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霸的黑科技系统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晨星LL
“这家伙……”
李光亚咬了咬牙,一时间除了在心里骂上两句之外,却也没有任何办法。
忽然,就在这时他想到了什么。
像是抓住了最后一根救命稻草似的,李光亚从办公椅上站了起来,一把抓住了魏松的肩膀说道。
“那个薇拉呢?他俩的感情处的怎么样了?”
“……说实话,我感觉您可能干了一件多余的事情,”看着情绪激动的理事长先生,魏松一脸懵逼的愣了下,随即明白了他心中的想法,苦笑了一声说道,“他可能……真的没那方面的想法。”
“不可能,”李光亚毫不犹豫地说道,“如果一点感情都没有的话,那个纪录片里——”
“所以说那是纪录片,”魏松叹了口气说,“而且最原始的版本,他亲的好像是她的额头。”
重新坐回到了办公椅上,李光亚陷入了沉默。
过了好一会儿,他才缓缓开口说道。
“不管了……无论如何,她是我们最后的机会。”
“我要求你在必要时刻……不,应该说尽一切努力!对她的感情提供援助!”
哭笑不得地看着理事长,魏松一时间不知道该说些什么好。
哪有这么胡来的命令?
况且自己都40岁的人了,既不懂年轻人的感情,更不了解一个世纪前的老冰棍对感情是什么想法。
援助?
不添乱就不错了。
就在魏松左右为难的时候,李光亚忽然继续开口说道。
“还有一件事情。”
叹了口气,魏松开口说道。
“您说吧。”
“那个超光速技术……你看靠谱吗?”
这句话虽然问的轻描淡写,但魏松却是从这位理事长的眼中,看到了一丝不寻常的神采。
显然,和刚才那个胡闹的命令不一样,问出这句话的时候,他的语气是带着认真的。
神色也跟着认真了起来,魏松沉思了一会儿之后,谨慎说道。
“这个……我也不是特别清楚。可能得等我咨询了相关领域的专家之后,才能给您一个肯定的答复。”
“不用了。”
摆了下手,重新从办公椅上站起来的李光亚,走到了办公室的落地窗前。
看着落地窗外的街景和玻璃上的倒影,吩咐说道,“准备车,我亲自去一趟科学院那边。”
魏松点了点头。
“我这就替您安排!”
……
与此同时。
远在金陵郊区的别墅里,泡在前院自建实验室里的陆舟,正站在一大堆看着像是胡乱堆放的零件旁边,通过手中展开的全息操作界面,控制着专业化的设备对零件进行组装。
这里的零件一部分是他通过东亚重工订做的,还有一部分是他通过实验级3d打印机自己做的,可以说是倾注了他不少心血了。
好奇地站在旁边看着,薇拉小声问道。
“这就是z粒子震荡装置吗?”
正一丝不苟完成着手上工作的陆舟,此刻腾不出太多的精力来聊天,于是只是简单的“嗯”了一声作为回应。
见陆舟特别忙的样子,薇拉也很懂事的没有在开口,而是乖巧的站在一边安静的看着。
就这样,大概过去了半个小时,陆舟手上的动作总算是停了下来。
看着陈列在面前的杰作,他那张一丝不苟且帅气的脸上,终于舒展了一丝由衷的笑容。
总算是完成了!
“……看起来好奇怪,”凑近了面前那台黄铜色的装置,薇拉在那光洁的金属外壳表面打量了几眼,揣着满心的疑问说道,“这个形状,就像是沙漏一样。”
“两端是z粒子生成装置,通过螺旋加速的方法,在交汇区发生碰撞,从而产生一对自旋相反、且纠缠的z粒子。通过这种稳定频率的震荡对时空曲率进行干涉,可以在整台装置的附近产生一片扭曲的空间。”
听到这句话,薇拉连忙把凑近的俏脸缩了回来,向后退了两步,小心翼翼的说道,“那……它岂不是很危险?”
