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三国大土匪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黑风土匪

    “是要回去汇报一下,三线都取得大胜,正好询问一下父皇的下一步计划。”吴天说道。

    取得了胜利,是趁胜追加还是原地待命,都得吴顺下令才行。

    “二皇子,不如你回去向皇上汇报效果吧,本王在这里领兵固守,等待皇上的下一步计划。”曹操说道。

    “也好,那就我去一趟。”吴天很想得到吴顺的夸奖,所以曹操的提议,他直接就同意了。

    ……

    ……

    乌孙王城,此时是中原军队的重要据点之一,吴天回到这里,发现原先破碎的城墙已经被修补得差不多了,新修补的城墙,前进一丝异域风格,多了一些中原的因素。

    “父皇,安息人已经败退,西域王正在安息境内扎营,等待您新的命令。”吴天对吴顺说道。

    &nb




第一千二百零七章:胸襟
    “哈哈,石将军客气了,有苍狼军团在此,安息人和波斯人不值一提!”

    曹操哈哈大笑,扶起石中玉!

    “这位便是沙摩柯将军吧”看到石中玉身后,站着一名威武健壮的将领,曹操问道。

    “末将参见西域王!”沙摩柯再次向曹操行礼!

    “沙摩柯将军不必多礼!”曹操笑道。

    蜀国随便一支军团便有两员大将,曹操非常羡慕,也明白了自己当年为何会输。

    带着石中玉沙摩柯回到大帐,曹操重新分析了当前他们遇到的情况:“诸位,现在波斯人和安息人混在一起,步骑结合,我们很难攻击他们的安息的城池,在野外,如果波斯人避战,我们将完成做到皇上的要求。”

    因为自己是刚到,石中玉并不想发表意见,但是曹操将目光锁定了他。

    “西域王,诸位将军!我认为,皇上并不想攻打安息,只是想让我们拖住在安息境内的波斯军队。”石中玉说道。

    他所说的,在场的人一听就明白!

    吴顺正在扫荡乌孙国,不希望被打扰!所以要求曹操给安息国压力,断掉乌孙可能的增援。

    “石将军,你说的固然不错,但为了拖住波斯军队,我们还是需要不断的进攻才行!”

    徐晃出列道。

    “没错,我们南线战场,必须要寻找机会与安息,波斯人作战,打乱他们的计划。”曹操总结道。

    “说那么多做什么,我们直接杀过去就行了,攻打安息的城池,他们难道不防守吗”沙摩柯说道。

    “西域王,我想起了皇上曾经用过的一战战术!”沙摩柯的话,让石中玉很兴奋,因为他从中得到了启发。

    “石将军说说,是各种战术”曹操道。

    能让石中玉这样的军团主将兴奋,对战局应该有帮助。

    “末将记得,皇上打益州的时候,用过一招围点打援的战术!”

    石中玉说道。

    “就是围住一个点,吸引敌人的增援,然后集中力量打掉。”石中玉怕众人听不懂,又解释了一道。

    其实他说道围点打援这四个字,大家都听懂了的。

    “围点打援,确实可以将安息人和波斯人牢牢钉在安息境内!”

    曹操想了想又说道:“不过这个点,一定要选好!”

    围点打援的那个点,确实是重中之重,必须选择一个敌人不得不救的地点来包围才行。

    “打他们王城!”夏侯惇说道。

    “越过两座城去打不妥。”徐晃反驳道。

    冷兵器战争,无法跨越式地去进攻!如果前面的城池没有攻破,就去进攻后面的城池,对进攻的军队来说,那是自取灭亡之道。

    “那我们到底进攻哪里安息人才会不得不防守”夏侯惇问道。

    “夏侯将军,我们不管进攻哪里,安息人都会防守,关键是波斯人会不会帮助他们!如果帮助,我们的目的就达到了。”徐晃道。

    在战力上,夏侯惇比徐晃强,但是在军师谋略上,徐晃比较出色一些。

    “没错,关键是波斯人!波斯人多是骑兵,来去如风。”曹操道。

    “西域王,我们能不能围住一支重要波斯骑兵迫使波斯人救援”

    石中玉问道。

    因为安息国的城池对波斯军队来说,丢了也没什么大不了,又不是自己国家的城市,怎么可能会上心

    如果围住一支重要的波斯骑兵,那效果就不一样了。波斯人一定会拼命救援,这么一来,不就把波斯人钉在安息国境内了

    “重要的波斯骑兵可能要包围波斯王才能达到这种效果吧。”曹操感慨道。

    包围了波斯王,直接剿灭就好了,干嘛还费那个心思围点打援呢

    而且,波斯王是那么好包围的吗

    波斯骑兵勇猛起来,那也是很猛的!一般的骑兵根本不是对手!

