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武侠修真

聊斋世界游记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漠看三生

    嘴里念叨着这个有些霸气的名号,苏碧瑶站在原地久久没有动弹,直到有过路的村民好奇的过来打望才惊醒了她,掏出张薄纱遮住容颜,起身向南走去。




第八十九章 王朝的希望
    隔壁雅间。

    既然已听不清楚,程元干脆收了功力,一边吃喝一边消化着刚才听到的信息,结合自己这几天路上的见闻,不由暗感京城局事之凶险,同时这也体现了**政权的特点,那就是主子一发疯,下边的人都要跟着遭殃。

    在与苏碧瑶分手后自己就马不停蹄的往京城赶,由于近一个月时间都呆在船上,使得消息有些闭塞,所以当他刚踏进真定府,便听到了一连串天大的消息。

    九月十四,明肃帝下诏:太子张弘阴谋叛乱,依律剥夺太子之位,贬为庶人,全家流放辽州,终生不赦。

    同日另有一道诏令发往慈航寺:因揭穿太子谋反有功,特册封普渡慈航为“清静极乐慈悲护国佑民**师”兼“河东宣抚使”,允其上朝参政,为国分忧。

    这两道圣旨一出,天下大哗!

    太子一家先前为了避嫌,几个月前便自闭于东宫,本以为父皇会查明真相还其一个清白,没成想还是落得这般下场,而把他定为叛逆的铁证,便是从东宫后殿的影壁上抓出来的一条三爪蛟龙。

    那妖物在前年逃脱之后就不见了踪影,普渡慈航一直没有放弃对它的追查,通过一年多的努力,终于在前些天又找到了它的踪迹,而当得知之这妖物竟然藏匿在东宫的时候也是大吃一惊,如此大事不敢怠慢,连夜就进宫向皇上禀报了此事。

    二天一早,上千御林军将东宫围了个严严实实,在明肃帝和数位当朝重臣的见证下,普渡慈般施展**力,一番争斗后将躲藏在东宫后殿百龙图壁画上的三爪蛟龙当场擒获,又将上次斩下的脚爪拿出来一对比,确定了它就是在前年二月的春正月天地合祀典礼上捣乱的那条青蛟。

    先前的一番斗法把整个后殿打得个稀巴烂,众人站在废墟上,看着原本十来丈的妖物被普渡慈航收进了一个金钵里化做半尺来长的小蛇游走,任其如何扑腾都没能从那巴掌大小的金钵里逃脱出来。

    太子脸se惨白,可仍咬着牙挺直了身子。一家人紧依在他的身边,一双才十一二岁的儿女似乎也明白了事情的严重性,任泪水大颗大颗的滴落也没有哭出声来,场面紧张得就快要令人窒息了。

    “咿咿呀呀……”

    一阵婴儿的牙语声打破了这片沉静,众人抬眼看去,只见太子的第三子,还未满周岁的庆恒小郡王,从太子妃的怀里伸出了小脑袋,挥舞着稚嫩的小手,正对着普渡慈航嚷嚷着,似乎对他的行为相当的不满,想让其把那头蛟龙再放出来好跟它玩耍似的。

    “妖僧…妖僧,妖僧!”

    左相大人先是喃喃自语,慢慢的声音越来越大,最后的这道怒吼更是犹如从九天劈下的雷霆,在众人心头炸响开来,震得大伙的脑袋都跟着一块在轰鸣。

    方存孺已年近古稀,身为儒家弟子,他个人的修养很高,平日里因政务教训起百官来也是以理服人,显得温文儒雅。而此时的左相大人则怒发冲冠,从他那瘦得皮包骨的身体里迸发出强大的气势,就连刚才号称请得佛主上了身的普渡慈航**师都有些抵挡不住,悄悄退了几步,低下头来避开那两道炽如烈阳的目光。

    心存浩然正气,何俱妖邪魑魅!

    “你这妖僧!使出如此下作手段欲陷太子于不义,到底是何居心”

    方存儒对着普渡慈航**师厉声怒斥道。

    “阿弥陀佛!善哉!善哉!”

