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巨变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永远的大洋芋
“第一个部分没有问题,我会给相关部门打招呼,只要你们的申报材料没问题,就特事特办,给你们尽快批复。至于第二个问题,我暂时不能答复了,公交公司虽然是国有的,但已经属于企业性质,并且有专门的分管领导,这需要协调。不过,就我个人来说,我是支持的,改天找个时间,我会到山顶湖的项目地点实地看看。”张伟东道。
“那感情好,张叔叔,随时欢迎您莅临视察。”听说张伟东要去山顶湖视察,胡铭晨是巴不得。
胡铭晨想好了,回头就给贾克和李开发好好叮嘱一下,让他们充分准备好资料,一定要给张伟东留下一个深刻的印象,而且,有什么需要政府帮助的,也尽可能的酝酿提出来。
“我记得刚才在客厅谈话的时候,你还给我提到了山地农业,这和现有的农业有什么不一样的吗”胡铭晨还以为谈话到这里就该结束了,哪晓得张伟东的谈兴会那么浓,竟然连刚才谈断了的话题都给续接起来。
“当然不一样,我们现在的农业,因为多山少田,基本上就是一玉米为主,之后就是土豆,花生这样的,小麦和稻谷很少。这就导致两个问题,第一,这些农产品的价值不高,换句话说就是卖不上价,除了自己吃一部分,基本上就是卖给国家和喂猪。这当然就会使得农民的收入不会高,顶多就是维持个温饱而已,谈富裕,差得远。其次,就是我们还得每年从外面买进不少的粮食,毕竟现在大家尽可能的吃大米了,可是我们这里不产大米啊,那就只有买,这从另一个角度说,也加重的农民的负担。因此,要想改变广大农民从面貌,就必须改变目前的这种种植模式,要往高附加价值的方向提升。”胡铭晨抿了抿嘴沉吟一下道。
“比如说。”
胡铭晨看着张伟东,眼睛里是既佩服又无奈,还有点无语。
自己把话都说到这个份上了,张伟东还做更深入的追问,这点胡铭晨是佩服的,能这样,实属不易,不少人,就是晓得个一知半解就行了,不求甚解。反正领导嘛,那一定是有水平的。
只是胡铭晨也真的是无奈和无语啊,领导啊,咱就是个中学生而已,既不是相关专家,也不是农业局长,您何必步步紧逼的追问呢都已经谈得这么深入了,你要了解更详细的内容,就可以交给相关部门研究和找大专家来资讯解惑了嘛。
胡铭晨是不了解,这种问题啊,张伟东如果找农业局,那基本上就是盲人摸象,他是得不出什么有价值的答案的,那些人啊,照着文件照本宣科还行,要他们转变思路,有创造性的想法,基本上就不太可能,他们只会照着领导的要求干。
至于专家,张伟东也接触不少大学里面的所谓教授,他们理论知识可以一套一套的,但是在创新思维上,其实也展不开。尤其是他们没有实践经验,没有亲自种过地,就有点像是纸上谈兵的赵括。
相较之下,张伟东反而觉得与胡铭晨谈的一席话,给他启发良多,显得更有价值,所以他当然要抓住胡铭晨,做更深入的了解。
“张叔叔,我们调整产业结构的话,可以种的东西就多了,山里无闲草,我们可以种中药,可以种山区水果,甚至可以种树,比如核桃,比如红豆杉,当然,这需要有产业配套,否则的话,农民就会吃大亏,比如引进中药材公司,果汁饮料公司等等,使得产销要顺畅,这样的话,农民的产品不愁卖,企业的原材料又有保障,一举两得,还能解决就业和税收呢。”胡铭晨随便挑了几种他所知道的农产品道。
比如核桃,胡铭晨就记得临市下面的一个县就将这个当做产业来重点发展,当然不是现在,而是十年后。他们竟然搞了一个核桃产品工业园,引进了十几家企业来,有做核桃饮料的,有做核桃手工艺品的,还有企业专门做核桃粉。
