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网游竞技

学霸的黑科技系统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晨星LL

    “那86号点——”

    就在这时候,门外忽然传来的脚步声,打断了围在全息地图前的科研人员们的讨论。

    朝着门口的方向望去,当看清楚走进办公室内的众人,那位鬓角斑白的学者脸上立刻露出了惊讶的表情,迎上前去说道。

    “理事长……还有秘书长?陆院士?你们……怎么突然来了?”

    泛亚合作的两大实权人物!

    还有学术界的领军者陆院士!

    虽然点火日庆典上的讲话已经让他预感到太空电梯项目正在成为泛亚合作的国家重点工程,但他怎么也没有想到,自己这座小庙,居然引来了如此多大佬们的到访。

    “不请自来,打搅了,”看着迎上前来的那位老学者,李光亚友好地点了下头表示问候,随后看向了站在身旁的陆舟介绍说道。

    “这位是轨道设计研究所的所长葛怀志院士,同时也是目前太空电梯项目的实际负责人。大概从5年前开始,他领导的研究团队就在攻坚太空电梯领域的技术难题了,算是这一领域的顶尖大牛。”

    当说到前半句话的时候还好,听到李光亚理事长介绍自己的后半部分,葛院士的脸上顿时露出了尴尬的表情,有些微妙地说道。

    “不敢当,不敢当,在这个领域钻研了这么多年,一件像样的成果都拿不出手,实在是惭愧。”

    “没必要为这种事情感到惭愧,科研不是种地,并不是种子撒下去再浇浇水就一定会有结果,”看着一脸尴尬的葛院士,陆舟随口安慰了一句之后,直入正题地说道,“所以,你们碰到了什么问题?”

    葛院士还没有开口,李光亚便轻咳了一声,替他开口说了。

    “从选址开始就碰到了问题……”

    “选址?”

    不敢相信地看了一眼葛院士,从他的脸上得到了肯定的表情之后,陆舟的脸上才露出了无语的表情,忍不住吐槽了一句说道。

    “……你们遭遇问题的地方,还真是出乎了我的意料。”

    “咳咳,俗话说万事开头难……”李高亮干咳了一声,赶忙将话题转移到了正轨上,摆出了严肃的表情继续说道,“葛院士,你快和陆院士讲讲,你们这边到底是什么情况。”

    几名研究员相识了一眼,最终葛院士叹了口气,开口说道。

    “还是我来说吧,事情是这样的……”

    花了大概三分钟的时间,葛院士用简洁的措辞,向陆舟说明了事情的始末。

    原来,大概在五六年前,整个太空电梯项目刚刚开始的时候,他们其实就已经选好了太空电梯的锚地。

    那是一座靠近马来的小岛,位于赤道线上,虽然距离环太平洋火山带很近,但从理论上来讲,这座岛屿并不属于地震活跃地带。

    然而不幸的是,三年前的一场地震,让他们的计划完全泡汤了。

    不过当时也没有人在意,毕竟直到几天前为止,太空电梯相关的研究在泛亚合作都算是比较边缘的研究项目,甚至于就连项目组里的研究人员们都没太放在心上,完全是把应用科学当成理论研究在搞了。

    反正选址的事情也不是那么的关键,整个工程什么时候开工都还没个准信,这么急着去找地方给着太空电梯下锚,似乎也没太大意义?

    然而谁也没想到,这一天来的是如此的突然,以至于当时没考虑到、或者说没有认真去考虑的问题,全都暴露了出来。

    听完了葛院士的描述之后,陆舟没有犹豫,一点不客气地开口说道。

    “地图我看看。”

    “就在这里。”葛院士点了下头,立刻将陆舟带到了那悬浮在全息视窗中的地图前,指着屏幕上的那些红点说道,“这都是我们以前考察过的锚地,基本上每个都请了海洋地质学家做了评估……之前104号点和86号点都在我们的备选方案中,但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我们又将它剔除了。”

    根本没有去听葛院士在说什么,盯着地图的陆舟思考了大概5分钟那么久,忽然伸出食指在马来群岛东侧的太平洋公海上点了一下。

    “在环太平洋火山带上找太空电梯的锚地简直是胡闹!最安全的办法,直接在太平洋上建。”

    泛亚合作所有在赤道上的领海,几乎都分布在印度洋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的交接处,或者要么便是紧挨着,想要找一个合适的锚地出来几乎是不可能的。

