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我成了一条锦鲤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丹尼尔秦

    上述两片似乎是告诉了我们这个道理。

    然而,与他们同日上映的还有一部片子,《遇仙降》!

    它同样是万众瞩目的明星艺术片,在戛纳不仅时隔三年为华语片夺下一座评审团奖,更破天荒让评委会特设了一座评委会特别表演奖银棕榈,授予主演季铭,引发刷屏式回响。

    它也同样启用了一位顶级流量,那就是季铭,微博粉丝5000万,抖音粉丝4000万,粉丝如云,拥趸如雨,顶奢的全球代言,国潮的个人厂牌,可以说季铭是近年来风头最劲的流量演员了。

    那么按照上面的道理,似乎《遇仙降》也难逃票房之劫,但事实显然并非如此,按照专资办数据,经过修正后的《遇仙降》首日票房达1亿200万,在艺术片当中,仅次于《夜晚》。更重要的是今天,拥有33%排片的《遇仙降》毫无疑问将把单日记录推高到1亿4000万以上,目前机构对《遇仙降》的票房预估,已经达到15亿,这将是艺术片的史诗级成绩。

    那我们可能就要问一问?

    为什么同片不同命?

    ……”

    稿子的后半部就是老生常谈了,一个是营销,诈骗犯、标题党式的营销只能是捞一笔就走,一个是内容质量,不管你找谁来演,影帝也好,流量也好,质量不行,那就不会有人买账。

    最后:“……电影市场早已经出现了重大的变化,《小时代》之流越差越火的时代已经过去了,电影观众的审美,社交媒体迅速的口碑反馈,都要求电影作品拥有足够的硬实力,靠营销,靠明星,甚至靠资本,统统都不再靠得住了。也许,电影从业者应该从这个‘三国杀’的现象级电影市场案例里,吸取到足够的经验和教训,真正明白,观众需要什么样的电影,什么样电影才可以在市场中存活。如果这个问题得到了解答,那中国电影市场可能就真正成熟了,观众也将能够看到越来越多的,值得尊重的国产好电影。

    那也将是投资方之福,是从业者之福,是观众之福,更是文化之福、国家之福。”

    相关稿子是不止时光网,基本上所有关注电影的专业媒体,综合媒体,都参与报道了,只是前后几天的区别。

    有单纯关注《夜晚》这种一锤子买卖营销方式的。

    有对流量演员探讨的——也不是单纯否定,也不是单纯肯定,因为季铭的存在,让这个简单的报导都没有了空间。最后基本都是说,流量如果拥有表演实力,还是能够锦上添花的。

    反而是一下子触及到了流量演员的本质。

    扛票房是扛不了的。

    决定票房是决定不了的。

    但如果片子质量可以,表演水准可以,那么流量演员将能够让电影有更多曝光机会,酒香也怕巷子深嘛,有流量在,就可以减少成为遗珠的可能性——媒体普遍谈到了两个例子,一个就是《百鸟朝凤》,当初制片人一跪,引发滔天物议,成功将票房提高了很多。如果说有一个顶流在的话,可能不需要如此。另一个就是《白日焰火》,这个由廖帆主演,擒下柏林金熊最佳影片的华语佳作,最后也不过是刚刚破亿的成绩,同样在三大上大放光彩的《遇仙降》,最早的票房预期也是高于1亿的,这就是季铭作为顶流带来的曝光度和排片考虑。

    锦上添花可以,雪中送炭很难——这就是流量于电影的意义。

    所以说为了请流量,牺牲掉制作电影的经费,那是本末倒置,取死之道。

    这种现象级的讨论热度,其实也是帮助《遇仙降》票房大爆的因素:

    “今天去看电影吧?”

    “有什么电影可看的?”

    “看报道都说《遇仙降》还不错,要不去看看?”

    “艺术片儿啊?”

    “嗨呀,加强加强艺术修养嘛,去不去?”

    “行吧,去呗。”

    这样的讨论,在很多很多地方存在着,看电影不是刚需,大盘大小不定,能够把游移不定的人引到电影院来,那才是大爆的基础。

    ……

    “季铭,这一次你是第一功臣,”王娟当先提出这个话题:“红包的事儿,你放心,我来催他们俩,要是手笔小了,看我不骂他们。”

    季铭微笑。

    “用你在这装好人。”刘副总也是兴奋啊。

    宣发有两种,一种是拿一个分账比例,另一种就是固定的发行费。当初是基于和季铭的良好关系,而且后面还有《流浪地球》更大的合作,另外就是发行工作也不重,所以京城文化对一个文艺片也没说一定要你拿出多少钱来,才给你发行,而是定了个2.5%的比例。