“如果使用不当的话,确实可能很危险,毕竟那是超越维度的空间,相比之下我们整个宇宙都只是那个抽象空间中的一个扭曲折叠的二维平面,”看着紧张兮兮的小姑娘,陆舟不忍心再逗她了,用打趣的口吻说道,“你也别太担心了,没有一座单独的可控聚变堆给它供电,都未必能让它启动。”
“原来是这样……”缓缓松了口气,薇拉有些不好意思地看着陆舟,眼中不自觉地带上了一丝崇拜,小声继续问道,“可是这么危险的装置……您打算如何测试它呢?”
“测试的话很简单,”脸上带着一丝笑意,陆舟继续说道,“只要把它弄到外太空,然后找一块儿可控聚变电池和一艘快报废的星舰,就可以验证我的结论了!”
学霸的黑科技系统 第1601章 借艘船?
东亚重工大厦。
完成初号z粒子震荡装置“z-demo”的组装,并完成了整个实验方案设计的陆舟,马不停蹄地金陵那边赶到了这里。
相比起东亚电力的高层最初见到自己时的阴奉阳违,东亚重工的高层明显平易近人的许多。
比如此刻站在他面前的这位名字叫杨启东的男人,虽然他的身份是东亚重工的董事长,但在自己面前却是一点儿架子都没有,很客气地将自己请到了办公室里。
只是,不知道为什么,陆舟总感觉这家伙在见到自己的时候,各方面的表现都有些战战兢兢的……
“我对董事长的位置不感兴趣,你不用这么紧张。”
出于缓和气氛,陆舟随口开了句玩笑,只是令他感到意外的是,自己这句玩笑话似乎一点作用都没起到……
“陆院士这是哪里的话,我怎么可能紧张,我一点也不紧张!”杨董事长的脸上露出了一个僵硬的笑容,用略带些走音的腔调继续说道,“你要是想做东亚重工的董事长,那也是我们董事会的荣幸。只要您有这个想法,我高兴还来不及,怎么可能紧张?”
那你倒是表现的愉快点啊……
陆舟估摸着,这家伙大概是被柳正兴的事给吓到了,所以才会显得如此拘谨。
不过摸着良心说话,柳正兴的死和自己真的一点关系都没有,纯粹是因为他自己把路给走窄了,又接触到了太多不该接触的匿名,结果被自己的老东家给灭了口。
说起来……
宇宙之灵基金会的人都渗透到了东亚电力的管理层,没道理会放过东亚重工吧?
虽然盈利能力可能稍微弱了点,但作为制造业的顶级巨头,东亚重工的能量也不容小觑啊……
眼见陆舟用打探的视线看向了自己,杨启东顿时又紧张了起来。
“您……你有什么吩咐吗?”
收敛了视线中打探的意味儿,陆舟让语气平和了些许,看着他说道。
“我说了,你不用这么紧张,我只是来麻烦你办一件事儿的。这对你来说应该很容易……而且绝对是有好处的。”
生怕陆舟不满意,杨启东赶紧打起了一百二十分的精神说道。
“您请讲!”
决定不再去管他的内心戏,陆舟在脑海中组织了下语言,用尽可能简洁明了的方式开口说道。
“前段时间我不是在研究z粒子震荡装置吗?经过一段时间的钻研,现在总算是完成了。”
“为了验证一些关于超空间理论的想法,我希望你这边能够配合我改一艘船。”
杨启东微微愣了下,还以为自己听错了,忍不住重复了一遍。
“……船?”
“嗯,”点了下头,陆舟继续说道,“过两天我会从第一舰队那边借搜艘巡洋舰,可能得麻烦你们帮忙改一下。”
杨启动:“……?”
……
泛亚科学院。
理论物理研究的一间办公室里,卢文茂教授见到了前来拜访的理事长先生。
从办公椅上转起身来,迎上前去的他主动伸出了右手,礼貌且热情地说道。
“您好,理事长先生!没想到您这么快就到了,有失远迎实在是抱歉!”
李光亚笑着说:“卢教授客气了,您可是咱们泛亚合作理论物理学界的执牛耳者,说什么有失远迎实在是太见外了!”
“咳咳,我哪里谈得上什么执牛耳者,”被这句恭维夸的,卢文茂教授感觉自己的老脸有些发烫,不好意思地说道,“莫说和陆院士相比,就算是和同领域的一些大牛相比我都还差了些水平。”
“这么说太谦虚了!”
