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我成了一条锦鲤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丹尼尔秦

    不是小数目。

    但其中有一个相当关键的人,就是季铭。

    这部片子很难有《白日焰火》的成绩,柏林金熊和影帝银熊双杀——说起来《白日焰火》也是文晏监制的,这个女导演真是不容小觑。但《遇仙降》也有自己的优势,就是季铭庞大的粉丝量,粉丝扛不起票房这是对的,但这个扛不起也是相对的,顶流主演的电影作品,很少有不过亿的。

    粉丝在网上制造的热度,是能够带起一波看片潮,只是说往往会因为口碑跳水式下落——《遇仙降》倒不会有这个问题,但它是个文艺片,也就赚个头汤,首两周,也就是前十天,就是绝大部分的票房了——如果档期选得好,运作的好,破亿并不是难事。

    更何况,季铭是一个“抖音世代”,或者说“短视频世代”的顶级流量,甚至可以说是绝无仅有的唯一一个,相对于其他顶流,季铭在抖音上的影响力,是远胜不止一筹的——而在当下这个时间,短视频营销,抖音、快手、微博短视频,已然成为最能够撬动观众的把手。

    这又是一个天大的优势!

    以孙总所知道的,同样入围戛纳,但不是主竞赛,而是一种关注单元的《地球最后的夜晚》,就已经在迅速启动营销战略了。

    他希望资质更好的,有季铭加持,有华语女导演首度入围戛纳主竞赛纪录性成就加持的《遇仙降》,可以比《夜晚》来的更加进取一点。

    王娟这回就思考了很长时间。

    “在涉及专业上,季铭基本上是可以决定很多事情的,”王娟思索着,回想着:“拍戏的过程中,他们影视公司有时候也是会赞同季铭的决定,但其他的部分,季铭又比较少会介入,基本都由公司处理——大概是专业看季铭,运营靠公司,这么一个分工?”

    “专业和运营能分得那么清楚么?如果季铭觉得公司运营影响到了他的专业呢?谁来决定这个影响是不是真的存在?如果是季铭的话,那就说明他们的合作,以季铭为主,如果是喜田,那就是我说的压的住。”

    喜田真的压得住一个顶级流量?

    现在愿意捧着钱给季铭付违约金的公司,恐怕不是少数吧。

    “多跟他接触一下,如果有需要,也可以再签署一份合作协议。”孙总突然笑了笑:“《流浪地球》他是片酬折进投资里的,这部戏他没有直接收益,当初片酬是三百万?还是多少来着,难免会有些怠惰,如果他愿意全力配合,再被他分一笔也说得过去。”

    对于孙总这个层次来说,一千万两千万,都是小事,能做出一个漂亮的项目来,能做出一个体量更大的项目来,才对得住投资人,对得住母公司。

    “好。”

    ……

    “今天孙总的意思,你,怎么看?”

    季铭这边,周西宴和他,也是摆明车马——双方已经在谈新合作协议了,戛纳的消息出来之后,喜田内部已经一马平川,股东方面也没有二话,等喜田的协议拿出来,大家都要开始正式谈判,所以这会儿周西宴的心态已经转过来。

    这是个合伙人,不是下属。

    “企鹅的手段怎么样?”

    季铭完全不排斥营销,完全不!他排斥的只是低劣的营销,欺骗式的,传销式的,恐吓式的——比如要求季铭配合动员粉丝,对批评意见展开围剿那种,就属于恐吓式的。

    不能接受。

    周西宴跟企鹅的合作并不是很多,想了想:“应该也差不多吧,国内这些公司,要说有多干净的也没有,要说有多脏,上面也不同意,谁知道怎么就冒犯天条,说不定连上映都做不到。”

    “周总,我觉得首先不能过度,如果我们吸引了一波不是文艺片的目标观众,你觉得他们会有什么评价,会不会觉得被宣传给骗来了?而网络上,绝大部分的人都是这一个群体,是不看文艺片的群体,是文艺片不友好的群体——其实大部分都是电影不友好的人,只是商业片往往有个刺激性在,偶尔去看看还是可以的。但文艺片就没有,去看了,什么鬼?睡着了都。

    或许企鹅可以赚一笔就走,那我们呢,说得明白点,我呢?我有必要为了企鹅的业绩,把自己赔上么?”

    季铭并不是市场天才,可以坐地日行八万里,足不出口就知天下事,但他有一个有点,就是思考逻辑比较好,他可以从自己的切身利益起步,我要什么?要票房么?不是!跟文艺片要票房,是疯了么?

    要口碑!

    那口碑在电影质量有保障的前提下,会被什么给毁掉?

    过度营销!

    有组织有规模的黑!

