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运娘子山里汉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枝上槑
最后把切好的猪肚条放在小米椒味汁中浸泡上一个时辰,即可捞出。
这道算是速食,工序比泡尖红椒复杂,但用时也要短上不少。
“猪肚必须用小火煮,煮的时候千万记住不能加盐,不然就老了……”
其实女工们手头都很麻利,步骤也都十分娴熟,季妧之所以叮嘱了又叮嘱,只是因为这批货很重要。
继和季氏味业旗下的百味坊与酱醋坊达成面合作后,留仙楼总店有意向在新的领域,即季氏味业的酱泡菜系列,继续展开合作。
只不过贤二爷自年后离开就再未回来过,没法亲尝,是以即便信任刘掌柜的举荐,也还是本着小心为上的原则,决定先购一批进京,若是效果达到预期,再签署长期订购的契书。
“你只管放一百二十个心,这批即便不送到京城,咱们也没一个敢松懈的……”
谢寡妇这倒是实话,不管合作对象是谁,她们都是如此对待的。
“不过……”谢寡妇有些发愁,“咱们方圆的菜都收的差不多了,现在采买这块是越来越难了……”
庄户人家有菜地的少,尤其是地少的人家,田地部要用来种庄稼,谁舍得种上菜?大部分都是在屋子附近随便开处菜园,了不起占一块地头,供家里人吃足够了,有多余的才会担到镇上去卖。
若还像前两年做脱水蔬菜那样,集中收购一个月,倒也勉强,可惜酱菜园是长线生意,对蔬菜的需求量只有增没有减,所以最好是有源源不断的供应。
“史勇叔和高大叔前两日去了临府的寿康县,等他们消息吧。”
寿康县素有蔬菜大省之称,季妧让史勇和高广直接去找各个村子的里正,以集中采购的方式收购他们的蔬菜,想来应该不难。
“那就好,那就好……”
谢寡妇最近为这事急得嘴上都燎了好几个泡,夜里躺在炕上一遍遍怨怪自己,为啥春耕那会儿不把自家几亩地都种上蔬菜。
后来又一想,也不行,种了蔬菜就不能种香料,种了香料哪还能种蔬菜?
再说她家那几亩地也不够看的……
谢寡妇看了眼季妧,季妧正在看人给橘子去皮、分瓣。
看着看着,自己净了手,找个长条凳坐下,帮忙撕去橘肉表层的白色筋络。
另一边已经有人坐锅点火。
水烧开后,加冰糖至溶解,倒入陶罐内晾冷,再加入蜂蜜搅匀。最后放入橘子,加盖密封即可。
这道蜜汁泡橘子是刘掌柜点名要送进京的其中之一。
以他老道的眼光,必是料到了这类甜品会受到那些贵胄之家的夫人小姐、老人小孩的喜欢,是以橘子价贵如斯,季妧照样购来了几车。
同类型的还有果酒泡香梨、桂花泡山楂,以及冰糖泡酥瓜。
只不过京城路远,便是水路也得二十来天,这么热的天气,想完好送进京而不变质,除非程靠冰保鲜。
季妧起初很是犹豫了一阵,毕竟她还没财大气粗到那份上。最终还是刘掌柜出面,承诺冰费由留仙楼承担,这事才算定下。
留仙楼固然不在乎这点小钱,但也不是冤大头,之所以愿意退这一步,季妧猜来猜去,只能猜到他们是想要制冰的法子。
不然实在解释不通。生意人,便是再好的交情也是利字当先,那贤二爷虽然一张笑脸,精明却是刻在骨子里的,没道理白白让人占便宜。
若是想要制冰的法子倒也好办,季妧并不觉得有什么私藏的必要。与留仙楼共享的话,今后运货冰费归他们,同时也能让双方合作关系更牢靠些。
“谢姨,这几样你盯紧点,后天所有这些都要送到码头,等会儿你去趟百味坊,让堂姐给你抽调好送货师傅以及制冰师傅,他们要跟货进京,每人都给些补贴。”
卤香坊这边自从加了酱菜园,空间便有限了,是以由村里爷们组成的送货队以及制冰队,暂时都归在了西河沟那边,由季雪兰统一管理。
季雪兰确实没有人事任免权,但她享有大部分人事调动权,这不仅是季妧对她的信任,也是对她个人能力的认可。
“诶,我记下了。”
谢寡妇应完声,又看了她一眼。
季妧这才意识到她有话不方便当众说,便解开围裙和她走到了僻静处。
谢寡妇终于得以开口“买地的事儿,让人给你打听的咋样了?”
