也没有向前,不知道是因为心中有所担忧,还是被李荩忱勾勒出来的惨状吓到了。

    李荩忱这一段话无疑说到了唐正良的心坎中,他从来都不怀疑张和对唐氏基业的图谋,只是因为自己是张和手下少有的尚且能够拿得出手的将领,所以张和也不敢太过分。

    不过现在唐正良投降的消息故意走漏出去,就算是意识到这只是挑拨离间之计,张和也保不齐会趁此机会真的对唐氏下手。

    对于这个上司的贪婪和狠辣,唐正良可算是颇为了解。

    “公长,识时务者为俊杰。鲜卑人把巴郡丢给了张和,现在你看看这巴郡是什么样子,乌烟瘴气,焉有要塞通衢之样貌”戴才冷声说道,“公长,某奉劝一句,不要因为自己的愚忠断送了唐家一族性命、断送了道义良知!”

    “道义良知”四个字落下来,唐正良的脸色陡然苍白。如果说家人是他的担忧的话,那道义良知就是他自诩应该承担的责任,可是正如戴才所说,如果自己宁古不化、要给张和效死的话,在巴郡百姓心中,自己的名声可就真的要臭大街了。

    张和这些年做了多少祸害百姓的事情,唐正良心知肚明。

    唐正良可以不爱惜自己的生命,可以不在乎家族的存亡,但是他也得顾及自己的身后名,否则这一辈子就真的是白活了一遭。

    原本昂起的头缓缓低下来,唐正良低声说道:“末将不才,愿为将军效犬马之劳。”

    “某来为将军松绑!”李荩忱也轻轻呼了一口气,赞赏的看了一眼戴才。人生在世,追求的不过是几样东西,功名利禄、光宗耀祖、名垂青史,而唐正良在这方面漏洞百出,最终还是被击溃了心理防线。而无疑戴才的那一句话就是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看着李荩忱亲自为唐正良解开绳索,曹忠和戴才对视一眼,都露出一抹笑意。自家将军这收买人心的手段可真是全面。

    而唐正良感激的单膝跪地,冲着李荩忱一拱手:“参见将军!”

    “公长,起来!”李荩忱伸手虚扶一下,并没有用力,收买属下是要把握分寸的,而现在李荩忱必须要学会把握此间的界限。有的时候太宠信属下,反而会造成不好的后果。

    李荩忱脸上和善的笑意,让唐正良轻轻松了一口气。这个能够在色厉内荏和笑容满面之间随意切换的年轻人,并没有让他觉得厌恶,反而对于一个已经经历了太多风雨的中年人来说,这说明他的这位新上司要比他想象中的更加稳重和成熟。

    &



第三百八十章 共同的目标
    世家的危害早在东汉末年就已经显露无疑,东汉末年的战乱因为黄巾起义而起,但是之后却更多是因为世家门阀之间的相互攻伐。而世家政治到了东晋和南北朝前期更是发展到了顶峰。

    或是皇权强大,则可集结世家之力为己用、成一世英名,若是世家权力更大,就可以反噬皇室、取而代之,南北朝历代之更迭,多半也是因为这个原因。

    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以及历代对于世家的打压,世家在南北朝末期的作用和影响显然已经没有办法和当年相比,否则一些寒门子弟,诸如骠骑大将军萧摩诃也不会有崛起的机会。

    但是“百足之虫、死而不僵”,世家数百年积淀,当然不可能因为朝廷断断续续的打压和削弱就真的变得不堪一击,真正庞大而且善于掌控风向的世家,依旧有着强大的财力和政治影响力,比如活跃在南北两朝的闻喜裴家、世代将门的秦郡吴家等等依旧是强大的世家。

    李荩忱也知道世家的危害有多大,对于皇权的挑衅和威胁尚且在其次,遏制了寒门子弟的出头才是最重要的,毕竟皇权想要持续的传承,并不主要在于皇帝有多么的强大,而在于有多少人才可以为皇室而不是世家所用。

    可是至少现阶段,李荩忱还不得不收拢世家,至少世家可以在短时间内让李荩忱获得更强大的力量,可以让李荩忱尽快在巴郡站稳脚跟,甚至彻底脱离对南陈的依赖,实现在治理上的半独立。

