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隋唐争霸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老山头之汗

    这些年天下财富不断增长,又通过科举选士从民间选上来无数的人才,大隋看起来蒸蒸日上,怎么就会天下大乱呢杨广总是想不明白。其实这也不怪他想不明白,如果能想明白的话,他也不会那样做了。从大隋建国开始,隋文帝实行的府兵制和科举制度就触动了世家大族的利益。华夏人有一种土地的执念,从远古一直到清朝,甚至到前些年,但凡有机会就想买地。一些世家大族更是大肆兼并天下土地。而府兵制却延缓和制止了他们兼并土地,这让视土地如生命的世家大族,如何能支持府兵制

    府兵制,中国古代兵制之一。该制度最重要的特点是兵农合一。府兵平时为耕种土地的农民,农隙训练,战时从军打仗。府兵参战武器和马匹自备,全国都有负责府兵选拔训练的折冲府。隋朝时的府兵制和均田制相辅相成,每个府兵都有一百亩永业田,当然了长安附近人口稠密,可能就不够一百亩,到了地广人稀的地方,一百亩肯定能够保证。只要成为府兵,以后也不用再承担其它的赋税。

    而世家大族想要兼并土地,那就必须要有土地可以兼并,可是均田制已经实施,尤其是府兵制的实施,那些土地就不可能再会流失。世家大族不能兼并土地自然对朝廷不满意。正当他们对均田制满腹牢骚的时候,隋文帝又实行了科举制。以前想要当官,只能通过世家大族举荐。他们举荐自然只举荐自己阶层的人,或者是沾亲带故的人。满朝文武皆是世家大族的人,根本就没有其他人的事。

    土地捞不到,世家大族已经很不高兴了,现在当官的机会也有人抢,于是他们就不愿意了。他们不愿意,自然在暗地里掣肘。他们想让天下的百姓家破人亡,成为自己的佃户和奴仆,于是在征高句丽和挖运河的时候,故意借着杨广的旨意,大肆残害黎民百姓。反正不管怎么说,地他们都有好处。

    农民被盘剥的厉害后,家破人亡,卖田卖地,他们正好可以兼并土地。如果惹得天怒人怨,天下大乱,他们正好可以火中取栗,捞取更大的好处。李渊就是世家大族的代表,最后取代了大隋。而作为最先反隋的农民起义军有哪个享受了隋朝灭亡的好处还不是换汤不换药,以杨广为代表的世家大族换成了以李渊为代表的世家大族。如果再说的裸一点,就是皇帝虽然换了,朝堂上依然还是五姓七族的




328 家族和国家
    三方势力经过大战,都有不同程度的损失和损耗,都需要休养生息,好迎接下一次的暴风骤雨。虽然说唐军这次损失最重,但是他和突厥联盟,仍然不可轻视。大隋偏安一隅,百足之虫死而不僵,更兼南方鱼米之乡,物产丰富,也不是短期能够扫灭的。瓦岗军自然不用说,猛将如云,兵精粮足,不是其它两方势力可以比拟,只是财力略显不足。

    这时候,东岭关总兵府里,瓦岗军主要的将领济济一堂,正在开会研究下一步的行动计划。有不少将领都认为,既然唐军和隋军忌惮瓦岗军的战力,那么瓦岗军正好趁势进攻唐军或者隋军,绝不能让他们有喘息之机。只有以徐茂公、魏征和李靖少部分人认为,大战之后,瓦岗军也应该休养生息,补充战损和再次集聚财力,好应付下一次的战斗。并且他们认为,一旦瓦岗军向唐军或者隋军任何一方进行军事行动时,另一方绝不会按兵不动。

    持两种观点的人数虽然相差很大,但是随着辩论,反而是只有少部分的主张休养生息的人渐渐占据主动。徐茂公等人认为一:瓦岗军处于腹背受敌的地理位置,只要是这种位置就免不了被两方势力针对;二,只要瓦岗针对隋军或者唐军任何一方,另一方自然明白唇亡齿寒的道理,从背后对瓦岗军进行掣肘;三,大战过后,瓦岗各种军用物资损耗殆尽,尤其是八牛弩箭矢几乎消耗一空;四,无论是唐军还是隋军并没有伤及根本,绝非短时间能够消灭的。