    &nbs



第一千二百零八章:西方的消息,做中原的皇帝
    中原皇帝吴顺亲征,亲率中原三支军团与域外四个国家进行大战,周边国家瑟瑟发抖!

    与此同时,西方的罗马也发生了一件大事!

    与中原结盟失败,罗马皇帝戴克里先并没有沮丧!在中原以一敌四的这段时间里,他找到了一个绝佳机会!

    因为波斯王在东方进行大战,罗马东部公国没有外部压力,在戴克里先的命令下,罗马帝国的所有公国一起出兵,击溃了西部的日耳曼人,打退了蛮族的侵袭!

    罗马军队取得大胜,使得罗马人空前团结!内部纷争使得罗马越发衰弱,甚至抵抗不了外族的入侵,如今在戴克里先的带领下,他们有望恢复罗马荣光!

    想到东边的波斯人正在与中原军队作战,正在兴头上的罗马帝国皇帝戴克里先决定发兵东征!罗马军队要夺回被波斯侵占领土!

    罗马帝国动作,瞒不过中原的暗卫,因为吴顺的关系,暗卫早就将“业务”开展到了西方的罗马。

    如今暗卫的情报网,已经不局限于中原!

    每个附属国,邻国,敌国都会有暗卫的身影!

    ……

    ……

    乌孙国的王城,吴顺取名光明城,意寓光明洒满人间!

    在光明城,乌孙人已经接受了中原人的管理!

    因为他们发现,在中原人的管理下,他们的生活竟然比以前更幸福!

    对于乌孙国的平民或者穷苦人来说,现在的日子简直是神仙般的,平时他们想都不敢想。

    以前,乌孙的贵族过着骄奢淫逸的糜烂生活,苦难全都是底层平民在承受!

    现在中原人赶跑了那些贵族,习惯了苦难的平民突然得到礼遇,他们当然心存感激!

    中原人不可怕,他们不会乱杀人!

    中原人讲信用,只要遵纪守法,就能好好生存!

    也许是乌孙人的国家民族意识还很淡薄,吴顺在这里对他们好,他们就拥戴吴顺!

    乌孙国内,已经基本恢复了秩序,乌孙王带着剩余的军队远遁,逃入北匈奴的地盘后不知去向。短期内是回不来了。

    “儿臣想去南线作战,请父皇恩准!”

    以前乌孙王的宫殿,现在是吴顺的了。在这里,二皇子吴天正在向吴顺求战。

    “朕已经派石中玉和沙摩柯去了,你就不用去凑热闹了吧。”吴顺说道。

    现在曹操的身边猛将也不少,有夏侯惇,徐晃,石中玉,沙摩柯,有这四位猛将在,安息人和波斯人已经不足为虑。

    何况现在曹操手握六万大军,实力是相当雄厚!吴天的八百龙卫去不去已经无所谓了。

    “父皇,如今乌孙趋于平静,乌孙军队不会再回来,白虎军团也都歇着了,儿臣想去南线练练兵!”吴天再次请求道。

    他现在是龙卫统领,特别想带着龙卫去立功!

    “营啊,带着你的人去把,别给朕丢脸!”吴顺说道。

    “谢父皇!儿臣告退!”吴天兴奋地说道。

    他还退出大殿,曲阿匆匆从外面冲进来:“启禀皇上,罗马人出兵波斯,已经打上了!”

    “哈哈哈,好!朕早就料到有这一天,戴克里先没有让朕失望!”吴顺笑道。

    他都把波斯的国王拖在这儿了,如果戴克里先还没有干出一点成绩来,那也太说不过去!

    再怎么说,罗马也曾经辉煌过不是!