买地一事季妧早就在打算了,但谢寡妇一直没听到后续,所以才有此一问。
季妧拍了拍额头,最近忙的,确实忘了把这事跟谢寡妇她们通气了。
“孟里正从镇上找的中人,目前买了四十多亩。”
“都在咱们这一片?”
“有二十多亩在邻村,剩下就比较分散了……”
这也是没奈何的事。
地是庄稼人的命根子,不到走投无路,没人愿意售卖。如今兵荒马乱已过,又不是灾害之年,卖的就更少了。
季妧买的这些,一多半是那些地主家转出来的。
这其中,有些是因为地贫不出庄稼但适宜种香料;有些则是因为家境没落,比如杜彩珠的娘家。
也不知是被磋磨的,还是真的生无可恋,杜彩珠的娘没熬过正月就闭了眼。
翠枝真正掌了家,愈发不背人,什么都扒给那个赌鬼弟弟,等杜老财意识到家底快被搬空之时,已经晚了。
杜老财被生生气的瘫痪在床,杜家彻底败落,为数不多的田产也被翠枝卖了个干净,其中一半的地契就到了季妧的手上。
最近听说那翠枝抱着小儿子跟人跑了,也不知是真是假,不过季妧只买地,对不相干的事并不关心。
。
(iishu)是,,,,!
第537章 一见
【】(iishu),
除了这些,其他地的来源就是一些遭了事、需要钱、逼不得已才变卖祖产的农户。
对于这种,只要人品过得去,季妧买下田,照旧雇他们帮忙种地,让他们不至断了生路。
就是土地过于分散,不太好办……
也不是没想过置换,但操作起来并不如想象中简单。
思来想去,决定还是采取租赁土地加雇佣农户的方式,集中种植香料和蔬菜。
其实目前各个村子都有种植香料的,蔬菜采购也有了渠道,季妧大可不必再多此一举。
但原料部把控在别人手里,她始终不能完安心。
若是无事还好,万一被有心人钻了空子……也好有两手准备。
所以地要租,也要继续买。
缸里有粮,心中不慌,手里有地,才有底气。
谢寡妇瞪大了眼“四十多亩,那不得三四百两?”
季妧摇头“没那么高,这里面有一部分是沙壤地,价格连良田的一半都不到。”
四十多亩,在季妧看来还不成气候,但在谢寡妇看来已经不得了了。
毕竟这不是一个大家庭十好几口人的占地,而是独属于季妧一个人的。
不过再一想季妧现如今的生意,几十亩地对她而言,还真不算什么。
就连他们自家,都跟往日大不相同了,早两年,这种日子是想都不敢想的。
谢寡妇忍不住感叹“以前穷的时候,赚一文钱都千难万难,如今不缺钱了,反倒觉得赚钱容易了,你说奇怪不奇怪?”
这就好比问人,是一到一千的距离远,还是一千到十万的距离远一样。
季妧的答案自然是前者。
当你手里只有一文钱的时候,想把这一文变成一两,跟白日做梦差不多。
因为低,没有资本、没有经验,更没有犯错的资格,一不小心就会赔得血本无归。
但当你手里有了一两,反而轻轻松松就能滚成十两、百两,甚或更多。
这中间不单是资本的积累,还有阅历的丰富、眼界的拓宽,以及人脉资源的聚集。
这些道理说给谢寡妇有些困难,但季妧并没有敷衍,而是逐条分析给她听。
谢寡妇虽然一知半解,但在努力消化。
妧丫头说的对,人要不断进步才行。季连松都开始识字认数了,她也不能落于人后,这样才能帮妧丫头管好卤香坊和酱菜园。
聊着聊着,日头到了正中,女工们纷纷停下手里的活,拿着碗去小食堂吃饭了。
谢寡妇让季妧留下一起,季妧摇了摇头,说回家还有点事。
从卤香坊出来,刚转了个弯,就听到背后传来一声妧丫头。
季妧回头,有些意外,杨氏竟然还没走。
“我……我想跟你,说件事……”
季妧还以为她要跟自己说进作坊的事,没想到并不是。
“就是你给大宝做的那个书包……我能不能做了,拿去卖……”
季妧有些意外“这主意是你想的?”
