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福运娘子山里汉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枝上槑

    季妧觉得有必要先阐明一下自己的立场。

    她不支持家暴,男女皆不可。

    但若被暴的是季连樘,嗯……可见人本质都是双标的。

    那也没有办法,有些人渣,就是欠社会的毒打。

    外人打他要吃官司,被自己老婆打那就是家事,旁人管不着,律法也得睁只眼闭只眼。

    看来不论古代还是现代,暴力只要套上婚姻的名义,就会变得冠冕堂皇起来。

    所以男男女女们,婚前若是无法确定对方是不是人面兽心,那就一定得衡量清楚,看看自己拳头够不够硬,谁不够硬谁吃亏呀。

    季雪兰没想那么多,她心里只有纯粹的痛快。

    康婆子踏着几个儿媳的脊梁骨,作威作福了半辈子,山水轮流转,总算到了她还的时候。

    “那季连樘就没想过休了杜彩珠”

    忍气吞声,季妧觉得这不像老季家的风格。

    “那谁知道感觉被捏住了把柄似的。也有人看不下去,去劝过杜彩珠……回来都说她脑子有点问题,不和人争也不和人辨,但是认死理,说不通。”

    整个给人的感觉跟个泥塑似的,直愣愣坐在那,看似听人说话,眼睛却直勾勾盯着炕上的季连樘,瞧着有点瘆人。

    季妧就想不通了,杜彩珠能凭武力值把季家人收拾的服服帖帖,怎么就眼睁睁看着小妾进门、亲娘被冷落

    “她不眼睁睁看着还能咋办那毕竟是她爹。爹再有不是,做人子女的也不当说,何况她爹也疼了她那些年……”