为了供应这个工业园,全县发展核桃种植面积过百万亩,经济产值几十亿元,因为发展核桃经济,农民人均收入比之前种植玉米增加了三四千元。政府得税收,农民得收益,企业得货源和利润,年轻人得工作机会,多方受益。
“嗯,你的这个思路的确是一条路子,只不过,这样的工作也不好做啊。招商引资是问题,要农民转变种植结构也是问题,运输和销售是个问题,前期的投入也是问题。不下大力气,根本行不通。”张伟东揉了揉脑袋道。
张伟东不是脑袋容易发热的人,他想问题也喜欢正反两面去思考。而且,他处在的这个位置,让他看问题更宏观更全面。
“困难一定是有的,要是没有困难,我们早赶上沿海发达地区了。可事在人为嘛,这就需要你们这些领导有一个清晰的思路,全盘的规划以及干事创业的坚定决心。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我们也不可能一天就发展起来,可以慢慢来。”胡铭晨反过来鼓励张伟东道。
胡铭晨也知道目前还有许多条件并不成熟,一方面是交通问题,另一方面是市场问题。目前要是靠国省道,别说外省了,就是货物运到省城都要六七个,七八个小时。至于市场,这个国家整体经济实力以及老百姓的购买力有关。
农产品最终都要变成工业制品才能更增值和长距离销售,那么老百姓的接受程度和购买力就是很大的问题。
张伟东看了看表,觉得时间不早了,就没有继续留胡铭晨,而是放他回家。
胡铭晨与张萌打了个招呼,就走了。
胡铭晨走了之后,张伟东的目光就移转到他草拟的那一份规划上来,但是看了两眼,他的脑子思路又做了转变,开始思考胡铭晨和他今天所谈的那些内容。哪些目前能做,哪些要等时机成熟才能做。
第666章 暗访山顶湖
胡铭晨见过张伟东之后一个星期,有关于山顶湖景区的项目审批就下来了,这让贾克和李开发如释重负。
不仅如此,当听说市领导还会到项目点来视察,两人更是心潮澎湃,激动万分。
贾克和李开发不但清楚市领导愿意来项目点视察意味着什么,而且,他们还对胡铭晨的人脉关系之广大为惊讶。
市领导愿意来山顶湖视察,这就以为这山顶湖这个项目进了市领导的法眼,受到领导的关注,那么以后这里必然会受到一些照顾,下面的虾兵蟹将要是再想打这个项目的主意,就得多掂量掂量了。
至于胡铭晨的人脉关系,之前贾克和李开发并不觉得怎么样,他们之所以在项目卡在市里面找胡铭晨诉说事情,一方面是没办法的情况下死马当活马医,他们其实实现打了电话给胡建强,而胡建强告诉他们的是去找胡铭晨。两人当时想到的是,胡铭晨再聪明,再能干,再稳重练达,可是,这不比寻常,他能有多大的能量啊,两人一点底都没有。
其次,他们诉说出来,一定程度上也有一点点撇清责任的考虑在里面。意思就是,要是后面经营受到影响,那么就不是他们的问题,是他们不能改变的不可抗拒因素影响。
结果,胡铭晨一个星期的时间,就将事情漂漂亮亮的解决了,这还不算,还能将市领导拉到项目点视察了解情况。这让贾克和李开发怎么能不震惊。
李开发没有食言,半个月后,他的身影的确出现在了山顶湖项目点,只不过,他这次去,并没有提前打招呼,采取的是突击暗访形式。
从市区道仁传镇的路况还好,接班上是沥青路,可是过了仁传镇之后,路就变得颠簸了,虽然用碎石垫过,可是依然坑坑洼洼,车速要快根本就快不起来。
但是当车来到三道湾村下面的路口时,路况又一下子好了起来,全线水泥路,而且,道路两边的绿化搞得很不错,不但种了景观树,而且树下还种了蔷薇。不管是坐在车上还是走在路上,都会让人感到赏心悦目。
顺着水泥路往上爬升了没多远,就看到右手边有一群人在干活。
张伟东指示司机停车,他推开车门下来,恰好遇到一个满身尘土的村民拿着撮箕从旁边走过。
