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官路人心吴昊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吴昊

    对于当事人来说,如何奉迎,如何溜须,如何拍马,张三江先生对此得心应手,运用娴熟。也正是凭着这惊人的功夫,张三江成了“成功的下级”,也成了他所任职城市的“成功的上级”。

    二是惟上级马首是瞻。对上级,绝对服从,不管上级正确与否,这也是成为“好下级”的必备条件。有的时候,上级为了考察你是不是忠心,特意设计一些场景,设计一些与常理相勃、而领导却有意的指鹿为马,来让你选择。这个时候,考验你的不是智商和能力,而你的忠心和马屁功。

    张三江的《下级学》对这种选择有着明确的分析与解说,所以,这部《下级学》才称得上是一部真正的了不起的拍马屁的厚黑学大作。

    &nbs




第八三一 改天换日
    第八三一改天换日

    新区主要领导拟任公示的闹剧过去几天了,除了老百姓茶余饭后还把孟莎的事儿翻出来消遣一番外,县里的工作又恢复了正常,一切又如以前那般一如既往。但平静的一如既往之下,期盼、焦急、不安和等待,还是让一些人很难淡定。

    县里的官员是暗中着急,但在省里,却大名旗鼓的掀起一场官场“地震”。

    如今的官场,有一条不成方的规定,就是官员被查,仅在小范围内公布,并且语焉不详,能不扩散的,就不扩散。

    这样做,更多的是为了维护政府部门的脸面。

    孟莎出事后,吴昊就曾这样要求过。

    但这样做明显的不足就是,大多数官员和民众没有得到确切的消息。坊间的猜疑也开始四处流传、发酵。事件的巨大震荡和信息公开形成了断裂,致使坊间对事件发生原因的猜疑莫衷一是,甚至愈说愈离谱。

    信息不对称,必为猜疑制造谣言和想象的空间。尤其是官场“地震”之类,公众对现象深恶痛绝,猜疑更是五花八门。对此,官方愈是“沉默”,愈易让人联想多多,说三道四。或许,当地官方有信息公开的“难言之隐”。但无论如何,面对坊间的谣传不能置之不理、听之任之。

    贪官倒台,尽管是坏了“一锅汤”的丑事,可“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最好的办法,就是直面应对,认真汲取教训、引以为诫,采取积极措施予以弥补和消除影响,及时地将事情真相公之于众,就能够重塑形象,得到公众的理解和原谅。极力遮掩,只能说明自身的虚伪,有庇护之嫌。

    吴昊明知这样不好,但没办法,孟莎所犯的错误有点太辣眼了,吴昊总不能鼓励大家上网搜看吧。

    但这一次,省里,郑直书记却有意的把这场“暗震”变成了“明震”,借此掀起一场官场“地震”。

    在这场官场地震中,直接让公众广泛参与,而非职能部门唱“独脚戏”,主动公开,不在语焉不详、遮遮掩掩。

    郑直和胡洲从京城回来的第二天,就在省委机关礼堂召开省直机关千人干部大会。

    每年省直机关都会召开一到二次这样的大会,但一般都是在年末和年初,如今天这样,不当不正的,在近几年来是第一次。所以,接到通知,机关干部原本就感到十分的诧异,当看到前台摆放的参加会议的领导名字时,大家瞬间意识到,出事了:

    因为在前台的领导名单中,多了两位上级领导,一位是主管组织的副部长,一位是主管纪委的副书记。

    中央大员亲临会场,这在以往的机关干部大会上,很少出现。正因为少,所以,大家才意识到要出大事:因为每一次出现这么重量级的人物,无不预示着省级领导的变动。一般的规律是,组织部的首长出现,预示着主要领导的变动,而纪委领导的出现,预示着主要领导双规。

    而今天两个大员同时出现……

    “听说了吗,胡老板被中央诫勉谈话了。这一次不会是……”机关干部就是机关干部,消息灵通不说,话说得很含蓄。

    “不会吧既然是诫勉谈话,说明还没到那一步,只是工作中有失误,相当于警告。但纪委的领导到场就不好说了。”另外一位老道的分析着。

    “你没发现吗,台上的常委少了谁”有细心的人看着前台的名牌,突然说道。

     



第八三二 迅雷不及掩耳
    第八三二迅雷不及掩耳

    虽然议论声已经压了下去,但胡洲一开口,坐在下面的这一、二千名机关干部,还是声不由己的又“嗡”的一声议论开了。

    因为胡洲这一次所谓的发言,完全不是那回事:

    “我的检讨……”胡洲省长开口说道。

    “什么我我没听错吧胡大老板竟然在千人大会上检讨”

    “我的天,今天早上太阳不会从西边出来的吧胡老板怎么会检讨呢”

    “变了,真的要变天了。我就说吗,郑老板绝对不会是个软柿子,看看,让我说中了吧。这手段,雷霆万钧,真的了得……”

    “我怎么没看懂呢以胡老板的强势,怎么可能输呢”