    通常来说,一部片子,票房中制片发行能有36%左右,发行分账在1.8%到5.4%之间,2.5%这个数字是比较客气的。

    刘副总的兴奋中,其实还有一点点心疼。

    但相对于巨大的回报来说,已经是完全可以接受的事情,这是白捡的钱啊。

    “绝对让季铭满意。”喜田张总也是大口包揽:“季铭好歹也是我们喜田自己人,这个不用王总你来帮他。倒是你们,如果小气了,你们别忘了,季铭可是跟我们一家的。”

    季铭继续微笑。

    不搭腔。

    今天来之前,他跟杨如意有一个对话,他也是第一次对杨如意产生了敬佩的情绪。

    出门之前,杨如意让人出来,就他们俩在办公室里。

    “今天如果谈到什么红包啊之类的,你都不要接话。”

    “……什么意思?”

    杨如意舔了舔嘴唇,有点紧张:“现在情况不一样了,哪怕说五个亿的票房,喜田大概能分到16,17个点,那就是8000万左右,去掉1000万的成本,净利润7000万,比公司去年一年赚的还多,都不说了,算是他们命好,咱们那个红包走人也行。可是现在,15个亿的预测,甚至可能更高,你知道么,光喜田,就能拿到3倍,2.4个亿!!”

    “啊。”

    “天下哪有那么便宜的事情,你当初的片酬只有100万,但是这15个亿里面,你是头号功臣,不可能让他们一个红包给你打发了。”

    “……但是合同里说明了呀。”

    杨如意说到关键了:“对,合同里是这样的,如果咬死按照合同办事,也可以,我把你的新电影计划丢出去,明确告诉他们,不好意思,我们另外找人合作了。你是能扛得起15亿体量艺术片的人,按合同办事,那就按合同办事好了,便宜就让他们占一次,以后他们再有片子找你,也按照合同办事,一个亿就是一个亿,没二话。

    你跟喜田的经纪约到期不再续,咱们自立门户。企鹅那边更别说了,找奇异果和阿里,全是它的对家。

    归根到底,季铭,你要知道,《遇仙降》之后,你就是《泰囧》结束后的徐铮!!你有资格跟老板们一起玩了。”

    季铭眨眨眼,还可以这样?

    “这是有先例的,季铭,不是乱闹啊,这叫补偿性片酬——当初以你的热度,也不是100万的事情,只是他们不愿意投资更多,你才基于不想辜负那么多人的努力,自减片酬的。但现在,这样的回报率,他们还不补偿你,就太过分了。如果不是你愿意自减片酬,这个项目可能就夭折了,甚至说,如果不是你从企鹅影视的批片里给它捞出来,改剧本,找导演,这电影也就是上不了院线,直接上网站的货色,2.4亿?2400万都别想有。

    这是你该得的。”

    杨如意一口气说完了这个话,明显她也是头一次干这种事,兴奋到难以控制自己。

    “我昨天晚上一晚上没睡着,今天起来看到这个票房走势,还有各个平台的票房预测,我就在想这个,也找人问了一些事情。我觉得这个事情要做,在商言商,不能就这么过去了,认了。而且也有个好处,就是咱们以后再合作,各方都不敢再把我们当肉鸡看了,这就是地位啊,弱鸡是不会有地位的。特别啊,特别是《流浪地球》,你是有分成比例的,谁知道他们不会拖你,糊弄你,这一次咱们把态度亮出来,他们就明白咱不是什么好欺负、好脾气的。”

    震惊。

    季铭看着杨如意,真的是震惊。

    暴风雨里果然能够锻炼出最强大的海燕。

    从此以后,如意,你就叫杨海燕了。

    “那我们应该怎么提?”

    “算一千万票房,折进投资里,三家分成。哪怕他们说去掉已经拿了的100万,只算900万,也可以。”杨海燕是真考虑清楚了。

    噗。

    季铭差点呛死。

    如果按照15亿算,4.8亿制片投资方分账票房,季铭要拿走三分之一左右,那就是1.6亿——跟他的合作机会,真的值每家掏8000万出来?鬼都不信,这帮资本家有这么善良。

    杨如意瞪了他一眼,难得有些风情了:“漫天开价,坐地还钱嘛。你自己先弱了,还能行么?人家还不是给你个红包大发了?不过就是大一点而已。”

    她觉得季铭来演戏真的是很正确的。

    以前她认为,运道这么强的人,不如去干点别的,说不定比演戏赚的多得多。现在她改变了这个想法,以季铭的脸皮厚度,去干别的,就算有运道,也得被人坑死。

    还是演戏吧,演好了戏,总归不会缺了他的片酬。

    “那你觉得能谈下多少?”

