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成了一条锦鲤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丹尼尔秦
而当他不闭上眼睛,也不堵上耳朵的时候,鬼就出现了。
有时候,傅成杰甚至会感性地怀疑,人类同时拥有听觉和视觉,也许就是为了看季铭的这次表演——惊心动魄,鬼斧神工。
啊!!这个彩虹屁清新脱俗,明天可以跟季老师说一下。
于是他跟他的同事们,一群凡夫俗子,在经过佟导狂暴的鼓励,满地黄金的狂想,再目睹这种舞台传奇在眼前步步生莲——还有什么不去榨干自己的理由呢?
然而,真的不容易。
每天都活在我快死了,我昨天演了个啥狗屎,我死了算了吧,我今天演的真好,但我知道,明天它就会变成狗屎,啊,我真的要死了……算了,睡吧,为什么梦中还在一遍一遍地遭受折磨。
傅成杰最后找了个指路明灯帮忙——母校北舞的名师胡岩。
胡老师听完了之后,沉默了一会儿:“熬过去了你就成了,熬不过去你就认了,或者改行吧。”
“……啊?”
“我没想到你这么快就要面对这个问题了,可见你那剧组真的是你的机缘,就是可能来的太早。跳舞,其实也包括其它的艺术门类,总有一个阶段,就是发现自己迅速地在进步,而这种进步往往是通过对身体和灵魂的双重剧烈压榨达成的,就是一个字儿熬,没别的办法——熬过去了你就发现自己到了一个新境界,熬不过去那就得学会接受自己的平庸,都一样的,成杰,你想想北漂的师兄师姐们,成了的,就是胡洋,就是唐诗意,没成的,你名字都记不住,回老家开舞蹈班儿了,去学校当老师,或者彻底改行了,对不对?所以你就看的意志力了,不疯魔不成活嘛。”
傅成杰仰躺在地板上,没有逼着自己赶紧睡,而是不断地问自己,想成功么,想一直演么,想被人知道么,想,吃苦么?想!苦也想吃!红也想要!
在季铭使劲儿催肥之下,很多演员,其实也包括作曲这些幕后成员,都在经历类似的脱胎换骨——不是所有人都撑得住的,哭着来找顶头总监,或者直接找佟鑫宇、张洁的,都有,老师对不起,我受不了了,我抑郁了,我快疯了,我不能继续了。
好吧。
不过幸好,傅成杰、连海洋,李茵,王柔柔……精挑细选地这一批主要演员,都顶住了。
到季铭带幕后团队去伦敦的时候,他们甚至都已经开始完成蜕变,气质更加沉凝,在舞台上,季铭能清晰地感受到更稳了,是那种想明白了的,有自己的根儿了,站那儿唱、跳、演,全都受益于这种心理支撑,整台音乐剧的气质,为之一变。
他也是看到这个转变之后,才决定带人去西区,现在给他们稍微松一松,已经不会导致退步,反而会给他们思考和进一步沉淀的空间——回来之后,季铭相信,他们不仅会更稳,而且能从这种稳定当中提取更多的表现力,更自由的身体,更松弛有度的嗓音。
……
“十二月第二个周四?”
“对。”宋总点头:“我们考虑了一下,还是不去凑春节档的热闹了,这个点上,《兰心大剧院》卖相不如我们,而且他们到现在好像还没定好宣传策略,内部还有些分歧,我打听来的啊,到时候能不能上都还不一定呢。”
季铭笑着看了宋总一眼:“您消息还挺灵通的。”
“没办法,你这大老板不动弹,我只好四下打探了,”宋总颇有些幽怨啊,季铭作为《默》的半数权益拥有者,确实不太上心,虽则说京城文化是宣发方,但有季铭全力配合,热度上估计是不怕的。
季铭也不听他的抱怨,只看最终这个定档,也表明他们终于肯认清现实了,不是春节档的体量,就别不切实际了。
“还有两个月,两个半月,您给我安排多少工作呀?”
“我还能绑着你去啊。”
“……您别用这种口气说话,”季铭啧了一声,这幽怨已经快突破天际了:“我都起鸡皮疙瘩了。”
宋总真是没办法,平息了一下澎湃的“怒火”:“反正我跟杨总联系就是了,你能来就尽量配合,不能来我们也有方案。倒是《默》的音乐剧能不能赶在这前面上?”
季铭调整了一下坐姿,看着宋总,眼睛发亮,感觉来了一点提气的消息:“怎么?您打算帮我把音乐剧一道宣传了?我提前说,我没钱啊,我不给钱,白工啊是,您有这个觉悟吧?”
什么人呐。
“那你不用宣传啊?”
“不用啊,”季铭眨眨眼:“对于一部音乐剧来说,我的名字就已经够用了,额外的宣传都多余,您想想看,音乐剧的宣传渠道,无非是那么几个网站,剧场的固有渠道,票务网,再加上口口相传了——我的名字是不是够用?”
季铭参演的剧,自带顶级流量,网上不用说了,剧院的话,文化广场的东方剧院本身就是投资方,不得下死力气啊?
