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我成了一条锦鲤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丹尼尔秦
    那也是。

    最后还是一起吃的饭,季铭发现自己被坑了,纵然不同框也有粮吃,但同款之后,这个粮食会格外猛烈啊,清粥小菜变身满汉全席的感觉。

    ……

    他们这一级的毕业大戏,学校定了个非常古典的作品——《桃花扇》。

    《桃花扇》其实是很有文学地位的一个剧作,而且他们这一版是中戏的老院长欧阳老先生编剧的,更有特别的意义。主要角色就是那么几个,侯朝宗、李香君、杨文聪、苏昆生,也有两组,没有特别明显的ab分,就是两人一起排一个角色。

    刘然说龙套,还真是龙套,他演众秀才之一。

    季铭觉得自己要不演一个“众客人”之一也行。

    他还是被班主任陈老师带去开毕业大戏的小会了,偷偷摸摸的,这戏出品人是院长,导演是系主任,艺术总监是徐副院长,艺术监制是教研组主任李虹,戏剧教育副主任王欣……非常学校的一套班子。

    导演听季铭说“学校怎么安排我怎么演,众客人也行”,还挺上心的问他:“你是不是后半年有工作啊?新电影什么的。”

    “没有,可能就《末代皇帝》的巡演偶尔要请一两天假吧。”

    这个是无所谓的,学生排戏,不会有那么强的烈度,终归大家都还有其他事儿,时间肯定有的。

    “讲起来,季铭还没演过古装剧吧?”李虹老师突然想起来:“是吧?”

    “是。”

    “哦~~不得了,这个第一次给了学校,得少赚几千万。”

    还真是呢,他要愿意去接一个古装剧,就凭第一次演古装这个噱头,多要个几百万一千万的,还真不一定人家就不同意,说不准就认同了。

    季铭首度触电古装剧。

    “那学校给补贴一点?”

    “哈哈,”陈刚笑的挺开怀的:“这个学校就出不起了。”

    学校这些领导对季铭其实非常熟悉,倒不是说他们很关注娱乐圈的上上下下,而是要做报告啊,每年的本科教育报告,季铭的成绩也都是他们的成绩,学生获奖那一栏,白玉兰啊,校园戏剧节优秀剧目啊……都很醒目的。

    季铭其实挺不适应跟这帮学校领导一起待着的,要说相互平等尊重吧,人家是你老师,要说把他们当老师吧,他们又太客气。比如陈刚希望给他安排的角色,并不是男一号,而是男二号杨文聪,一个线索式的人物,坏人阵营里的一个不那么坏的人,每每李香君要被弄死了,都得是他出来劝说反派,甚至连剧名《桃花扇》,都是杨文聪在李香君血迹上画成的。

    显然,陈刚打算让季铭把戏给撑住骨架子,然后创造空间让同学们发挥,而且不容易走偏。

    这个角色安排,要是一般学生,就通知一下。结果现在他们特地开个小会,征求季铭的意见,虽然季铭想了想,要是他真的反对,恐怕不好收场,但这个表态还是很特殊的。

    “行,我都听安排。”

    整个会议室都感觉松了一口气的样子。

    果然,等后面宣布的时候,申请角色的表格里,季铭的名字列在“杨文聪”那一栏的后面,众皆哗然——居然不是侯朝宗。自从他成名以来,同班同学们已经习惯了他演主角,他本来也是生活中的主角人物,这会儿抖一下让了两个主角出来,因为侯朝宗是要选两个男人同学的,简直意外。

    谭子阳立马就去报了侯朝宗——这个贱人,显然觉得全班除了季铭,他就无所畏惧。

    周鑫想了想,也去报了侯朝宗,好歹他也是颇有影视经验了。

    姚成铎同样,最后一场大戏,大家都露出真面目了,个个都很狼性。

    只有王玮,依旧佛系,申请了男三号,李香君的老师苏昆生。

    整个话剧影视表演班,竟然没有第二个人跟季铭竞争男二号——什么时候男二号这么不值钱了。那份申请表上,杨文聪角色的后面,就孤零零地悬着他一个人的名字,无差额当选了。

    连试戏都没试。

    ……

    “轻松多了。”季铭这才有时间跟杨如意坐下来,聊补偿片酬的事情:“原来以为得演主角,结果陈主任觉得我演男二号更合适,省下好多功夫了。”

    “心情是不是很低落?”

    “……至于么我,我又不是没演过配角。”

    他成名作周冲,就是个大配角。

    “对了,这笔钱如果按照补偿片酬来走,是不是还得根据之前我们跟喜田的合同,分他们四成?”

