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网游竞技

学霸的黑科技系统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晨星LL

    扶正了话筒,陆舟整理了下发言思路,看到会务组工作人员给出的可以开始了的示意之后,缓缓开口说道。

    我的论文大家应该都已经看过了,本来按照会务组的安排,今天这场报告会的内容应该是梅森素数分布规律的研究但因为会务组任性的时间表安排,导致这场本应出现在下午的报告会被挪到了上午,所以也请允许我提一个小小的任性的请求。

    停顿了片刻,陆舟看向了旁边的会务组工作人员,可以帮我挂一块白板在上面吗?

    那会务组的工作人员愣了下,迟疑道:没问题,可是投影仪在白板上的投影效果很差,后面的人可能看不见。

    再给我一支笔就好,陆舟看了眼投影仪,这东西可以关掉了。

    台下不少人都在交头接耳,议论纷纷,不知道陆舟准备干什么。

    会议会务组的工作人员同样在好奇着,不过很显然他们碰到天才们更奇怪的要求也不是一次两次了,所以很快便照办了,从隔壁的教室拖来了一块白板。

    从会务组工作人员手中接过了记号笔,陆舟点头说了声谢谢,便转过身去面向白板,深呼吸了一口气,闭上双眼进入系统空间,开启了启发时间。

    最后的一个小时。

    他将在这里,完成最后的证明!

    睁开双眼,陆舟抬起笔。

    在白板上,写下了第一行算式

    就在陆舟一丝不苟地板书着证明过程的时候,会场内的氛围有些躁动。

    一言不发就算了,连ppt都不放,对于那些头几次参加学术会议的菜鸟来说,实在是太不友好了。

    坐在后排的两个学生模样的人,收拾了东西悄悄退场。

    学术会议的时间只有那么几天,能听的讲座只有那么几场,这三十分钟对报告者很重要,对听讲座的人也很重要。

    至于那些经常参加各种学术会议的大牛们,倒是见的多了,脸上的表情倒是没什么变化。他们关注的是报告者拿出来的成果,而不是报告者本身

    当陆舟写到第十行算式的时候,原本面无表情的德利涅教授,眉毛忽然挑了挑。

    翘着的腿换了个姿势,看向旁边的助教,他低声说道,笔记本带着吗?

    那助教愣了下,迅速取出笔记本和笔,带着呢。

    谢谢。

    将笔记本搁在了膝盖上,德利涅盯着白板上的一行行算式,眼神逐渐认真了起来。

    与此同时,坐在会场的另一边,王熹平老先生也在盯着白板。

    虽然年事已高的他,即便带着眼镜也不是那么容易能看清白板上的东西,但他依旧看的很认真,也看的很仔细。

    坐在他旁边的,是燕大的学术交流团,由三个本科生和一名研究生与一名博士生构成,其中有他带的学生,也有他老朋友托付他带出来见世面的。

    盯着正前方的白板,魏文皱眉道:筛法?他想干什么?

    是啊。

    他想干什么

    王老先生也在思考着这个问题。

    不过当他看到第十行算式的时候,浑浊的双眼瞬间眯起,随即睁开了一丝难以置信。

    看到这里,他大概猜到了。

    但却不敢相信

    他竟然要在这里挑战世界难题?证明孪生素数猜想!?

    不是疯了就是疯了

    筛法?他在证明哥德巴赫猜想第二种表述?不,不对,这步骤莫丽娜盯着白板,笔尖戳着手上的笔记本,蓝宝石般的瞳孔中闪烁着难以置信的神采,泽尔贝格教授于95年发表在《数学年刊上的论文,关于拓扑学方法对筛法理论的补充性研究他是在挑战孪生素数猜想!