    听到徐茂公他们有理有据的一番说辞,以程咬金等人为首的主战派再也不喊着要打要杀了。他们原以为打仗很简单,我能打过你们,我就追着打,哪里想过还有那么多的弯弯绕绕。不过,他们并不是笨蛋,道理还是能听懂的。双拳难敌四手,他们也清楚,既然打一个会招惹到另外一个,他们也不再坚持继续追击。

    不过,程咬金他们有生出新的疑问,难道说唐军和隋军永远没法下手吗就是再等三五年,他们一样有可能相互结盟,对抗瓦岗军。这种被他们夹在中间的局面该如何破解呢这个问题不仅程咬金想知道,其他的人也一样想知道怎样解决这个棘手的问题难道说瓦岗军只能被动的死守在这里,等着被他们蚕食吗

    这个问题沈厚和徐茂公、李靖等人也探讨过,目前也没有什么好办法。不过这个问题也不紧迫,估计一年半载内,无论是唐军还是隋军都不会对瓦岗军发动攻击,因此大家可以从长计议。虽然现在没有妥善的好办法,但是大家都倾向于坚守五关,以这五关隔断大隋和唐军,然后先想法消灭唐军。只是把唐军消灭后,又牵扯出一个问题,那就是突厥。现在西北的游牧民族突厥、吐谷浑、鲜卑等都有唐军隔断。何况如今唐军和突厥结盟,也为消灭他们增加了很多困难。这让沈厚等人觉得首先消灭唐军完全不可行,否则被那些游牧民族缠身后,恐怕消灭不了大隋,反而会让大隋



329 出乎意料的建议
    当一个人把家族至于国家之上时,你还能指望他忠于国家吗而五姓七族之所以能够绵延几百年不倒,能够影响朝政和国家,就是因为他们家族的所有人只终于自己的家族,一切以自己家族利益为上,并且相互组成利益团体。而且为了达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所以互相结成姻亲,讲究血统论,高人一等论,甚至把持文化传播,把持士族阶层,尤其影响隋唐政治和文化。知道唐末,经过大唐几百年的努力,才慢慢消除了五姓七族对国家和社会的影响,使其慢慢退出了历史舞台。

    而现在正是五姓七族方兴未艾之际,瓦岗军要和唐军作战,自然避免不了和五姓七族为敌。想到五姓七族的那种家族利益为先的特性,沈厚想起一句话: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远的利益。按这个思路来说的话,未必没有机会分化五姓七族和李渊父子的关系。如果李渊失去了五姓七族的支持,没有了他们支持的财力和人力,李渊父子拿什么来争夺天下呢如果能够把五姓七族争取到瓦岗军这边,对李渊来说可谓是釜底抽薪。沈厚觉得可以试一试。

    不过,现在最主要的事还是休养生息,医治战争的创伤。这次瓦岗军从瓦岗山下来,一路打了不少的大仗和硬仗,虽然说大多数都是胜仗,但是损伤也也不小,尤其是损失了不少的财物。不说别的,光八牛弩的箭矢是损失了差不多四五万,每根箭矢保守一点按二十贯钱算的话,花费了差不多百万贯钱。仅此一项就耗费了百万钱,其它的千头万绪还用很多,无一不消耗钱粮。瓦岗军以前只掌控瓦岗山那么一点地方,能集聚多少财富呢还好沈厚他们在二贤庄的时候已经打下了基础,尤其是垣曲的铜矿为瓦岗提供了不少的财富。

    说起垣曲铜矿,就不可避免要涉及到唐军。现在已经和李渊撕破了脸,沈厚他们在山西和长安等地开设的酒楼自然也受到了波及。不过,在他们离开二贤庄的时候,沈厚就知道会和李渊父子发生冲突,提前就进行了分割。已经把所有的酒楼都卖了出去,甚至有些酒楼已经成了李家父子的产业。不过,沈厚开始酒楼可不仅仅为了赚钱,还有另外一个目地,那就是打探消息。当他们把更一楼主店和连锁店一起卖掉的时候,又悄悄安排人手重新开张了新店,只是这些新店完全没有二贤庄的痕迹。有些高档,有些平民化,保证了情报和信息的继续收集。

