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网游竞技

学霸的黑科技系统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晨星LL

    到此为止,随着最后一个技术难点的攻克,整个课题终于可以算是圆满结束了。

    不只是关于cnts材料与水泥基材料的配比,还有关于cnts材料表面功能修饰,乃至生产工艺的设计等等,这些都包含在这个大课题之内,只不过这些部分陆舟没有参与其中而已。

    而随着整个科研项目的结束,李荣恩教授领导的项目组,至少可以产生五篇论文,以及两项技术专利。

    如果陆舟没有记错的话,这个项目除了国家工程与材料科学部基金和省科技厅项目基金的支持之外,还有上市公司中山新材的投资。

    到时候李教授应该会将课题拆成两部份,提交两份结题报告,一份是走纵向课题的结题流程,另一份走的是横向课题的结题流程。

    除了公开发表的论文之外,两项专利的归属,应该是属于中山新材。

    再往后的工作就是报送结题材料领取科研经费结算单报销项目研究余款等待项目主管部门审核后的反馈意见

    不过这些繁琐复杂的东西,就不需要陆舟去操心了,实验室里有专门的人负责跑这一块。

    靠在了椅子上,陆舟长出了一口气。

    这个让他魂牵梦绕的课题,终于在这一刻走到了尽头。

    无限感慨之余,他的心中竟是莫名地有些怅然若失了。

    就好像压在心头的一块大石头被搬走,原本的地方却空了出来。

    再次看了眼这篇论文,陆舟发现自己的名字,赫然列在第二作者的位置。

    显然,他的工作对这篇论文的贡献,得到了项目组全体人员的认可。即便他和奋战在老校区那边实验室的研究人员连面都没见过,依旧得到了他们高度肯定的评价。

    拳头捏紧又松开,陆舟忽然甩了甩头,重新打起精神,盯向了电脑屏幕。

    我的战斗还没有结束还有一篇sci!

    收尾的最后一步!

    打开了ord文档,他的手指飞快舞动,敲下了一行行文字。

    【碳纳米管材料对波特兰水泥早龄期水化反应影响的傅立叶红外光谱分析与数学方法解决】

    【摘要:通过ftir方法对波特兰水泥及其碳纳米管改性试样早龄期的水化进程进行了表征。并通过泛函分析等数学方法,建立数学模型进行分析,并得出结论:cnts材料在掺入波特兰水泥时,并未对早龄期的水化反应产生影响。】

    【正文:】

    用整整一天的时间,陆舟按照先前做出来的那份初稿,将这篇论文整理了出来,并带着它去了实验室。

    当他一跨过实验室的大门,钱忠明像是疯了一样,一把抱住了陆舟的胳膊,语气激动地大声吼道。

    我们成功了!陆舟,我们成功了!

    好好好,我知道了,我知道了!

    费了好大劲儿,陆舟才算是把疯了一样的钱师兄给弄开。眼看着刘师兄笑嘻嘻地张开双臂走过来,他迅速躲向了一边,才算是逃过了一劫。

    李荣恩教授笑眯眯的站在一边,看着这群年轻人。

    等着热闹的劲头过了,他才笑着开口说道。

    那篇论文搞定了?

    搞定了。

    说着,陆舟拿出了u盘,不过却是被李教授笑眯眯地伸手推了回去。

    不用拿给我看,你最早给我的那篇初稿我已经看过了,没什么大问题,这部分的研究都是你一个人的成果,你自己拿去发表就行了。

    那怎么行,数据都是——

    李教授笑着说:那二作三作就写你钱师兄和刘师兄的名字好了,傅立叶红外光谱数据都是他们采集的,或者你把我的名字加在四作也随你便,虽然加不加对我来说都没啥影响。比起什么sci,我倒是更希望你,来报我这的研究生啊。

    陆舟不好意思地笑了笑,没有接话。

    这个还真不好回答。

    倒不是他对李教授有什么意见,主要是他这会儿也没想好,自己未来究竟主攻哪个方向比较合适。

    李教授笑了笑,也没说他什么,停顿了片刻后,换了个话题继续说道:计算材料学算是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一般的材料学期刊在这方面审稿能力不强。我的建议是,你可以选择国外的《计算材料科学投稿,虽然我上次看的影响因子好像只有22,但一篇期刊的影响力,是不能单纯用影响因子来衡量的。

    至于论文的署名,我还是那句话,你的成果就署你自己的名就行了,不用太顾及我这边,我带的项目组去年一年就搞了五篇一区出来,会缺你这一篇?