    “不用,当初写新合同的时候,有一个条款,就是把双方之前的来往都一概结掉了,包括之前你们的合作。”杨如意还是靠谱的,主要是请的律师靠谱:“账期可能要到十一月,乃至十二月、年前了,我会盯着的。”

    季铭对这个不太感兴趣,虽然他对钱有兴趣,但对于如何打理钱,就没有享受感,点点头,表示交给杨如意了。

    “你的房子,是不是要看看了?如果你现在寻摸,一般也得几个月吧,然后重新装修也得一段时间,到你毕业之后入住,估计刚刚好。”杨如意是在接过季铭财务的时候,发现的,因为新合同之后,租房的钱季铭要自己出,所以她才问的这个,一个月小几万的,也是钱啊。

    “是哦,我跟初晴商量一下,回头跟你说。”

    “行,那就是《挣扎》了。”杨如意笑了起来,一下还停不住:“那天我说你是个文艺片,他们有点失望,但还是接受了,结果等我把大致的梗概说了一下,孙总差点就没反悔,觉得这戏实在是没有卖相。”

    “比《遇仙降》还没有卖相么?”

    “主要是没信心它能有《遇仙降》的成绩啊,获奖这事儿,有大小年的,看命。而且吧,《遇仙降》是全年龄段的,《挣扎》有点阴暗,小孩肯定没法看,小情侣估计也很少愿意会去看吧?天花板更低。”

    “所以他们就要了10个点?”

    “他倒是还想多要的,但咱们自己要主控,起码得50个点吧,京城文化也要,喜田影视也要,企鹅也要,三家就各10个点起,剩下20个点,四家先分,等到后期再有出品方进来,就拿这个填。”

    “我们自己一半?是不是有点多了?”

    做电影,尤其是近年来,还真不是占得越多越好,包括很多热门项目——比如《战狼2》,十几家出品方,当时《战狼1》已经垫好了基础嘛。因为一个项目想要成功,越来越依赖院线、售票平台、媒体平台等等各种资源,出让股份,是绑定利益的最佳方式。

    “咱们现在还不是一家影视公司,也不投资别的片子,这个比例差不多吧,等以后的项目要调整再调整好了。”

    季铭点点头,从善如流。




第0373章 攒《挣扎》班子(盟主二十八楼加更)
    杨如意开启下一个话题的时候,略有些犹豫和迟疑,但还是说出来了:“你的工作室现在是独立运作了,我当然可以做一些,但你既然要主控电影了,是不是要请一个更有经验的管理人员?”

    “你有时间学,我也有。”

    对于季铭来说,他身边的人和环境越平稳,越顺畅,他就有更多精力投入到他真正的事业——表演上去。其实包括做电影,投资,钱,对于现在的他来说,都要往后排,你问他要一个亿、两个亿,还是一部足堪留名影史的主演作品,他会毫无疑问地说:两个亿!

    然后拿了钱之后再去演一部留名影史的作品——这就是他自己,以及锦鲤给他的自信。

    钱,已经不是难题,就像这一回,真的是杨如意天生谈判高手么?只是她握有致胜手而已,季铭在这里,他要钱,然后你们就得考虑给他钱,否则你们就要承受更大的损失,就这么简单,是个聪明人都会选择长久的合作——一家让出4000万不到,和季铭保持良好合作的价值,远远超过这个数字。

    从影视文化产业市场化以来,有太多的例子,围绕着某一个导演、演员,可以产生多大的利益,譬如国师的两张之争,譬如北野武之于贾章柯,要不说最有眼光的投资,永远是投资到对的人。

    季铭,已经不是什么潜力股了,而是货真价实的绩优股,甚至白马股。

    所以他愿意给杨如意机会,包括此前给她一成回报,其实也都是走在这个安排上面,之后继续给她工作室的分成,都没有问题,只要她能持续地满足季铭的需求。

    “那我就先干着。”杨如意沉默了一会儿,点点头,真切的压力感。

    要么赢,要么就是一个失败的人,她没有第三条路。

    “不要太紧张了,”季铭笑了一下:“我的工作量就这么大,就算毕业了,也没有那么多活儿,你且有时间适应呢。行了,不聊这个了,工作室的事情,我就都交给你,林冉和唐凡,我也会看着,但其他人,就由你来领导了。”

    话说在前头,林冉和唐凡,是季铭放在工作室看着杨如意的人,他们依然是杨如意的下属,但有密折直奏的权力,这是理所当然,杨如意也心知肚明,但说出来就是信任,就是坦荡,不搞什么小报告打黑枪,就明火执仗地来。

    ……

    《挣扎》的本子已经写完了,当然是季铭的稿子完成了,后续找到导演之后,还得跟导演、编剧一块再来改稿,一个剧本总是要改个很多很多遍的,连《流浪地球》都要改一百稿,改出来之后还得让季铭挑出那么多毛病,就别说一个艺术片剧本了——再加上拍摄的时候,也随时有新想法出来,未必都按照剧本走。

    所以现在剧本,只能算是个大纲——当然,不是交电影局审查的那种大纲。

    联系楼烨,季铭考虑过是自己去,还是公司联系。要是以前,他肯定不会考虑自己去,因为楼烨命途坎坷,拍了一座园子,被封过五年,所以没什么机会跟国内现在的一线明星们合作,也不屑合作。但是可能现在年龄大了,开明了很多,通透了很多,之前的片子《风里有朵雨做的云》就启用了好几位当红小生小花,《兰心大剧院》更是有巩立加盟。

    不过最后还是决定让公司去联系了,试试看吧,未免冒昧,毕竟还是很有性格的一位导演——透过贾章柯之类的朋友去联系,或许适得其反也说不定,不如公事公办。

    “楼烨导演那边怎么说?”