    虽然说重新开设了酒楼和饭店,但是特色没有更一楼那么明显和有名气,利润下降了很多,有个别的甚至有点亏损。不过为了收集情报沈厚也只能如此,他知道太祖能够战胜某校长,其中情报工作人员的付出不容忽视。很多时候,一个好的及时的情报就能解救几千或者几万人的生死,决定战争的胜负。 相对这些来说,亏损一些钱财有算什么呢只是这样一来,瓦岗军的财政减少了不少收入。这还不算什么,因为瓦岗和唐军交恶,山西到河南的货运也受到严重的影响,垣曲铜矿再想把铜运送过来,艰难的程度也提高了很多。

    这两方面对瓦岗军的财政来说都是巨大的影响,因为就目前来说,瓦岗军财富主要就靠这两点。虽然说走私也能把垣曲铜矿出产的铜偷运到河南,但是一旦暴露,很可能会牵连到垣曲铜矿。如果被李家父子知道垣曲铜矿,后果不堪设想!

    本来大战过后,大家都需要休养生息,可是瓦岗军被唐军遏制,反而没有办法获取财富



330 盐马古道开财源
    瓦岗军要发展壮大,离不开钱财。河南地处中原,虽然粮食方面不太让人担心,但是随着瓦岗军的扩大,粮草也渐渐会变得紧张。最主要的是是赋税完全不能养活瓦岗军这样的强军,沈厚他们必须要寻找新的财路。作为后世穿越者,他十分明白,米国之所以能称霸世界,就是因为人家有钱,也知道打仗就是打钱。有钱任性,没钱认命,想要争霸天下,沈厚知道有钱才有可能,没钱万万不行。于是召集了瓦岗的高层一起来商议,怎么样才能解决瓦岗的财政。

    看到大家一筹莫展的神情,沈厚就让蛇拱屁股也不知道着急的程咬金首先发言。他也不期待程咬金能有什么好点子,只希望他能调剂一下会场的气氛。结果没有想到程咬金还真有点子,听到的口气似乎他还自认为是一个好点子,所以大家都注视着他。

    喜欢装逼的程咬金看到自己万众瞩目,越发神气,本来他觉得自己的点子未必合适,可是被大家这么一重视,他反而充满了信心,于是拿腔作调地说:“我觉得这太简单了,咱们本来是干什么的干脆重操旧……”

    “重操旧业!”裴元庆帮他姐夫解围。

    “咱们本来是响马,现在可不能穿新鞋走老路,再当响马了。”齐国远率先回答,他也最了解程咬金,知道他又想干什么了:“你想越活越回去,还不让人笑话。”

    “对、对!姐夫,咱们瓦岗军现在威震天下,以后校长还要当皇上,怎么还能再去当响马!”裴元庆一听,也立马反对程咬金的建议。

    “咱们现在也算一方诸侯,怎么能做偷鸡摸狗的勾当呢”其他人也纷纷发言,对程咬金的想法提出了批评。反正大家的意思都差不多,都认为瓦岗军以后要争霸天下,坐天下的,怎么还能做响马呢

    “停、停、停!我什么时候说怎么要做响马了我、我……”程咬金忽然想起突厥人,于是说:“咱们是军人,军人就应该打仗,咱们去找唐军或者隋军大战,或者向四川打,抢夺战利品,这总没有毛病吧”

    “打仗你脑子还是不清醒,现在咱们可不能轻举妄动,没听说咱们现在缺钱吗没有钱可不好打仗。”其他的人听他提到打仗,纷纷出言反对。有些人却也认为程咬金说的未尝不可,反正现在也没有好方法,咱们没有钱,也不能让他们好过。打起来,都没有办法休养生息,发展自己的实力。

