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隋唐争霸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老山头之汗

    二蛋想到舅舅心里觉得有不少的遗憾,不然凭借这次的功劳,他们的地位一定能提高不少。想到这里他看了看大将军,结果将军也是一副沉重的表情。他猜测将军可能也是因为死了好几个心腹家将,所以才不开心。

    站在兴高采烈的队伍中,说笑声丝毫打动不了宇文成都,他的注意力全部都在周围的树木和灌木丛中,他还是怀疑这里还隐藏着敌人。他能在一场场战争中活下来,不仅仅是因为他武艺绝伦,更是因为他敏锐的感知力。可是这次的他不敢十分确定,似乎随着唐军和河北军的溃败消失了,难道这个高手隐藏在那些兵将中,看到没有机会也退走了或许刚才只是唐军或者河北军的将领对自己露出了浓厚的杀意毕竟杀死自己不仅可以得到天下第一的名声,而且还能得到玉玺,一举两得,谁能不起非分之想。

    确定没有人在暗中监视他以后,宇文成都放松下来,让二蛋整军后继续赶路。不过,经此一战,他让大家小心戒备,防止唐军和河北军在次袭击他们。对于袭击宇文成都并不十分担心,在大山里因为地势的原因,所以并不适合大军作战。他真正担心的是玉玺的消息有没有泄漏,如果唐军和河北军知道玉玺在他的手中,必然会和他争夺,这种争夺很可能是不死不休。要知道,这些齐聚扬州城,本来就是为了玉玺,现在有了玉玺的消息,他们还不成了闻到腥味的苍蝇

    想到这里,他觉得为了保险起见,必须要想办法甩脱跟踪的人。他们虽然不怕唐军和河北军,但是被他们不停地骚扰,谁也受不了。于是他也想分兵两路,但是又想到瓦岗军之所以被他抢回玉玺,就是因为他们兵分两路,才被他找到机会夺了回来。如果他们也分兵两路,关键是他的四个心腹家将已经全部牺牲,再让二蛋独领一军,这和送死有什么区别但是不分兵怎么摆脱唐军和河北军的纠缠呢

    继续循着旧路向回走,肯定会碰到唐军和河北军,如果另外绕一条路呢这样做,最起码他们没有机会伏击。而且只能跟在他们的后面追,这样他们就能占




259 千穿万穿马屁不穿
    都知道狐狸是十分狡猾的动物,可是它有多狡猾呢别人可能没有亲身的体会,但是宇文成都可是深有体会。当年只有八岁的他跟着他爷爷去山上打猎,结果下午的时候下了一场雪。他记得十分清楚,下雪后的山路特别难走,爷爷带着他小心翼翼得向回返。在回去的路上碰到了一只白狐狸。这只狐狸长得特别漂亮,雪白的皮毛闪着银色的光泽。一双黑豆一样的眼睛露出机敏的伶俐。

    看到爷爷一箭射过去,宇文成都都不忍心去看,结果他爷爷却射偏了,只射中了狐狸的前腿。看到受伤的狐狸向远处逃窜,他心里略微好受一些。不过,狐狸虽然受伤了,但是因为山路很滑,所以它还是逃跑了。爷爷带着宇文成都循着血迹和脚印紧追在后面,他爷爷相信只要一直紧跟在后面,等狐狸血流得够多以后,跑不动了,他等到那时候就能抓住它。

    甚至他爷爷还暗暗庆幸刚才射偏了,只是伤了前腿。如果在身上扎一个洞,那这张狐皮就不值钱了。一般来说华夏的狐狸大多都是红棕色,白色的很少,为了显示珍贵和稀少,把白色的狐狸称为银狐。一张银狐皮如果身上有了洞,那么价值就低很多。当时他爷爷看到猎物下意识的就射出一箭,并没有想太多,更没有想着什么银狐皮。他们宇文家什么东西也不缺,现在想追上去也只是满足一下自己猎到一张好皮子的小心情而已。

