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网游竞技

学霸的黑科技系统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晨星LL

    说这句话的那个男人,名字叫菲尔德,是最近才被北美航天局派来这里常驻的特派观察员。

    由于这里是北美距离太空电梯工地最接近的同步轨道空间站,因此早在一个星期之前,这里的科研任务就从观察遥远的恒星,变成了观察那些亚洲人的工地。

    “不然呢?哪怕是看在几万亿预算的份上,他们也没道理会敷衍了事。”

    走到了菲尔德的旁边,约翰尼随手递了一袋袋装咖啡给他。

    “要喝点咖啡吗?”

    “谢谢。”

    从约翰尼的手中接过了咖啡袋,菲尔德从袋子上抽出了塑料吸管,咬着吸管用力嘬了一口。

    看了一眼舷窗外的那片施工现场,约翰尼用闲聊的口吻说道。

    “说起来,你是太空工程专业的吧。”

    “没错,再加入到北美航天局之前,我曾经在spacex集团干过一段时间。”

    “是吗?那站在一个专业者的角度,你觉得他们的工地已经到了哪个阶段?”

    看着舷窗外的星空,菲尔德思索了片刻之后,给出了一句回答。

    “只是从经验来推断的话,他们大概还在修建空间站的主梁。”

    听到这句话,约翰尼的眉毛抬了下,意外地侧目看了他一眼。

    “这么大的主梁?”

    虽然他的专业并非是航天工程,但在这座观测空间站上工作了这么多年,对于自己的工作环境他还算是比较了解的。

    至少在他的印象中,他从来没听说过哪座空间站会修这么长的主梁。

    为了让重心相对稳定地保持在运行轨道上,绝大多数的空间站都会设计成扁平的造型,尽可能缩短重力轴向方向上的长度。

    “没错……”显然也是想到了这一点,身为专业人士的菲尔德神色凝重地点了下头,继续说道,“从主梁的长度来看,这座空间站的体积,至少是天舟号的两倍以上。”

    否则的话,根本用不着这么夸张的主梁。

    而且不只是如此,还有一句话他没有说,但已经计划写在观测报告上了。

    最让他感到意外的还不是主梁的长度,而是整个主梁相对于太空电梯轮廓的位置。

    工作了这么多年,也算是见过了不少空间站,但像这样奇怪的设计方案他还是第一次见到。

    虽然他没有看过太空电梯空天段的图纸,但直觉告诉他,那些泛亚人可能正在造一个不得了的东西。

    “陀螺型的空间站?”

    “难道……他们打算通过离心运动,来平衡太空电梯的质量变化,以及抵冲重力对重心的拉扯?”

    瞳孔微微收缩,他的嘴里轻声喃喃念着。

    “……这怎么可能。”

    想要做到这样的事情几乎是不可能的,包括太空电梯货舱的载重、运动的速度、太阳风、大气气流在内的等等一系列的影响,都可能造成太空电梯重心位置的改变。

    这不但考验着信息处理能力,更是考验着包括材料的强度、以及对机器的掌控能力。

    如果他们真的能做到的话……

    那只能说,这也太匪夷所思了点。

    ……

    就在菲尔德和北美航天局都在为太空电梯空天段的大工地而感到瞠目结舌的时候,远在三万六千公里之下的海平面上,正翻滚着汹涌波涛。

    就在数小时之前,这片海域才下过一场暴雨,然而那吹拂的狂风却丝毫没有冷却那一颗颗热血沸腾的心。

    怒吼的海浪之上,是二十余艘十万吨级的工程舰,远远的望上去就像是一片浮动的堡垒。

    它们之中的每一艘,都是为吞吐量在十亿吨以上的大港口的施工而设计的,但现在全部远离了它们熟悉海岸线,来到了这一望无际的海平面上。

    这一次,它们的任务不仅仅只是修建一座港口,而是在这里建造一座钢铁岛屿,并在这座岛屿上建起一座城。

    手中握着望远镜,眺望着远处的海平线,东亚重工的王总工程师的嘴角勾起了一丝笑意,豪情万丈地说道。

    “如果这项工程成功交付,一定会成为人类工程史上的里程碑!”

    站在他的旁边,另一位东亚重工集团的院士级专家,哈哈笑着说道。

    “这还用你说吗?整个太空电梯从三万六千公里之上的高空到我们的脚下,哪一寸结构不是人类史上的奇迹!”