“老乡,你好啊。”张伟东主动打招呼道。
“你是”老乡好奇的打量了张伟东一眼道。
“呵呵,我是路过的,听说咱们这里建了个旅游景区,所以来看看。”张伟东隐藏身份道。
“哦,你是来我们山顶湖游玩的啊,哎呀,你来早了点嘛,我们的景区还没有完全建好呢。不过现在来也是时候,现在不收门票,等建好了你再来,就要钱了。”老乡自豪的回答道。
能够有人知道这个景区,愿意开着车来,对当地人来说,自然是值得骄傲的一件事情。
“哦,那这么说的话,我来得还满是时候嘛。你们这个地方是建的什么啊”张伟东指着右边的坝子问道。
“看不出来吗停车场啊,往下一点的这是停车场,往上一点的那个是售票处,也算是我们的景区大门。”当地老乡指着那块坝子和那一栋盖着琉璃瓦的仿古建筑道。
“停车场怎么会那么大而且,停车场的旁边,干嘛还修了廊道呢”张伟东不解的问道。
“哈哈哈,以前我们也不懂,后来我们贾总说了,要超前谋划超前建设。以后每家每户都会有车,要是停车场小了,今后根本不够停,这是我们的土地不够,要不然啊,公司还打算将停车场再建大一倍呢。至于那个走廊,说是什么人性化,让来玩的人可以从走廊里面到售票处,太阳下不挨晒,下雨了不挨淋,累了还可以坐在里面休息一下。其实照我说啊,这有点白花钱,哪里有那么矫情的人啊,晒晒太阳不挺好的嘛。”当地老乡答疑解惑道。
当地老乡虽然解释得有点不屑,但是张伟东是到过不少旅游景区的人,他晓得那些外出旅游的城里人相当一部分还真的就是这么矫情。
至于说今后每家每户都会有一辆车,这一点张伟东倒是持怀疑态度,他觉得短时间内我们根本到不了美国的那种程度,不过,停车场大一点,也没什么,事实上每年的家庭轿车都在增加,这一点也是的确存在。
道别了那位老乡,张伟东他们继续往上,来到接近于山顶湖一处小平台,见到左手边有一排小房间已经建好了,有工作人员正在进行粉刷。
张伟东走过去与粉刷的工作打招呼。
“这位老板,你还是离远一点,涂料掉在衣服上,可不容易洗干净。”粉刷工人接过张伟东递上一支烟道。
“没事,我搞不懂,这里到底建的是什么啊,像是车库,又像是商店,说是商店吧,后面竟然留那么大的窗口,说是车库吧,门口又还有这么多的树。”张伟东摇摇头,看着这里的环境疑惑道。
“呵呵,这就不懂了吧,这是我们景区的商业一条街,这些隔间,是做餐饮和开商店的,门口这些树,是故意从山上移植下来的,到时候在树的周围加一圈桌椅,既可以做下来吃东西,也能坐着休息。最主要是,不会挨太阳晒,这些树枝是修建过,等明年,全部冒出来,这些树就是天然的打伞,我们老板说,这样既省钱,又环保,还漂亮。”刷墙师傅点燃香烟笑着道。
“省钱不可能吧,这树像大碗那么粗,从山上移植下来,人工费就不少,你们老板是不是被骗了啊”张伟东捏了捏粗壮的树干道。
“我们老板人可精明着呢,这些树移下来,一分钱没花。”
“一分钱没花这怎么可能难道是压榨村里面的人,搞硬摊派”张伟东疑惑的问道。
也不怪张伟东会这样想,实在是有些时候,买树还没有种树贵,比如市里面道路两边的行道树,就算只是常见的梧桐,一棵树买的价钱只是几百块,可是运送过来栽上存活,就得上千。
要说这些树从山上移栽下来一分钱不花,张伟东怎么也不信,就算发扬作风做好事,也不会帮着老板这样做啊。
“你这人,这种话可不能胡说八道,我们老板可不是那样的人,你这话就是我,要是其他人听到,非得骂你一顿不可。”刷墙师傅脸一沉,竟然批评起张伟东来。
“不好意思,我不了解情况嘛,那你给我说说,怎么会一分钱不花,这我是实在想不出来。”张伟东赶紧赔不是道。