    等等这些电影质量之外的因素,就会毁掉一部好片的口碑,你要把一个在有兴趣的人那里值八分的东西,在对它没有兴趣的人那里吹成9分,那这个没有兴趣的人,就能给你打1分。

    何必?

    周西宴点头,明白。

    “我知道这个也关乎公司的利益,但希望公司可以放长线钓大鱼,不说别的,你从《遇仙降》能挖出来多少钱?可能《流浪地球》一天给你赚都不止这个数了,何必斤斤计较。”

    “这么看好《流浪地球》?”

    “只是从体量上分析嘛,小盘子你费劲巴拉,也没有多少油水。”

    季铭看周西宴的表情,其实他也知道,这会儿周西宴不可能跟他撕破脸,但也没必要搞得剑拔弩张,还是说服为主,惩前毖后,挽救第一,哈哈。

    “我们跟文导可以多接触,文导也不是愿意被票房绑架的人,比我们更爱惜羽毛。”

    在营销宣传策略上,包括季铭的喜田,加上主创文晏团队,一起钳制能量巨大的企鹅影视,这才是个稳定的三角形——谁也别想飞的太远,飘得太高,没点b数。

    反馈是非常快速的。

    当那一厢《地球最后的夜晚》,以才气横溢的毕江西做矛,制定出锋利逼人的宣传企划的时候,企鹅影视却无奈地从所有其他重量级参与者那里,得到有志一同的信息。

    营销,好。

    宣传,可以。

    配合,没问题。

    但,要以不透支他们信誉为红线——没有人会拿自己的信誉,来为你企鹅赚钱。

    硬来是不行的。

    季铭的合同里,宣传义务非常少,本来当时企鹅就没想过这能有多少利益水花,包括文晏的《嘉年华》,不也就两千万票房么?没多少搞头,自然不会约定多少宣传义务。

    所以这会儿,季铭完全可以不配合,甚至给你拖后腿。

    企鹅发稿,说的天花乱坠,好像不去看你就不是个人,你就是没有审美的傀儡。

    然后季铭那边接受采访:“我觉得这部戏并不是大多数人都会喜欢的,它始终是一个内向型的文艺片,是导演和主创的自我表达,并不是单纯面向市场的。你们确定,你会想要知道导演心中的胡思乱想么?”

    这不搞笑么?

    无奈之下,企鹅也只好收起野心,大家商量着来吧。

    ……

    季铭很快就回归人艺舞台,斩乱麻一样,把事情给处理妥当了。

    大家很意外呀,除了接到销假信息的任鸣之外,其他人对于能够这么快就见到季铭,有点不好接受——外头都给你吹的不行不行了,你难道没有需要应酬的了?

    “外面吹,我更要低调啊,对不对?”

    “夹紧尾巴是吧?”

    季铭翻半个白眼给汪雷:“您有尾巴呀?嫂子玩儿的还挺野。”

    “啊?”

    一个月处下来,虽然不如当初《雷雨》那么融洽,但也真是熟了,要放以前,汪雷也不能说他是夹紧尾巴的狗……季铭这两天压力太大,还要跟大佬们斗智斗勇,而且大喜大悲,也很消耗精神的。这一回到剧场,就控制不住自己,过于放松。

    汪雷不太明白他的梗。

    这种80后老年人,哪里有季铭这种95后骚气。

    他不懂,但也知道不是什么好话,不好拿这个去问别人,只有瞪季铭,使劲瞪。

    “哈哈。”季铭爽啊,欺负老年人,是很开心的事情。

    等到排戏的时候,再把蓝盈盈和宋怡俩美大姐,也给欺负一遍,就更爽了,再怼韩民求老头几句,基本上压力也就释放光了——当然,他也变得人憎狗厌。

    “你啊你,”任鸣点点他:“小心被他们打闷棍。”

    “……还会打闷棍的?”

    汪雷换了衣服,“哼”了一声:“没经历过?对那些嘴巴特别贱气,行为特别招人恨,为人特别可恶的,尤其还长得不赖,人气很高的人,一个不注意,就有人给他拖进厕所里,呵呵呵。”

    “好阔怕哦,拖进去让他们吃屎么?”

    “……”

    太特么恶心了吧,对自己都这么狠。

    “哈哈哈,”宋怡都笑的站不住:“雷子哥你别跟他斗嘴了,他那嘴天天上机油的,不是一般人能比的。他天天晨功都要说好几套绕口令,然后你知道为什么呢?”

    “练口条?”

