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小人物的非凡之路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创里有作

    关云天对金融机构的业务流程太熟悉了,他也认为上市公司直接贷款手续繁琐,“那就按照刘行长的意思,怎么方便怎么办。”

    “以昌达集团的名义贷款,自然是简洁方便,可是,这还本付息......”

    “请刘行长放心,既然以昌达集团的名义贷款,一切都由我们负责,绝对不会违约延期。”

    “这不用你说,昌达集团跟我们这么多年的关系了,这点小事还用挂在嘴上我是替你们担心,对方有没有还款计划”

    “我做事虽然热心,但并非没有原则,在我答应帮助他们的时候,我就同时提到了还款计划,对方答应从上市公司的年终毛利中划出这笔资金,我觉得他们的还款计划是有保证的。”

    ......

    在充足资金的保证下,昌达控股旗下的轮胎制造和炼油石化两个关键项目的环保整改如期完成,并顺利通过了验收,这让董事长老段松了一口气,然而,就在他以为万事大吉的时候,上市公司董秘收到一份由环保和发改两个职能部门联合下发的文件,内容跟自备发电厂有关。

    文件转到老段手里,他反复看了几遍,终于把文件内容看懂了,原来,上面的政策要求逐步关停各地的小型燃煤发电厂。看来,两年前就传出风声的计划,现在要正式实施了!

    老段把文件扔到一边,他陷入了恐慌之中,上市公司的炼油石化和轮胎制造两大板块,虽然花了一大笔投资进行环保整改,验收合格后,就可以




第304章 于情于理
    见此情景,老段跟老李交换了眼神,“咱们先回去,等关总问明情况再说。”

    二人离开后,关云天拨出了一个号码,电话接通后,他先说话,“魏处长你好!我是昌达集团的关云天。”

    “昌达集团关云天哦,关总,你好!”

    “魏处长,请问现在说话方便吗”

    “我在办公室,你有什么事吗”

    “是这样,一方面好久没跟你联系了,打个电话向你问好,另外,还想请你帮忙打听一件事。”

    “什么事”

    “据说政府对中小型燃煤发电厂这回要动真格的了,关停势在必行,我想打听一下,具体实施过程有什么计划,会不会一刀切”关云天道。

    “不是据说,而是实实在在的政策,文件都发下去了,你们没看到文件吗按理说应该发到企业手里了!”

    “文件发下来了,我们也看见了。魏处长,你说具体实施过程中会不会一刀切如果能知道具体实施计划,我们也好采取一些补救措施,以便把企业损失降至最低。”

    “不用打听,省里环保和发改部门联合制定政策的时候,我也是参与者之一,具体情况我基本清楚。为了给有关企业一个缓冲期,具体实施过程中,肯定不会一刀切。”魏处长道。

    “哦,那怎么决定先后顺序呢总不会用抓阄的办法吧”

    “这么严肃的事,抓阄太可笑了吧具体情况虽不太清楚,但有个原则,就是环保问题越严重的企业,自备电厂越先关闭。”

    “魏处长,现在还没决定具体顺序吧”

    “还没有,估计很快就会给全省的中小发电厂排序了。”

    关云天马上意识到了什么,“魏处长,这两天你在单位吗?”

    “这两天----,我不出差。”

    “那就好。魏处长,我还有一事不明,把这么多家企业的自备电厂都关闭了,企业所需的用电量,国家电网能保证供上吗”

    “这就是这项政策前几年已传出风声,到现在才准备执行的原因。环保部门单从环保的角度考虑问题,在征求其他部门的意见时,当时工业经济等部门经过测算,认为仅凭国家电网的发电能力,难以满足高能耗企业的用电需求,于是建议往后推迟一段时间,这才拖到现在。”魏处长道。

    “难道把企业的自备电厂关闭了,现在的主干电网就能满足企业的用电需求”

    “据我们能源部门的估算,经过这两年全国各地在电力建设方面的持续投资,现在主干电网的发电量完全可以满足全国各地高能耗企业的用电需求。”

    “再也不会像多年前那样频繁拉闸限电了”关云天对那段经历记忆犹新,当初正是因为县供电局不能满足昌达集团轮胎制造需要的电力供应,他才下决心投资建设自备发电厂。

    “应该不会了,因为电力已经实现全国联网,现

    (本章未完,请翻页)

    在有些地方出现了电力过剩,巴不得你多用电呢。”魏处长身居省级发改部门,了解的信息自然很多。

    跟魏处长通完电话,关云天决定尽快登门拜访,因为他知道昌达控股的炼油石化和轮胎制造两大主要板块,都跟环保监管有关,根据魏处长说的原则,完全有可能将昌达控股的自备电厂列入第一批关停的目标。

    第二天一大早,司机开着那辆奥迪a8,拉着关云天往省城进发,不到十点,就到达了魏处长办公室门外,敲门,得到允许后,他推门进去。

    见关云天来访,魏处长略感诧异,“你怎么来了”

