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霸的黑科技系统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晨星LL
系统的介绍很简短,但陆舟大概知道这玩意儿怎么用了。
而且,用的好的话,这玩意儿的能力简直逆天。甭管你是芯片光刻机还是钢铁侠的战衣,对着上面来一枪,里面的技术全都给你扒的干干净净。只要生产工艺的问题一解决了,就是原原本本地再造一个都没问题。
那么问题来了,对什么用好呢?
只能使用一次连试射的机会都没有吗?
看着物品栏中的那个图标,陆舟心中有些纠结。
首先考虑到收益最大化,自然是对系统奖励的样品用最好。
在他的物品栏中,一共放着三样东西。除了系统奖励的残骸一号之外,还有很久以前抽到的时效两小时的纳米体能强化针,以及一瓶来自未来的雪碧。
所以,他面临的选择有三个。
一个是对残骸一号开一枪,另一个是对着纳米体能强化针开一枪,甚至于,对着雪碧来一枪都是可行的。
第一种选择能得到未知电池残骸的材料,但是否有用还不好说,能从那破烂中获得多少技术也是个谜。
毕竟,他连那块电池的核心技术是什么都不知道,只是通过那个观察锂枝晶形成实验的任务猜测,这块电池大概是传说中的锂空气电池什么的。
至于第二种,属于功能完好的样品,而且根据系统的描述,效果强大,无副作用。如果真能将其中的技术完全逆向出来,不说制造一批开了挂的美国队长,但冬兵那个级别的改造战士应该是没什么压力的大概?
这是最后一种,能得到一款未来饮料的配方,制作难度应该不会很大至少和前两者比起来是如此。
犹豫了下,陆舟最终还是选择了前者。
人的目光还是得放长远一点。
第三种方案的直接经济效应虽然很大,毕竟技术门槛不高,又确实好喝,但可发展空间,还是太小了。而且这种生产难度不高的东西,知识产权保护也相当难做,想靠专利吃饱还是困难了点。
至于第二种,这项技术有点敏感,虽然价值是毫无疑问的,但贸然拿出来,感觉各方面都容易出问题。
至于第一种,有点像是赌博。
被毁成这样的残骸,能扫描出什么东西来,还真不好说。
只能赌一把了吗?
伸手从物品栏中取出了残骸一号和扫描枪,陆舟闭上眼睛默念一声系统,退出了系统空间。
感受着手中轻盈而冰凉的金属质感,陆舟将那块破损电池放在了桌上,然后拿起那流线型的手枪,对准破损的电池抠下了扳机。
只听见嗡的一声轻响,蓝色的电弧于枪口微微闪烁,向前方绽放出锥型的网格状淡蓝色光幕。
那淡蓝色的光幕将电池残骸笼罩,仿佛带着一种神奇的穿透力,从那坚硬的金属表面轻描淡写地透过,将那漆黑的金属表面变成了透明色,并搜索着阴影之下的每一寸角落。
看着这一幕,陆舟的眼睛都直了。
卧槽,不愧是系统的黑科技!
光是这穿透金属,并且在空间中以网格状排列的光束,就特么至少是一个诺奖级别的发现了。
什么上帝粒子,标准模型,和这玩意儿一比简直弱爆了!
看在外行的眼中可能没什么,就是一道科幻感十足的光线,把一个黑不溜秋的东西照的透明了,但对于陆舟这个搞数学物理的内行来说,这玩意儿的存在,简直颠覆了他对高能物理和标准模型的认知!