    这声佛号犹如晨钟暮鼓、流水潺潺,听得人心里一下子平静许多。

    “老大人误会了,贫僧绝无此意。这孽畜虽出现在东宫,可也不能认定就是太子所为,一切还需陛下与诸位大人仔细调查后方能下定结论。”

    普渡慈航**师温声细语的回道。

    “哼!”

    左相大人虽然愤怒无比,可找不出证据来也是莫可奈何。

    他转向明肃帝那边,翻身跪倒在地,悲呼道:“陛下!太子的品行您难道还不清楚吗他是绝不会做出这等事出来的,敌人使出这样的奸计,就是想让你们父子失和,继而引起朝纲混乱,最后危及天下,陛下万万不可上当啊!应当派人彻查此事,揪出幕后元凶,还太子一个清白



第八十九章 夜探杜府
    吃过午饭出来,程元一路往东城行去,顺道也见识下京城的风景人物。

    做为大夏王朝的首都,虽然地理位置不像中原或南方那样优越,可得以天下各地的供养,依旧可称得上是帝国最为繁华的城市,加上开国之后就几乎没经历过战火,通过几代人努力建设下来,地方越占越大,整个城池给扩成了四重,分为外城、内城、皇城和宫城,城各有门,有“内九外七皇城四”之说,常住人口就有近两百万,加上流动人口,起码三百万出头。

    走在熙熙攘攘的大街上,到处都是车水马龙,人声鼎沸,不过要是仔细瞧去,却又在他们的眼中看到有种害怕焦虑的情绪和几分茫然,看来朝堂上所发生的事情对于京城的底层百姓来说也不是没有影响。

    到了东城,程元沿着思贤坊一路溜达过去,走了小半个时辰,来到了一条街口。这条街上住的几乎都是些官员或权贵,四周有兵丁巡护,白天还没什么,到了晚上恐怕防卫更加严密。

    程元一身士子穿扮,看上去就不像坏人,所以也没人过来盘问他,再加上在进城时只交了两个大钱就被放进来了,也没说搜搜身什么的,这让丢了身份文书的他也松了一口大气,看来这京城的管理也不是很严嘛!

    左边第四个院子应该就是杜婧雪她的家了,不过这户人家已是大门紧闭,上头原本应该放置匾额的地方空空如也,从残留下的痕迹来看怕是才撤下去不久。

    “莫不是搬走了”

    程元心里虽然有些焦急,但仍不动声se的从一旁走过。出了这条街,找了家客栈住下,先洗去一路的风尘,然后就倒在床上养精蓄锐,等着晚上再去打探一番。

    梆--梆--梆--

    三更时分。

    程元换上了夜行衣,把从段仲全那得来的软剑扣在腰上,戴上面罩后便从窗口翻上房顶,一路向着杜府潜去,绕了两刻来钟,沿途躲过几拨巡夜的官兵,终于顺利的到达了杜府的后门。

    后巷里黑漆麻乌的,周边人家也早就睡下了,等了一会见没啥动静,程元腾身而起,半道上一点墙面就越过近两丈高的围墙进到了里边。

    从厨房钻了出来,小心翼翼的往前面摸去,一连经过几间房屋都没能嗅到点人气,庭院里没人打扫铺满了落叶,看过去一片萧瑟。

    就在他以为杜家的人都已经走光了的时候,迎头一片灯火吸引了他的注意,看了看方位,才发现已来到了前厅。

    程元跃上房顶,扒下身子往里看去,只见大堂正中挂一幅大帐慢,帐慢正中有一个大大的“奠”字,帐慢前空中悬吊剪有各种图案的条形白纸“吊帘”,上书“严父养育恩似海,儿孙未报终是憾”等悼语。

    帐慢前摆了张桌子,桌上正中靠帐慢处供奉着一块灵牌,太远了看不清楚。桌上摆上茶饭、点心、果品等供品,桌前沿陈列香筒、香炉等祭器,桌前至房门左右摆列着纸人、纸马、仙鹤、祥鹿、鲜花、瑞草等各种纸扎糊。

    火盆前,一个身影正跪在那里摇头晃脑的,仔细听去,似乎还有一阵呼噜声从他嘴里传出来,原来是睡着了。

    “八成是婧雪的父亲,我那未来的老丈人杆子,挂了!”