    “他忙着《兰心大剧院》的后期,不太有意愿现在开拍新电影。”

    “没说可以年后开拍么?”

    杨如意给季铭拿了瓶水——不知道啥时候开始,这里就只有未开封的瓶装水了,也是相当谨慎:“你听我说,然后公司这边还是把剧本给他看了,他说想一想,后来回复说可以聊聊……”

    季铭看她的表情,并不像是非常乐观的样子,他想了想:“他对我的角色有要求?”

    “他希望不管你投资还是不投资,在电影拍摄的时候,你就只是演员,他也只会把你当演员。”

    果然。

    季铭往后一仰。

    这种成名大导演,想要让他们仅仅作为一个执行者,那太难了,尤其楼烨这样的,他宁可不拍戏,也不太可能浪费一年时间去“帮别人”拍一部戏。

    现在是他头疼的时候了。

    “你不信任他么?”

    “不是我不信任他,而是我不希望这个电影仅仅是他的表达,玛德,还是我拎不清。”

    季铭真是觉得自己拎不清,要么就是自己导,或者找个帮手一起导,要么就把剧本交出去,当是别人写的,就做好一个演员的本分,全听导演的——不行,他还没有那么果断。

    “我原来都差点以为我已经未老先衰了,”季铭想了好半天,杨如意都拦住了好几个想进来汇报工作的员工,才看到他突然笑了起来:“现在又突然觉得,我还是很嫩的。”

    “你才21岁。”

    “不是年龄,就是演戏的时候,你会觉得哪怕一些角色很陌生,你依然可以有水准以上的表现,因为表演这个事情,我已经通了,一法通万法通,虽然不一定个个都是最好,但至少个个都是不差的。这种感受,会给我一种,我能把握一切的错觉,”季铭与其说是跟杨如意**,不如说是自言自语:“但现在我就发现,我对于电影周边的这些东西,对于完成一部电影需要的这些东西,其实很没有决断和把握,它会把电影带到一个什么样子,我也猜不到,表演永远不是电影的全部。”

    杨如意保持沉默。

    “所以既然如此,它总是不可控的,那就没必要去找所谓最好的人选了,你让公司也选一选其他人,我自己,也再想想,楼烨那边就算了。”

    就这么简单的放弃了。

    “如果有一天他来找我拍戏,当然我也很高兴能合作,但这一次,是我的电影,不是他的。”

    ……

    楼烨办公室。

    他是个工作起来相当投入的人,在导演的时候,会磨演员磨的夸张,有点像墨镜王,让你一直演一直演,什么也不说,知道你演出来他觉得对的——对的,不是好的。

    这两者之间的差别,在于好的是有标准的,动人的是好,投入的是好,符合角色的是好。而对的是没有标准的,他说对就是对,说不对就是不对,再好也不对。

    这样的导演,一般来说都有御用演员,就是摸透了他们的调性,容易演出对的角色。

    比如梁影帝之于墨镜王,秦浩之于楼烨。

    在剪片的间隙,他拿起了喜田送来的本子,他这边常年有很多本子,尽管他其实看的不多,但盛名在外,还是会有很多人给他送本子,基本可能性很低——《挣扎》他已经看的是第三遍了。

    头一回是送来的时候,过了一遍,觉得有点像《黑天鹅》——一个关于舞蹈和内心的故事。

    第二回是他想了想,发现不完全相似,就又看了一遍,然后就看到了这个本子隐藏的绝望。

    《黑天鹅》是个he的故事,happy ending,是一个好的结局:一个舞蹈演员,在冲击自己艺术壁障的时候,被阴暗的角色,被周边环境引发了幻觉,从而在这一阶段,认清了自己内心潜藏的负面特质,并将它导入角色,大获成功,接着一切归于正常,幻觉里的一切坏事都是假的。

    但《挣扎》是个绝望的故事,它的整个叙事的方向也跟《黑天鹅》不一样,主演并不是被舞蹈角色驱动的,而是在他潜意识里,渐渐去猜测身处世界的真实性,这个过程中,他把挣扎的情感投入到了舞蹈作品中,作为一个意象,来通过舞蹈语言展示他的这种猜测。到舞蹈公演结束的时候,也是潜意识进入现实,他无法在欺骗自己,也终于确认,他所处的是一个幻想出来的世界,他本人,躺在病床上,一动不动,没有任何直觉,甚至还在不断接近死亡——最后舞台收光,以及医生的那一句“家属确定要放弃治疗是么?”更是点名了故事的结局。

    “最后不这么直白,可能更好。”楼烨想着,第三遍看完之后,他试图去让故事变得更吻合他的审美了。
1...179180181182183...258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