    “曲阿将军,罗马人攻打波斯什么时候的事”吴天问道。

    “回二皇子,这是暗卫送来的加急奏报!罗马人已经杀进波斯境内了。”曲阿说道。

    “罗马人已经杀进波斯境内,那不是说波斯王要退回去防守了”吴天问道。

    “应该是这样!”曲阿答道。

    “父皇,波斯王退走,儿臣没必要去南线了!”吴天像个漏气的皮球,顿时就瘪了。

    没有波斯人,只有安息人,吴天实在没有什么兴趣。

    “朕早



第一千二百零九章:父皇不可
    “父皇!不可啊!”

    吴昊地跪倒,表情非常之惶恐!在中原,吴顺就是人们的精神支柱,吴昊不敢想象吴顺退位后的情形。

    监国时,吴昊做了不少重要决定,但那都是因为他知道有吴顺在他身后给他撑腰。万一他有错,有吴顺在,也出不了乱子。

    接任蜀国皇帝,吴昊还没有做好准备!至少现在,他是想都没想过。

    作为太子,吴昊只想尽力替吴顺分担一些政事,仅此而已。

    “昊儿,你也监国那么久了,治国也就是那么回事,你怕什么呢”吴顺问道。

    吴昊惶恐的样子,吴顺看在眼里,他知道吴昊确实没有做好准备。不过权力总是要交接过渡的,将来是年轻人的天下。

    “儿臣只愿尽心辅佐父皇治国,不想做皇帝!”吴昊说道。

    “你不做皇帝难道让你二弟做吗朕和蜀国的谋臣武将们打下来的江山,需要在你们的手中继续壮大下去。你二弟一心替你扫清周遭不平,不可让他分心他顾。”吴顺说道。

    在西域的时候,吴顺就给吴天说过了,而且吴天的心思全都在军事上面,并不喜欢处理政务。

    “儿臣明白了,可是父皇为何突然与儿臣说这些难道是……”

    吴昊有话不敢说出来。

    不过从他悲伤的表情上,吴顺看得出来,这小子想岔了!

    “昊儿,别多想。朕身体很好!让你来做皇帝,朕已经考虑很久了,要不然也不会给你这么长时间去熟悉群臣,熟悉政务。”吴顺说道。

    吴昊做了皇帝,吴顺就是太上皇,退居二线的吴顺会更有威慑力,而且周边的大环境,吴顺几乎打造好了。

    吴昊登基后,中原的大环境是非常好的。

    军事上,只要坚持钻研保持国家关注度,军工技术会稳步向前发展。

    经济上,注重基础设施体系建设,给百姓设定合适的税收政策,鼓励生产,鼓励商业,继续开拓对外商路,使得财富流入中原。

    政治上,高薪养廉,给足官员社会地位及俸禄,同时严办尸位素餐之人,促使政治清明!

    只要吴昊注重这些,有文武大臣们群策群力,蜀国会继续发展壮大下去!

    “父皇,儿臣一定要做皇帝吗”吴昊知道吴顺定下的事情,几乎没有更改的可能,可是他还是抱走一丝希望。

    “哈哈哈,既然早晚都要做皇帝,晚一点还不如早一点!至少现在,朕还能给你掌掌舵,看看方向!”吴顺笑道。

    吴昊接受了自己的决定,吴顺还是挺欣慰的。

    “儿臣明白!全凭父皇做主!”吴昊道。

    ……

    ……

    华夏十年五月,吴天在朝会上宣布要将皇位禅让给太子吴昊,这件事在京都乃至整个中原来说,无异于一场浩大地震!

    在人们固有的思维里,只要吴顺还没死,吴昊就只能是太子!

    吴顺要退位,这件事情迅速向全国扩散,甚至消息灵通一些的附属国都一个了。

    中原民众自发组织起万民请愿,恳求吴顺不要退位!

    州郡官员集体上书进言,哀求吴顺继续领导他们治理蜀国。

    京都的官员们,此刻正在诸葛亮府上集会,他们想商讨出一个法子来,让吴顺取消退位的决定。

    “诸葛大人,你倒是说句话呀,皇上不能退位啊。”一个官员带着哭腔道。

    他们这些官员商量了半天,诸葛亮自顾自地悠哉喝茶,郭嘉在一旁自斟自酌,偶尔掺和一两句。庞统和徐庶在闭目养神,如同老僧入定!

    朝廷的几大顶梁柱只有法正讨论得比较积极。

    “韩大人,你也知道,皇上决新已下,我等是无法改变的。”诸葛亮说道。

     
1...589590591592593...605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