    “昨天通电话,得知你这两天不出差,特意过来看看你。”

    “坐吧。”魏处长起身倒了一杯水,放在关云天面前的茶几上,然后问道:“你所关心的事,昨天在电话里还没说清楚吗”

    “已经说的很清楚了。但是魏处长,昌达控股的炼油石化和轮胎制造两大板块,都是环保监管企业,根据你所说的原则,是不是很有可能把我们的自备电厂排在第一批关停之列”

    老魏脱口而出,“完全有可能,因为关闭中小型发电厂的目的,就是为了环境保护,你们的两大主业又跟环保监管有关,这种可能性就更大了。”

    “魏处长,现在的昌达控股是上市公司,自备发电厂也是公司的三大主业之一,早关闭一天,广大股东就多一份损失。我的意思,能不能想想办法,别把我们的电厂列入第一批关停目标”

    “最好排到最后一批,能多拖一天是一天,你是这个意思吧”魏处长跟关云天是多年的朋友,说话没有什么避讳的。

    “股东们跟广大散户投资者也不容易,即使必须关停,能尽量往后延,他们的损失就能减少一些。”

    “你这想法倒是不错,关键是你们的主业受到环保监管,按照排序的先后原则,理应把你们排在第一批。”

    “魏处长,原则都比较笼统,什么工作不都得讲究具体问题具体对待嘛,虽然昌达



第305章 区别大了!
    面对政策性风险,所有企业都处于被动地位,如果老板运气好人脉广,能最大限度地减少企业的损失,否则,将给企业带来灭顶之灾。

    在政策面前,即使再大的企业也显得渺小,除了无条件执行,基本没有别的选择。

    政策要求关停中小型燃煤发电厂,任何人提出何种理由,也无法改变这一事实,关云天本来就善于审时度势,他知道与其怨天尤人,不如面对现实,积极应对。

    因为跟魏处长是老朋友,关云天也不怕对方笑话,他似乎有点得寸进尺,又提出了另一个请求,“魏处长,将来考虑补偿的时候,不知主要依据哪些因素”

    “哟,你想的倒长远,现在关停政策还没开始具体实施,补偿的事连八字还没有一撇,根本没提上议事日程,补偿依据更是无从谈起。”

    “我是说如果将来有那么一天,涉及到补偿问题,还请魏处长帮昌达控股公司努努力。”

    “放心吧,你们托我的事,我从来都是放在心上的。”

    “那就多谢了!魏处长,我看你很忙,就不打扰你了。不知道给你买点什么合适的礼物,这是我的一点心意,请你收下。”与此同时,关云天从包里拿出一张内存六位数的银行卡,放到老魏面前,随即大步离开了办公室。

    “你,这----,”等老魏回过神来,关云天已经走出办公室好远了。

    当天下午回到单位,关云天拨通了昌达控股董事长老段的电话,“段总,关于自备电厂关停的事,我已经打听清楚了,实际情况不仅确有其事,而且马上就要具体落实了。”

    没有听到利好消息,老段不免失望,“是啊,那就只能听天由命,顺其自然了。”

    “不过你也不必过分悲观,刚才我从省城回来,跟省里职能部门的有关领导见了个面,才知道虽然同样都是关停,但顺序有先有后,并非一刀切,第一批和最后一批的时间差,长达两年之久。”关云天解释道。

    “关总,第一批和最后一批,在本质上又有什么区别呢最终不是都要关停吗”老段无比沮丧地说。

    “政策面前,一视同仁,当然最终都要关停,但先关与后关,区别大了!我去省城的目的,就是找有关部门说明情况,争取把昌达控股自备电厂的关停时间排在最后一批,而且已经得到了有关领导的口头承诺。”关云天道。

    老段对这条消息表现出了兴趣,“把昌达控股自备电厂的关停时间排在最后一批,起码可以延缓公司业绩的下滑,接下来总算可以轻松一段时间了。”

    “段总,刚才我说前后相差这两年意义重大,并不意味着可以高枕无忧地轻松一段时间,恰恰相反,企业应该利用这两年缓冲期,发展其他项目,弥补因为自备电厂的关闭而引起的公司业绩断崖式下滑。这两年时间很宝贵,如果利用得好,电厂的关闭对公司不会造成多大影响。”

    “这个想法虽然很好,但是,现在昌达控股管理层这些人对发展新项目一无目标,二无经验,恐怕我们在两年的缓冲期难有什么作为。”

    如果让老段守摊,也许还勉强可以胜任,要让他发展新项目,开发新产品,确实勉为其难,因为老段以前从事的工作是采矿业,跟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一般工业生产项目属于完全不同的两个领域,对新产品新项目的开发,老段完全陌生。

    说起来,老段还算诚实,如果不懂装懂,说不定将会给企业造成更大的损失。

    但关云天跟上市公司没有直接关系,他只是个旁观者,顶多算个朋友,老段和老李托他办的事,他已经超额完成任务,再往下说,就显得有点多余了,“任何企业都有困难,家家都有一本难唱的戏,反正电厂关闭日期后延了,下一步究竟怎么走,你们管理层商量吧。”说完,关云天挂断了电话。

    老段把关云天说的情况跟监事长老李作了通报,老李赞叹道:“关总这人就是热心,尽管他跟上市公司没有直接关系,他们又不是上市公司大股东,为了自备电厂的事,还专门去省城托关系,把关停时间延期到最后一批,真是令人感动!”

