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网游竞技

学霸的黑科技系统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晨星LL

    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雏形已经出现,只差最后的一个契机,所有的文明便能彻底的连成一个整体,在探索新世界的历史浪潮中获得共同的繁荣。

    而这一次与一个世纪前的那次联合不同。

    不是因为外力的迫使,而是顺应历史潮流的演变。

    一切就像是水到渠成一样。

    陆舟能够感觉到,时代的大幕正在拉开。

    自己醒来的时间点,简直卡的太是时候了……

    如此想着,陆舟的嘴角牵起了一抹笑容。

    “既这个日子这么重要的话,那我也为我们的命运共同体,献上一份大礼好了。”

    “那个终极材料吗?”刑边的脸上露出了兴奋的表情,“如果是它的话,我敢打赌肯定能在庆典上拔得头筹!”

    虽然他并不在现场,但他却是听说了的。

    当看到那个存放在试管中的材料的时候,泛亚科学院纳米材料研究所的夏院士,整个人都傻眼了,惊呼不可思议。

    不止是如此,还有工程研究所的那些专家们。

    看到了那个“终极材料”的物理特性之后,即便是对太空电梯计划持悲观态度的工程师,也都纷纷改变了之前的立场。

    这玩意儿简直是为太空电梯量身打造的……

    无论从哪个角度看,它都能称得上是划时代的研究了!

    “你说那个?”陆舟忽然神秘一笑,摇了摇头说,“我没有炒冷饭的习惯,何况用那东西,就谈不上惊喜了。”

    一头雾水地看着陆舟,刑边有些搞不明白,如果连那东西都无法称之为惊喜的话,还有什么能够称之为惊喜。

    然而面对这位朋友的困惑,陆舟却是没做任何解释,只是抬头看了一眼天空,然后便双手背着身后,朝着亚洲之心的方向走去了。

    与此同时,数十万公里之外的月球上。

    一座直径约20厘米的圆柱状设备,正从漆黑的天空中浮现了它的轮廓,并朝着月亮的表面缓缓降落……




第1567章 高功率激光阵列
    “100米……”

    “50米……”

    “20米……”

    “着陆成功!”

    随着高度计数器上的数值归0,那座庞大的银白色装置终于稳稳地降落在了月壤的表面。远远的望去,那就像是一座印在工程验收合同上的钢印一样。

    聚集在那种圆柱状的建筑旁边,穿着宇航服的人们爆发出了激动的欢呼声。

    虽然这欢呼声只能回荡在通讯频道中,但丝毫没有减弱人们心中的激动。

    数个月的努力,在这一刻总算是有了结果。

    “终于搞定了……”

    将固定支架打入月壤的表面,操作着施工设备的工程师,望着不远处那座巍峨的聚变电站,眼中不禁流露出了一丝复杂。

    和这里的绝大多数人不一样,他并非是来自地球,而是土生土长的月球人。

    虽然也曾去过地球几次,但那里的重力实在是让他不习惯,地球上那些“粗鲁”的游客们也让他喜欢不起来。

    当初二代可控核聚变实验堆工程刚刚立项的时候,他也是坚定反对的罢工者之一。

    即便他的知识告诉他,那个脉冲磁场几乎不可能威胁到广寒市人民的健康,即便他很清楚那些本地媒体是在煽风点火,但他仍然以反对者的身份站了出来。

    一来是大家都在这么做,二来是他确实很反感那些来自地球的人。

    然而最近这几个月,他的感官确实改变了不少。

    不仅仅是因为东亚电力在战争期间不计往日恩怨地收留了大量广寒市的难民,还有那些东亚电力提供的救援物资,以及那些向他们伸出援手的那些人的态度。

    所有的这一切,欧让他的心中不禁生出了愧疚的感情。

    无论双方的关系僵硬到了怎样的程度,那血脉相连的感觉,仍然让对方将他们视作同胞,并向他们伸出了援助之手。

    再后来,他开始试着放下了成见,主动去接触那些他曾经不愿接触的地球人。

    因为工作的原因,经过了数个月的相处,他忽然发现,自己一直以来的成见是如此的可笑,那些从地球上来的工程师以及其他工作人员,和他们在本质上并没有什么区别。

    到如今他不得不承认,当初自己的那一腔热血,完全是被利用了……

    事实上这不仅仅是他的想法,整个广寒市的市民们,都在经历着类似的思想挣扎。

    虽然也有一小部分人固执的认为,那是东亚电力打出的糖衣炮弹,试图腐化他们的钢铁意志,但绝大多数人还是改变了曾经的想法,从二代可控聚变工程的反对者变成了这项计划的支持者。