    “他说是为了怼人的时候,怕嘴巴跟不上脑子。”

    “……”

    “雷哥,动手,敲他板栗,反正他不敢还手。”蓝盈盈鼓动汪雷。

    季铭赶紧溜啊,在人艺排练厅这些斑驳的设备、座椅中间儿,他还穿着溥仪的西服,一窜就窜出去六七排地方,然后站那儿笑,牙龈都露出来了。

    不讲究。




第0335章 《向往》开播
    《末代皇帝》的排练还是非常顺利的,可能在最开始,想要进入那个门的时候,胡乱蛮干,搞得有点痛苦,但是一旦找对了方法,自己也准备好了,就似乎那个门也已经在为你敞开了,你只需要打起精神,挺直身体进去,一旦进去之后,技术上没有任何问题的人艺演员们,当然是觉得如鱼得水,越来越润滑的。

    特别是有个火力全开的季铭,简直像是在鹿群里放了一头狼,原本已经对人艺的氛围很习惯的演员们,也不得不开始重新学习,重新调动自己,然后全力地投入其中。

    任鸣火眼金睛,当初他找季铭来,其中一个不能说出来的理由,也就是希望人艺这些皮掉的演员,可以有新的东西出来。

    显然看来,成果斐然。

    他看季铭,就越来越顺眼了。

    “戛纳电影节的时候,得请假了,一共多少天,11天?”

    “8号开幕,19号闭幕吧,连头带尾巴是12天,两周的样子。”

    任鸣点点头:“行,我给你排一排,你就努力,到时候咱们公演的时候,也有个响当当的宣传点。”

    “这事儿吧,跟生孩子一样,不是我自己努力就行的。”

    “……”任鸣看着这小子,上台就像是,在戏里头孵出来的精灵儿似的,随性潇洒,爆发有度,好像他的眼睛就能看得见一个截然不同的世界,于是那一双眼就带着他身处其中。可是平时啊,这张嘴,真是欠。

    “滚吧。”

    季铭震惊:“您可是院长。”

    “还要发个文件让你滚,是么?”

    “……”

    ……

    季铭的存在,对于中戏的老师们来说,也是非常特别的感受啊。

    一个寒假回来,人家出道了,成季老师了。

    一个暑假回来,人一线了,拿白玉兰了。

    再一个寒假回来,人成顶流了,演几个亿投资的电影了。

    现在连放一个清明节回来,人就又入围戛纳了。

    这一遍一遍的,真是叫人头疼啊。陈老师、程郝他们这几位,还算是比较适应,毕竟是早就熟悉了,也没人再把季铭当个普通学生看,但是有些老师,间的比较少的,那就难免有点需要调整的。

    比如他们大三新换的台词老师——台词课以前是只在大一大二上的,后来吧中戏觉得台词这东西太重要,不能让不成器的学生把中戏的脸丢尽了,必须得加强台词功底,就给它一下拉到大四上学期,一边排大戏,一边还在上台词课。

    “老杨特臭屁啊,等会看他怎么教戛纳准影帝台词。”谭子阳又演完一个戏了,张成主演的一个古装戏——有一回被杨老师说他也演了好几部戏了,怎么台词还那么别扭,被谭子阳记到今天。

    人家也是话剧演员出身哦。

    杨老师的台词课,其实还不太一样跟之前的老师,这位老师主张声乐式的台词——通常来说,话剧腔就是一种强烈的控制,气息,胸腹腔,都是冻在那里,随时来调用它们。

    那声乐式的就是自由的,放开的,就像邹文琴最早教季铭一样,声音越高,越是放松,高音越长,越是打开——就像那些民族唱法歌手一样,一定是那个姿态,手往外扬,胸腔扩大。

    这是一种美式教学方法。

    比较有意思的是,季铭本来也是话剧腔,但是大三之后,他开始学声乐了,所以从话剧腔到声乐腔,对他来说是没有困难的,无非是切换一下——然后在台上的时候,他也渐渐会去思考,究竟什么时候用典型的话剧腔,什么时候可以用这个声乐腔,后来他发现,话剧腔之所以会形成,是有道理的,因为它是一个综合表演艺术,声音自由了,身体也自由了,你怎么控制走位?你怎么控制情绪输出?

    有很多挑战——在中国话剧行当,这种台词方式。

    当然,这不影响他上课时,极其高标准地完成杨老师的要求。

    就是这么两面三刀。

    进入大三之后,很多基础课都没有了,一个班儿的同学,一起上课的机会也越来越少,加之大家也都要开始为自己的职业发展努力了,就算季铭他们寝室,见面机会都锐减,更不要说旁人。

    所以大家见到季铭,还是有点儿感慨。

    走的太快了。

    心态是很难平衡的,你想想,我们一个班的,结果我为了一个大配角,得去求爷爷告奶奶,活动来活动去,试个戏被放三次鸽子,找个片儿遇见五个王八蛋——季铭却青云直上,势不可挡。
1...136137138139140...258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