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福运娘子山里汉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枝上槑

    其他村镇的里正和代表齐聚一堂,挤挤挨挨占满了整个后衙,听说有的还在赶来的路上。

    跟年前相比,才四十出头的县尊潘嘉道一下苍老了许多,官服一看就知道有日子没换了,皱巴巴的跟咸菜叶子一样挂在身上。

    自战火点燃以来,潘嘉道既要在方方面面配合军队,邺阳大大小小的事也不能不管。

    常平仓原本是有储粮的,但年关前就被调去做军粮了。

    谁能想到会有雪灾

    就是提前想到也没有办法。

    朝廷筹措到的粮草连所需一半都不到,府台大人明哲保身不问事,他却不能不管。

    关北若是保不住,头一个沦陷的就是邺阳,听说北梁带兵的那个,可是习惯了屠城的!

    就是侥天之幸不屠城,下场也好不到哪去。

    “……人肉之价,贱于犬豕,肥壮者一枚不过十五千……”

    历史之鉴在前,一朝沦为亡国奴,被当作“双脚羊”,男女老弱都不再是人,而是圈地饲养的家畜。

    他们会把没长成的男丁全都杀掉,女的随时随地被奸婬,也可能和男的一样随时随地被宰杀烹食,那还不如冻死、饿死、战死!

    所以他顶着巨大的压力,以及衙门其他人的反对,擅自打开了备荒的常平仓。

    虽说常平仓建立的目的不仅是救灾,同样也作为备战之用,但两者都需要朝廷下令才行。

    朝廷明知边军粮草不足,又值此存亡紧要关口,却迟迟不肯明发诏令,潘嘉道也是被逼的没办法了。

    常平仓谷亏空,历来是朝廷大忌。

    他已经预料到,不管这次关北能不能熬过去、最终结果如何,他的下场都不会太好,轻则降职革职,重则人头难保。

    可他别无选择。

    兵乱在前,雪灾在后,孰轻孰重

    但眼下又该怎么办为了不让多数人死,而眼看着少数人死,这是对的吗

    他抹了一把脸,摇摇晃晃站起身。

    堂上众人立刻静下来,弓着身子听候吩咐。

    “粮食……暂时没有,你们且回去……想想办法……撑一段时间……我,我……”

    他的话音里浸满了苦涩,可此时谁还有心情去体会。

    没有救命的粮食,大家都苦啊!

    堂上炸开了锅,也顾不上尊卑了,一个个围拢过来,焦急的询问怎么会这样为什么没有粮,常平仓的粮食呢

    潘嘉道深吸一口气平复情绪,没再多做解释,官服都没来得及换,就让人备车,留下一句“我去借粮”,匆匆出了县衙。

    里正们没奈何,只能去询问县丞蒋宿迁。

    作为县衙的二把手,县尊不在,有什么问题,他理该帮着解决和善后。

    偏偏他一推四五六,摆出万事不理的态度,只说好的坏的都是县尊大人的主意,想要讨说法也得等他回来。

    看着一群人唉声叹气出了县衙,一个书办走过来冲蒋宿迁拱拱手:“提前恭喜蒋大人了,高升指日可待。”

    蒋宿迁哼了一声,整了整衣袖:“还想着怎么把这倔头给搬走,他竟自掘坟墓,没想到啊,天下竟然还有这样的蠢货。”

    他仰头哈哈大笑,得意之色难掩。

    蒋宿迁在县丞的位置上呆了十多年,早就想换换头上的帽子了,上一任知县调职后,他上下走动打点,银子使了不少,眼看好事将成,到头来却被潘家道这个匹夫截了胡。

    潘嘉道是正经进士出身,又是朝廷委派下来的,蒋宿迁无可奈何,自此怀恨在心,虽表面装的臣服,暗地里却没少使绊子。

    所谓油滑似吏,说的就是下层小吏虽然职权不大,但也不可轻忽。

    他们大都是土生土长的本地人,家族或许并不显贵,但世代扎根于此,势力早就盘根错结,是名副其实的地头蛇。

    初来乍到的潘嘉道不了解情况,确实吃过不少暗亏。




第133章 黑名单白名单
    刚说到捐粮的事,下午里正就登了胡家的门。

    在他身后,还跟着几个汉子,每人手里都提着一个瘪瘪的口袋。

    胡家是啥情况,里正比所有人都清楚。

    正因为清楚,话才难以启齿。

    “那个……胡家的,你看……这、这不是,那什么……”

