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成了一条锦鲤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丹尼尔秦
人家是名副其实,降维打击。
“任鸣自己都不来,也是真放心了,”马立人手指在腿上点了点:“人艺说要排一版,也是拿这个本子也是让季铭演”
他另一边的老仇,就是人艺的老演员仇晓光,也是评委,被他问到,也不太确认:“这事儿就是刚立项,具体我是不清楚,不过有一点,季铭主演应该是没什么疑问的了,是吧,葛院长”
人艺跟国话借人的事儿,已经传的沸沸扬扬了,如果只是让季铭去演个b角,那根本没必要。
“是你们的戏,我怎么知道。”
“不是你们的人么”
“是我们的人,这没错。”
“嘿。”
老仇挺了挺身子,怎么着,杠上了怎么着
马老师摆摆手:“行了,我就随口问问,我意思是你们要是没打算让他演,从我这里看,我觉着他完全可以演好,能考虑考虑,既然本来就是这么计划的,那就没什么可多说的了。季铭这个溥仪演的,是真好,一好是他年轻,以前人演溥仪,因为难,就是找些中年人,甚至中老年来演了,缺那么一种感觉,季铭就真演出一个十几岁,二十来岁的溥仪,是怎么在那个大时代里随波逐流的,那么多无谓的努力也好,不甘也好,都在台上演出来了。
二好是整体好,我原来担心,这季铭演的好,其他同学演的不行,这戏就没法看,没想到不仅是任鸣安排的好,季铭在台上更是把控的好,叹为观止啊,这么年轻的演员,就能把一台大戏给捏住了,不容易的,是个帅才啊。这说明什么”
马老师看了一眼葛副院长:“说明你们国话又出了个能扛鼎的演员了。人艺他们,蓝老爷子,何冰、濮中昕,这一脉相承,都有点气象,你们国话这一块就差一点,但季铭很有潜力,不对,应该说现在就已经有气象,而且仍然潜力无限!是个宝啊。
演得好,把得住,剩下的就是第三好了,好在他的有一颗诚心,现在跟几十年前不一样了,那时候能进国话,进上话,进人艺,得是顶好顶好的单位了,可是现在的年轻演员,演电视剧演电影唱歌,再不成上个综艺节目,甚至当个网红,也比演话剧赚钱,对不对靠的那就是一颗诚心了,甭说季铭他已经这么有名了,还能把心放在舞台上,这是顶好的了。
相声出了个德云社,戏曲之前有九爷,有白先勇老先生,现在也有王沛瑜是吧,在不遗余力地推广。舞台剧啊,也还是要靠年轻人,季铭,说不准就是应运而生的人物。”
这简直算得上赞誉之极了。
葛副院长谦虚都不知道怎么谦虚了,马老先生也是话剧界幕后的大人物,参与过推动中国话剧艺术变迁的那种人,他这些话要是传出去,季铭怕是要热上加热了。
马老师说完,就安静了,其他人沉默一下,也干脆地避而不谈,季铭是什么样,还得看他自己怎么发展。
“听说湘南台要做一个综艺,跟舞台剧拉边儿的,说不准会有点反响,他们做这个还是很擅长的……”
“我也听说了……”
话题就一转,转到别的地方去了,一边看戏,一边拉东扯西,反正《末代皇帝》的水准已经看透了,评委们也不是个个都爱看到了痴迷的程度,毕竟两个小时,对老同志来说,能坐下来也是不容易的。
台上。
季铭已经演到了第四幕尾声,大段的独白,独角戏,对他的表演能力,以及体力、精力,都是极大的挑战,不过他一点也没有感受到。他整个人已经完全投入,说的玄乎一点,身体的整个新陈代谢系统的第一目标,已经不是保证他身体正常运转了,而是保证他演好这台戏。
竭尽全力。
当旁白再次响起,季铭萧瑟单薄的身影,怅惘思索的表情,也留在了所有观众的眼里、心里。
沉默之后,掌声如雷。
上台谢幕的时候,台下的人讨论的非常激烈。
尤其是各个学校的参赛队伍——校园戏剧节的选拔是各有不同的,像京城这么多的院校,市里负责这一块的机构,有些就要去看过,再选出来,有些就是看阵容就定下来了,比如中戏的《末代皇帝》,那必然是种子选手,从头到尾就没考虑市内选拔,一门心思准备总赛。
但其他省份就不太有这种展现出绝对实力的队伍,那就要有省内初赛。