    宇文成都爷孙两个循着雪地上银狐的足迹跟在后面,也没有留心方向。忽然间他们发现不知道怎么继续下去了,因为雪地里出现了两行狐狸的脚印,难道有来了一个狐狸吗可是两个脚印一模一样,也分辨不出哪一个是受伤的狐狸。这时候也不知道什么原因,也不见狐狸流血了。如果一个脚印有血迹,那他们也好判断,现在他们真是不知道该追哪一个。如果宇文成都年龄大一些,他们可是一人追一个,追上了再大声招呼,可是他只有八岁,太小了。再加上刚下了雪,山路更加难走,他爷爷只好随意选了一条路追追看,也就是撞大运,看看能不能撞上。

    又走了一小段路以后,他们看到了两个人的足迹,一大一小,上前一比划和他俩的脚印正好相符。这时候他爷爷怀疑他们又走回来了,再看看周围的景色,虽然被大雪覆盖了,但是他爷爷经常在这里打猎,一下子就确定下来,狐狸领着他俩转了一圈。恐怕他俩看到分岔的地方狐狸已经要逃跑了,他爷爷为了验证自己的想法,又领着宇文成都循着雪地里的足迹走了一圈。并且把眼光放的更加长远,一路走一路看,不久后又发现了一个分岔。

    全部转完后,他爷爷发现狐狸一共在林中的雪地绕了三个圆圈,三个圆圈环环相扣。而且狐狸的后脚印总能完美的踩在前脚印上,让人不知道它在那个圆圈逃跑的。当然了他爷爷最后也找到了狐狸逃跑时留下脚印,在一处不太高的山崖旁,狐狸从圆圈上远远地跳了出去。如果只是循着旧足迹根本不可能看到,等到留心找到足迹的时候,它已经跑远了,再也不会被找到。

    因为宇文成都是他这一代的长子长孙,所以他爷爷不厌其烦的给他讲解的



260 李世民的意外之喜
    宇文成都听到他们的赞扬声,心里如同喝了蜂蜜一般甘甜。他爷爷在世的时候总是担心他的谋略,他自己也很重视自己的谋略,但是一直没有用智之地。以前他跟着隋文帝杨坚打仗,隋文帝文治武功天下无双,再加上兴隋九老,一老孝忠王伍建章;二老大元帅高熲;三老太岁靠山王杨林;四老上柱国贺若弼;五老越王杨素;六老大都督鱼俱罗;七老昌平王邱瑞;八8老上柱国韩擒虎;九老双枪将定彦平,每个人都是当世的名将,他们的文韬武略还不能发挥的尽兴,哪里能轮到他为隋文帝出谋划策

    还好他武艺绝伦,有万夫不当之勇,能够冲锋陷阵,最后才得了一个天下第一的御赐金牌。大隋朝立国后,他又获封天宝大将专门为皇上镇守金殿。主要的任务就是保证皇上和京城的安宁,也从来没有施展计谋的机会。这次如果不是和瓦岗军争夺玉玺,宇文成都恐怕还是只能做一员勇将。在同张仲坚的战斗中,他不得不和虬髯公斗智斗勇。而且他最后技高一筹夺回了玉玺。

    现在遇到了唐军和河北军的联军,瓦岗军很快也会追上来,宇文成都觉得形势严峻,只好开动脑筋,最后想起了银狐脱逃的办法。当年银狐能骗过他爷爷,他相信他今天一样能够骗过后面的追兵。

    制止了二蛋和屎缸的赞扬,他详细给他俩交代了注意的事项。其实最主要的一点就是让追兵以为每一路都是他们走过的路,让他们判断不出来他们到底走的是哪一条路。决不能让追上来的敌人知道他们是兵分三路。还有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记住最后的集合点。也许他们在第一次汇合的地方不能同时到达,但是一定要记住最后的集合点。宇文成都指着远处一座最高的山峰说,不管怎么画圈,最后的目的地就是那座山峰,决不能自己画的圈把自己迷在里面。

    最后又叮咛了二蛋和屎缸一番,宇文成都他们才下了大石头向他们选好的战场走去。一边走一边把队伍分成三队,然后各自选了一条道路离开。很快三支队伍就消失在茫茫的林海中,再也看不到任何踪影,只留下三道凌乱的足迹。