“不是谦虚,是实在承受不起这句夸奖,”卢文茂教授叹了口气,继续说道,“说起来,不知道理事长先生为何突然找我?”
李光亚笑了笑说:“事情是这样的,有个问题我想向您咨询一下。”
听到理事长有问题想咨询自己,卢文茂的脸上立刻摆出了认真的表情。
“您请讲。”
李光亚:“站在一名专家的角度来看,根据z粒子引力波动方程提供的理论基础,以我们现在的技术水平,有把握把超光速技术给搞定吗?”
z粒子的引力波动方程与超光速?
这个问题问的似乎有些宽泛了……
看着目光炯炯的李光亚理事长,卢文茂教授微微愣了下,谨慎的开口问道。
“您的意思是……打开一条稳定的超空间通道?”
李光亚笑了笑说:“具体的学术问题我不是很懂,总之差不多就是这个意思吧。”
卢文茂:“这恐怕有点难度。”
李光亚不死心问道:“我知道,直接传送物质的话可能很难,但如果只是送一段信息呢?通过超空间通道的方法,将信息加速……实现的可能性有多大?”
卢文茂苦笑了一声说:“很难说……说实话,我只是一名理论学家,对于如何将理论转化成看得见摸得着的应用成果并不是特别在行。从理论的角度讲,z粒子引力波动方程的精确表达式,确实在z粒子震动频率和时空曲率之间建立了相当完美的数学模型,但如何利用这一性质来将这个超空间通道打开,仍然是一个非常大的难题。”
“虽然在100年前,我们就曾经让一颗光子提前了207.1s从火星返回了地球,但所花费的代价却占用了当年imcrc全年1/10的经费。”
“太远的我不敢说,但至少在半个世纪内……指望通过这行公式就解决超光速的问题,基本上是不切实际的。”
听完了卢文茂教授的说法,李光亚的脸上露出了深思的表情。
沉吟了许久之后,他摸着下巴点了点头。
“这样啊……”
看着理事长脸上渐渐显露的失望,卢文茂教授安慰了一句说道。
“当然,这只是我个人的观点,可能稍微悲观了点,也许其他人和我有不一样的看法也说不定。总之,没能帮上您的忙,我很抱歉。”
“哪里的事情,您已经帮上很大忙了!”
李光亚理事长笑了笑,正要说些客套话表示下感谢。
然而就在这时候,他的魏秘书却是火急火燎地从外面走了进来。
“理事长!”
从他脸上的表情中读出了一抹不寻常的意味,李光亚不由微微抬了下眉毛,询问说道。
“发生什么事情了?”
“就在刚才,陆院士和您的办公室打了个电话,希望您能批准他的实验请求。”
“实验申请?”李光亚脸上的表情更加奇怪了,莫名其妙的说道,“他做实验和我申请什么。”
魏秘书苦笑着说道:“他想从第一舰队那儿借一艘……巡洋舰。”
巡洋舰?!
李光亚倒吸了一口凉气,忍不住说道。
“他借巡洋舰……到底是想干啥?”
这玩意儿是能随便借的吗?
没有一个能说服代表大会的理由,他这个理事长自己都不可能随意调动舰队的好吗?
“他在电话里说,是测试什么超空间通道的稳定性……”
看着两人愣住的表情,魏松的喉结上下滚动了下,紧张地继续说道。
“好像……和超光速实验有关。”
学霸的黑科技系统 第1602章 超空间实验
启明星号空间站。
和往常一样,菲尔德和他的同事,正按照北美联盟航天局的指示,偷窥着泛亚合作位于同步轨道上的工地。
准确的来说,这大概已经不能算是偷窥了,而是正大光明的围观。
一开始菲尔德还算是收敛,只是定期不经意的将天文观测镜从天庭号空间站的基址上扫过,到了后来可能是感觉那些东亚重工的工程师们根本不在意他们的小动作,于是干脆就把镜头停在那儿不动了。
由此,这坐启明星号空间站,也正式从一座天文观测站,进化成了一座名义上属于民用用途的“间谍卫星”。
“他们这个样子……似乎根本不在意我们偷看他们的技术,”看着舷窗外的那片工地,约翰尼有些感慨的说道,“说实话,我现在都有些怀疑,咱们的任务到底是否有意义了。”
摆明了,那些泛亚合作的工程师认为,就算是把蓝图摆在他们面前,他们也造不出一个一模一样的出来。
既然如此的话,就算是把他们整个施工过程全程拍下来,又有什么意义呢?