    “我怎么知道。”

    “那这样,杨姐,能谈下多少,我给你一成。”季铭或许不够脸皮厚,但他也确实不是斤斤计较的老板,更不是守财奴,所以他很自然地就举起了一根指头:“10%,算是我感谢你,这事儿我确实没想过,如果你能谈下来足够多,10%应该也够你在京城落脚了。”

    杨如意抿着嘴,咽了一口口水。

    她这么卖力,其实有一点报复性因素,感觉自己好像一直没有存在感,季铭自己就把自己推到今天这个成就上了。所以这一回儿她发现了这件事情,就火力全开,务必要给季铭捞一笔回来。

    季铭的慷慨,是她没想过,也想不到的。

    “我不——”

    “不用说了,还没着落呢,先在这谈分成了。我也不给你什么合同,反正咱们你真心帮我,我也诚意待你,就这么简单回事。”季铭摇摇手,让杨如意不必多说:“我都照你说的办,今天活动上不会跟他们谈红包的事情,但是我不能直接出面去撕,都得靠你了。”

    “好。”

    季铭坐在影院里,听着老板们说红包,眼前还有杨如意说“好”时,那“视死如归”向前冲的表情。

    “季铭?季铭?”

    “啊?”

    “发呆呢?我们说到——”

    “是不是快开始了?不好意思啊,我刚才想到点别的,最近有点电影上的新想法。”季铭带着歉意地笑了笑:“不好意思啊,我先上个厕所,等会上台就不方便了,你们先坐啊。”

    起身离开。

    新电影?

    几位老板眨眨眼,相互对视一下,都从对方的眼睛里一直往下看,看到了心在动,噗通噗通。




第0366章 难以超越!(墨丿染盟主加更)
    那都是钱的声音啊。

    据说当初《人在囧途之泰囧》刷下12亿多票房之后,有投资商捧着钱找徐铮拍戏,开空白支票给他,甚至只要他来演来导,不用出一分钱,就给他一半权益。

    这就是当时疯狂的电影投资。

    现在当然已经不复当年的盛况了,水位降了很多。但是有赌性的公司绝对是不少,就像练海成的龙城影视,为什么落到了今天的地步,除了老牌影视公司运营僵化之外,就是迷信爆款,导致整个投资完全不理性,后来一输再输,输到质押股权,质押设备,卖房子卖收藏品,直到整个公司都岌岌可危。

    纵然已经是6年之后,但喜剧片的12亿,和艺术片的15亿,又不可同日而语了。

    说这个时候的季铭是当年的徐铮,或许因为不是导演,不是编剧,而略显逊色,但单单作为演员来说,他的吸引力,甚至超过徐铮一筹的毕竟季铭的身上有迹可循啊,他是顶流中的顶流,他是实力派中的实力派,他是运道无双的天选之子……娱乐圈是讲运道的。

    比如黄勃当年成就五十亿影帝的时候,几乎要直逼娱乐圈第一人的位置。

    再比如吴金做成了《战狼2》,一跃从落寞的动作明星,成为带头大哥,各种荣誉,各种代表意义,全都加诸其身。

    这就是运来天地皆同力!

    所以季铭说了个新电影的意思,甭管那是个什么电影,企鹅影视、喜田影视,京城文化这三家,几乎可以不用看剧本就拍板投资讲得不好听一点,就靠《遇仙降》,季铭的新电影在排片上可能有的优势,在大家看好程度上,就都值得投资。

    现在多难啊。

    一个不小心就不能上映了,就死那儿了。季铭,全国消防安全大使,国字头话剧单位的台柱,上央视跟回家似的,被《人日》《光明报》多次点名作为正面典型,没有比他更安全的演员了,更何况,这个演员他还拥有如此强的票房运、奖项运。

    这种投资机会,整个娱乐圈都找不出一只手来。

    你说国师的新片,人老一辈不追求票房了,也追求不到了。

    你说小炮儿的贺岁片,也不成了。

    数一数,徐铮的“囧系列”算一个,吴金的新片算一个,林超弦的主旋律动作也能算一个,毕竟《湄公河行动》和《红海行动》都相当牛逼,更何况也是《战狼2》类型的电影,再就是陈思辰的《唐探》系列,沈誊出演的麻花喜剧也能算上大半个……其他的,就没有了。

    这么多抢食儿的,就这么点好机会。

    谁能放弃的了?

    重要的是,看看徐铮今天他的商业价值,假如季铭就是有这个命呢,跟他保持密切合作,又是多大的价值呢?尤其对于京城文化这样的上市公司,二级市场的反应立竿见影。今天在一片绿意当中,京城文化的涨停板,就像黑暗里的一支烛火。

    刘副总,恨不得从厕所里把季铭给他拉出来是把他拉出厕所,不是帮季铭拉出什么东西……

    他看向喜田影视的张总,这是季铭的半个自己人,企鹅的王娟也是看向了张总。

    “张总,这回不是想要吃独食吧?咱们合作也挺愉快的啊。”
1...171172173174175...258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