    如果世家是一杯毒药的话,那李荩忱也只能“饮鸩止渴”。

    毕竟当初宇文泰以及在历史上后来的唐高祖李渊能够建立自己的王朝,依靠的实际上也还是世家和门阀,唐初凌烟阁二十四功臣基本上就是关陇门阀集团和山东门阀集团的象征。

    而至少现在巴蜀世家所求的只是能够在李荩忱手下有容身之地,李荩忱当然不会拒绝这送上门来的钱财还有人才。

    总有人说世家制度阻碍了寒门子弟的拔擢,但是实际上在上百个寒门子弟之中,或许最终能够成才的只有一个两个,而在上百个世家子弟之中,能够成才的却有二三十。毕竟相比于寒门子弟的天赋和自学成才,世家系统化的教育显然更能够产生中上之才,至少可以在短时间内为李荩忱提供更多的人才以保持自己对巴郡的实际控制。

    李荩忱大步走上飞庐,远处的巴郡城上杀声震天,南陈和北周的旗帜沿着城墙来回推移,显然攻城的南陈军队已经由于攻城器械开路的原因,轻松的占领了只有尸体的城墙,不过看上去张和不想束手就擒,他的将旗依旧飘扬在城楼上,寸步不动。

    “这张和倒也算是条汉子。”李荩忱冷笑一声。

    而旁边的唐齐笑着说道:“这位张刺史辛苦奋斗了这么久,当然不舍的自己一辈子的心血。”

    他这话一说,周围的年轻人们都心会神领的笑了笑。

    唐齐这话里分明带着嘲讽,在场的无一不是被张和打压的世家——实际上为了能让犍为张氏在巴郡称霸,张和同其余的世家多少都有过节,否则这些人是不可能如此团结地聚集在李荩忱旁边的。

    因为他们至少在现阶段有着和李荩忱一样的目标。

    最容易成为朋友的就是敌人的敌人。

    而随着鼓点声愈发的密集,巴郡城头上的张和旗帜骤然倒下,旋即一面赤色战旗在城楼上飘扬。

    周围的世家子弟们下意识的对视一眼,虽然他们知道双方之间有着绝对的兵力差距,而在士气上和器械上也很难相比拟,但是这么快时间就把巴郡拿下来,也的确在意料之外。

    无论怎么说巴郡在整个巴蜀都是数一数二的大城,如此轻而易举的拿下巴郡,那岂不意味着其余的城



第三百七十九章 竟全功
    在南部郡粗略的勘探完工坊需要的土地之后,欧阳莫转身就带着自己麾下这些斗志昂扬的小伙子们来到巴郡城下助阵,虽然一路舟车劳顿,但是这些家伙怎么都看不出有疲惫的神色,挽起袖子甚至比即将率队攻城的将领们还要兴奋。

    这种比战船上装备的床子弩和投石机更大的攻坚器械显然不是普通人平时就能够看到的,甚至至少对于在南部郡规划中的工坊,可能两三年内都没有办法生产这种大家伙,因此有机会参与这种器械的组装,对于这些工匠们来说也是一个难得的机会。

    在欧阳莫有条不紊的命令中,一台台床子弩和投石机架设起来,再加上大江上列阵的水师战船,这一次李荩忱给张和准备了一份大礼。

    “张弓!”欧阳莫顾不得擦汗,大声吼道。

    五头犍牛和五名壮汉同时用力,或拉或拽,绞盘发出“嘎吱嘎吱”的响声,一点一点的将弓弦拉开。

    这种床子弩是这个时代所能用到的最大床子弩,因为单单依靠人已经没有办法拉开,需要借助犍牛和绞车的帮助,因此又称为“绞车弩”或“五牛弩”,而手臂粗细的箭矢射程可以达到千步,相比于战船上的五百步床子弩,射程更远、威力也更大。

    而一侧的投石机也开始装弹,巨大的石块放上去,整个投石机都微微晃动一下。

    欧阳莫不知道这么大威力的器械对付一座只有五百人把守的城池,是不是有些小题大做,他只知道这是李荩忱给他的表现机会,而他要用这些器械爆发出来的威力证明自己对得起李荩忱的信任和托付。

    “先生,都准备妥当了。”一名工匠快步走过来,看着眼前由他们搭建和指挥的阵地,脸上满是激动神色。

    欧阳莫深深吸了一口气:“请示将军,准备释放!”