    一阵山风惬意地吹过,森林里的树叶欢快的挥舞着巴掌,似乎很高兴欣赏到即将到来的龙争虎斗。

    两个时辰后,河北军首先来到了这里,不过人数可不少。原来他们的伏击失败后,河北军的溃兵和暗中隐藏的另外一支队伍合到了一起。刚才的伏击战让他们知道貌合心不合,战斗力就发挥不出来。再说唐军也损失了不少,剩下的人即使再和他们联合到一起,也起不到什么作用,干脆自己河北军单干。他们看到原先来路的旁边有新的足迹,厚厚的枯枝烂叶上一个个凌乱的足迹,显示出匆匆逃窜的急切。来时的旧路上看不到有人走过的痕迹,从种种迹象判断,他们得出结论隋军从这里走了。再说宇文成都又不是二傻子,明知道老路很可能会遇到伏击怎么会自讨苦吃,人总不能给相同的石头绊,说定哪一次不小心就绊倒了,于是找寻一条新路就成了顺理成章的事。

    既然宇文成都的隋军从这里逃走了他们自然跟在后面。走了不远的路,他们就到了一个隋军新修(踩)的一个三岔口,这可怎么办三条路看起来一样,都像是小百十个人走过去的,到底该追哪一条呢?“张江,你说咱们该追哪一条路”张海对着一个和他长得很像的人问。

    “哥,你说他们会不会兵分三路”正在



261 士为知己者死
    士为知己者死,女卫悦己者容。李世民把军权放心地交给苏烈,在他的心头犹如刮起了十八级大风。什么是知遇之恩这就是!什么是再生父母这就是!什么是明主圣君这就是!

    一开始苏烈被李世民召回唐营,他也感恩戴德,也决定为李世民出一把力。只是他是一个新来的外来户,虽然李世民对他礼遇有佳,但是以前两人毕竟是平起平坐的身份。虽然说李世民是世家公子,但是苏烈也是年少成名,所以两个人的关系难免有一点点尴尬。但是现在李世民把兵权全部交给他,这是多大的信任啊!虽然只是暂时的,等他从森林里回来就要重新交还回去,但是也充分体现了对他苏烈的信任。他还清楚的记得他不过是迟回来了一会,王世充就把河北军变成了他的军队。

    两厢一对比,他不感激涕零难道还要上天吗既然李世民对他肝胆相照,他也不能不表现一番,于是强烈要求由他带队去对付宇文成都。李世民本来就想趁此机会完全折服苏烈,现在的结果比他想象中好了太多。看起来他是把军权全部交给了苏烈,但是唐军和河北军不同。只要李世民往那一站,苏烈即使掌控着军权,他也不好使。唐军的家属大多还在太原,他们只认识李家父子,其他人都不认。如果他们敢起异心,一家老小就要全部完蛋。

    再看苏烈和河北军,虽然河北军的老小一家人也在河北,但是苏烈并没有父兄在河北帮他把人家的家属扣作人质,这些河北军不认他,他对人家背叛他无可奈何。何况河北军从根上说是窦建德的,窦建德死了,论资排辈他有机会成为河北军的主帅,但是也有人能和他竞争。不过他们这些人碰到王世充就差了很多,所以才被王世充夺了河北军的军权。

    苏烈现在还是愣头青,肚里面也没有那些弯弯绕。刚刚丢了河北军的军权,就得到了唐军的军权,而且唐军比河北军还要强大,自然感激莫名。一心想为李世民肝脑涂地,可是李世民收服他不是为了让他肝脑涂地,而是为了帮他东征西讨的。 如果他这次去和宇文成都对敌,要么是完不成任务,要么身死道消。不过依苏烈的脾气恐怕是不成功便成仁。对付宇文成都只能靠李元霸出手,而李元霸必须由他领着才能保证效率。于是李世民又给苏烈做了一番思想工作,安抚下他急切的为知己者死的心,这才带领李元霸暗暗跟在了张江的后面。