今天能够来到沪上,能够坐在观众席上的参赛队伍,那都是过五关斩六将的赢家,一个一个内心都很骄傲的。结果这还没开始,就被中戏一盆冷水浇下来。
嘶,十一月就这么冷了吗
“没关系没关系,他们是专业组的,当然比我们专业的多,”一家普通大学的带队老师,赶紧安慰同学:“而且他们不是还有季铭么对吧季铭那都是成名人物了,拿过白玉兰的人,不是一个档次的,没必要跟他比,咱们又不是天天练这些的,是吧放宽心,别影响自己的发挥。”
普通组这理由是现成的,虽然含金量上,普通组跟专业组是没法比,可是终归不是一条赛道上的。
但是那些地方艺术学院,综合大学的艺术专业等等这些,心里就拔凉拔凉的了。
都知道中戏是个强敌,但没想到强成这样了,还以为能挣扎一二,至少讨价还价让他们别弄在里面,省的怀上——万万没想到,这一下捅过来,直接就昏迷了。
唉,命运对我太不公平。
一场注定只能争取第二名的比赛,是多么,多么,多么悲哀。
……
后台一片欢腾。
啊啊啊,各种欢呼尖叫,此起彼伏,季铭跟个布娃娃一样,被人蹂躏完了一甩,然后另一伙人接过去继续蹂躏,简直丧尸。
“行了行了,我的妈呀。”季铭举手拦住想要熊抱他的大兄弟:“再来我肋骨都要裂了。”
大家太高兴了。
几个月的辛苦啊,在成功公演之后,一切都有了落点,那么多日夜的辛劳,那么多汗水的付出——你想想,做了几个月才喷发出来,得爽成什么样。
“恭喜啊。”
陈老师也脱身出来,脸上是难得一见的潮红。
“……”季铭把这个形容词从脑子里移走:“同喜同喜。”
“哈哈,哎,终于可以松一口气,不容易。你觉得怎么样脱力了吧”
季铭软着身子靠在椅子上:“反正这会儿要是谁想对我做点什么,我是没有反抗之力了。”
“……幸好这里没有你的粉丝。”
“可惜。”
陈老师轻轻瞪了他一眼:“你明天请假”
“对啊,来一趟沪上不容易,山高水远的,朋友聚聚。”
复兴号都要不服了。
不过季铭说的是真的,他来沪上的行程是早就定好的,戏剧节的开幕当然是老早就定下来了,所以雷大头、顾锐他们也老早就约他一起吃个饭了,大家都忙,能定个时间就不容易。
另外,《恋爱的犀牛》肖鼎,也有约他。
徐铮也在沪上,好像是有什么戏要跟他接触一下。
饭局还是挺多的。
季铭都有一种,闭关已久,一出来就要面对纷繁人间的头疼。
“行吧,反正之后闭幕式你在就行了。”
“领奖啊人家不一定给你啊。”季铭忍着笑:“说不定咱们颗粒无收呢。”
&nbs
第0265章 粉丝的自我修养
戏剧节的这些讲座,究竟有多少含金量,季铭不确定,但他确实没有什么兴趣,表演这东西确实可以教授,但恐怕不是大而化之讲一讲就能有用的。
不然像刘天池的表演工作坊,还有陈昆周公子他们的山下学堂,这一类表演培训机构,也就没有成立的必要了。
说起来,天池老师倒是跟季铭提过两次了,请他去工作坊上两次课。
毕竟,无论在国话还是中戏,季铭带人的本事,也算是在小范围内得到公认了。
尤其昨天《末代皇帝》公演之后,五大主演,除了季铭之外,都能算是季铭一手带出来的,他们固然没有季铭表现的那么出类拔萃,但也绝对是高出了“学生”这个范畴的。
等季铭出门的时候,谭子阳已经去找姚成铎殷仝了,李澜大约也是跟他们一块的。
“我出门了啊。”
“行,我也快到了。”
季铭跟肖鼎约了午饭,他们俩自从在上话激情公演了《恋爱的犀牛》之后,倒是有点真朋友的意思,平时联系的不太多,也不太关注对方的发展,但是遇见能坐下来聊聊的时候,也能让对方都觉得挺轻松和舒适的。
没有负担的友情。
季铭应了一声,放下手机,走进电梯,就听见有人喊他“季老师”。
电梯里有四个人,两男两女,一股学生气。
“啊,你们好,是参加戏剧节的么”
领头的马尾女孩赶紧点头:“是的,我们是川传的。”
季铭笑着点点头,他其实不太了解。中国的传媒艺术学校,非常多,每年培养出来的学生也很多,只是顶用的不多。不过川传能够入围戏剧节——而且他们还是专业组的,实力应该是不错的。
