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三国大土匪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黑风土匪

    白虎军团五万人杀入乌孙,补给线太过漫长,西域诸国竭力供给,才能保证前线大军的需求。

    西域的冬季,寒冷干燥,极度缺水,将士们急需饮用水,以及御寒之物。

    为了让身处西域的白虎军团保持战斗力,吴顺只能下旨,从中原运送大批物资进入西域。

    冬季的严寒,使得西域物资短缺,马贼猖狂劫掠平民、行商以求生存,西域各国的精锐被抽调到了乌孙,因此没有能力清扫西域境内愈发猖狂的马贼。

    然而,西域的马贼们做错了一件事,因为饥饿和严寒,他们打军用物资的主意,劫持了一支运送军需的小队。

    这件事很快传到了吴顺耳朵里,军需被马贼劫了,想不愤怒都不行。

    “亲征!”

    吴顺这话一说出来,大臣们可吓坏了!

    这种鬼天气皇上要亲征,这不是胡闹吗不过他们又不敢直接去劝谏,只能眼巴巴的等着诸葛亮等几位大人去劝说,

    “此,太子也被骂出来了,看来皇上是真的被气到了。”

    “是啊,那些该死的西域马贼,胆子也太大了,居然敢动我们补给军队的军需。”

    “自作孽不可活,不过这事也不值得皇上亲征啊!”

    “谁说不是呢,西域有护国公在,一切都还在掌握中,陛下亲征确实冒险了……”

    大殿外,文武官员三三两两聚在一起讨论着。

    大殿内,吴顺刚把吴昊给赶了出去,这个大儿子因为担心自己的安全,一味的反对亲征,听得他耳朵都起茧了。

    “皇上,太子殿下说的并没有错,如今正值冬季,西域气候严酷,并非用兵最好时机啊。”

    诸葛亮出列说道。

    身为吴顺身边重要的谋臣,诸葛亮知道,吴顺亲征并非是因为马贼劫掠军需。

    “朕也知道,冬天吗天寒地冻,补给困难不说,还会加大损耗,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吴顺说道:“不过我们是这样,波斯也是这样!白虎军团杀入乌孙国,乌孙的资源基本耗尽,此时他们还能坚持,多半是有波斯的援助。”

    吴顺的猜测并不是没有理由,乌孙国本是西域的一员,而且还是比较强大的那种,暗卫对他们的调查比较详尽。

    如今战火延绵,乌孙除了要供给自家将士再,还要给波斯大军提供补给,以一国的物资补给两国,乌孙已经是在勒紧裤腰带过日子。

    如今进




第一千一百八十九章:蒸汽机车
    提起长时间训练,吴顺的热情马上就降了下来。如果放在平时,时间长点也无所谓,但是现在,他想亲征,当然不想等那么久。

    “皇上,现在军队中,有一支军团符合刚才提到的条件。”庞统说道。

    “哪支军团”吴顺问道。

    “苍狼军团!”庞统答道。

    苍狼军团,山地作战能力强,转移速度极快,他们还是一直步卒军团。如果配上马匹,速度会更快。

    只是苍狼军团将士崇尚武勇,热衷战场厮杀,如果石中玉知道,吴顺让苍狼军团去搬运军需物资,躲在后方,还不知道这个苍狼将军会怎么想呢。

    “苍狼军团是不错,不过他们是战斗军团,山地战的行家,用作后勤保障,会不会大材小用”法正出列说道。

    苍狼军团是在白虎军团后面建立的,是蜀军中的老军团,立过无数战功,得过无数荣耀!

    让这么一支军团去做后勤并,法正本能的觉得不太妥当。

    “的确是大材小用了,苍狼军团在战场上的穿插能力首屈一指,仅次于骑兵部队。”郭嘉说道。

    郭嘉觉得后勤保障部队既然要设立,还得从新兵开始才好。

    “朕现在就很需要这么一支后部队,你们想想办法。”吴顺催促道。

    “回皇上,后勤保障部队与其他军团的任务不同,训练方式也不同,这个不能着急啊。况且后勤部队掌管后勤,他们必须拥有大量的运输能力!”诸葛亮说道。

    训练一支新军队出来,是需要时间的,吴顺着急,他们可不能急。

    “对啊,运输能力!运输兵!后勤兵!得训练!”吴顺眼中精光闪闪。

    诸葛亮几人看到吴顺这种状态,心中充满期待!因为每次吴顺陷入这种自言自语的亢奋状态,醒来后就会有惊人的想法说出来。

    这个时候的吴顺,完全沉侵在他自己的思想里!