    听到程咬金的话,沈厚觉得这也许是一个思路,于是拍拍手,让大家不要争吵,听他说。看到沈校长有话要说,大家慢慢停止争吵,好奇地盯着沈厚,期待他再次给大家一个惊喜。这些年,每次碰到一些棘手的问题,他总有很多出乎意料的好办法。

    等没有人争吵后,沈厚说:“其实程将军说的不错,既然没有好办法,咱们就杀出一条血路,活人总不能被尿憋死,不破不立!除非谁还有更好的办法”

    一听到沈厚竟然赞同程咬金的建议,大家都觉得他也可能是急晕了,怎么能说程咬金的话有道理呢不过 听沈厚说完后,大家却无话可说。虽然无话可说,但是并不同意沈厚的话,只是谁也想不出好办法。也许只能认可程



331 莱州湾海盐
    “校长,你想要做贸易赚钱,可是川蜀想必于河南也不遑多让,只靠潞州酒一项恐怕维持不了瓦岗军的财政,我觉得应该再加上盐才行。不过,河南并不产盐,要想获得盐还是海盐比较好。这样的话,咱们还需要向东进军,这样一来,咱们的兵力似乎有点紧张。”沉思中的张仲坚,看到沈厚过来后,停止了思考,把他的想法说了出来。

    “我也一直在考虑这个问题,其实咱们可以先抢占一个盐场,然后再向川蜀动兵。反正山东经过三征高句丽和王薄他们起义后,已经没有了多少势力,咱们商量一下,我认为由你和王薄两个带队,就应该能拿下莱州湾盐场。”说到这里,沈厚让自己的亲兵去把徐茂公、秦琼等人再请回来。刚才开会的时候,他也没有想到那么多,经张仲坚一提醒,他就想起海盐。而张仲坚家族就是做海盐贸易的,如果能够拿下莱州湾的海盐盐场,那么瓦岗不仅可以向川蜀贩卖海盐,就是其它地区一样也可以。沈厚可是知道盐一直都是国家垄断的行业,因为它是暴利中的暴利,瓦岗军只需要把海盐晒出来,白花花的海盐就会变成白花花的银子。而且海盐和其它盐相比,还能补充碘的缺乏,很多地方的人因为食物中缺碘,大脖子病十分普遍,所以沈厚认为海盐更能打开市场。

    “刚才还怕我的提议会影响你的布局,你们要向西发展,我却要向东用兵,所以刚才没有站起来说。本来想等以后再说的,不过,你既然问了出来,我知道你没有什么忌讳,干脆说给你,也不用再纠结。没想到你也觉得我想的不错,那咱们一会好好讨论一下。”张仲坚得到沈厚的肯定,也很高兴,相比打仗什么的,他更喜欢扬帆出海,去很多的新地方,结识更多的新朋友,见识更多的新奇,一边赚钱,一边游历,简直是一举多得。想想都是一种享受,只是他更想证明自己,让他父亲等人看看。等到功成名就后,挥挥手,不带走一片云彩,浪迹四海,去探索更多的大陆。

    “咱们现在最主要就是搞钱,只要能赚钱,东边西边有什么区别,能赚到钱就是前边。既然是前边咱们自然就要冲过去。”沈厚才没有包袱,他觉得目的才是自己需要的,至于过程并不需要那么苛求。

    “那就再提一个建议,我认为海上贸易比其它的贸易更容易赚钱,不如咱们集中力量多做一些海外贸易。”张仲坚得到鼓励,于是提出了进一步的建议。

    “义兄,你又想出海旅游了吧咱们入川不仅仅是为了发财,你不要想歪了。”李靖刚好返回来,听到他的话反驳道。别人或许对张仲坚了解的不深,但是他却很清楚。他们张家是扬州首富,而他正是是首富张季龄之子,出生时父嫌丑欲杀之。后来他跟着昆仑奴学了一身的本事,一直想证明自己。这些年虽然在江湖中闯荡出了不小的名气,提起“风尘三侠”,无人不竖起大拇指。尤其是做为“风尘三侠”的虬髯公张仲坚更是威名赫赫,可惜他父亲认为那不过是匹夫之勇,他手下的昆仑奴有很多都有那样的本事,不值得炫耀。仗季龄多年出海,在南洋一带创下了不小的名声,他认为只有想他那样财源达四海,美名震南洋才算成功。而张仲坚一直想超过他父亲,因此对海外贸易生出了执念。