    理论上来讲,太空电梯应该是从天上往下盖的,但陆院士却给出了截然不同的建议。

    即,空天段与海平面段同时施工。并且在两部分工程完成之后,由空天段的部分开始向地面推进,就像长剑入鞘一样将同步轨道和海平面连接在一起。

    这条建议在被提出之后,立刻获得了采纳,东亚重工的工程船也是倾巢而出,几乎所有部署在海平面上的产能,都集中到了这片区域。

    这时候,一名工作人员小跑着来到了舰桥内,在王总工程师的旁边停下了脚步,满脸激动地说道。

    “所有工程船已经到达目标区域!王总工,我们现在是不是该进行下一步计划了!”

    脸上的笑容愈发的灿烂了。

    放下了手中的望远镜,王总工程师的脸上神色微整,用铿锵有力的声音说道。

    “所有工程船准备——”

    “下锚!”

    随着一条条铁链打入了海底,被惊扰的鱼群纷纷四散逃离。

    伴随着引擎的隆隆作响,重型的工程设备开始在海平面上耕耘。

    从空天到海平面,从这一瞬间开始,这座盘踞在大地上的、名为泛亚合作的工业机器,被彻底动员了起来,发出了这个世纪的人们几乎未曾听见过的嘶吼。

    那是当一个集体下定决心去做一件事时,发出的整齐划一的声音。

    那声音并不以空气为介质传递,却响彻了每一个人的心灵。

    在这一刻,它的工业能力发挥到了极限,甚至突破了人们对它想象的边际,正在将不可能的事情变成可能。

    或许正如那场凯旋仪式上,某位注定会在历史上留名的伟人,向他们宣布的那样。

    他们是受到眷顾的人们。

    他们的身上背负着关于人类文明、关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未来。

    而与此同时,这也正是先祖铭刻在他们文化血液中的“天命”。

    就在太空电梯的施工正如火如荼的时候,人们的热情彻底被铁与电点燃的时候,学术界同样正在酝酿着一场激动人心的暴风雨。

    就在点火日庆典之后的第3周,陆舟忽然在lsp上发布了一条公共命题,并在命题的末尾做出了郑重的许诺。

    如果有人能解决他提出的这个命题,或者在这个领域上做出足够杰出的成果,他将亲自为他颁发陆舟科学奖。

    由自己来给以自己的名字命名的奖项颁奖。

    这句话虽然听起来怪怪的,甚至有些自卖自夸的嫌疑,但却没有一个人觉得有哪里不妥。

    甚至于……

    无论是数学界还是物理学界,所有学者们心中的热情都被点燃了。

    由陆舟本人亲自颁发的陆舟科学奖,历史上还从来没有人受过如此大的殊荣。

    而在这份殊荣的面前,就连那巨额奖金都为之黯然失色了。

    毕竟他可是陆舟。

    那个被称作是站在人类心智巅峰上的男人……

    当这一消息传开之后,整个学术界都为之疯狂了……

    (iishu)是,,,,!




第1589章 超越光速的曙光
    【】(iishu),

    金陵大学。

    相约来图书馆自习的俩数学系学生,正安静地坐在图书馆的一角。

    其中戴着眼镜的那位正食指在空中比划着全息屏幕摸鱼,另一位正伏在桌子上,对着全息屏上的几行公式苦思冥想。

    推了推鼻梁上的眼镜,张韬抽空看了一眼自己室友桌上的全息屏,顿时露出了像是发现新大陆似的表情。

    “哟,老许,你咋还研究起物理来了?”

    似乎是不太情愿被人发现自己正在干的事情,许特立斜了自己的室友一眼,干咳了一声说道。

    “没,只是看这方程挺有意思,好像不是很难,就试着解了解。”

    “然后呢?解出来了没?”

    看着自己室友兴致勃勃凑过来的动作,许特立眼见拦不住,只得恼火地承认了自己的失败。

    “草,特么的连陆院士都解不开的东西……我解不开很奇怪吗?”

    他承认,他一开始确实抱着不切实际的想法。比如,陆院士毕竟是来自一个世纪前,这位老人家觉得困难的问题,在这个时代没准儿其实很好解决?