    当陆舟写到第二十行算式的时候,会场内百分之三十的人都已经明白了,台上的这位报告者究竟想干什么。

    至于剩下的人,看不懂也无所谓了。

    这种学术会议本身就是开放式的,难的只是报告会论文的过稿和被邀请,报名参加并没有太高的门槛,倒不如说主办方巴不得你过来送钱,毕竟报名费可不算便宜。

    而且退一万步,就算没有报名也没太大关系。

    这种半开放式的学术会议,虽然会务组有发入场证,但进来听讲座并不检查这玩意儿。所以很多没有报名的人,并不妨碍他们过来听报告会,和学术海报的摊主讨论数学问题。

    唯一的区别是,他们没办法张贴自己的海报,没办法住进被包场的普林斯顿酒店,更没法参加第一天和最后一天的鸡尾酒晚会。

    盯着白板,紧握钢笔的魏文,忽然出声道:vinogradov的三素数定理?

    王熹平教授点了点头:是的。

    魏文忍不住问道:教授他到底想干什么?

    王熹平教授笑了笑:呵呵,看不出来吗?

    魏文神色凝重,摇了摇头。

    那就继续看下去吧。王熹平教授叹了口气,看着台上的那块白板,赞许地点了点头,轻声感慨,看来这老唐,带出来了个好苗子啊下个二十年,可以期待下了。

    并没有注意到会场内的动静,陆舟的注意力,已经全部集中在了白板,手中一笔一画的速度不快,但却格外的慎重,格外的用力。

    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站在一旁的会务组工作人员,不断看着手表。

    终于,在还剩五分钟的时候,那位穿着西装的工作人员见qa环节还没有开始,便咳嗽了声,例行公事提醒道。

    还剩五分钟,请报告人控制发言时间。

    陆舟不为所动地站在白板前,用手中的记号笔板书着,就仿佛没有听见一样。

    已经彻底屏蔽外界干扰的他,这会儿连中文的提醒都不一定能听得进去,更别提还得过脑翻译一下的英语了。

    终于,又是五分钟过去了。

    两名会务组工作人员交换了下眼神,准备上台去提醒下,这位忘记时间和场合的发言人。

    然而就在其中一个工作人员刚刚上台的一瞬间,一道并不洪亮却清晰的声音,从会场的第一排传来。

    让他继续。

    说话的人,是皮埃尔·德利涅。

    看到这位大佬,那工作人员下意识地怂了一下。

    不过出于职责,他还是面露难色,向这位大佬解释道:可是下一场报告会很快就要开始

    将笔记放在了一边,缓缓站起身来,德利涅教授回头看了眼身后,缓缓开口说道:下一场报告会临时调整到4号备用演讲厅,想听下一场的人可以先过去了。

    话音落下。

    十秒钟过去了,没有人动。

    也没有人愿意动。

    那些看不明白的人,早就已经离场了,也不会坐到现在。

    而剩下来的人,不但能看懂这位报告人在干什么,甚至已经看出了些许门道。

    在报告会现场挑战世界级的数学猜想?

    敢这么做的人,不是天才,就是疯子!

    如果接下来将要发生的,不是一个天大的笑话,那么此时此刻坐在这里的他们,便是在见证一个伟大伟大时刻的到来。

    而无论是哪一个,对傲慢的普林斯顿人来说,都是一件很酷的事情




第一百二十四章 见证伟大的时刻
    还有什么疑问吗?

    德利涅教授看向那位工作人员。

    没有了

    那工作人员不好意思地笑了笑,退到一边去。

    开玩笑,这位大佬发话,他哪敢有意见。

    能同时获得菲尔茨奖和沃尔夫奖的数学家,截止到目前,全球只有13位,而在此基础上同时获得克雷福特奖的数学家,全世界只有两人一个是德利涅,一个是丘成桐。

    就是国际数学联盟主席在这里,也得给这位大佬面子。更不要说他们联邦数学学会的一名普通工作人员了。

    如果有注意到后面发生的事情,陆舟肯定会礼貌地说声谢谢,不过此时此刻的他,注意力完全没有放在身后,甚至连工作人员的那声提醒都没有听见。

    看着写满的四块白板,他停下了笔。

    这四天来的成果,差不多到此为止了。

    剩下的那部分,就需要他现场解决了。

    启发时间,还剩半小时。

    彻底进入状态的他,已全然忘记了自己身处于何地。

    全然忘却了台下的听众。

    全然忘记了那一双双盯在自己背后的双眼。

    在这个不分国界,不分肤色,不分地位尊卑,所有人都能畅所欲言的舞台上,陆舟望着白板上那一行行算式,心境超然于我的平静。

    他。

    提笔。

    【s()Σane(n);,nζ】

    锐利的视线盯着白板,一直在思索着的德利涅教授,忽然开口,向旁边的老朋友问道:你觉得他能成功吗?