宋总沉默着,重重地吐出一口气。
“我心脏感觉不太好。”
“是么?多喝热水呀。”
“……”宋总瞥了一眼实在没忍住笑的杨如意,算了,自己宽解了一下自己:“得,我认了,就算我给你打白工好不好?只要你能在12月份之前公演,至少能在京沪两地都能上演的话,我就不收你钱,帮你铺物料,打广告,成了吧?”
季铭挑了挑眉:“您别说的我好想占了很大便宜似的,就算有宣传预算,也就省了几十万而已——再说,一个剧场就几百个人,再多也坐不下呀。”
冷静,冷静!
季铭跟杨如意对视一眼,不能再刺激宋总了。
“哎呀,不过还是万分感谢,娱乐圈就是有宋总这种急公好义的及时雨在,才能这么有人情味儿,太难得了,太不容易了,名利场里一条清流啊,宋总,您是这个。”
好俊俏的一只大拇指。
哦不,好值得钦佩的一位及时雨,宋江传人,宋戈。
嘎嘎嘎。
……
去伦敦之前,季铭有一个MIng铭品牌的活动,得益于产品系列的增加,它在京城的第一家品牌概念店要开了,作为联名老板,季铭肯定是不能缺席的。
正好是国庆开业,蹭的一手好热度。
因为新出的这一款鞋子,非常国潮——叫“国泰民安”,使用的元素来自于泰山的轮廓,以及后母戊大方鼎的铭文、纹路和形制。放在国庆,实在太合适了,季铭都不得不给李宁的工作人员点个赞。
节日定制款啊。
开店仪式,没有传统的剪彩这些,而是一场三对三的半场对抗赛,请了几位退役的国手。穿着不同系列的MIng鞋个人定制版,也是很炫酷的,等于是让排队的小哥哥小姐姐,当然还有炒鞋党们,看了一场鞋秀。
为了庆祝开店,今天现场各系列都放量出鞋,加上还可以有机会跟季铭合影,以及在鞋盒上签名——为了卖鞋,季铭也是很卖力了。所以队伍排得非常长,尤其夹杂了大量的季铭粉丝,气的真想买鞋的鼻子喷气。
放号的时候,季铭也被大量的记者围住,这是他拿了威尼斯影帝之后,第一次公开面对媒体——《GQ》活动上他基本上没有被采访到,独眼浪的那次车访也不算在内,因为没有震动,哦不是,因为那篇访问与其说是之后,不如说还在颁奖过程中,很多反映啊,回馈啊,都还没出来,自然浪记也就没问。但依然可以说,那篇专访的记者是笑歪了嘴,他也没想到,后头足足二十几天,其他媒体都没能采访到季铭。
这位的龟息神功,也是越发精湛了。
“这个话筒,有点分量啊。”季铭其实只拿了一部分,下面有两个记者帮忙,但还是太重,而且记者明显也觉得太重,那一丛丛的话筒,都在晃啊,季铭瞅了瞅:“那咱就长话短说啊,别回头手断了。”
“不行不行。”下面拿话筒的记者,还猛摇头呢:“多说点儿。”
“哈哈,行行行,真是敬业。”
“在您拿戛纳特别表演奖的时候,其是有一些质疑的声音,然后很快,一年多一点就拿了威尼斯影帝,会不会觉得有打脸的感觉?拿影帝的感觉是什么样的?”
真直白啊。
“打脸,倒也没有,因为那会儿看,确实是不够有说服力,对吧?特设奖嘛,虽然我自己是觉得很受肯定,但大众看法,是有道理的。而且得到威尼斯的肯定之后,其实回头再去看,反而会觉得那是个独一无二的荣誉,对吧?很幸运吧。至于拿影帝的感受,有一点松了一口气的样子,因为真的很多人在期待,甚至比我自己还要重视,我就觉得如果没有拿,可能会有很多人失望,能不让他们失望,我觉得非常开心。”
会说话,我不是因为拿影帝开心,我是因为粉丝、亲友不失望才开心——瞧瞧这格调,果真是龟息神功第九层了,功力深厚。
“能问问新电影么?还是一直在做音乐剧?有消息要告诉大家么,关于音乐剧《默》的。”
“新电影暂时没有,但是在看剧本,你知道这就意味着今年不会进组了。音乐剧一直在排练,下个月会跟大家见面吧,然后消息,有一个消息,不知道大家是不是感兴趣,就是《默》会在伦敦西区排练一个英文版。”
一阵小规模的惊呼。
虽然音乐剧不是显学,但西区和百老汇两大圣地,很多记者还是心中有数的——所以,这就去西区了?
“您主演么?”
“对。”
啊~~那新电影真的是遥遥无期了,两个版本的音乐剧,排练,首演、巡演……得到明年中去了吧。
得,还是回来。
“之前,比如人民X报、光明X报、中新报等媒体都撰文评论了您拿奖的消息,也说年轻演员有您这么一位榜样在,应该比他们的前辈更有确定的道路和目标,希望他们能够‘按图索骥’,您怎么看呢?”