    如果不是安抚苏烈耽搁了时间,他说不定会走在张江的前面。看到王世充如此狡猾,竟然暗暗派人跟在河北军和唐军的联军后面,李世民对王世充的奸诈又多了一层认识。这真是乌鸦笑猪黑,他还不是一样暗暗跟在后面。是实话,李世民确实是一代明君,但是绝不能说他是一个好人。好人不可能杀死亲兄弟,杀死自己的亲侄儿,并且霸占自己的亲弟媳。只是他当皇帝当成了一代明君,所以掩盖了他的污点。

    当时唐军和河北军伏击宇文成都的时候,李世民也躲在一边。看到唐军和河北军被隋军杀得溃不成军,李元霸就想冲出去救急,被他拦了下来。最后他们也一直躲在后面没有露出行藏,直到河北军隐藏在暗处的张江出来收拾残局,他们也只是冷眼旁观。最后河北军离开后,李世民才收笼自己的败军,然后悄悄地跟在河北军的后面。他计划让河北军先和宇文成都他们互相厮杀后,他再坐收渔翁之利。

    看到三岔口以后,李世民没有犹豫,也分兵三路继续悄悄地跟在河北军的后面准备伺机而动。不过李元霸还是跟着他,其它的两队分别是他们李家的家将李勇和李敢兄弟。等到发现宇文成都后,他们也不需要释放什么通知的信号,看河北军的鸣镝就行。?



262 李世民展露头角
    李元霸的一句傻话,惊醒了梦中人。在这座大山里,如果不找好一个坐标,宇文成都他们估计不等把阵摆出来,自己就晕头转向了。而在这里要找坐标的话,必须是一个能够随时看到的东西。李世民一边想一边四处打量,他也不知道宇文成都会用什么来做坐标。可是周围除了高大的树木就是低矮的灌木丛,什么也看不到啊。偶尔透过树叶的缝隙能够看到天上的白云,这些都你能作为宇文成都他们前进的坐标。难道说他们用指南针前进吗但是只用指南针并不能保证三路隋军能够汇合到一起,想要汇合到一起,必须要有一个点。

    正在这时,一阵山风吹过,李世民看到前面高高的山峰,忽然间心头一亮,还有什么能比大山更显眼吗只要围着大山转,总不会失去方向。不管宇文成都怎么绕,他们一定是奔着那座大山过去的。

    知道了隋军的目的地,唐军也不用分成三路了,他们随意选了一条路向前走去,因为有了目标,所以再也不会被岔路影响到。这里山势比较平缓,李世民本来想走直线的,但是他想到走直线虽然快,但是容易惹麻烦,所以他最后还是循着他们走过的一条路追了上去。不过有了方向以后,再多的分岔对他们也没有影响,他们总能找到最正确的路向那座山靠近。由此看来,李世民能成为千古明君本身的能力确实不凡。

    再说张海他们虽然比唐军早进入阵,但是过了第一个集合的节点后,再次分兵三路又遇到分岔时,就不知道怎么办了想放鸣镝把人召集起来,又担心惊动了隋军。张海想到上一次分兵后,最终大家又汇集到了一处,于是就没有再分兵,随意循着一条道就追了下去,后面再遇到分岔,还是不理睬继续向前追。他却不知道这些道路都是慢慢地把方向偏转了,看似前行,其实是绕圈子。而他弟弟张江看到分岔后想了一下,交代下面的人提高警惕又把队伍分成了三队,他感到自己追对了方向。因为隋军只有人手充足才能再次分兵,在大山里如果 人数太少很容易被野兽攻击,所以张江认为他这边的隋军人数很多是大部队。可是当他再一次遇到三岔口时,他差点崩溃。这时候他才明白宇文成都摆的阵不一般,正当他难受的时候,忽然听到了说话声。他赶紧带领手下躲了起来,刀出鞘,弓上弦。慢慢的人走近,他们听出来是河北口音,接着看到来人是他们河北军,不过只有十几个人。