电梯里安静了一下,然后马尾姑娘可能觉得就这么过去了,太可惜了,就大起胆子又说了一句:“昨天我们看了您的戏,特别好,肯定会拿奖的。”
“哈,谢谢。”
有点儿尴尬。
要说双方还都是竞争对手来着,只是季铭这么一搞,变得好像不平等了。
“咳,你们是哪一天展演啊”
“28号,晚上七点半,《一代斯文》,您来看么”
“有时间肯定去学习一下。”
“我们老师说您演的已经是一流的话剧演员水准了,哪里还要学习我们,就像您给看看,提提建议。”马尾姑娘挺会说话的,她说完,其他三个同学也是嗯嗯嗯。
“你们这是去听讲座啊”
“啊,对。”
“好,那回见。”季铭听到叮的一声,已经到了一楼,把卫衣的链子往上一拉,小半张脸都躲进衣领里头了,再加上帽子,基本上看不出来这是季铭——除了他那些显微镜女孩粉丝。
他等滴滴的时候,瞥到后面那四个人,明显是在配合他不被认出来,从眼神到行为上,都装作前面那个男人没什么特殊的感觉——噗,戏精的很。
门口其实没有什么粉丝守着,季铭也红了一年多了,大家也知道,公开活动上,他对粉丝是相当怜爱的,但是在私人行程的时候,他俩眼珠子就跟换了一对儿一样,基本上看不见粉丝,属于超级耍大牌那一类。
粉丝倒是没有被他气走,营销号拿这个黑他,倒已经成固定招式了。
不过,省心是真省心了不少,虽然还是有私生饭、狗仔之类的玩意,但那些基本上都可以不当人看,好应对。
见到他上车开走。
后面的四个人才有一种喊卡的感觉——下戏了。
“哇,素颜哎,真的好帅啊,怪不得他们都说明星一般都比镜头里还要帅。”另一个女孩一脸激动,她是传媒学院的,当然也是有明星梦的,只是现在跟明星还没什么关系,能见到个真明星,非常兴奋。
“哎呀,刚才应该合个影的。”
“就是,都忘了。”
俩男的也是一脸后悔。
只有马尾姑娘,不屑地给了他们仨一个集体的白眼,明显都不是季铭的粉丝,季铭的粉丝入门第一课,不管是贴吧还是粉丝团微博的置顶,都三令
第0266章 流浪
c_t;季铭楞了一下,不过很快反应过来。
对于肖鼎来说,他有意无意地把自己困在了《恋爱的犀牛》里,面对的是更广泛的舞台剧世界。而季铭,则是有意无意地把自己困在了舞台剧世界了,外头是异彩纷呈的娱乐圈——虽然选择范围比肖鼎大很多,但性质上,还真有相似之处。
他越想越觉得有意思。
肖鼎也不催他。
直到菜都上来了,一道芙蓉鸡片,一道锅烧河鳗……然后是热气腾腾的一屉小笼包,甜丝丝的肉香透过面皮漾出来。
“我应该也是在不断地调整吧,代言啊,商演啊,其实我也不反感,好歹能赚钱么,大家也都需要这么干,不然团队的人怎么养得起。至于说舞台剧这一块,跟影视剧之间,我还真没有特别的执念,我演《遇仙降》的时候,也挺享受的。当然,站在舞台上直面观众,也很享受,而且更稳定一些,有底。毕竟,戏就在我身上,观众在我眼里,所有的表演和反馈都在同一个剧场里头,电影呢就差一点,到现在它还没上映呢。
我感觉,就是一步一步地走呗,电影也好,话剧也好,学习也好,工作也好,总归有各种冲突和矛盾的,但这么磕磕碰碰地往前走呗。”
季铭都觉得自己说的有点乱。
剖析内心,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儿,哲学上“我是谁”这个问题,可是千古难题。
不过肖鼎居然听明白了。
他挺感慨的,相对于季铭在艺术上的天分,可能他在生活上的天分更高吧——他太踏实了,所以基本上没有肖鼎这些烦恼,他没有让自己的生活变成一个二元对立的局面。
不论在事实上,还是内心里,都不是对立的。
把想做什么,和该做什么,季铭统一的很好,既没有随波逐流沉迷娱乐圈的灯红酒绿,也没有孤高自傲把自己当成舞台上的隐士,一切都是脚踏实地的,想什么不重要,能做到什么就去做到什么。
唉。
牛批!
“尝尝吧,这一家我常来,老板做了三十年本帮菜,就是有点甜,锡城人。”
“是你请客吧”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