    季妧叹了口气。

    子不言父过,女不道,还有什么“天下无不是的父母”,真的就那么金科玉律吗。

    爹疼过她,那娘还生养了她一场呢。就眼睁睁看着她被欺负,自己心安理得出嫁……就为了嫁季连樘

    罢了,每个人经历不同,想法也不同,她不能感同身受,便不该以己度人,更不该胡乱评判。

    反正……给老季家点个蜡吧。

    闲话叙完,总算说到正题。

    谢寡妇和季雪兰这次过来,主要是想问问季妧要不要再招些人。

    如今菜收的差不多了,胡家和西河沟堆不下,便按照头先的计划,堆到了高婶子和冯六嫂家。

    制作点也跟着分了四个。

    季雪兰总管四处,兼管西河沟。谢寡妇、高婶子和冯六嫂则分别负责自己家的制作点。

    那六十五个帮工却不好分,一分为四的话,每一处还不到二十。

    若是去年的量,肯定是够的,今年翻了一番,人手就成了效率的




第381章 招工余波
    朱氏还是比较有自知之明的,她清楚的知道,靠自己和自家男人,好日子就别想了,吃风喝土倒是很有可能。

    所以提分家只是为了威胁,为了促使公婆同意她前两点诉求。

    万没想到,经过这一连串冲击已经心如死灰的季庆山,干脆利落就把家给分了。

    说什么也晚了。

    自季妧和大房之后,三房也分出了季家。

    不过是分家不分居的形式,还住在老宅。

    除了田地牲畜,朱氏心心念念的两间东厢也分给了她一间,让季明茂从堂屋西间搬了过去。

    杜彩珠对此倒也没说啥。

    事实上她是万事不问的,该吃吃,该喝喝,其余的时间全在房里陪季连樘。

    似乎眼里心里只有季连樘一个。

    至于季连樘本人……康婆子冒着再被扔出去的风险去看了一回,倒是没再添新伤,就是双眼无神躺在炕上,瞧着有点生无可恋的意思。

    康婆子难受啊,是真的难受,感觉心都被人挖空了。

    她想不明白,她那么出色的一个儿子,咋就摊上这么阴嗖嗖的悍女人。

    儿子被打的下不来炕,当家的身子也垮了,康婆子没了主心骨,骂人的调子都低了不少。

    季庆山倒好像想开了,再没有发过脾气,熬好的药也都一滴不剩喝进了肚里。

    他还让康婆子看着老四,让他不要再闹别扭,老实喝药,快快把身体养好,养好后跟他一块下田或者找点别的活计做,死了走仕途的心,这辈子就认命当个庄稼汉吧。

    只不过他的认命,和寻常人理解的认命,显然又是不同的。

    另一边。

    要从外村招人的消息刚放出去,一下子就来了不少人。

    季妧专门腾出一天,和季雪兰谢寡妇一起,从早面试到晚,最后选了三十人,都是临近村子的。

    黄坂村也来了十好几,这些人是季妧亲自面的试,每个人都单独叫进屋里浅谈了一番,最后留了三个下来,全是谢寡妇的老工友。

    如此一来,本村之前那些落了选的,免不了就有些怨言。不明白季妧为啥宁肯给外村人赚钱的机会,也不愿便宜本村人,这不是胳膊肘往外拐吗

    对此季妧也没解释什么,只说本村凡是愿意再试试的,可以和外村人一起,再进行一次面试。

    同时从帮工中抽了十个熟手出来做评委,采用不记名形式,一起给这些面试者进行打分。

    就拿切菜为例,面试者在后院将菜品切好,做好标记,或者将名字贴在盘子底下,再端到前院给评委看。

    评委综合比较后,再宣读入选者的名字。

    事实证明,之前被刷下去的,即使多得了一次机会,面临的结果仍然是淘汰。

    只有五个人成功逆袭,这五个人还都有一个共通点,那就是自上回面试失败后,一直在家苦练不辍。

    机会留给有准备的人,这话一点也不假。

    而那些再次被淘汰的,这下也不知道该抱怨谁了。

    十个评委呢,又不是某一个人的决定……

    众目睽睽之下输给外村人,也不能怪季妧选别人,要怪只能怪自己没能耐,咋就没像其他人那样时刻准备着。

    将这三十五个人又重新进行了分派,之后就没什么可操心的了。

    但这事也带来了一个不大不小的余波。

    对外招工刚结束,当天下午,谢寡妇娘家兄弟就找上了门。

    其实这不是他们第一次闹事了。

    去年卖胡辣汤那阵子,谢昆和马氏就找到摊子上闹过。

    不过当时谢寡妇和胡良咬死了摊子是季妧的,他们是给季妧做工,而季妧又十分果决利落的撵走了他们,这才没生出什么事端。

    但这次,他们却是打听清楚了来的。

    脱水蔬菜和胡辣汤一样,还是那个季妧



第382章 吉言
    谢昆和马氏被噎的哑口无言,但让他俩就此认输却是不可能的。

    见撒泼不好使,这夫妇俩便祭出了最后一招,也不提帮工的事了,改口说要接老娘回去。

    话题转到家事上,那个季妧总不好再插嘴了吧。

    孝为天的时代,儿子尽孝天经地义,这一点,外人还真不好拦。

    但谢昆之前劣迹斑斑,想对付他也不是没有办法。

    季妧看向谢寡妇。

    谢寡妇自然是不会同意他们把人接回去的。

    谢昆就说,普天之下也没有闺女奉养老娘的道理,大不了到衙门让县老爷给断断。

    他话音刚落,就有人喊了句谢姥娘回来了。

    自从有了轮椅,胡细妹每天都会推着谢姥娘出去转悠转悠,放放风。今天刚出去没多大会儿,就听说有人来她家闹事,赶紧就回来了。

    院子的门槛有点高,离得近的几个后生帮忙把笨重的轮椅抬了进来。

    谢昆得有一年多没见着自家老娘了,乍一见,几乎认不出来。

    谢姥娘端坐在轮椅上,腿上盖着一个四方的小薄被,穿着干净体面的衣裳,花白的头发梳理的整整齐齐,还簪了根银簪,原本几乎瘦成干尸的人,如今不但面色红润,甚至还胖了不少。

    马氏死死盯着婆婆头上那根包银的簪子,心里恨得直咬牙——这老不死的东西,比她还会享福!

    谢姥娘并不看马氏,颤颤巍巍的抬起一只手,伸向谢昆。

    谢昆大喜,以为老娘还是向着自己的,激动的喊了声娘,几步跑上前,噗通跪在了谢姥娘跟前。

    “娘啊,这些日子没见,儿子想你啊!儿子这就接你回去,你看看有什么要拿的要装的,让马氏进去帮你收拾……”

    谢姥娘摇了摇头,艰难的挤出几个字:“去…衙…门……”

    谢姥娘还在谢家坳时,由于儿子儿媳长期虐待,几乎丧失了说话的功能。

    被接到大丰村,经过这一年多的精心调养,不但身体状况明显好转,也能说话了,就是有点含糊,要费些力才能听清。

    谢昆一听老娘说要去衙门,故意往谢寡妇那瞅了眼。

    这一眼的意味不言自明——不管他咋浑,老娘永远偏心他,谁让他是男的,能给谢家传承香火。

    他假意劝了两句:“娘,大姐她虽然有不对的地方,毕竟是一家子人,闹到衙门多不好……”