    更不要说那些位于季风带上的点位,从某种意义上来讲,遭遇台风比地震和火山更加可怕。

    因此,从这个角度来考虑,只有太平洋是最合适的选择。

    “恐怕不行,”听到陆舟的话,一直没有开口的吴淑华秘书长轻轻皱了下眉头,提醒说道,“这违反了国际公约,与泛亚联盟的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外交准则不符。”

    葛院士的脸上露出了一抹苦笑,朝着陆舟做了个无奈的表情。

    如果能在太平洋上随便找个小岛建的话,他早就这么提议了。

    然而,这显然是不现实的。

    “未必,”听到吴淑华的话之后,陆舟朝着她看了过去,提出了反驳意见说道,“正因为泛亚合作的外交准则是共建人类命运的共同体,所以我们才更应该做出表率,将这座太空电梯建在公海上。”

    吴淑华皱了下眉头,正准备说些什么,站在他旁边的李光亚忽然笑着插了句话说道。

    “陆院士说的对,太空电梯一旦建成,全世界都能从中受益,从这个角度来讲,我们的行为并没有什么问题,我们代表的正是全人类的利益。”

    “……这,这也太乱来了,你不觉得这种解释有点牵强吗?”

    听到李光亚的话,吴淑华的脸上不禁浮现了一丝苦笑。

    其实她想说的是这太流氓了,有损泛亚合作的国际形象。

    然而李光亚却是爽朗地笑了笑,像是没当回事儿的说道。

    “牵强倒谈不上吧,顶多算是有点强词夺理……不过我觉得我们还是挺强的,干这种事儿应该还是没什么问题的。退一万步要是引起了外交纠纷,我相信以你的能力,一定能轻松解决!”

    吴淑华叹了口气,没有再在这个问题上继续说些什么,而是换了个角度劝说道。

    “外交上的问题暂且放在一边……公海上建太空电梯,你难道就没考虑过成本的问题吗?”

    没等李光亚开口说话,吴淑华继续说道。

    “从成本上讲,这座太空电梯的锚地距离我们的经济区越远,建造以及维护成本越高,而且经济效用也会递减。哪怕这是功在当下,利在千秋的工程,我们应该考虑的也是给后人留下一笔宝贵的财富,而不是一个沉重的包袱。”

    葛院士点了下头,补充了一句说道。

    “成本确实是一个很大的问题……全长500公里的太空电梯,这种超级工程光是建造材料的物流成本便是一个天文数字,更不要说施工了。这座工地距离我们的交通网络越远,我们在成本上承受的压力就越大。”

    讨论似乎陷入了困境。

    就连先前赞同陆舟看法的李光亚,这会儿脸上都露出了为难的表情。

    确实。

    如果太空电梯远离泛亚合作的边境,那就没有意义了。

    除此之外,他还想到了一些其他方面的问题,比如国家安全之类的。

    在公海上守护一座垂直高度达500公里的电梯,显然没有这座电梯在境内那样方便。

    向陆舟投去了求助的眼神,李光亚理事长语气诚恳的说道,“有什么代替方案吗?”

    陆舟思索了一会儿,给出了一个在他看来还算是可行的答复。

    “……虽然我不是很懂经济学,但当年我们月球轨道施工委员会的决定是,在月球上建一座城。”

    建一座城?

    听到这句话,吴淑华整个人都愣住了。

    “建一座城?你的意思是填海造陆?在太平洋的公海?怎么可能——”

    “我没说填海造陆,”打断了她的话,陆舟用平静的口吻继续说道,“我们建造一艘大船,大概有广寒市那么大,然后让它飘在海上,每年象征性的动个一两厘米……反正也没人会去量。”

    “我明白你的意思了,”李光亚眼睛一亮,瞬间醒悟了过来,“就像我们在广寒市上采取的策略一样,月球的领土名义上属于全人类,但我们部署在月球上的航天器是泛亚人民的财产!”

    陆舟微笑着点了下头。

    “就是这样。”

    航行自由是所有国家、组织、区域联盟的合法权益,不能因为这艘船开得有些慢,就不让它下水吧?

    以泛亚合作目前的技术实力和工业能力,完全有条件建造这座漂浮在海上的城市,同时这个工程完全可以和太空电梯一起进行!

    李光亚眼睛愈发的明亮了,右手握成拳,在左手的掌心狠狠敲了一下。

    “这事儿就这么定了!”

    “这座城市,就叫蓬莱好了!”

    (iishu)是,,,,!