“那我就告诉你,这些树啊,是我们的村民自己搬下来栽种的,因为这些小铺面,等景区建起来之后,是我们村里面的人用,所以,树是公司挑选,挖坑和种树就是我们自己来,所以公司当然没花钱,不过也不是什么硬摊派,是大家自愿乐意干的。”刷墙师傅道。
“哦,原来如此。听这说法,你也应该是三道湾村的咯,那你刷墙给不给钱还有,这些铺面到时候村里面的人用,难道不给租金吗”
“我当然是三道湾村的,这里面干活的,基本上全部是我们村的,我刷墙要给钱,可是这些铺面,不用给租金,只需要缴纳一定从水电费和卫生费。这是旅游公司照顾我们村里面的困难户,要是收租金的话,那还叫照顾吗”刷墙师傅道。
听说是这么个情况,张伟东一下子对胡铭晨以及他们家的公司好感顿时骤升。
他们在投钱发展旅游业的时候,没忘记带动当地困难群众一起致富,这很不容易。
离开景区内的商业街,张伟东背着手继续往上走,一边走一边看。
来到山顶湖边,清澈的湖水倒映着天上的蓝天白云,静谧之中孕育出一种天然的美感。
湖边修建了一圈栈道,为了安全,还加了近一米高的护栏。
沿着栈道的右手边往前走二十几米,有一个小码头,虽然码头边上还没有任何的游船,但是看得出来,这里是准备要投放一下小型游船拱游客使用的。
离开湖水区域,张伟东来到神仙洞门口,看到神仙洞门口已经建好了阶梯,里面有工人正在装景观灯。见到里面比较乱,张伟东就没有下去。
在神仙洞上面的小山顶上建了一座观景台,而且,从这个观景台还有一座吊桥通往另外一边的山顶。
张伟东好奇,就沿着木质阶梯爬上了观景台,站在观景台上,会让人油然而生出一种会当凌绝顶之感,因为从这个地方远远的看去,远处峰峦叠翠,群峰挺拔,就像是一群坚毅无比的士兵整齐排列,等待将军的检阅一般。
而且让张伟东眼前一亮的是,站到观景台的最前方,竟然还能看到一个小型瀑布。这个瀑布虽然没有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气势,但是却让这个景区一下子有了灵性,活了起来。
看到这个瀑布,张伟东也明白为何要建这座吊桥了,原来,只有站在吊桥的中间,才是最佳的观赏位置。
张伟东想着,就不由自主的往吊桥上走去。
“喂,站住,你干什么”张伟东刚要上桥,就被人从身后叫住。
第667章 佯装不认识的汇报
“你干什么呢,这人真是,没看到这还没建好吗就往上面走,这出了事,谁负责啊”
张伟东停下脚步转过身,就看到一名小伙子身着保安制服,从他刚才的来路爬上来将他批评一顿。
虽然眉宇间这位保安还没有完全脱离泥土的气息,可是在一身深色制服的衬托下,看起来也还像那么回事。
“这位小哥,这没建好吗我看已经建好了呀。”张伟东歉然道。
“只是拉通了而已,还没有测试呢,好家伙,我这刚下去要拿警示牌上来,你就冒出来了。”说着保安将一块警示牌拿到张伟东的面前,树立在吊桥的入口处,“你要是出了事,那我的工作就没了,你这不是害人吗”
张伟东定睛一看,只见警示牌上印着几个红色大字设施未投入使用,非工作人员请止步。
“哦,不好意思啊,我刚才没见到这样的牌子,还以为已经建好了,就像上桥去看看,给你添麻烦了,不好意思。”见人家是恪尽职守,张伟东不但不怪罪,还很不好意思,连连赔礼道。
“我也知道,从吊桥上看神仙瀑布比较壮观,好看一点,可是我们公司管理严格,一点纰漏都不能出,要不然就开除,所以你也别怪我。”见这个人穿着得体,气质也不凡,再加上人家态度比较端正,保安顺着也语气做了很大的缓和。
“不怪,不怪,应该这样的。小同志,你也是这三道湾村的吗你在这里上班,公司给多少钱一个月啊”张伟东逮着个人就尽可能打听了解情况。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