    至少,哪怕没有明确的表示支持的态度,也都站在了中立的立场。

    也正是多亏了这些人思想的转变,实验基地这边一整年都没有受到任何的骚扰。

    而在此之前,贾思远可是清楚的记得,当时有不少人都在嚷嚷着,逼迫广寒市当局切断对“女娲市”的供水供电,将那些研究二代聚变技术的专家们从月球上赶走。

    虽然从一开始贾思远就没有担心过这些小问题,但现在想起来还挺有意思的……

    看着站在旁边的谢天,贾思远用闲聊的口吻随口问了句。

    “等点火工程结束了,你打算干什么?”

    “当然是回地球上和家人团聚,”听到同事的询问,谢天笑了笑说,“我已经一整年没拥抱过她们了。”

    二代可控聚变技术的实验已经进入了尾声,按照陆院士提供的设计思路,重获新生的东亚电力再一次创造了奇迹!

    早上一个月前他们便完成了脉冲式磁场的实验,并成功通过那个脉冲式磁场约束了一团拥有着百亿度高温的等离子体。

    虽然这个数字听起来有些夸张,但他们确确实实的做到了!

    现在距离点火成功,只差最后一步,那便是打开闸门想反应室内注入氦三与氘元素燃料,然后按下点火的开关。

    届时,反应堆中将释放出超越恒星的能量,满足他们对于未来能源的一切幻想。

    原本他们是打算将这个好消息立刻告知全世界的,但因为陆舟想给世界人民一个惊喜的缘故,所以便将这个好消息往后推迟了几天。

    回想当年,为了赶在过年前完成盘古堆的工程,华国的学者们可是日夜兼程的赶工,才总算将点火的时间卡在了元旦前一天的晚上。

    如今他们在年前便完成了所有的工作,只是为了挑一个吉利的日子完成最后的点火,从某种意义上而言,这也算是一种进步吧……

    这时候,通讯频道中,传来的前线工程师的声音。

    一名技术老练的工程师,正指挥着施工团队,对完成部署的这座圆柱状空间设备进行最后的安装。

    “动作慢一点,这可是集成了两亿颗点阵激光装置的高功率激光发射阵列,小心别把里面的零件给碰坏了!”

    听到通讯频道内传来的声音,贾思远向那边投去了好奇的视线,随口问了一句说道。

    “说起来我一直想问,那玩意儿也是二代可控聚变装置的一部分吗?”

    他是电磁体研究所的,主要负责的是磁场那一块的设计,对这种光学设备并不是很了解。

    只是让他比较疑惑的是,用于点火的激光装置不是已经集成在堆芯上了吗?为什么还要额外安装一个这么大的激光阵列。

    听到同事的疑问,谢天摇了摇头。

    “和二代可控聚变装置本身倒没什么关系。”

    “那这是……”

    贾思远脸上的表情更疑惑了,然而没等他将这问题完全说出口,谢天的脸上便露出了一抹笑容,继续说道。

    “算是跨区域电网计划的一部分吧。”

    “同时,也是我们献给世界的礼物!”

    与此同时,远在地球上的东亚电力总部,坐在科研主管办公室内的唐云舸,刚刚接到了从前线传来的捷报。

    高功率激光阵列已经完成部署,并且成功与反应堆对接!

    当听到这个消息的瞬间,他激动地反复从椅子上站起又坐下了好几次,搓着发热的掌心,一时间不知该如何宣泄自己心中的喜悦。

    “对了,我得赶快将这个好消息,汇报给陆院士!”

    相比起只做了些微小工作的自己,陆院士才是这个二代可控聚变工程的最大功臣!

    右拳在左手上敲了下,他立刻打开了办公桌上的全息屏幕,照着通讯录翻到了那个名字,将这个好消息汇报到了陆舟那里。

    虽然只是一句话的信息,但这个电话却足足打了半个小时。

    当他放下电话的时候,脸上的激动已经全部化作了期待和神往。

    所有的准备工作已经就绪!

    接下来,就是等待那一天的到来了!