    看着不远处轰然应诺的工匠们,陆之武嘴角露出一抹笑意。这些甚至从来都没有上过战场的工匠们,率先开始了他们的战斗,而接下来陆之武的目光转而在周围静静等候命令的校尉、仗主们身上扫过,接下来就看自己的了。

    李荩忱麾下包括水师在内能出动的五千兵马将整个城池团团包围,除了巴郡南侧因为靠近大江而交给水师之外,其余三个方向、甚至包括城西都有军队准备进攻。

    倍则分之、五则攻之、十则围之。李荩忱用五千人包围一座只有五百人把守的城池,四面包围的效果显然要比传统攻城所用的“围三缺一”来的更好。当然就算是团团包围,在城西和城北的南陈军队主要也是为了戒备,毕竟从泸州和合州而来的北周援军随时都有可能加入战场。

    因此真正负责进攻的实际上还是东侧的军队,而这支军队是萧世廉和陆之武指挥的,萧世廉身为奋威将军,就算是他心中一百个愿意,李荩忱也不会让他站到前线去,因此率众先登的任务自然而然落在了陆之武的肩膀上。

    入蜀一战是南陈在开疆拓土,或者说收复南朝传统意义上的失地,当然这只是从道义高度上,再往窄处说,就是东宫而或者李荩忱为了建立一个远离建康府中枢的根据地。

    而无疑入蜀过程中的表现将会影响到参与这件事的所有将领的前途,在之前陈智深已经有过很突出的表现,甚至身为降将的戴才都利用自己对巴蜀的了解而立下了不少功劳,现在终于轮到陆之武了。

    李荩忱没有将攻城的任务交给曹忠,只是让他率军向北警戒,而是把这个任务交给了自己,对于陆之武来说,这无疑是一个机会,也是一个考验,而现在他就要把这巴郡拿下来作为自己实力的证明!

    “咚咚”的鼓声骤然响起,一道道弧线出现在天空上,旋即石弹和箭矢有如雨点落入巴郡城中。看着天空中留下的些许残影,陆之武神情一凛



第三百八十一章 妻管严
    戴才和董明志等人都苦笑一声,按照他们的愿望,张和的亲族肯定也难逃一死,毕竟这些年犍为张氏就是在吸着整个楚州的血在膨胀和成长,因此他们必须要付出惨重的代价才能偿还这些年欠下来的债务。

    而张和这么做,显然是在向李荩忱请求“祸不及家人”。

    “死罪能免,活罪难逃。”李荩忱冷笑一声,就算是他不能真的下令将张和全家灭口甚至把整个犍为张氏连根拔起,也不得不考虑自己麾下将士还有这些正在犹豫的世家们的态度。

    在这其中他必须要把握好尺度。

    “子栋、伯玉,怎么处理就交给你们了,某相信你能妥当处置。”李荩忱吩咐一声,转身径直向外面走去,“还有出榜安民的事情,你们也一并做了。”

    这句话一说,董明志等世家子弟都松了一口气,而陆之武脸上喜色更重几分,李荩忱这句话对于他来说就意味着信任和器重。

    说明至少在李荩忱的心中,他已经融入了这个团体。

    “末将必不辱命!”

    听着身后陆之武响亮的回答声,李荩忱嘴角露出一抹笑容。

    ——————————————————-

    “参见将军!”

    城墙上正在带着人收拾尸体的幢将看到李荩忱大步走上来,急忙拱手行礼,而他身边的士卒们也都放下手中的活计,恭敬的看着这个年轻人。

    李荩忱冲着幢将点头示意,环顾四周:“弟兄们的死伤多不多”

    这还是第一次和李荩忱直接对话,幢将脸上满是激动的神情,急忙回答:“启禀将军,不多,末将麾下战死一个、受伤四五个。”

    不过意识到自己这样说似乎会显然自己的麾下儿郎没有拼命战斗,幢将有些着急的又解释了一句:“这些敌人实在是不堪一击,有的咱们还没有冲上来,他们就先吓跑了”

    李荩忱哈哈笑着点了点头:“他们被吓跑了才能说明你们厉害嘛!”

    得到李荩忱的夸奖,幢将以及周围的将士们都不好意思的嘿嘿笑。而李荩忱紧接着伸手指了指城下正在冒烟的地方:“某已经下令犒赏弟兄们,你们把这里收拾好了就抓紧下去吃肉。”

    “得嘞,将军放心!”幢将挺起胸膛。

    而李荩忱紧接着瞪了他一眼:“话虽这么说,但是战死的弟兄们都要好生安置,军中的抚恤若是有不到位的,你们可不要藏着掖着不敢说,尽管来找某;还有受伤的弟兄,以后生活若是有不便之处,你们可都要多多帮衬,若是有需要也尽管提!”

    顿了一下,李荩忱的目光在周围所有士卒们身上扫过:“某李荩忱的袍泽弟兄,活着的时候纵横沙场、喝酒吃肉、畅快淋漓,死了也得无牵无挂、潇洒痛快,某有顾及不到的地方,还得你们多多担待!”
1...8485868788...626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