第1576章 太对我胃口了
    【】(iishu),

    陆舟原本心里还揣着一丝侥幸,那便是太空电梯项目面临的麻烦,真的就像是李光亚理事长所说的那样,仅仅只是万事开头难而已。

    结果没想到现实却是,一个麻烦只不过是另一个麻烦的开始。

    现在选址的问题解决了,再接下来又回归到了太空电梯的设计上,甚至于现在不止是太空电梯的设计,连蓬莱市项目都被划入到了太空电梯的项目组中。

    虽然理解李光亚打算放权给自己放开手脚去干的想法,但这么多工作都压在自己身上,身为整个项目总顾问的陆舟还是感觉到了一阵压力山大。

    从研究所离开之后,坐在了车上的李光亚,看像车窗外的眼神忽然带上了些许惆怅。

    不经意地注意到了这一点,吴淑华随口问了句说道。

    “我原本以为你会很高兴。”

    “高兴?我当然很高兴,”从车窗外收回了视线,李光亚奇怪的看了她一眼,“为什么要这么问?”

    吴淑华轻轻耸了耸肩膀,用随意的口吻说道。

    “不知道,可能是你的表情让空气变沉重了。”

    “沉重?那倒不至于,只是有点……感慨。”

    “感慨?”

    “没错,”李光亚叹了口气,“如果早一个世纪就好了。”

    “……抱歉,我有点不太明白你在说什么。”

    李光亚笑着摇了摇头说:“我的意思是,如果我能早出生一个世纪,生在那个波澜壮阔的年代就好了。”

    不愧是从那个时代来的人。

    尤其是最后的那个提议,简直太特么对他胃口了。

    吴淑华:“……?”

    ……

    最近这些天来,网络上忽然传开了一条消息,说是泛亚合作打算在公海上建造一座城市,用来作为太空电梯的锚地。

    这条消息一经传开之后,立刻在互联网上引发了不小的争论。

    有人说干得漂亮,也有人摇头叹气,说着有损泛亚合作的国际形象。

    然而消息毕竟是未经考证,对于在例行记者会上的询问,新闻发言人也表示对此并不知情,并重申了太平洋是全人类共有财产这一点。

    虽然有些困惑泛亚合作的官方新闻发言人为何要再三强调这一点,但看到他的表态这么坚决,各大区域联盟的高层还是稍稍放下了心来。

    金陵大学,数院实验楼的咖啡厅,几名数学教授坐在这里,正一边喝着咖啡,一边聊着校内校外的八卦。

    这话题聊着聊着,自然就跑到了校内的风云人物陆院士身上。

    “说起来你们听说了吗,陆院士好像从预科课程毕业了。”

    “听说了,早就听说了哈哈,”一名教授笑了笑说,“说起这件事我就觉得好笑,给谁上预科不好,给陆院士上,这不是多此一举吗?”

    “也不能这么说吧,虽然他在学术上的成就和天赋是有目共睹的,但如今和过去毕竟隔了一个世纪,很多事情和以前不一样了。他愿意主动去了解这个时代的规则,怎么看都是一件好事。”

    “这我倒不否认,”或许是想到了什么,那教授有些感慨地说道,“只是我没想到,这都隔了一个世纪,他一觉醒来还能和过去一样给咱们的学生教数学,甚至是在前沿的研究领域文……这感觉就像这100年,咱们一点儿长进都没有。”

    “科学本来就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从量变到质变还需要时间的积累,倒也不必妄自菲薄,”另一名教授叹了口气说道,“不过你说的也确实,研究的越深入我越觉得,不管是数学还是物理,我们可能都已经走到边界了。想要再做出突破,恐怕真的只有等我们的脚步踏向太阳系外,对宇宙有了新的理解之后,才有可能办到了。”

    “你这未免也太悲观了点,”有些惊讶地看着他,坐在对面的教授喝了一口咖啡,继续说道,“你说的那个边界我倒是没感觉到,可以研究的东西也多到不甚枚举……比如最近那个二代可控聚变,不就是一个划时代的突破吗?”

    那教授反问道:“能够超越自身时代的人毕竟是少数,如果没有陆院士的话,我们一样能做出突破吗?”

    喝着咖啡的几人陷入了沉默。

    虽然这种事情倒犯不着他们来忧虑,但这句话似乎是问到点子上了。

    一位身材略微发福、一直没有说话的数学教授轻轻推了下眼镜,用感慨的声音说道。

    “咱们的陆院士确实厉害啊……醒来之后一年不到就干了件大事,搞出了二代可控核聚变,马上又上马了太空电梯计划,要造一条垂直长度500公里的轨道。若是别人和我说这事,我怕是在以为他在说梦话。”

    “你以为呢?毕竟是一个世纪前就站在了人类心智巅峰的男人。”
1...847848849850851...896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