妾室心计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四平调
咸安宫自然而然也收到了风声,废太子气的砸了一地的瓷器,又发了好大一通脾气。
皇上依旧不闻不问,假装什么都不知道,没有半点反应。
就是要这样,让他有一点教训,让他知道自己做错了,就不会再做大逆不道的事情。
清泉宫中,宫女熬好了药,周述宣不习惯别人伺候,还是得由妙荔伺候着。
妙荔看他脸色不太好,问:“王爷怎么好像不太开心”
周述宣接过药一饮而尽,说:“没有什么值得开心的。”
可是明明有好事情发生,妙荔又问:“皇上不是让王爷去太庙祭祖吗这难道不是一件开心的事情”
她听到这个可是为周述宣开心了好大一阵,觉得皇上多少明白了一点事理,开始把目光放在周述宣身上了。
可惜,她还是没有周述宣了解皇上。
周述宣冷哼了一声问:“你以为这是什么好事。咸安宫那边怎么样”
“差不多砸了一窑的瓷器,但皇上没有任何表示。”妙荔把几个消息综合在一起,皇上好像真的要放弃废太子的感觉,于是问:“王爷,皇上是不是真的放弃废太子了”
周述宣盯着她问:“你觉得可能吗”怎么问得出这样的傻话。
妙荔之前忙着开心,被他这么一说,也觉得不太可能。废太子的圣旨不是皇上心甘情愿下的,当时她看得清楚,见架在脖子上皇上依然想维护废太子。
虽然长公主逼他说了永不复立,但皇上总想的出来推翻圣旨的话。
可是皇上又很奇怪地让周述宣去祭祖,一时间竟琢磨不透皇上在想什么。
妙荔思量再三,心中隐约有了想法,开口说:“如此情况,奴婢觉得王爷还是不要去祭祖的好,皇上好像有几分把王爷推出来挡箭的意味。”
和他想到一个地方去了,终于不再傻傻的了。
“这不是本王说话算数的,我劝过了皇上也执意如此,不知他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
妙荔叹了一口气,那就只能硬着头皮上了,“如今这个状况,哪怕知道里面是装的耗子药,王爷也不得不吃下去。”
他恨不得是耗子药,直接让他死了也干净。
周述宣一时间不能挪动回府,就在清泉宫中准备祭祖所用的东西。清泉宫忙得热火朝天,人手不够,
还从别的宫里调了几个奴才过来。
咸安宫里就冷清得可怕了,一向人人巴结的废太子过了好几天冷淡生活,好像已经没人记得他了。只有太子妃,好不容易求了一道圣旨,进宫来看他。
废太子看见太子妃像是看见了希望,过去一把抓住她,迫不及待的问:“你怎么来了是父皇让你来的吗”
太子妃抹了一把眼泪,“不是,是妾身自己来看殿下的。”太子妃不敢说这还是她求了半天皇上,皇上才点头同意的。
废太子缓缓的松开她,坐回凳子上,眼神空洞的说:“完了,父皇真的方弃我了。”
太子妃哭着用拙劣的语言安慰他,“殿下,不会的,父皇不会放弃殿下的。”
第58章 愚蠢的刺杀
一眨眼就到了初九了,宫里奴才办事的效率是极快的,特别是对那些有前途的主子。短短几天的功夫就给周述宣做了一身合适的吉服出来。
晋国以黑色为尊,黑色的吉服穿在周述宣身上,衬的他比以往还要深沉几分。坐在轮椅上暮色沉沉的没有几分朝气,妙荔忍不住埋怨了几句皇上,周述宣都已经这副模样了,皇上还在折腾他。
妙荔担心的问:“王爷,身体怎么样可以出去吗”
周述宣感觉自己还勉强,“没什么大碍,应该可以出去,还是要叫个太医跟着。要是遇到别人刺杀,也好及时处理。”
妙荔在心中瞪了他一眼,嘴上说:“王爷,大早上的说什么丧气话多不吉利。”
他不是到了没办发的地步,也不会说这些丧气话,自嘲罢了。
想当年他也是生龙活虎的,如今却落得如此境地,身体比闺阁女子还要弱,他都快忘了他也习过武了。
今日他去太庙祭祖,不知道皇上心里到底在想什么,但可以肯定的是,咸安宫里的那位肯定不好受。
可惜这一次他猜错了,现在太子开心着,昨日太子妃送了消息进来,说她哥哥已经回京了,还带了几个杀手,已经在太庙周围埋伏好了。只等周述宣的车马一到,马上就能动手。