    程元心里肯定道。

    一指点出,那身影往前一倒,眼看脑袋就要栽进火盆里,程元赶忙将他拉住,轻轻放倒在地上,露出一张二十来岁的面孔来,看上去还有点小帅气,不过从有些浮肿的眼泡看得出应该没休息好,此时身子躺平了,这位仁兄撇了撇嘴,一脸的满足,呼噜扯得更响了。

    &



第九十章 收获
    “母亲大人!您来了!”

    听得这声怒呵,杜登明打了个哆嗦,人也清醒了,忙一个翻身爬了起来,快步走到贵妇人身边,脸上满是关心的神色:“母亲这么晚了还过来做甚这里有孩儿照看着还能出什么差子不成您老还是先回去休息吧,忙的日子还在后头呢,不养好身子,怎么应付得过来,哈……”

    话未说完,自己倒先打了个长长的哈欠。

    “哼!年轻人熬这么点夜就受不了了,以后怎么能成大事让你守夜你竟然睡起了大觉,成何体统”

    李夫人拍开过来搀扶自己的双手,抬步往里走去,杜登明跟在后面,一脸的欲哭无泪。

    “熬这么点夜我都跪了半个月了好不好!”

    李夫人走到近前,见得长明灯碗里的灯油还有大半,火盆里的纸灰也快装满了,供桌上香炉里也点着三柱清香。见此,她的脸se才稍微好一点。

    为老爷上了柱香后她走到一旁的椅子上坐下,对着杜登明说道:“娘知道你累,不过你既然生为杜家的嫡子,就应当背负起这个责任,老爷这一走,家里的重担就要落在你的肩上,明儿,可不要让为娘失望啊!”

    “母亲还请放心,孩儿省得。”

    杜登明忙满口保证道。

    见母亲露出满意的神se后他舔了舔嘴唇,有些迟疑的问道:“母亲,孩儿有些不明白,为何大哥他不来守…”

    “住口!”

    李夫人脸色一变,就要开口训斥,瞅见站在一旁的小厮,冷声道:

    “下去!”

    等那小厮连滚带爬的跑了出去后,李夫人才有些恨铁不成钢的语气说道:“你有没有脑子柳敏那贱婢欺负得咱们娘俩还不够吗仗着有老爷撑腰,若不是为娘还挂着正室的身份,恐怕早就被她给赶出家门,流落街头了,你还想像如今这般过着大少爷的日子,做梦去吧!”

    看儿子听进去了,她才又接着说道:“你认为和你那大哥关系不错,其实这一切都是他们装出来的,为的还不是从家里捞取好处。明儿,你要记住,你是杜家的嫡子,你父亲留下的一切都应该由你来继承,杜登方虽是你的兄长,可也没资格跟你争,明白吗”

    “那大哥他只守了几天难道是……”

    “不错,是为娘将他打发回扬州的。”

    “怪不得!我说大哥和柳姨娘怎么只在家里呆了七天就不见了,原来他们是回祖宅去了。”

    杜登明这才恍然大悟道。

    “哼!”

    李夫人冷冷一笑:“柳家贱婢那点小心思我怎会不清楚,先前老爷还在昭狱的时候,你那几个姨娘有谁去看过一眼全都缩在家里不敢动弹,谢烟儿那贱货更是跑得影子都找不着,更是无耻之极。你爹为了保全这个家选择了牺牲自己才换来朝廷不再追究此事,也保证了不会牵连到家里,可以说是老爷用他的死换取了我们全家的生。”

    说到这儿李夫人脸上渐渐有了狰狞之se:“眼下安全了,这帮贱货又一个个的蹦跶出来,想往自己怀里捞些好处,哼!有这么便宜的事吗除了柳敏生了个儿子有点资格外,其她几个都被为娘撵出了家门,她们都是生的赔钱货,有什么资格来分家产谢烟儿那贱货日后要是敢上门来要钱,我就把她母女都给卖到窑子里去,看她能把我怎么样”

    “哇!这么狠!”