    “这你就不知道了吧之前的有关滨海新区的事,两次常委会,胡老板力压郑书记,把那个叫徐梦华的推了上去,没想到,推上去没有一天,这被网上的那东西给干了下来,太tmd丢脸了,上面震怒了。上面这一震怒,嘿嘿,别说胡老板了,就算是……”

    “大家静一静,我说过,给你们议论的时间,但不是现在。”郑直不得不又一次的强调道。

    “……在新区主要领导拟任的问题上,我犯了严重的官僚主义、经验主义的错误,没有听从同事的意见,固执己见,让我们省蒙羞,给江东抹了黑。通过上级组织的诫勉谈话,让我认识到自己错误的严重性……但我的初衷是好的,只是没有想到,徐梦华会蜕变成这样的人,是我用人不查……” 胡洲的检讨虽然说不上深刻,但作为在江东深耕了几十年的实力派别,挤走一任书记,从来都是说上句的主儿,在千人大会上公开检讨,对胡洲来说,应该是他的做人极限了。

    郑直书记到是对胡洲的检讨没有一句评论,但在会议临近结束总结的时候,做了近二十来分钟的讲话:

    “利用剩下的这点时间,我重点讲一下干部廉洁自律的问题。徐梦华给我们上了一堂生动的课。作为省管干部,出了这么大的问题,作为省委书记,我感到痛心。上级有关徐的问题已经成立了专案小组,在调查其犯罪事实的基础之上,将进一步问责这样的人是如何提拔到领导岗位的。

    调查的重点是,徐梦华与某些领导和部门,有没有利益的输送。

    贪污受贿,堕落到令人发指的地步了,尤其是他与女下属的关系,连普通的老百姓都知道,我们有的同志却还要把他们往一起推,这里面的问题很直得我们深思啊。人家的上告信堆在纪委一百零八封,而且是实名举报,我们的纪委书记却全部给转到徐梦华的手里,这是什么性质的问题

    纪委的主要领导为政不廉,不注意形象,把自己混同于普通群众,忘记了自己的身份和信仰,这是很可怕的一件事儿。

    好在上级组织及时发现问题,把兰大本这个不作为的纪委书记免职、降职,但这只是第一步,希望兰大本没有其它问题。

    从这些实名举报的材料上看,徐梦华之所以走到今天这一步,不是一天两天



第八三三 人都搭上了
    第八三三人都搭上了

    郑书记的这番讲话太有内涵了,虽然没有指名道姓,但能坐在这里的,可以说都是万里挑一的主儿,怎么可能听不出来其另有乾坤呢

    从郑书记的讲话中,最基本的可以听出以下几层意思来,一个就是,徐梦华的事只是个开始,上面还要追查其带病提拔的原因,说得再明白点,上面要追查是谁对徐一而再、再而三的带病提拔。

    第二层意思是,徐的问题不只是与女下属关系混乱那么简单,还有其它问题,而且很是严重,估计这辈子怕是出不来了。

    第三个层面的意思是,纪委的兰大本绝对不止是免职、降职那么简单,这只是第一步,“进去”是必需的。

    第四层意思最让人思量了。上级成立徐的专案小组,尤其是那句“如果我们的上级领导稍微的用点心,负点责,我想徐也不会走到今天的地步。”说得太直白了,不止是直白,简直是裸。只要不是傻子,谁都知道指的是谁。既然知道指得是谁,上面还要成立专案小组来追查,这说明了什么

    一想到这一层,坐在下面的很多人,后背直冒冷汗。大家也终于明白,这位郑直书记为什么说的这么直白,这么裸——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得到了上面的支持。

    其实,这并不难想像。一个省委的书记讲话,那可不是乡长县长,想到哪儿就可以说到哪儿,说错了就说错了,反正也没有形成文字,没有形成文件。但省里的书记就不行了,他的讲话,那是要被记录下来的,然后配上省委的文件要下发的,下面的各市、区、县,要根据这个讲话精神传达。就是说,省委的书记在这种正式场合的讲话,是要经过组织上同意的。

    果然,郑书记讲完之后,组织部的尤龙副部长特别肯定了郑直书记的发言。而纪委事书记柏祥更是直接,指出了江东省在廉洁自律方面的不足:

    一是对廉洁自律认识不足。由于认识上的偏差,致使一些单位和个别党员领导干部对廉洁自律工作重视不够。

    二是廉洁自律工作不到位。有的单位没有把廉洁自律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对一般领导干部存在的贪污受贿、以权谋私、违反财经纪律、生活奢侈等问题的处理规定,大多是照抄上面的,针对性不太强。

    三是机关干部工作作风不实。客观说,由于社会开放程度的不断提高,社会思潮的日益多元化,有的领导坐豪华车、以公车私用,亲自驾车为时尚;有的领导以考察名义公款旅游,进行高消费娱乐,总认为是“生活小事”;