太子只想到刺杀成功周述宣就会死在今日,没有想过刺杀不成功的结果是什么。
时间已经差不多了,去晚了会误了祭祀的吉时。周述宣先去拜过了皇上,然后从宫中出发直往太庙。
说实话,他这一生还没有正式的去过一次太庙。今天能够去,不论以后结果如何,也算值了。
不巧的是刚出宫门周述宣就受了一股冷风,坐在轿子里面咳个不停。妙荔站在外面都是心惊胆战的,真害怕他有个什么三长两短。
如果倒在太庙之中,又会引起许多人议论,是肯定会说这是不吉之兆。
明明不是周述宣的错,估计又有许多人会把错怪在他身上。
“王爷,还好吗”妙荔在外面关心的问,如果不好他们就不去了。
周述宣强撑着说:“咳…咳咳,没事,咳咳,继续走。”
周述宣都快把肺咳出来了,他此时也怀疑皇上是想让他死在这冰天雪地之中,让他生病都不得宁静。
听着一路都没有停过的咳嗽,妙荔真的想回去骂皇上一顿。是不是在报废太子的仇所以此刻要玩死周述宣。
这么下去真不是个事儿,周述宣恐怕都不会死在太庙里面,就会死在去太庙的路上。
妙荔心急如焚,还是觉得不太妥当,伸手招过来一个太监。
去太庙的队伍一直在往前走,没过多大一会儿。路程已经过了大半,眼瞧这就要到太庙了。
突然,没有任何征兆的从大路边射出一箭,直穿轿轿射进轿内。然后从旁边蹿出几个蒙面人,没有顾及旁边的宫女太监,目标很明确,就是轿子里的人。
“来人护驾,有刺客,有刺客!”
宫女太监被吓得急哇乱叫,场面一片混乱,轿子也被扔在地上。
为首的蒙面人知道自己时间不多,直对目标,一把掀开轿帘想解决里面的人。可还没等他把帘子掀开,一把剑就直插入他的腹中。
里面坐的不是周述宣,而是齐王。
齐王从轿中出来一把拔出自己的剑,踹开倒在脚边的蒙面人。然后又出去,一剑一个解决了外面的蒙面人。
没有多大的功夫,场面就回归平静了。齐王蹲在,一一扯下蒙面人脸上的布,居然还有熟人。
“蠢货!”齐王咒骂了一声,当真是胆大包天,还一次比一次猖獗。
此时御林军也来了,齐王翻身上了御林军的马,交代了要把尸体看好,自己直奔皇宫。
走了一半突然冒出一堆刺客,这个祖是祭不了了。还好是他,如果是周述宣不堪设想。但没得说的,人家的目标是周述宣。
齐王策马急行,还没到皇宫,居然先追上了周述宣。
妙荔看见他远远的过来,惊呼了一声,“齐王殿下,您怎么在这里”
看见是他们,齐王害怕再出现刺客,跳下马跟在轿边。周述宣现在不敢探头出来,害怕再受一阵凉风落下病根就更不好了。
周述宣在轿中喊,“大哥,你怎么回来了”
齐王缕缕自己的袖子,挡住上面的血迹,开着玩笑说:“老三你是不是计划好的,刚才让我替你去送死”
什么送死周述宣一点都不知道。
刚才明明是妙荔看他状态实在不好,害怕他撑不住误了祭祀大礼,所以中途才派人去请了齐王,由齐王代替他去,此时他们正回去和皇上禀报这件事。
周述宣解释道:“我真不知道什么送死,出什么事了”
“你真不知道老二今天要杀你还没到太庙就朝轿子就是一箭。也就是我,如果是你的话现在估计都凉了。为了杀你他也是下了血本,把他大舅子都搭进去了。“
周述宣瞬间明白发生什么了,废太子居然还让人刺杀他,居然还是请的有头有脸的人。太子妃哥哥确实武艺高强,可只要失败了所有人都会知道是废太子做的。
齐王说的对,如果轿中坐的是他,恐怕现在已经死了。废太子那种为达目的不择手段的人,是不会计较大舅子小舅子的,他只要百分之百成功。
妙荔也听得心惊胆战,如果不是她当时再三劝周述宣,现在他们恐怕都阴阳相隔了。
周述宣在轿中叹了一口气,说:“我实在想不明白,为什么他
第59章 兵起
皇上转身大吼,“你是要朕杀自己的亲生儿子吗”
齐王半点不输皇上,气势强大的说:“那种无情无义之人,父皇居然还把他当做儿子。儿臣若有这样的儿子,必定亲手拿刀把它剁成肉馅,包成包子喂狗。然后向上苍乞求原谅,生出这种六亲不认的人。”
“啪”皇上扬手对着齐王的脸就是一耳光,大吼一声:“这里还轮不到你来说话。”
疯了!