    “他还提到应该利用这两年的缓冲期,发展新产品新项目,用以弥补电厂关闭给公司造成的损失。建议虽好,但是咱们既没有目标,又没有经验,你说应该怎么办”老段两手一摊。

    要说对于工业产品和工业项目的熟悉程度,老李肯定比老段强得多,但老李潜心于中成药的生产与市场推广,对企业发展却缺乏考量,所以,他也提不出什么建议,不过老李终归对关云天更加了解,他认为关云天既然能提出那样的建议,说不定就已经有了自己的想法。

    “解铃还须系铃人,我认为这件事你最好还是向关总请教。”老李建议道。

    “他跟昌达控股公司从来没有过交集,你认为他有办法”

    “表面上看他跟上市公司没有工作上的交集,其实昌达控股的每一个项目,都是通过他建设起来的,包括我们那个中成药项目,能发展到现在的规模,也跟他的支持有关。而且他这个人大局观很强,考虑问题非常全面,长期作为大企业集团的董事长,站得高,看得远,解决问题常常能有奇思妙想。”

    “走,咱俩再去拜访关总。”老段站起来就要往外走。

    “这是你们管理决策方面的事,我就不跟着参合了,再说,现在你跟关总已经很熟悉了,用不着我陪,你就自己去吧。”

    过了几天,老段在酒店订了一个小包间,他想邀请关云天吃饭,电话打过去,“关总,我是昌达控股的老段,今天下班后,晚上有空吗”

    “今天晚上----,段总找我有事”

    “如果你有时间,我想请你吃饭。我来



第306章 自救措施
    今天聚会的目的,本来是要就发电厂关闭前的一段缓冲期内,向关云天请教自救措施,谁知道关云天跟老李谈起了新锐药业的事,而且相谈甚欢,这令老段莫名其妙。

    碍于关云天的面子,老段再不理解,也没法打断他们的交谈。虽然新锐药业公司属于昌达控股的子公司,但药品行业专业性太强,即使他想了解情况,老段也根本插不上手,所以,他对新锐药业的事几乎一无所知。

    尽管跟上市公司没有工作上的交集,但关云天对新锐药业却很了解,因为重组兼并,借壳上市那会儿,关云天跟老李进行过多回合谈判,出于工作的目的,把新锐药业公司当时的情况了解的一清二楚,所以,谈到新锐药业,他们两人有共同话题。

    除此之外,关云天主动提及新锐药业公司,还有另外的目的。

    见关云天对新锐药业公司的事很感兴趣,老李只好陪着,继续这个话题,他顺着关云天的思路,“要想达到四亿元的销售收入,药品的市场没有问题,存在的主要困难是原料,另外,高素质员工和市场营销需要加强。当然,增加一些生产检测设备,扩大生产场地也是必要的。”

    “也就是说主要困难是原料不足,其他需要加强的方面都好办,是这个意思吧”关云天道。

    “我们的中成药是一种复方制品,其中的一种主要原料,从草药市场收集很分散,而且,如果要扩产两三倍的话,即使把全国各地出产的这种草药全部集中到新锐药业公司,也满足不了扩产后的需求。”老李道。

    关云天端起酒杯,示意老段喝酒,放下杯子后,他说道:“段总,你可能觉得奇怪,为什么我突然岔开话题,跟李总聊起了新锐药业的事”

    “关总,你们是老熟人,多日不见,见面后相互关心对方的状况,这很正常,我没感到奇怪。”老段道。

    “我向李总打听新锐药业的状况,并非相互关心这么简单,段总,咱们今天聚会的目的是什么”

    老段茫然看着对方,“向你请教如何自救的措施呀!”

    “请教不敢当,权当探讨吧。前面我已说过,即使对工业企业很熟悉,要找到一个合适的新项目新产品,也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两年的缓冲期,说短不短,说长不长,昌达控股要想通过新产品新项目,来弥补因为电厂关闭而造成的业绩下滑,几乎是不可能的。”关云天道。

    “那就是说,没有什么自救措施了”

    “自救措施当然有,虽然来不及考虑新项目新产品,但总可以想出其他办法。”

    “哦,还有其他自救办法”

    “我跟李总探讨的,就是这个问题。”

    老段和老李都对关云天的话颇感兴趣,“关总,你是说新锐药业可以为自救找到出路”
1...100101102103104...205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