    一旁的马氏也接道:“就是就是,知道你在这受委屈了,咱们既然来接,大姐不敢不放你走。咱也不要求她尽什么心力了,只要她尽份财力,就不告她了,以后我和谢昆给你养老……”

    谢老娘缓慢摇了摇头,手指点着谢昆:“告…你……”

    谢昆呆了。

    他怎么也想不到,向来最疼自己的老娘,竟然要去衙门告自己

    他霍地站起身,变了脸。

    “娘你老糊涂了我是你儿子啊!你竟然要去告我天底下哪有亲娘告儿子的是不是大姐怂恿你的,是不是……”说着就去摇轮椅。

    胡良去拦,两人撕扯在一起,几个来回后,谢昆被一把摔到了地上。

    马氏一见自家男人被打,彻底撒起泼来。

    “你个老不死的!别以为在闺女这过两天好日子就忘了自己是谁了!去衙门就去衙门,就算让县老爷判,最后你也得跟我们回去!老的跟儿子过本就是天经地义!”

    呵!现在她倒是知道天经地义了,早干嘛去了。

    谢寡妇正要和马氏理论,瞥见老娘胸脯的起伏变大,怕被气出个好歹,赶忙过去给她顺心口。

    季妧挡住要扑上去纠缠的马氏。

    “见过嫌命短的,还没见过嫌命长的。你们既然自己找死,那我们也不拦着,不是要去衙门吗走吧。”

    什么命长命短的

    马氏惊疑不定:“你啥意思”

    “不孝罪可是十恶之首,怎么你们不知道殴打、詈骂、诅咒亲长,凡此种种,与谋反叛逆罪等同,视为不赦的死罪。你们之前做过什么,不会都忘了吧你们忘了没关系,我这个外人去年可是看了场好戏,到现在都记得一清二楚。还有你们本村的人,愿意出堂替谢姥娘作证的,想来应该也不少……你们若是还有未了的心愿,就抓紧吧,还有你家那几个孩子,也提前做一下安排,看看是送人还是……他们以后可就是没爹没娘的孩子了,可怜。”

    夫妇俩对望一眼,直觉季妧说的是真的,但是又不愿相信。

    谢昆这回是真的被伤到了:“娘,她说的是真的你真的要让我死!”

    谢姥娘再次睁开眼,看着自己一手养大的儿子



第383章 想一出是一出
    时间进入十一月,一天比一天冷了,棉衣早就上了身,仍挡不住寒气,白天走在外头都忍不住缩脖缩手。

    蔬菜停收后,季妧和胡良恳谈了一番,之后胡良去了制药坊,从小工做起,慢慢接触管理。

    他这一走,里里外外的杂活自然得有人接上,人选也好找——季连松和史勇。

    藤编筐仍是交给五爷爷了,但今年量大,五爷爷一个人忙不过来,为了不耽误事,就组了一个编筐队。

    村里上了年纪的老人大都会编些东西,但手法粗陋,成品自家用还可,上不得大台面。

    五爷爷一点也不藏私,把所需的几种收纳筐的编法,手把手的教了出去。

    经过一段时间的磨合,如今编筐队的效率已经差不多能赶上生产队了。

    季妧跟五爷爷开玩笑,问他教会徒弟就不怕饿死师傅

    五爷爷说,他这一年攒了不少钱,半截身子入土的人,又花不了多少,这些年没少承乡亲们的情,还不如为乡亲们做点事。

    编筐队选的多是些鳏寡老人,生计艰难,又没什么依靠,能有些进项是好事。

    最后,他指了指自己的脑子:“这个还能动,就饿不死师傅。”

    从五爷爷家出来,季妧跟关山边走边说话。

    “我做不来这样,嗯……就是纯粹的替别人想。我招工是因为我想赚钱,把脱水蔬菜的制法公开,是因为不公开也瞒不了多久,与其被动损失,不如主动做个好人,还可以为明年的收购提前铺垫……”

    人之为人,都有做人的原则和底线。

    季妧给自己定的原则是:恶——不作,善——有所为有所不为。

    有余力的情况下,顺手帮个忙什么的,无所谓。但若会危急自身,或者损害到自己的利益,那她还是会选择明哲保身。
1...126127128129130...254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