    这话李教授倒是没吹牛,他带的团队经费充足,科研力量强大,平均一年生产的sci至少都在十篇以上,其中不少还都是一区,应付考核绰绰有余,根本不缺他这一篇。

    那种导师和学生为了抢一作而翻脸的事情,至少在他这儿是从来没发生过的。

    至于二作三作往后

    由于国内的学术环境和国外不一样,向来都是只看一作的,通讯作者都看得少。二作三作这种东西,对于博士生来说可能有点意义,但对于他来说还真没什么意义,加不加他的名字对他来说没有任何影响。

    相比之下,他还是更看重一些更为实际的成果。

    比如说专利什么的。

    陆舟还想说些什么,不过却是被李教授笑着抬手打住了。

    好了,今天咱们不谈学术上的事情,我在紫金山大酒店订了几桌,一会儿我开车带你们过去。忙活了一整年了,今天大家就喝个痛快。过了今天,都给我滚出去旅游,费用管报销,千万别和我客气!

    刘波:教授威武!教授大气!

    钱师兄也一反很少说话的常态,兴奋地喊了句666。

    陆舟脸上也露出笑容,不过很快表情有些微妙。

    等等。

    今天晚上,不是金秋歌会吗?

    他好像答应了飞哥,要去捧场来着。

    e

    算了,鸽了吧。

    对于陆舟而言,相比起站在学校体育馆里喂蚊子,果然还是跟着教授在大酒店里胡吃海喝更有吸引力些。




第一百零一章 一点微小的贡献
    就这样,陆舟果断放了飞哥的鸽子。

    大概下午四五点钟,陆舟在校门口上了李教授的车,坐了二十来分钟的车,很快到达了目的地。

    这紫金山大酒店,就坐落在紫金山的边上,模样修得确实气派。无论是规模还是周围的环境,都无可挑剔。站在停车场往西望去,依稀可见那被晚霞包裹的山巅,和着那连成一片的梧桐林。

    光是看这门面,陆舟说不清楚它到底算是几星级,但光看这装潢少说也得值几个亿了。

    下了李荣恩教授的车后,不想上去凑热闹的陆舟,就和两位师兄站在停车场的旁边,等待着入场的时机。

    看了眼门口那群西装革履的大佬们,第一次造访如此豪华酒店的陆舟,稍微有些局促地问了句:我们,真的不用换身衣服?

    刘波呵呵笑着说:不用,咱们搞研究的随意点就好,只要你不穿着拖鞋进去没人说你好吧,其实穿拖鞋也无所谓,最多让老李看到了叨叨你两句。

    看了眼门口,陆舟问:那些人都是项目组的人?

    钱忠明扶了扶鼻梁上的眼镜说道:穿便装的基本是,穿西装打领结的不是,其实还是很好区分的。

    陆舟:那那些穿西装的人是?

    刘波笑着说:利益相关,各种人都有。比如咱李教授左手边那位,是中山新材的董事长刘万山,再旁边那位好像是金陵建材的总经理,名字我记不太清了。总之一个是上市公司,一个是半国资企业的,来头都不小。

    陆舟看了眼李教授的着装,既不是便装也不是西装,而是一身熨的很直的中山装。

    e

    大概介于两者之间?

    陆舟忍不住继续问:这种级别的大佬,来这地方干啥?

    刘波笑了笑:咱们的科研项目是中山新材投资的,中山新材和金陵建材之间又是合作伙伴,听说过丝绸之路战略没?

    陆舟点了点头。

    新闻这种东西他还是有在看的。

    在巴国的基建项目上,两家企业作为材料供应方,有总价值大概二十多亿的大项目。我们的研究的那个碳纳米管改性水泥基复合材料,在耐腐蚀性能和各项力学性能测试上都表现的相当出色,用来修桥墩和码头是再好不过,也算是贡献了几个亿的订单吧。刘师兄一脸淡定地说出了不得了的话来。

    二十多个亿!

    陆舟震惊了。

    没想到自己参与的科研项目,还有如此牛逼的资本背景。

    虽然对于整个投资项目而言,可能只是一点点微小的贡献,但那也是贡献啊!

    震惊之余,陆舟心中也是不禁感慨。

    这二十多亿

    要是能分我一点就好了。

    不要多的,哪怕是025,都够我完成系统任务了。

    刘波拍了拍陆舟肩膀,咧嘴一笑:好了,不说这些了,咱们搞研究的不用管这么多,拉投资跑项目有专门的人负责,你们想好去哪儿浪没?