    一直盯着白板上的算式,泽尔贝格教授笑了笑:不好说,不过我觉得,我们完全可以期待下。数学本身就是天才的领域,百分之七十的杰出成果,都诞生在四十五岁以下的青年才俊身上。

    这就是你转去研究弦理论的原因?德利涅盯着白板上的算式,笔尖停在了记事本上,仿佛黏在了那里一样。

    呵呵,泽尔贝格教授笑了笑,过了一会儿,才说道,也许?

    演讲厅的另一侧。

    魏文双目一动不动地盯着白板,看着他心目中的竞争对手,站在那个舞台上,挑战着世界级难题。而那一行行步骤,已经越来越超出他所了解的范畴,甚至于到现在这一步,他连跟上这位的思路都很勉强。

    终于,他忍不住低声道。

    教授。

    盯着白板的视线一动不动,王熹平教授笑了笑:怎么了?

    你觉得他能成功吗?

    认真思考了一会儿这个问题,王熹平教授摇了摇头,不好说,数论这一领域,比数学的任何一个分支都考验天赋,如果他成功了,传出去不失为一段佳话。

    魏文立刻问道:如果他失败了呢?

    王熹平教授想了想:如果失败了,他可能承包普林斯顿所有数学人,今年全部的笑点。

    还有那些国内外无良媒体的讥讽中伤,这些都是可以想象到的。比如,一个自大狂妄的蠢材临阵换稿,试图在学术会议的现场挑战世界级的数学猜想,最后被轰下台去虽然科研需要的正是这种勇于挑战的精神,但永远不要指望媒体人能够有多少社会责任感。

    想到这里,老先生心里为他捏了把汗的同时,也是忍不住感慨。

    还是年轻好啊

    这种勇气和这种闯劲,也只可能出现在年轻人身上了。

    到了他这个年龄,需要顾虑的东西太多了。

    年龄越大,便越是求稳,而人越是求稳,便越是难以寸进。

    不只是灵感的问题,也不只是衰老导致的专注力下降和记忆力的衰退。

    一名传统体制下的数学教授,很难下决心去挑战某某猜想之类的大课题,因为三五年的精力投进去了,结果很可能是颗粒无收,最终没法交差通过考核。

    而相比之下,陆舟作为一名本科生,身处体制之外,没有来自学业上的压力,也没有各种会议和应酬的烦恼,可以凭着一颗纯粹的求知心,心无旁骛地去探索,最终在灵感的激发下取得重大成果

    哪怕失败了,他也输得起。

    如果他成功了

    可能,在新一代的青年才俊中,能胜过他的,也只有那位提出ps理论并构建了一个全新数学框架,被视为格罗滕迪克接班人的年仅二十多岁的德国最年轻3教授彼得·舒尔茨了。

    或者,至少是这一类人。

    18年的菲尔茨奖不好说,已经在代数几何领域战果无数的舒尔茨将成为他的最大竞争者,还有同样来自德国的布伦德勒(brendle)。不过今年的拉马努金奖和17年的柯尔奖(数论领域最高奖),以孪生素数猜想的份量,完全可以期待下。

    看向演讲台上的那个背影,王老先生的眼中,满是赞许。

    坐在他旁边的魏文一言不发,看着讲台上表情复杂,心里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台上。

    第五块白板写满。

    三十分钟的启发时间,在五分钟前就已经结束了。

    但到了这里,胜负已经没有了悬念。

    看向了工作人员拖来的第六块白板,陆舟缓缓吐出了胸中的浊气。

    嘴唇微动,面对着写满的五块白板,他小声低语。

    上帝扔下的六面骰子,出现了第七种可能,因为被扭曲的骰子两面着地。

    希尔伯特老先生对素数无限性的拓扑学方法证明,大概便是出于这层灵感的启发吧

    面对崭新的白板。

    他,再次抬起了右手。

1...7374757677...896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