    而如果他能够解决这个连祖师爷都感到困扰的问题,不但系列的教授会对他刮目相看,还有可能获得陆舟数学奖这没数学界的圣杯的垂青。

    毕竟那是陆舟自己说的。

    谁要是能够解决这个问题,他会亲自向那个人授予陆舟数学奖的荣耀。

    当然,现在他已经彻底放弃这个打算了。

    无论怎么看,这个z粒子的引力波动方程都已经是最简形式了,根本没有再精简的余地。至于在物理的意义上是否还要继续改进的空间,那就超出他专业领域的范畴了。

    一听这句话,戴着方边眼镜的孙韬顿时惊了,卧槽了一声说道。

    “牛逼,可以啊你小子,都开始挑战那个陆院士发布的公共命题了。”

    说着,他便伸出了右手,摸向了自己哥们儿的额头,不过却是被一巴掌把手给拍开了。

    “滚滚滚,少特么奚落我,5分钟之内别和我讲话。”

    看着陷入抑郁的室友,孙涛脸上做了个无奈的表情,食指在空中虚划了两下。

    “其实你也没必要这么沮丧,这玩意儿不只是陆院士,几乎整个数学界的大佬都在尝试,包括那位孙景文教授……不知道你有没有关注lsp论坛,几个经常指点江山的大佬在研究之后已经下了论断,这个方程根本不可能再做进一步的精简了。还有几个物理学家也是,认为除非有大量的高能实验提供新的数据,否则这个引力波动方程基本上就是最精确的表达了。”

    听到这句话,许特立心中总算是安慰了几分,但很快又为自己先前那个不切实际的想法感到了一阵面红耳赤。

    “……真是浪费时间。”

    本来他还觉得,这个**型的高维拓扑学问题和庞加莱定理在结构上有些相似的,但现在看来怎么可能像自己想的那样简单。

    小声嘀咕了一句,他将草稿整个拖进了回收站里,点选了删除的按钮。

    就像是对待黑历史一样,在朋友戏谑的眼神中,他将这次不成功的尝试彻底抛弃在了脑后……

    ……

    正如孙韬所说的那样,现在整个lsp论坛上,讨论z粒子引力波动方程的大牛们,没有一千也有八百。

    而那些只是跑来凑热闹的数学爱好者以及吃瓜群众,也纷纷七嘴八舌地加入到了讨论中。

    令他们感兴趣的倒不是那些复杂的学术问题,而是隐藏在这个学术问题背后的八卦。

    比如……

    身为太空电梯工程总顾问的陆舟,为何会在这个特殊的时刻,“不务正业”地对z粒子的引力波动方程产生兴趣?

    相比起临时起意这个敷衍的解释,绝大多数人都更愿意相信,一定是这位陆院士在研究太空领域的问题时,发现了什么不得了的东西。

    甚至于在他看来,这个东西的重要性,甚至盖过了太空电梯!

    如果真是这样的话,那就有些耐人寻味了。

    z粒子最大的物理特性,就是其在震荡时能够通过对引力的干涉,从而对时空曲率造成影响。

    而正是因为这一特殊的物理性质,早在一个世纪之前,这颗仿佛从虚空飘来的粒子,就被物理学家们和超光速这一概念牢牢地捆绑在一起的。

    相比起一次又一次让人失望的中微子,z粒子明显更具备这样的潜力。

    假如陆舟真的在z粒子的引力波动方程上发现了什么,找到了稳定超空间通道的方法,这对人类文明带来的影响,恐怕将比二代可控核聚变还要强烈……

    毕竟,掌握了超光速的奥秘,便意味着掌握了前往更遥远的世界的钥匙。

    哪怕暂时还无法前往更遥远的世界,哪怕曲速航行这种事情还有些遥远,但即便只是送几颗光子——或者一段信息进入超空间通道,对人类文明的影响也将是巨大的。

    也正是因此,不止是金陵大学,几乎所有涉及到理论物理学研究的高校和科研机构,都向这个命题投去了关注的视线。

    作为仅次于金陵高等研究院的大型科研机构,泛亚科学院的理论物理研究所自然也是其中之一。

    在得知这一公共命题被陆舟拔高到如此高度的地位之后,郝泽宇和卢文茂两位教授,立刻放下了手边的工作,全身心的投入到了这个命题的研究中。

    和那些闹着玩的学生不同,两人不但是正儿八经的理论物理学与数学物理教授,更是自己所学领域内的犇级学者。

    两人不但在国际领域上合作获得过多个物理学奖项,更是因为在超空间领域的突出贡献,而被看作是最具竞争力的陆舟物理学奖候选之一。
1...855856857858859...896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