    后勤兵要有强大的运输能力,首先需要拥有好的运输工具,然后还要道路畅通,运输速度才能快起来。

    想到运输工具,吴顺直接起身准备去找蒲元!因为工部正在秘密研制一种最新的科技。

    “皇上,您要去哪儿”

    见吴顺还没有从亢奋中恢复,诸葛亮几人连忙追问道。

    “你们跟着朕去工部,一会儿你们就知道了!”吴顺依旧没有从亢奋中清醒。

    “皇上去工部干嘛”庞统不解。

    “别问了,快跟上,皇上去工部的次数还少吗”徐庶无奈道。

    自从云岭回京都,吴顺是一有空就往工部的作坊跑,比上朝还轻快!

    众臣也很想知道吴顺在工部忙什么,但是问过蒲元后,也没有得到一个明确的答案。

    工部的一个秘密作坊里,蒲元正和他的徒弟们研究一份图纸,这份图纸比吴顺提供给他们的草图精细了不是一星半点。

    看着那些复杂的线条和数字,蒲元他们在激烈的讨论着,时不时还会争辩几句。

    “大人,皇上来了!”

    一个工匠跑来向蒲元禀报道。

    “皇上来了,快随我去迎接。”蒲元忙道。

    吴顺经常来工部追问进度,他们可不敢怠慢,蒲元带着十几个徒弟慌忙出去迎接。

    “蒲元,朕又来了!那东西怎么样造出来了吗”

    隔着老远,吴顺便问了出来。

    “臣蒲元,参见皇上!”

    “臣等参见皇上!”

    蒲元带着他的徒弟们行礼。

    “好了,别多礼了,快带朕去看看那东西造得如何了”吴顺说道。

    “皇上,您说的车已经建造好了,只不过每次只能行进百步!动力还有待改进。”蒲元有点尴尬地说道。

    每次吴顺交给他的任务,他都能完成得很好,唯独这一次例外。

    因为车的性能与吴顺说的相差十万八千里,蒲元和他的徒弟们心里惴惴不安。

    吴顺要去看,蒲元也只能硬着头皮在前面带



第一千一百九十章:确定亲征
    蒸汽机车走了百余步就停了下来,动力不足,它不能继续往前走。

    “皇上,这就是机车目前能行走的最远距离。”

    蒲元很尴尬,这次测验,还没有平时表现好。

    看到蒲元小心翼翼地说话,吴顺连忙安慰道“很不错了,这才多长时间。这个进度出乎朕的意料”

    蒲元这个工作狂人,吴顺可不能给他太大的负担,自己原本就提供一份简单图纸而已,能做到这样,靠得的完全是兵部的这些匠人们。

    “皇上,我们已经找到改进的办法,零部件正在制作之中,不能立刻演示,还请皇上恕罪。”蒲元又道。

    他知道吴顺对这个“车子”很感兴趣,从京都通往全国各地的驰道明年就会开始动工,这给了蒲元不少紧迫感。

    虽然吴顺也说过,修驰道是为了方便各地与京都的联系,但这些工程,都跟工部有关,蒲元自然知道新驰道的规划。

    其中有为车而事先做的准备,比如驰道硬化,将来机车可以在路上行驶,驰道就是最好的道路。

    蒲元在心中下定决心,一定要在驰道完工之前,将吴顺要的车的做出来。当然了,驰道通往全国各郡,可能要修很久。

    “好好改进,如果你们把车造出来,朕有重赏!”

    蜀国匠人是智慧与勤劳的结合体,吴顺不会吝啬他的奖励。

    “谢皇上!”