    “张仲坚,原先听说你爱出海,还不太



332 谋夺山东
    莱州湾盐区:该区是山东省海盐的主要产地,包括烟台、潍坊、东营、惠民的17个盐场,盐田总面积约400平方公里是中国及世界上利用该类地下卤水资源最早的地区,已有千年历史。卤水赋存于海陆交互相沉积层中,属滨海相,生存于晚更新世至全新世。 卤水来源于海水,生成于海侵期的海退阶段,是经过蒸发浓缩、聚集和海陆变迁埋藏形成。

    王薄和张仲坚现在说的就是这个盐场,只要瓦岗军拥有了这个盐场,就相当于拥有了一个聚宝盆。把莱州湾的海盐销售到海外,或者川蜀,它所创造的财富不低于垣曲铜矿。现在铜矿在唐军腹地,暂时无法利用,而山东现在远离唐军的腹地,隋军更是鞭长莫及,从战略上分析确实利于瓦岗军占领。

    听了沈厚和王薄的分析,大多数的人也明白过来,唐军现在势力也难以企及山东。他们这次在虎牢关损兵折将,只是巩固长安和山西两地就有点顾此失彼了,哪里能腾出手阻止瓦岗军夺取莱州湾盐区。反过来,瓦岗军确实兵精将猛,迫切需要扩张。只是大战刚过,不想刺激唐军和隋军,现在向东和向西进军,也是尽量不引起直接的冲突。不过,他们要是不开眼,非要和瓦岗军争夺盐场,沈厚也不介意让他们再次领教一下瓦岗军的厉害。

    再说隋军他们现在已经退居江南,不管愿不愿意也只能舍弃莱州湾盐场。经过这么一分析,瓦岗军众将觉得为了莱州湾盐场和以后贸易,即使付出再大的代价也应该拿下它。再说没有海盐这个 拳头产品,不管是做海上贸易还是去川蜀做贸易又能获利多少

    确定了具体的目标后,也到了开饭的时间。不过,一些好战分子,如程咬金、齐国远等人竟然吵吵着,也不着急吃饭,一个劲要求赶紧发兵,让他们做先锋。沈厚虽然知道山东没有多少抵抗势力,但是从这里到莱州湾也有两千多里地,这也是最主要的困难。不过,从瓦岗山到莱州湾,距离就近了差不多一千里。而且把山东变成瓦岗军的后花园后,不仅掌控的面积增加很多,赋税也能得到不少的补充。

    现在趁着唐军无力东进,瓦岗军先一步占据山东,然后再回头进入四川,这样一来,完全杜绝了唐军和隋军接触的机会。等到瓦岗军恢复元气后,从河南和山东向唐军发起攻击,并且在潼关向长安施压,不怕李渊父子不向后退缩。趁着他们向后退的时机,一鼓作气收服河北,把李家父子压缩到山西以及西北一线,然后再回头收拾杨广。不过这些都是后话,目前最主要的还是喂饱肚子。

    因为心里有事,大家饭吃的很快,一吃完就返回了大会议室。大家以前都想过争霸天下的事,只是没有想到这一天就要来了。原本都以为这次大战后,总要缓上一两年,却没有想到因为被唐军和隋军相夹,瓦岗军不得不做出不破不立的对策。虽然大战后,瓦岗军也有很多损耗,但是一想到占据山东,接着入川,让瓦岗军的地盘一下子扩大两三倍,形成争霸天下的局面,大家就坐不住了,恨不得立马开始这些行动。

    “原本是想找点钱,却没有想到还压缩了唐军的活动空间,而且更加壮大了咱们瓦岗军。不过,占据山东是咱们最重要的一步,王薄你可不能马虎。”沈厚看到大家都急着打仗,也不啰嗦,直接点名让王薄先讲讲。

    “大家都知道,自从昏君杨广三征高句丽后,山东是扫地为兵。不仅民间没有了壮劳力,就是盐场
1...5758596061...75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