    没等他把话说完,谢寡妇就指着堂屋里几袋粮食:“良子都跟我们说了,这是我和妧丫头两家凑的,我们也只能拿出这些,好歹是片心意。”

    灾年最怕断粮,有存粮的人家还好说,没存粮的日子就难了,尤其像胡家这种地少口多的。

    多亏年前妧丫头一再提醒让屯粮,不然这会儿他们家也得干瞪眼,哪还有余粮救济别人。

    里正走进去一看,整整四口袋!

    他跑了半天,说尽好话,口水都干了,也没能募到这一半。

    眼眶当即就湿润了起来。

    “我知道你们家日子也不容易,就年前摆了几天摊,也改善不到哪去……”

    谢寡妇摆了摆手:“努吧努吧还能过得下去,总不能眼睁睁看着乡亲们饿死。”

    里正又转向季妧:“妧丫头,按说你是不必……你没地,又没个进项,还要养大宝,要不把你那份粮食拿回去吧。”

    谢寡妇心道,若是妧丫头把她那份拿回去,四袋就只剩一袋了,到时候里正就该哭了。

    没错,四袋里只有一袋是胡家的。

    倒不是谢寡妇想占功劳,而是季妧不让说。

    他们虽然听了季妧的话,也跟着屯了一些粮,但家里人口多,粮食消耗也快。

    尤其这后头还不知道会是个啥情况。

    谁知道仗打到哪年哪月,谁知道雪灾什么时候过去

    她总得留够一家子未来一段时间的口粮。

    季妧有远见,自己先后屯了几次,存粮相对比较多,家里又只她和大宝两个,因而在留足她和大宝的口粮后,捐了三袋出来。

    而且两家商量好了,精米和白面都没有拿,给的都是黍面杂粮。

    倒不是舍不得,主要是怕招了别人的眼,村里红眼病的人可不少。

    当然,谢寡妇也不否认,自己是有那么一点点小私心。

    毕竟他们也是才过上几天好日子,没道理精米白面送给别人吃,自己吃黍面杂粮。

    季妧都说了,行善也要量力而为。

    “里正叔,谢姨说的对,遭灾的乡亲们要紧,我们暂时还撑的住,只希望这些粮食能帮上点忙。”

    里正叹了口气:“这哪是一点,你这可是帮了我大忙了!”

    季妧皱眉:“情况很严重吗”

    捐之前她是大致估算过的,只要有半数人愿意伸出援手,哪怕捐的不多,也足够受灾的乡亲撑下去。

    但如果实情超出想象……

    她无论如何得先确保自己和大宝不会饿死,不过她手头还有些银子,真到了很严重的地步,这些都可以捐出来。

    但这时节,有银子也难买到粮食,更何况她的存银也就那么点,根本是杯水车薪。

    “咱们村情况倒是还好,关键一让捐粮食,都跟要他们命似的。家里穷的我都没登门,挑得都是家里稍微过得去的,可不管去哪家,一见面都扯着我哭穷,好说歹说,嘴皮子都磨破了,才给舀了小半碗,就这……”

    里正指了指身后的瘪口袋:“跑了一上午,这个小半碗,那个小半碗,拢共凑了这么点,够干啥……唉!”

    这场雪灾,若说乡下是房屋损毁最严重,那镇上和县城就是粮食缺口最严重。

    可镇上和县城就是再严重,也有富家大户认捐。

    庄户人家虽说不敢与之比富裕,但守着田,每年交了税,除开卖粮换钱的部分,或多或少都会留些口粮,确保全家能过到下次收成季节。

    &nb



第134章 着实是个人才
    里正仔细一琢磨,好像还真是这么个理。

    “那数额就不写了!妧丫头啊,叔就知道你是个聪明的,这脑袋瓜子比我家璟儿都灵光。你放心,功德榜上,叔一定把你名字写第一个!”