    钱忠明想了想说:我打算去一趟长安,看看兵马俑,顺便看望下老同学。

    刘波:靠,兵马俑有什么好看的?在实验室里玩砂子还没玩够啊。要不跟我出国去东南亚那边逛逛?老李可是让咱们别替他省钱,科研经费剩下那么多,咱可不能辜负他老人家的期望啊!陆舟呢?你准备去哪?

    陆舟无奈说:我得考试,走不开。

    我差点忘了,你还在读本科,考试月了吧?是挺忙的。刘波嘿嘿笑了笑,我说你要不干脆提前毕业得了,本科还能教你啥呀?以后报材料物理,来咱们实验室,我跟你讲,李教授对自己人贼大方。

    陆舟轻咳了声:我考虑考虑吧。

    很快,门口的那群人开始入场。

    刘波拍了拍陆舟肩膀,一行人也跟着向门口走去。

    酒店二楼的二号厅内,红地毯从电梯到正门铺了一路,十来张圆桌摆在里面,就和公司开年会一样,远远不像李教授说的定了几桌那么简单。

    进了会场之后,李荣恩教授向他招了招手,示意陆舟过来这边后,便看向他旁边那位大佬,笑着说道。

    这就是我和你说的那位,咱们金大数院的牛人,攻克了世界级数学难题的陆舟。咱们项目能进行的如此顺利,少走了几个月的弯路,也是多亏了这位高手的鼎力相助啊来,陆舟,我给你介绍一下,这位是咱们中山新材的董事长,刘万山先生。

    刘先生好。陆舟有些拘谨地和他握了握手。

    你好你好,你就是陆舟啊,你的那篇新闻我看到过,连人人日报都对你的成果赞誉有加,今日一见,果真是一表人才啊,刘万山看着陆舟,赞许地点了点头,笑了笑继续说道,别这么拘谨,说起来,咱们还是校友啊。

    陆舟略微惊讶:刘先生也是金大毕业?

    九四届金大商院经管系,刘万山笑着说,说起来,我还上过你们老唐的高数课,至今记忆犹新啊。

    竟然是九四届的!

    陆舟掐指一算,这位至少得比自己大20岁。这还是往少了说,毕竟**十年代入学年龄可不像现在那么准。

    真是看不出来,没想到老唐竟然已经教了20多年数学了!

    既然是校友,可以聊的话题自然就多了,这位刘万山也是个有趣的人。

    虽然挺着个啤酒肚,手上戴着金手表,浑身上下都是暴发户的气息,然而聊上两句陆舟便发现,虽然这位的面相暴发户了点,但从谈吐举止来看,那也是位有文化的暴发户,一般人还真不一定比得上。

    至少,他对知识尊敬的态度,还是很容易让文化人产生好感的。而且言语之间,丝毫没有身为亿万富翁上市公司董事长的架子,陆舟意外地能和这个人聊到一块儿去。

    只不过,这种好感并没有持续很久。

    聊着聊着,话题就聊到了陆舟最不想去聊的地方。

    刘万山笑了笑,继续说:对了,我听你们李教授说,你最近好像在搞什么大学生创业项目?好像叫什么校园火车?

    准确的来说,已经改成校园助手了,不过app的名字倒是还没改,只等一个版本更新。

    陆舟表情有些微妙,笑着点头:是的。

    刘万山笑了笑说:怎么样?你们搞出点成绩来没?

    陆舟:

    咱们能不提这件事儿吗?

    十二罗汉变成了七个葫芦娃,剩下来的唯一一个程序员疯狂撸代码,新版本上线依旧遥遥无期

    虽然心里有句p想要说,但陆舟脸上还是得保持微笑:还行吧,现在用户数量已经发展到一百万了,根据用户的反馈,我们的订票系统还是很受欢迎的。

    至于勉强三位数的dau和持续缩水的创业贷款

    那是什么?

    不清楚不清楚。

    注册用户都一百万了?可以啊。刘万山惊讶地看了陆舟一眼,继续问,天使轮启动了没?

    还没呢,不过我们最近在联系相关的天使投资人和基金,应该快了吧。陆舟有些敷衍地说道。

    吴胖子和袁立伟两个已经拿着bp和ppt跑了快半个月了,到现在依旧没什么结果。

    说实话,陆舟这个创始人都快放弃了。
1...6061626364...896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