为难成这样,就是为了这事?
杨氏赶紧摆手“不、不是我想的,是明方,明方给我出的主意。”
季明方是个很孝顺的孩子,从他听从杨氏的话,把关于腿伤的秘密藏了那么多年就能看出。
虽然自打事情揭开后他再未对杨氏妥协过,但看着杨氏郁郁不乐,心里也不是滋味。
关于进作坊的事,杨氏在季雪兰之后也找过季明方,希望他出面跟季妧说项。
只不过季明方和季雪兰立场一致,对于她不合理的要求根本不会答应。
杨氏被儿女先后拒绝,愈发觉得自己一无是处,这段时间都不咋和家里人说话。尤其和季雪兰的关系,更是僵到了极点。
季雪兰每天从早忙到晚,根本顾不上这些,抽时间开解过杨氏,见她还是钻牛角尖,也就由她去了。
季明方时间多一些,得空一直在琢磨找些什么事给杨氏做——这是他的切身体会,有事做,人就不会胡思乱想了。
瘦猴抢书包一事给了他启发,他记起村塾里许多学童都眼馋过大宝的书包,而杨氏手工不错,绣花虽一般,但勉强也够用……
于是昨晚从季妧家回去便把想法跟杨氏说了。
季连松和季雪兰一致表示支持。
杨氏有些不自信,经过家反复劝说和鼓励,才打算试试。
她是打算直接扯步开做的,但季明方坚持让她过来跟季妧说一声。
她不好意思上门,这才来找谢寡妇,想托她在中间传个话,没想到就碰上了季妧……
听完前因后果,季妧失笑。
“当然可以。”
得到允许,杨氏终于没那么紧张了,似乎还想挤个笑出来,但因不常笑的缘故,有些怪异。
季妧主动问她,知不知道怎么做。
杨氏示意自己知道。
“大丫想要……大宝去我家时,我也打量过……”
胡家那个细妹办了个什么识字班,召集了一大群村里的丫头。大丫有事没事也会带着妹妹们去凑热闹,倒还真识了不少字。
她确实羡慕大宝的书包,不过从未开口问家里人要过,毕竟她又没有书,也不用去村塾。
还是季明方注意到了她渴望的眼神,然后跟杨氏说的。
季妧点了点头“那你是打算一个人做?”
杨氏被她问愣了。不是一个人,还能几个人?
季妧试着建议“咱们村里有几个针线活好,但碍于身体或其他原因,没能进成作坊的婶子大娘,你可以把她们组织起来一起做,人多力量大……”
杨氏道“明方也是这样跟我说的,不、不过,找那么多人,万一卖不出去……”
村里谁家得块布不想着做衣纳鞋,哪有舍得给孩子做书包的?更别说买了。
“在村塾肯定不好卖,去镇上和县城的学堂书院,不愁没销路。”
见杨氏还是担心赔本,季妧干脆道“这样吧,我先跟你订二十个。”
杨氏吓了一跳“你要这么多书包,做啥,大宝都有了……”
大宝确实有了,但大宝的同学还没有。
季妧也没想到一个书包会给大宝引来麻烦,虽说小孩子的矛盾可大可小,但也不能掉以轻心。
就算没有这茬,纯粹赞助一下村塾里的孩子也无不可。
“你只管做就行了,我自有用处。”
还没开张就来了这么大笔生意,杨氏激动之余,也开始琢磨找人合伙之事。
季妧回家吃过午饭,又歇了个午觉,便拿着几张图纸去了大房家。
家里还挺热闹,四五个妇人聚在一处,已经在说等会儿去镇上扯布的事了。杨氏被围在中间,向来苦相的脸上,竟难得有了神采。
季妧把那几张图纸递给杨氏。
“这个是双肩包……这是单肩包……这个是斜挎包……这个是大宝那种多功能的……”
挨个解说完,又陪三个小丫头玩了会,季妧起身去了百味坊,让季雪兰给她安排一辆送货的骡车,送她去邺阳。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