“意义就在于,假如未来的某一天,我们掌握了那些关键的材料与工程学技术之后,不至于被他们甩开太远。”看着舷窗外,菲尔德的脸上写满了深邃的愁云,忧心忡忡的说道,“不过他们的施工速度确实不可思议了点……按照当前这个进度和施工速度,如果他们能够保持下去的话,最晚年底就能完成整个空间站的主体部分了。”
在这句话被说出口的时候,两个人不约而同地陷入了沉默,望向舷窗外的视线中也是不约而同的染上了一丝羡慕。
如果在他们的家乡,也能诞生这么一位伟大的学者就好了。
虽然客观来讲,这座正在施工的太空电梯不是一个人的奇迹,但一切都因他而起。
而这座高塔的地基,之所以能在22世纪初变伫立在同步轨道上,也都是因为他的苏醒……
就在两人陷入遐想的时候,他们的视线中忽然出现了一艘银白色的星舰。
起初看到这艘星舰的时候,菲尔德微微愣了一下,一时间没有认出来。
直到他快步回到观测系统的旁边,将目光聚焦在了全息屏幕上的一瞬间,才猛然间认出了它的身。
秦岭号巡洋舰!
舰上装备有最新型的核动力装置以及火控系统,算是泛亚第一舰队中近十年来“下水”的最强大吨位的主力舰之一了。
“秦岭号……他们怎么把巡洋舰开到同步轨道上来了?”
很显然,他的同事约翰尼也认出了这艘星舰的名字,瞳孔中也染上了与他相差无几的惊讶。
不止是如此,他们还惊讶的看见,两艘重型工程舰离开了天庭号空间站的基址,朝着那艘巡洋舰靠了过去。
意识到泛亚合作可能有什么大动作,菲尔德在思索的片刻之后,立刻做出了决断。
“把观测系统对准过去!”
“可是……太空电梯那边怎么办?”约翰尼迟疑了下继续说,“北美航天局交代给我们的任务可不包含观测泛亚第一舰队的军事动向。”
“那两艘工程舰是从太空电梯的工地上分离出去的,现在还不确定这艘巡洋舰是否和太空电梯工程有关,”眉宇中浮现了一丝凝重,菲尔德继续说道,“如果上面怪罪的话,我会承担一切责任!”
“现在,按我说的去做!”
……
“……这绝对是我这十年来接到过的最奇怪的任务。”
看着呈现在面前的任务简报,邓远书舰长的脸上虽然没有任何的变化,但肚子里却是揣满了疑问。
配合陆院士进行实验……
到底是什么实验,需要泛亚合作最先进的旬巡洋舰来配合。
他们难道不应该去找imcrc帮忙吗?
“我记得没错的话……他是一名数学家吧,”站在他旁边的副官,脸上带着明显困惑的表情,忍不住开口说道,“难道……他开始研究武器了?”
“不清楚,简报中并没有详细说明到底是什么实验。”
食指在空中虚点了一下,邓远书收起了任务简报,继续说道。
“反正不管怎么说,等见到了他本人之后,我们就知道了。”
随着两艘工程舰与秦岭号对接在一起,站在舰桥内的邓舰长,总算是见到了那位被称作21世纪最伟大学者的男人。
主动伸出了右手,邓远书例行公事地向他做了个自我介绍。
“您好,陆院士,我是泛亚第一舰队秦岭号的舰长,这位是我的副官刘正一。根据上级的命令,我们将在这次行动中,协助你完成实验内容。”
那位刘副官也面带笑容的伸出了右手,继舰长之后和陆舟握了一下。
“您好!”
“幸会!”