    看到是自己人,他们从躲藏的地方跳了出来。吓的走过来的十几个人扭头就向回跑,他们赶紧喊叫:“小麦回来,是我们。”那些逃跑的河北军听到乡音,而且还知道他们伍长的名字,回头一看,虚惊一场,自己人,这才走了回来。 这样一来,张江的手下又成了三十多个人,如果再分成三队的话,一对也有十多个人。不过张江他却不想走了,他想等等看,是不是和上一次一样,所有的人又能汇集到这里

    他的这种想法注定要落空,宇文成都他们走过



263 天下第一争夺战
    层峦叠嶂,山川秀丽,江山如此多娇。站在高山上向后望,李世民胸中生出一股王霸之气。随口吟道:

    一朝春夏改,隔夜鸟花迁。阴阳深浅叶,晓夕重轻烟。

    哢莺犹响殿,横丝正网天。珮高兰影接,绶细草纹连。

    碧鳞惊棹侧,玄燕舞檐前。何必汾阳处,始复有山泉。

    听到李世民的吟咏,他身边的人纷纷称“好!”只有李元霸“呵呵”的傻笑,他也不知道什么是诗词,不过只要是他二哥说的话比皇上的话都管用,都好听。这些人不住声的排马屁,其实也是迫于无奈。身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如果他们不说好,李元霸可饶不了他们。李世民听到一群不识字的一片叫好声,也觉得骚的慌,他呵斥过这些人。让他们不要不懂装懂乱拍马屁,可是这些人下次还是马屁声依旧。最后他才知道这是他傻弟弟的杰作,和他讲道理也讲不通,干脆也不管了。时间长了,没有马屁声反而觉得不和谐。

    忽然李世民想到他们正在追宇文成都,于是赶紧让这些人住口:“别吵吵了,惊动了隋军!”。听到他的提醒,这些也醒悟过来,这里不是太原而是荒郊野外。于是一个个住口不言。李元霸听到他哥哥的话,本来笑的挺开心,这下子也生气了:“你们一群傻子,不知道宇文成都在前面吗喊什么喊以后谁再喊,我把他脑袋拧下来!”说完后转过头问:“哥哥,咱们赶紧追,不要让宇文成都跑了。”

    “别急,现在天色不早了,咱们翻过山歇息一晚,养精蓄锐,明天再和他们一决雌雄。”李世民看看西斜的太阳,估摸了一下时间说。这样安排,也是李世民仔细思量的结果。他们今天在宇文成都的**阵里转了大半天,一个个精疲力尽的都想休息,再说今天也确实追不上隋军。与其急急忙忙赶路不如让大家休息一晚,明天一鼓作气追上去。因为从时间上来看,隋军早就翻过了大山,而他们翻过山以后估计天就黑了,所以今天绝不可能追上去。

    山里面天黑的早,尤其是山下,这里树木高大茂密,遮天蔽日,即使在白天树林里也比较暗。如果向山下走,天无形中也黑的早一些。也就是说隋军要比他们早一些进入夜晚,而他们还在山顶,自然要晚一点进入夜晚。山下的枯枝败叶比山上也更厚更腐烂,那时候的雨水比后世要多不少。雨水多,树叶腐烂的就很厉害,一脚踩下去有时候连小腿肚子都能陷进去。隋军作为开路者就比他们在后面追的人要费劲很多,这样一对比,李世民觉得明天就能追上宇文成都。?另一边,张海和张江在树林里转来转去就是找不到正确的路,好几回他们都走了回去,还好发现那些路他们已经走过了,于是转回头再走。可是宇文成都他们在树林里画的圈圈太多,而且环环相扣,他们是越转越迷糊,就是出不来,几队人马反而又碰到了一起。方向也搞不清,迷路后人也更加疲劳,他们干脆也不追了,一个个垂头丧气的坐在树下。就是张海俩兄弟也决定不追了,他们绕不过宇文成都。而且他们在这里绕的时候,隋军不知道已经跑了多远了,等他们转出**阵,黄花菜早凉了。

    看看人数不对,他们以为其他的人还在树林里打转,决定等全部汇合后找路走出去。却不知道他们短缺的人永远也不会回来了,他们已经加入了唐




264 天下第一出
1...4546474849...75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