    躲在房梁上的程元暗暗有些心惊。

    一口气说了这么多,李夫人也有点口干,杜登明忙从桌上倒了杯热茶端了过去。

    “母亲,喝点水吧!”

    看着儿子这么懂事,李夫人也是老怀大慰,喝了几口茶水后又接着说了下去,不过口气柔和了许多:“明儿啊,娘知道你累,不过生为男儿,越是在紧要关头就越要挺得住,你的辛苦,大家都是看在眼里的,你要坚持住了,等为你父亲把三年孝期守满过后,声望自然就有了,到时我们再回到京城,凭着你外公和几个舅舅的关系,定能恢复我杜家昔日的地位。”

    “孩儿明白了!”

    “明白了就好!”

    李夫人抬了抬手,身后的丫鬟连忙将她扶了起来:“还有几天时间,咬咬牙也就过去了,等把老爷送回家乡安葬后再好好休息一阵。你几个姨娘那儿不需去管,只消留意你大哥,若是他懂得进退,日后分点家财给他就行了。”

    李夫人走到灵位前,轻声道:“老爷,不



第九十一章 护国寺
    往后两天,程元又在周边打探了一番,主要是在茶楼酒舍里听别人说话,虽说眼下京城的气氛有些紧张,可也管不住某些人的嘴巴,皇宫里的事不敢谈,朝堂上的小道消息倒不怕说出来,像什么九月二十二,明肃帝又下了一道旨意,将慈航寺改名为护国寺,又把玉成坊的住户迁走百余户,腾出三百多亩地让护国寺再扩建一番,后来国师普渡慈航又从南海招来了一大批人手进驻寺内,其中他的几位亲传弟子也各有神通,被皇上赐予了官职,深得重用。

    此外杜家的事情也有人谈起,不过他们对于杜老夫人将杜老爷的几房小妾赶出家门的事情上却是大加赞赏,说其深懂韬光养晦之味,也能让朝廷放心不少,日后杜家在她的操持下,说不定还有东山再起的机会。

    这天,程元又睡到快中午时才爬起来,洗漱后下到大堂里,点了几样酒菜填饱了肚子,完事后拉着过来收盘子的小二打听去护国寺该怎么走。

    等问清路线后,打赏了小二两钱银子的小费,他就去柜台退了房,在街上打了个马的就往城东赶去。

    赶车的师傅熟悉地形,避开人流量大的街道,专挑人少的小路小巷走,就这样,等到了玉成坊也用去了个把时辰。

    “公子,这里头在施工,马车进去很不方便,您看……”

    赶车师傅面有难色的说道。

    “没关系,就在这儿下吧。”

    “多谢公子体谅!”

    下来付了车资,转身往坊里走去,没走多远就看到一片繁忙的景象,数百民夫在这块忙活着,推墙扒梁、运石拉灰,还有些人把还能用的木料和石料整理出来放在一边,整个街道搞得跟个大工地似的。

    程元抬起袖子捂住口鼻,一路小跑着穿过这片烟尘,又走了十来分钟便来到了一处大广场,好些人都在往一幢建筑里边走,前面朱红大门上方一块崭新的匾额里题着三个金光灿灿的大字:

    护国寺!

    虽然玉成坊受施工的影响人流量少了许多,但还是有不少人到这寺里来进香礼佛。

    程元随着人流进到了里面,穿过山门来到了大雄宝殿。

    大殿中供奉着佛主释迦牟尼法身像,铜胎金箔,闪闪发光。排在他前面的几位像是一家人,上完香后男主人掏出两锭白银放进旁边的功德箱内,看那分量,起码有五十两。

    边上的知客僧眼神一亮,上前打了个佛号:“阿弥陀佛!若能以一粒诃子,以殷净心奉我佛,于当来世,决定不逢疾疫灾;若以一抟之食,起殷净心奉我佛,于当来世,决定不逢饥馑灾。施主善行功德无量,来生必有福报!”
1...2728293031...66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