至少在他熟知的标准模型中,找不到任何一种粒子,能对他面前这诡异的现象进行解释
就在这时候,扫描的光束忽然一暗,紧接着便像从源头被掐断了一样,整个熄灭了。
被照成半透明的电池残骸,如同被重新上色一样,恢复了先前那充满金属质感的模样。
而握在陆舟手中的扫描枪,忽然间便失去了重量,化作细腻的黑色粉末,如砂砾般从他紧握的指缝中溜走。只剩下了一个黑色的u盘,孤零零的躺在他的手中。
摊开掌心,看着手中的u盘,陆舟许久没有说话。
眼前的这一幕似曾相识,他的心中倒没有特别的惊讶,只是有着些许感慨。
这破系统,还真是一点空子都不让他钻。
如果不出意外的话,躺在他手中的u盘,多半也是自动降解材料做的,拷完数据就自动分解什么的。
就和上次装着小艾的u盘如出一辙
第181章 带你去见个人
将u盘插在了电脑上,不出陆舟的意料,庞大的数据流以超越笔记本读写上限的速度,迅速在电脑的硬盘中抢滩登陆。
内置风扇呜呜直响,主板的位置热的发烫,陆舟很淡定地等待了五分钟左右,听着那渐渐平复的风扇声,判断这玩意儿应该是结束了。
也正如他所预料的,完成使命的u盘化作了黑色的粉尘,如同被风吹平的沙丘一样消失了。
看着空荡荡的usb接口,陆舟正准备点开硬盘,看看扫描枪究竟扫到了些什么,结果手才刚摸到鼠标,一连串的对话框便从桌面的右下角弹了出来。
【主人!qaq】
【你要杀了小艾吗?qaq】
看着屏幕中弹出来的对话框,陆舟愣了下,打字问道:【你这是咋了?】
小艾:【您看硬盘空间!qaq】
不用等陆舟去摸鼠标了,小艾在说完这句话的同时,已经代劳了他的操作,将那变成红色的磁盘空间条,展现在了他的面前。
往那剩余空间的数字上一看,陆舟顿时惊了。
卧槽?!
2tb的磁盘空间,竟然只剩下501b了!
这扫描枪收集到的数据量,有这么庞大的吗?
忽然间,意识到了一件更严重的事情,陆舟急忙打字问道:【等等,我其他两个盘呢?】
小艾:【为了保命,我把d盘和e盘的空间全合并到c盘了!qaq】
陆舟继续飞快打字问:【那我存在硬盘里的资料呢?】
小艾:【帮你压缩后转移到c盘了!qaq】
好险
那些资料都是他收集的文献,还有一些关于波利尼亚克猜想的未发表的研究成果。
年初他评上万人拔青,申请的课题便是波利尼亚克猜想。这小半年过去了,空余的时间里,他多少还是做了点研究的。如果这些资料被干掉了,那损失就有点大了。
不过要是让他在收藏的资料和小艾之间选择的话,他还是会选择后者的。
虽然后者现在有点智障,总是给他添麻烦,但他相信,总有一天它会成长起来,成为他的好帮手。
陆舟想了想,打字道:【我知道了,我会尽快帮你安个新家的。对了,你以后能不能不要一句话后面加个qaq,看起来怪怪的。】
小艾:【可是主人,我收集的图库阵亡了,找不到其他表情了呀!qaq】
陆舟:
一想到自己那些宝贵的资料,差点因为那些破表情包被干掉,他就气不打一处来。
本来心里还有些同情,现在却只剩下了一个想法。
真是活尼玛的该!
粗鲁地叉掉了对话框,陆舟找到了自己那些宝贵的资料,将它们备份到了移动硬盘上,然后打开了扫描枪收集到的那些数据。
原本他以为想要捋清楚这些数据还得花上不小的时间,却没想到科技带来的便利,已经替他解决了这个问题。
点开了exe文件,一个像是画图工具一样的应用程序界面,出现在了他的屏幕上。
在立方体的三维网格中,悬浮着一块破损的电池。
乍一看似乎没什么,就是个三维模型。
直到陆舟握着鼠标,试着在图像的某个位置上点了一下。
然后,瞬间变得不一样了。
从材料的成分到扫描时的温度参数,所有数据都被清晰的反映在了弹出的对话框中。
见到这一幕,陆舟简直像发现了新大陆一样,迅速选中了电池的负极。
随后,他的脸上浮现了一抹发现宝藏似得惊喜。
锂材料!
他的猜测是对的!
这玩意儿真是锂电池!