    季妧简直要给跪了。

    她费了这半天口舌,若还把她名字写在头一个,那她图什么

    “不是……里正叔,你听我说,你不能这么做。”

    里正大手一挥:“你不用不好意思,你这又出粮又出主意的,叔不能让你寒心,怎么也得让你风光风光!”

    你现在就是让我寒心啊。

    季妧深吸一口气,尽量冷静下来和他讲道理。

    “里正叔,是这样的。既然数额都不写了,那就更应该该公正到底。如果仅仅因为谁出的粮多就把谁排在前面,那还有什么意义你应该跟大家说明,排序只根据先来后到,这样他们才不会因为计较谁多谁少的问题,而影响捐粮的心情和积极性。你看你一上午也去了不少人家,下午才登的胡家的门,把我们写到头一个,是不是不太……”

    里正听到最后,神情也变得严肃起来。

    “你说的对,我上午绕这一圈,村里人都看在眼里的,确实不能厚此薄彼,否则太影响形象。”

    临走前,他重重拍了拍季妧的肩膀,一脸满意:“妧丫头啊,你是个好的。太知道为叔着想了,叔很感动。”

    季妧维持着尬笑把他送出院门,心道只要你不把我名字写第一个,我也很感动。

    后面的走向有点超出预料,但也证明了里正着实是个人才。

    为什么这么说呢

    因为他从胡家离开后,并没有立刻就去敲下一家的门,而是花了小半天时间,不知道从哪组了个乐队。

    原本由零星几个人组成的募粮队,一下子变成了一串人。

    当先自然是里正打头。

    在他身后,由两个汉子抬着一块半人高的木板,木板上贴着红纸,顶端还披着一朵大红花。

    另有一人专门捧着毛笔和提早研好的墨汁。

    走在当中的,还是之前负责拿口袋的那几个。

    最后面就热闹了,敲小锣的,打腰鼓的,还有吹唢呐的。

    跟上午一比,这规模和气势立马就上去了。

    一行人敲敲打打,先去了郭四叔家。

    郭四叔是村里的乡老之一,素来很有威望。

    村民有了啥矛盾纠纷,甚至不用他这个里正出面,郭四叔三言两语就能给调停了。

    村里人因此都很敬重他,平日摘点菜打条鱼的都会往他家送。

    那这敬重总不能白受着,又不是观音菩萨,受人香火,总要办点实事。

    就算不以身作则,也总要做个表率嘛。

    抱着这种想法,郭家是最早上门的。

    没想到连郭四叔面都没见着,就被他几个儿媳妇堵在门口一通哭。

    里正就想不明白了,别人哭穷就罢了,他家是咋有脸哭穷的。

    三个儿子都在南方跑货,大孙子在县城给人当伙计,小孙女郭玲打小送进白家,现在都是小姐身边的一等丫鬟了,听说每个月光例银就一两。

    这还是她们自家人出去说的。

    哦,平时喜欢听人夸好话,到需要他们出力的时候,就处处过的不如人了

    里正憋了一肚子窝囊气,最后只要到小半碗粮食。

    打发叫花子呢!

    如今他重整旗鼓,第一个上门的还是郭家。

    几个儿媳妇站在门口面面相觑。

    老大家的强挤出一副笑脸迎上前。

    “里正,你看你这是……最近家里又没啥喜事,你这一弄,不知道的还以为有人要出殡呢……”

    里正板着脸道:“可不敢这么说!四叔身体硬朗着呢,你咋能咒他老人家”

    老大家的被他噎的说不出话来。

    也不好再哭一次穷,毕竟已经有许多村民跑过来看热闹了。

    闹出这么大动仗,郭四叔再不露面是不可能了。

    他披着棉衣,趿拉着棉鞋,装作一副刚从炕上起来的样子,说话之前还扶着门框咳嗽了几声。

    “大侄子啊,你看,年纪大了,身上毛病多,喝了好几天药都不见好……你这来了咋不进门呢,快进来喝杯茶。”

    里正挂着笑脸道:“那四叔,您可得多注意身体。我就不进去了,这趟来也是有正事要办。”

    他往身后指了指。

    郭四叔像是




第135章 既酸又恶
    有了郭四叔做表率,后面的进展就顺利多了。

    村民们的热情空前高涨,捐粮捐的也颇为踊跃。
1...4041424344...254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