向两人微笑着点头,一番简单的握手寒暄之后,陆舟微微整了整脸上的神色,没有浪费时间,直入正题地说明了自己的来意,以及最关键的实验内容。
全程懵逼地听完了陆舟讲述的关于超空间理论的部分,邓舰长费了好一番功夫才算是搞明白了,整个实验要研究的东西到底是什么。
简而言之,为了测试z粒子震荡装置对空间曲率的扰动,陆舟需要一台可移动的核聚变反应堆。
而在泛亚第一舰队的诸多舰种中,除了空天母舰之外唯一符合标准的,也只有他们这艘装备了航母标配可控区别反应堆的巡洋舰,才能满足启动z粒子震荡装置的最低标准了。
说实话,虽然对陆舟说的超空间航行非常感兴趣,邓远书也愿意服从命令配合实验,但唯一让他有些难以接受的就是,陆舟和东亚重工要对他的“爱舰”进行大幅度的改装。
他已经在这艘星舰上服役有些年头了,这里对他来说就像是家一样……
“改装这个……我希望你还是慎重地再考虑一下,”看着陆舟,站在舰长旁边的刘副官,用认真的语气说道,“拆除武器系统和外部装甲,这对秦岭号来说已经不是大改了,等于将我们的巡洋舰变成了一艘大号货船!哪怕实验之后重新装回去,它的战斗力也将大打折扣,你能明白我的意思吗?”
陆舟点了下头说:“我能理解,但这个实验非常重要,它关系到的东西远比一艘星舰……甚至是整只舰队都重要的多。”
“可为什么一定得拆掉装备?”看着陆舟,邓舰长问道,“尤其是外部装甲,很多部分采用的是整体焊接技术,不但拆卸难度大,重新安装的难度也不小,而且还会对材料本身造成难以修复的损伤。将武器系统拆掉,保留这一部分不可以吗?”
“抱歉,恐怕不行,”陆舟摇了摇头,揭示说道,“超空间通道对通过质量有非常严格的限制,除非装备更大的动力系统,否则以秦岭号巡洋舰当前的吨位,是很难通过打开的超空间通道的。”
还有一句话陆舟没说。
以超标准的质量通过超空间通道倒也不是一点希望没有,只是可能产生无法预知的后果。
由于这已经超出了计算的边界,所以结果几乎无法通过数学的计算来预测。
情况乐观点的话,大概是根本进不去,像穿过一层泡沫一样从“门”的表面穿过;或者成功进去了,再从随机的位置中再跳出来。
而要是情况不乐观的话……
最后还能不能出来,进去了多少而又留下了多少没进去,这些都是个未知数。
邓舰长:“……你对实验有几成把握?”
“问这个问题毫无意义,”陆舟摇了摇头说,“我相信我的计算,如果不是100%的肯定,我也不会站在这里。现在问题的关键仅仅在于,你是否像我相信自己的研究成果一样相信我。”
听到这句话,邓舰长陷入了沉默。
大概过了五分钟那么久,他抬头看向了陆舟,仿佛在心中做出了什么重大的决断一样,用严肃的口吻说道。
“我常听人说,你是这颗星球上最伟大的学者,我相信这份伟大形容的不只是你的智慧,还有你对科学的严谨。”
“感谢你的信任,”陆舟轻声说道,“我可以向你保证,我必不会辜负这份信任。”
听到陆舟这句承诺,邓舰长微微点了下头。
背对着身旁军官们诧异的视线,他语气郑重地开口说道。
“既然如此的话。”
“我们的秦岭号,就拜托你了!”
学霸的黑科技系统 第1603章 曲速!
随着两艘工程舰的并轨,秦岭号的改装工作开始了。
在一群船员们肉痛眼神的注视下,覆盖在星舰外部的反应式装甲和钛合金内衬被一一拆除,悬挂在星舰上的导弹发射器与点防御火炮也都被相继解下。
如果说之前摆在邓远书舰长面前的是一只张牙舞爪的雄狮、不可战胜的钢铁野兽,那么现在这艘秦岭号这完全变成了一只刚刚被剃了毛的公鸡,整个成了一艘大号的货船。
除了大推重的等离子体引擎和堪比空天母舰的gw级可控聚变发动机之外,就再无一处亮点可圈可点的地方了。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