    蒲元带着徒弟们,俯首谢恩。

    ……

    ……

    离开工部,一路上诸葛亮几人一直在向吴顺询问,机车的用途,吴顺只能将后世车辆的作用说出来,给他们做参考。

    “皇上,您刚才说的火车,造价也太高了,以国库中的钱粮,恐怕都造不出一辆吧。”徐庶感慨道。

    “以我们蜀国的国力,完全可以造的起,不用担心。如今蒲元他们还没有攻克难题,一切都还是朕的幻想。”

    吴顺说道。

    “皇上的想法,很快就会变成现实,今日看到蒲元大人他们造出来的东西,臣对比深信不疑。”

    徐庶说道。

    听吴顺说了火车的作用,感慨火车方便的同时,徐庶也为它的庞大支出赶到震惊。

    毕竟车要造,火车跑的道路也要专门修建。

    吴顺的奇思妙想,给了他们几人巨大的震撼,他们现在就怕自己活不到那一天。

    跑得比战马快的火车,能装几十人的运兵车,专门托运火炮的拉车,今天,吴顺向他们透露了太多东西。

    尽管他们是当代智商高绝之人,也是被吴顺勾勒出的蓝图所震惊。

    如果真有那么一天,中原该是多么强大

    想必那时候,蜀国已经屹立在世界之颠!

    为了把几个人散发出来的思维给拉回来,吴顺不得不出声道“关于车的构想,朕就不多说了,有工部的众人去做,总有做出来的那天。如今困扰朕的,还是西域的战事。”

    “皇上还是想于冬季用兵”诸葛亮问道。

    “并非是朕想,而是暗卫又消息传回来,安息与乌孙,波斯又达成了秘密协定,准备对白虎军团出手,而且贵霜帝国最近也不安分。”吴顺说道。

    西部局势愈发扑朔迷离,如果只是乌孙和波斯,吴顺不会那么着急亲征。

    现在安息又跟中原站在对立面,还游说了贵霜,这种情况下,白虎军团的处境非常不好。

    “安息人果真反复无常,是该严惩!”诸葛亮说道。

    两面三刀的人,没人会喜欢,何况是一个国家呢。

    “西域外面,安息,波斯,贵霜,乌孙四国很可能形成联盟,将我们中原势力清楚掉。我们的军队在西域,这些国家感受到了威胁。”吴顺说道。

    他担心的就是这个,贵霜帝国原来只是西域大月氏的一个部



第一千一百九十章:培养新人
    “姜维,邓艾,王双!”

    这三人跟随朕出征,吴顺说的干净利落,一下子点了三个人名出来。

    都是年轻人!

    这一次,吴顺没有从六位大臣中挑选,他要启用新人,给新人机会为国效力。

    “皇上,臣近来无事可做,愿随军出征!”郭嘉说道。

    他可是大臣中,唯一一个支持吴顺现在出征的大臣,谁知道吴顺居然没有带他,这让郭嘉心里有些遗憾。

    给皇上献策,杀外国人,这是他郭嘉一直想做的,但是吴顺要培养新将领,他是没有机会了。

    “奉孝,你堂堂朝廷重臣,竟然会无事可做看来真要给你分配一些任务才行。”吴顺笑道。

    郭嘉为了随军出征,一时口快,给了个把柄,吴顺一下就抓住了,没让郭嘉失望。

    “皇上,臣这是口误……口误。”郭嘉欲哭无泪,他想去西域,想上战场,可不想在国内完成什么任务。

    “不管你是不是口误,今年各学院的评比就交给你吧。”吴顺说道。

    每一年,蜀国各学院的学生会进行统一的考试,用来检验学生的成绩以及学院的教学质量,这件事本来归诸葛亮去处理,现在吴顺一开口,这个繁琐的“重任”就落在郭嘉的肩膀上了。

    “皇上,学生评比一直是孔明份内的事,臣冒然插手,怕是不好吧。”郭嘉狡黠地一笑。

    “孔明,你介意吗”吴顺笑问。

    “回皇上的话,臣求之不得,又如何会介意哈哈哈哈……”

    诸葛亮爽朗地笑道。

    “孔明,你……”

    郭嘉无奈地指着诸葛亮,被吴顺盯着,下面的话又给咽了回去。

    “奉孝平时最是清闲,学生评比只是繁琐,并非难事。”诸葛亮道。

    “自然是不难,嘉平素最最不喜的便是繁琐。”

    一想到评比的考题,屏蔽之后的改题,学生名次,学院名次,郭嘉就一阵头大。

    “就这么定了,好好评比,朕很想知道我们的学院,培养出来的学生,都是什么水准。”吴顺这么一说,就把事情给定了。

    郭嘉没办法,只能接下这任务。

    ……

    ……

1...584585586587588...605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