季铭啊了一声,没猜到还有这一题:“哎~我不太清楚我身上是不是有值得学习的东西,这个可能仁者见仁了,不过我觉得表演的方式是不同的,但对表演的态度,或许大家都可以更加诚恳一点,包括我自己。”
记者们都是久旷之身,问题啪啦啪啦的,一点都不顿,半路上,张琛还给季铭递了瓶水。
不过,季铭也从大家地提问里,重温了一遍他拿奖的后续。
人民X报这些主流媒体的评论和肯定是一方面,另外还有主流之外的:
说他是“中国电影诞生以来将艺术和商业结合最好的一朵奇葩”——你才是奇葩。
说他是“全社会泛娱乐化危机中的中流砥柱”——一听就很危险,分分钟要倒塌。
某某知名导演说“现在的演员就是演的太多,好的太少,要跟季铭学,不管是艺术还是商业,宁可少演一点,都要占上一头。”——这个季铭不太赞同,毕竟锦鲤不是人人有,大部分演员都得靠堆,才能进步啊。
剩下的都是网友,网友说“季铭三千年来第一个”“小季飞刀,例无虚发”“独孤求败,自囚巅峰”“应该急流勇退,保全名节”“应该振臂一呼,向歪风邪气开战”……季铭也是一头冷汗,如果不是他从影视圈躲了,估计无数的使命就要压过来,有些好拒绝,有些就不一定,想一想自己要把时间浪费在那些迎来送往,居中协调上,都头疼。
“季铭,能说说今天发的新鞋么?还有你对球鞋的理解,对品牌有什么定义和想法么?”
季铭被这股清流一激,顿时清醒了不少,一眼看到一个小个子女孩,特不像爱球鞋的:“您这是问到位了,打算帮我宣传宣传?”
显然是的,真是个懂事的记者朋友。
可能是被季铭重点光顾了,小个儿顿时瞅准机会加了一个问题:“最近有一些著名女演员说没戏可演,然后一些演员也说自己已经好几个月没有拍过戏了,您觉得这是行业不景气,还是行业不健康?你自己会有这种感觉么?就是之前章影后,也有拿了影后之后,发现没戏演的情况,大家似乎不需要演技这么高超但很贵的演员。”
“我不贵的,我很便宜的,请帮我跟各大导演说一下,我还可以带资进组,活好事少,配合度高,请多多考虑我,我毕竟只是个入行三年的新人,拜托大家了。”
哈哈哈。
信男人那张嘴,不如信世上有鬼。
第0431章 西区版艾琪
其实没戏演这回事,真的很吊轨,演得好演的差的,有人气的没人气的,好像都没戏演——反而是那些不上不下的,脸熟但又不太贵,机会更多一点。尤其视频网站现在搞分约,什么叫分约,就是网站是买方市场,我拍这部戏,或者是我买你这部戏,你这些主演演员都得跟我平台签约,你的片酬我拿个八成到四成、三成不等,看你的咖位。剩下的钱,才是你跟经纪公司能拿到的,这样就能大幅度降低平台的成本——毕竟,国内的视频平台,全是赔钱货,各种搂钱的主意层出不穷,之前的限薪令,也是由视频平台出的,省级卫视现在根本不如他们有话语权。
但是这些事儿,跟季铭都没什么大关系,一则他不演电视剧,二则除非如果演员中有一个例外,那一定是他,更不要说顶级大艺人,任何时候都是稀缺资源。
所以记者问到他头上来,多少有点缺心眼,甚至可能是别有居心——到时候季铭其实不论说什么,总归都逃不过要么是站着说话不腰疼,要么贪心不足的评价了。
比如说演员也不容易,是高危职业啊——指定要被骂。
或者说还是得加强自己的业务能力,拍出更好的片子来——人家那些四十岁的女演员,也是拿过影后视后的,而且正当盛年,难道业务能力不行?就你季铭行?
所以,他只能糊弄过去,调笑一下,人在江湖,就是这样身不由己。
杨如意等他这个问题回答完,就出来说话了:“谢谢大家,我们后面还有签名工作,就到这里吧,谢谢,谢谢。”
当然,固定节目,记者还得拉着嗓子问啊:
“季铭传言你已经结婚了,是真的么?”
“有人说你女朋友已经怀孕了,可以证实一下么?”
“有消息说你要拍张国师的新电影?”
“你会参加奇异果新的表演类综艺节目么?”
刚才不太敢问的,这会儿都喊出来了,反正乱的很,也不怕被记住,而且这种注定得不到答案的问题,可以在这会儿观察一下季铭的表情和反应——譬如脸含怒气,拂袖而去,或者眉开眼笑,似有喜事,再或者会心一笑,疑似默认……都是新闻啊。
不过他们显然失望了,季铭脸上只能看到“不具任何具体含义的笑容”这么一个表情,纹丝不动,牙齿露出来的方位,以及嘴角上拉的弧度,眼睛下弯的程度,全都纹丝不动。
跟个蜡像似的。
回到店里的签名区,买到鞋的人已经开始排第二次队了,签名是个挺累的活儿,一直写大半天才写完,这还是最后鞋卖完了。那些偶像,动不动搞签售会的,也是很有本事的了。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