    四是对廉洁自律监督不够。监督机制不健全,手段少,效果不佳,是廉洁自律工作中存在不可忽视的问题。

    柏祥副书记在最后指出,之所以会出现这种现象,与之前担任纪委书记的兰大本,有着直接关系,也正是为了过往矫正,才把张继军同志调整到江东省任纪委书记。

    点到张继军,自然这位新任纪委书记也要表态一番。

    张继军说的不多,这种场合,也不可能多说,但核心的一句话,还是让下面的这一、二千人,听出点别样的意味来:

    坚定不移的听从省委领导,不受任何干扰。

    &nbs



第八三四 二个臭皮匠
    第八三四二个臭皮匠

    吴昊接到江雅杰电话,十分吃惊:

    “你来大青了”

    “我在滨海,是你来滨海还是我去大青”江雅杰直接问道。

    “你有事吗最近县里的事很多,我要周末才能回去。”吴昊这到不是推脱,县长书记一肩担,又是非常时期,他真的不敢离开岗位,就连周末,都是于淼来看自己的。

    “没事我能这么远巴巴的来找你吗你等着我,我马上去大青。”江雅杰说话很冲,吴昊不由得一皱眉。不过,也不好跟她一般见识,只是微微的摇了摇头,放下电话。

    吴昊是昨天接到省直机关干部大会会议纪要及下发的文件的,按着文件要求,要传达到每一名工作人员,上午召开的常委会,研究落实方案,下午要召开全县中层干部大会,把县委的方案落实下去。

    看到会议纪要的那一刻,吴昊心里还是非常兴奋,只是有点不明白,公示撤下去这么长时间了,为什么省里还没有下一步动作

    要说吴昊心里不想,那是假话,但也只是干着急,想问一下,连找谁问都不知道。

    开会之前,赵本水来到吴昊的办公室。

    “本水,你说市里是什么意思县长书记总不能一直一肩挑吧怎么还是一点的动静也没有呢”吴昊站在办公室的窗户前,望着办公楼外的那条车水马龙的大街问道。

    “如果我没猜错的话,应该不是市里的意思。”赵本水想了想说道。

    “你的意思是省里”

    “嗯。我估计市也在等省里的消息。这一次省里的震动还真是有些惊人呀,用一场地震来形容一点也不为过。郑书记的讲话更是直接,就差没点名了,这说明斗争非常的激烈。”

    “激烈不会吧纪要我看了,书记的讲话我也研究了,按着现在的形势,我觉得天真的变了。说句不好听的话,胡只剩下挨打的份了。”吴昊说道。

    “没那么简单。你想想,胡在江东多少年了最少有三、四十年了吗,主政一方就有二十年了。这么说吧,在江东省,从政府机关,到每一地级市,都会有胡的影子。从副省长开始,到常务事省长,最后到省长,深耕三十年,有形的无形的,这张网,可没有咱们想象的那么容易说解开就能解开的。

    还有,别看这一次上面对胡诫勉谈话,但咱们换一个角度想想,会不会是一种保护呢借此诫勉谈话,削减一些胡的势力,借此换取一种新的平衡呢我觉得太有这种可能了。”

    听赵本水这么说,吴昊想了一会,突然说道:

    “你的意思是说,上面虽然对胡不满并削减其权力,但并不想看到一家独大的局面,而是还要在新的层面上维持着一种平衡,只是这个新层面的平衡,就其势而言,让胡从优转向劣,但格局没有变,对吗”

    “我就是这个意思。虽然势弱了,但格局没变,双方的斗争还在,只是谁占上风谁占下风的问题。但并没有达到一家独大的局面,所以,双方为了维持新层面的动态发展,还在寻找着新的平衡点。”

    吴昊看着赵本水,苦笑着说道:“你说都当了这么大的官了,还你争我抢的,不累吗”

    “累,但没办法,必须得争,以一时之累,换取后半生的安宁,值得。否则,一时之轻,却要连累后半生。”



第八三五 的接盘侠
    第八三五吴昊的接盘侠

    下午的大会一直开到四点才结束。

    吴昊回到办公室,打开手机一看,有三个未接电话,全部是江雅杰打来的。

    吴昊赶紧打了回去。

    “你怎么回事明明知道我要过来,竟然把电话关了,是不是有意的”电话一接通,江雅杰恶声恶语的说道,显得十分的气愤。

    吴昊一愣。两个人从相识到在一起这么些年,尽管发生了那么多的事儿,但江雅杰对自己还从来没这么说话过呢,就算分手时抱怨、怒怼,也从来没用过这种语气。

    “江雅杰,你是在跟我说话吗”吴昊对她的这种态度和语气十分的不爽,马上不带任何感情的冷冷回问道。

    这些年,对吴昊来说,从来没有亏待过她,就算是她那样了,还是在分手的时候了她足够的安家费用,够她过一辈子的了,现在竟然用这种口气跟自己说话,吴昊怎么可能拢得住火气

    要说欠,只有你欠我的,我吴昊不欠你。

    江雅杰也没有想到对方会反应这么强烈,稍微的犹豫了一下,语气还是软了下来:

    “我都到了半个钟头了,真是的,你在哪儿呢我去找你。”
1...187188189190191...428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