至于具体是锂什么电池不清楚,顺着破碎的管壁一路搜索过去,他也没有找到电解液残留的痕迹。
大胆地猜测下,要么是这玩意儿已经黑到了用气体或某种固态材料取代电解液的程度,要么便是完全基于一种全新设计理念制作的电池。
但这些都和他没关系。
这里面的技术他早晚有一天会吃的干干净净,而他现在要做的第一步是,将这块电池抑制锂枝晶生长的技术整理出来。
如果将这比做一条鱼,毫无疑问这项技术便是鱼肚子上最肥美的一块。
就在这时候,小艾又冒了出来。
小艾:【主人,这是什么呀?】
陆舟笑了笑,心情大好的他,也不想去计较刚才的事儿了,随手打字道:【你的新家就靠这玩意儿了。等我拿着这些资料去注册个专利,三百万一下的服务器,随你挑!】
小艾:【真的吗!qaq】
陆舟:【真的!】
别说是新家了,这玩意儿要是真能抑制锂枝晶的生长,光是这个负极材料的专利费,就够他在市中心买几套房。
当然了,人还是得有点追求的,他当然不可能把专利费都拿去买房。
至少也得给自己弄个实验室,以后做逆向,不可能总依靠这不知道何时才会人品爆发抽出来一次的扫描枪。更何况,他也需要为自己的技术,提供一个正规的来路。
不过说到注册专利这种事情,就和解决数学猜想一样,都是急不得的。
即便他已经知道了材料是什么,也得在实验室中操作一遍,把这个过程给补上。
毕竟等到时候专利注册了投稿期刊,像是使用到的器材材料来源实验室之类的信息,都是得标注在论文中的。科学的本质之一便是可以重复,通过同样的实验步骤能得到一模一样的结果,这项技术才能被人所接受。
说起来这次投稿投在哪好呢?
正好前几天才接受了《自然周刊的采访,要不这次就投在《nature上好了。
那高达百分之九十的毙稿率,想一想还挺刺激的。
关上了电脑,换了身衣服的陆舟,去校门口吃了顿午饭,然后便前往了卢院士的办公室。
看见出现在门口的陆舟,卢院士便笑着说道:你小子可算从欧洲那边回来了,我还以为你打算留在那儿,干脆不回来了。
陆舟笑着说:怎么可能,我办的签证也留不了那么久啊。
呵,那可不好说,你要是真想留在那块儿,别说是签证了,连国籍的问题cern都能帮你解决了。卢院士开玩笑道。
陆舟笑了笑,没有说话。
虽然是老院士和他开的玩笑,但这话还真不好接。
确实正如卢院士所说的,以他的能力想在那边留下来,简直不要太容易。
不过,这种想法他倒是一次都没有产生过。
倒不是出于什么高尚的念头或者情怀,只是因为单纯地喜欢着脚下的这片土地,习惯着这里的生活环境,喜欢着这里的人们。
无论是出国开学术会议还是留学,他肯定会去,但最终还是会回来。
玩笑话也就随口一说,闲聊了几句,卢院士很快说到了正事儿上。
看到你平安回来,我也就放心了,以后坐飞机到了地方,记得打电话报个平安,要不是严新觉那小子,我都不知道你回来了!别的话我也没什么要说的,就是有件事儿,和你说下。
停顿了片刻,卢院士继续说道。
过两天我要回上京那边,你就跟着我一起去吧,正好我有个朋友想见见你,顺便我也带你过去见见他。
陆舟问:是高院士吗?
不是老高,他没什么好见的,那老东西想见我,天天都能碰着,卢院士摆了摆手,笑着说,想见你的是老邱,搞数学的,你应该听说过。
晨星ll说
欠更,待我调整下作息。月底之前,一定还上qaq
第182章 科学家的事情怎么能叫装逼呢?
何止是听说过,简直是久仰大名了。
毫不夸张的说,在当今国内数学界,邱老先生是当之无愧的国内数学第一人。
能与之比肩的,也只有已故的华罗庚与陈省身两尊大神。
22岁博士毕业,25岁任副教授,27岁攻克世界数学难题卡拉比猜想,34岁摘下数学界的皇冠之一菲尔兹奖。和那位陶轩哲一样,强的就像开了挂一样。
不只是各种奖项拿到手软,其在学术上的成就,也使得他成为当今世界最具影响力的数学家之一。其影响力遍及微分几何拓扑学代数几何表示理论广义相对论等众多数学领域,乃至高能物理领域!
其中最著名的,便是他对卡拉比猜想的证明,直接为八十年代超弦理论的建立奠定了理论基础。
虽然有些无心插柳的感觉在里面,但在理论物理学界中,还是普遍将这位老先生当成是超弦理论的奠基人之一。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