真的只有废太子才是儿子,其他的都是想打就打,想骂就骂。目睹皇上的所作所为,妙荔恨不得自己是当日的长公主,一剑刺死皇上。
这个力道对齐王来说不痛不痒,反而是皇上自己用的力气太大,差点摔在地上。齐王抬手摸了一下自己的脸,不急不缓的说:“轮不到儿臣来说话,有人能够说话。这天下不是你一个人的天下,哪怕你是帝王,也不能为所欲为。”
说完,齐王头也不回的就走了。
皇上还站在身后大骂,“畜生,大逆不道的畜生,要气死朕。”
妙荔皇上快站不稳了,才去扶皇上坐下。
齐王不为皇上的话说动,为了长公主,他可以用尽一切的手段。长公主想杀死废太子,他就要帮长公主达成心愿。
官员的年假一般会放到十五后,可是今日一起床,皇上就看见宫门外密密麻麻的跪了一大群文武官员。
这是齐王昨夜努力了一夜的结果,他和周述宣连起来足以请动朝中的大半官员。
皇上忍着怒气问:“你们在这里干什么”
文武官员高声齐喊:“请皇上赐死废太子。”
“你们是要造反吗还把朕这个皇上放在眼中吗”
百官没有做任何回答,依然是高声齐喊:“请皇上赐死废太子。”
皇上已经忍不住怒气了,浑身发抖的指着他们喊,“都起来,都给朕起来,滚回家去,都给朕滚。”
大小官员个个腰杆挺得笔直,中气十足的说:“请皇上赐死废太子,不然臣等在此长跪不起。”
一群人的声音太大,都传到咸安宫去了。
废太子坐在凳子上,宛若一个石人,半天没有任何动静。眼睛死死地盯着门口,他好害怕那里会出现一个人,手里会捧着赐死他的圣旨。
那些人都反了,他还是太子的时候都跟他身后巴结他,现在一个个都在求皇上赐死他。一个个都是落井下石的小人,不就是要杀死一个周述宣吗值得他们这么大张声势。
他不能死,他还要做皇帝。他等不了了,他把这些人都杀干净。
太子心中已经做出了决定,打定主意要一条道走到黑了。
皇上的生了半天气除了把自己累得够呛之外,没有任何作用。一甩袖说:“要跪你们就跪。”
然后推门进去,关上门眼不见心不烦。
在宫里坐了没多一会儿,又听见外面有声音。百官还在高声喊,“请皇上赐死废太子。”
皇上依然不理他们,往内室走了一些。
过了没多大一会儿,外面的官员改变了策略,开始齐声朗诵太祖当年揭竿起义作的诗。
“英雄枉挂三尺剑,不能灭奸扫狼烟。苦受冷面加白眼,惨见百姓遭凌残。敏而受死苦无厌,生不逢时谁可怜。陈胜吴广今不见,世无英雄揭义竿。苍天未遂男儿愿,要凭只手挽狂澜。
太祖江山得来不易,传至今日百余年,望皇上纳前朝教训,皇室中断不能留这中无情无义六亲不认之人。废太子无爱弟爱民之心,三番两次要杀死周述宣殿下,又曾屠杀整个马场。其罪当诛,我主是盛世名君,请皇上赐死废太子。”
前朝便是皇上容忍皇亲国戚为所欲为,草菅人命,无止境圈地才亡了国。
大臣们是在提醒皇上,太祖能揭竿起义推翻前朝。皇上再这样不知醒悟天下一样会出陈胜吴广。
皇上想堵住耳朵不听也没有办法,他心中明白外面的大臣说的一切。也正是因为明白,皇上心中才备受煎熬。
这江山是他从祖宗手中接过来的,不能断送在他手里。
他开始动摇了,怀疑自己这么久是不是做错了。他又觉得没有做错,江山到此时还是好的,就算交给了废太子也不一定真的会亡国。
皇上心中也在纠结,如此僵持了三天,皇上终于退步了。传了一道圣旨出去,贬太子为庶人,且永世不得入京。
虽然没有达到想要的效果,但这也是皇上退了一大步了。百官这才做罢,在宫门外散了。
妙荔听到这个消息,欢欢喜喜得和周述宣说:“太子要死了。”
被贬为庶人,又远在千里之外,皇上不可能再时时刻刻都顾及到他,现在杀死太子简直就是不费吹灰之力。
周述宣却没有办法高兴起来,他总觉得事情不会这样的简单。这不过是一场大风暴的开始,真正的狂
风暴雨还没有来临。
皇上又在煎熬中过了几天,今日已经是十四,皇上又一次到了清泉宫。周述宣心中恐怕对废太子有气,所以也不能留。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