第1568章 极光!
    克鲁尼是一名来自伊比利亚半岛的记者,替《新世纪报》打工,主要从事科技版面以及时政评论版面文章的写作。

    放在数日之前,若是有人询问他,他人生中的高光时刻是何时,他恐怕得思索很长时间才能给出一个平庸的答复。

    然而从今天开始,一切都变得不一样了。

    由于他的前辈因病请假的缘故,这次将由他代替他的前辈,前往沪上采访并报道点火日庆典上的盛况。

    作为一年一度的全球最大庆典活动,能够代表某家媒体前往现场进行采访,对于一名记者而言可是一份不得了的殊荣。

    而且据说这一届的点火日庆典,会由曾经担任过可控聚变点火计划总工程师的陆院士担任特邀嘉宾,这次庆典的历史意义就更加的不得了了。

    能够用自己手中的镜头记录下这一瞬间,每每想起自己身上的使命,克鲁尼都会激动不已。

    为了将这里的盛况实时报道给他的粉丝们,以及关注着《新世纪》报的读者,早在七天前他便提前来到了这里,为今天的报道做足了准备工作。

    然而……

    即便是有了充足的心里准备,当庆典的当天抵达现场之后,他还是被眼前的这幅盛况给震撼到了。

    尚未踏入亚洲之心的展厅,光是站在那铺着红地毯的广场,他便从那一座座展品中感受到了那种震撼人心的感觉。

    “东亚重工的k-11型空间采矿模块!装备有八对等离子体切割器!能够安装在任意型号的大型采矿空间站上,也能够作为独立的自动化采矿设备,对百万吨级以上的小行星进行开采!上帝……他们真把这玩意儿给做出来了。”

    嘴里喃喃自语着,看着展位上的那台空间舱,克鲁尼抬起了颤抖的双手,将手中的镜头对准那台庞然大物按下了快门。

    早在两个月前,东亚重工就曾在自家的新闻发布会上放出了消息,表示正在设计一款用于百万吨级以上小行星重型采矿设备。

    由于百万吨级以上的小行星开采在业内一直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难题,因此这一消息放出之后,立刻在整个太空采矿行业都引起了不小的轰动。

    作为科技领域的记者,克鲁尼一直都在跟进这一新闻,并实时关注着这件事情的最新进展。

    没想到,这才两个月的功夫,他便在这场点火日的庆典上亲眼看见了这座传说中的庞然大物。

    然而他还来不及为眼前所见感到惊讶,便听见耳边传来了难以置信的惊呼。顺着那些人的视线看去,只见一只银白色的手臂陈列在透明的展柜中。

    “海马体集团的最新款仿生学义体!”

    “配备有包括激光校准器、四十二个微型电驱动装置,支持多角度折叠与多用途作业,分为自动化和非自动模式……简直碉堡了!”

    “卧槽,牛掰了啊,海马体集团还真把自动化操作模式给做到植入义体上了?那岂不是可以一边做家务,一边下个本了?”

    “我觉得能买得起这种植入义体的人大概也不需要自己做家务……总归这一只手的价格,已经赶上一台家用款仿生人了。”

    此起彼伏的惊诧声不绝于耳,眼前的一切都令克鲁尼感到目不暇接。

    到现在,他总算是明白了,为什么每一次点火日庆典,都会让整个科技圈如此的疯狂。

    与其说这是一场庆典,倒不如说这是一场科技界的世博会,一场属于学者、科研人员、以及工程师的盛会!

    ……

    时间终于到了晚上六点五十分。

    经过了三个小时的交通疏导,十数万观众总算是乘坐轻轨专线,通过安检进入了内场。

    六千个全息投影阵列全部通电,整个亚洲之心就如同一把点燃的火炬,照亮了领港区的海岸线,也照亮了所有人的双阳。

    庆典开幕式上。

    一位所有人都不会陌生的男人,迈着平稳的步伐走到了台前。

    面对着台下一双双或好奇,或激动,或期盼,或面无表情的视线,陆舟清了清嗓子,面带微笑地发表了开幕致辞。

    “来自世界各地的朋友们,你们好。”

    “我是陆舟。”

    清晰的声音在宽阔的会场内回荡着。

    无论关注的焦点是否在开幕式的致辞上,所有人都将目光投向了站在台前的那个人身上。

    回应着那一双双视线,陆舟没有做任何的停顿,继续说道。
1...842843844845846...896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