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军侯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冼青竹
而且还让特令他有权整合那些零散哨官的骑兵小队,以对抗他们这五百人没有办法剿灭的部族,以便
第三百六十一章 战局(九)
其实打心底里蓝玉这等武人阶级的勋贵一向是没有太过在意原校检司和现在的锦衣卫,毕竟当初朱元璋成立校检司的时候主要目的就是针对官僚体系,说白了就是对付文官们用的,和他们这些武夫将军们关系并不大。
哪怕是后来重新组建的锦衣卫让他们多看了几眼,却也因为之后的几件大案子都是针对六部官员各级书吏等等的文人办法,和勋贵武将们又没有多少关系,这就导致不论是原来的校检司还是现在的锦衣卫其实在武将们的心中都没有那么太过于关注。
完全不像文臣官员们那般小心翼翼能避则避,毕竟没有人想要被请到锦衣卫里头去喝茶,更不想去诏狱当中吃个饭,说不定吃完饭人头就保不住了,这等可怕的地方又有着皇权直命,敢问天下谁人不畏。
其实造成锦衣卫如此给人态度的始作俑者就是毛驤和朱元璋,只不过一个是主导一个辅助,朱元璋想要一个让天下百官都畏惧的衙门办事处,毛驤则是想让锦衣卫之名响彻天下,就这样自上而下的一种态度传播,使得锦衣卫变成如今朝堂之上人人畏之如虎的样子,也成为了那些作奸犯科的官吏最害怕听到的名词,因为自大锦衣卫成立至此,凡是入了诏狱的人就没有一个是家底干净的,凡是进入的就没有一个能完完整整的出来,甚至有很多人都是直接从诏狱转道秋后刑场,一点都不耽搁。
不然何以让那些人这么畏惧害怕,都是一个个残忍的刑具,一个个项上人头给活生生积累起来的凶名,让人闻其名而胆寒的衙门。
不过蓝玉一向是对着锦衣卫无感,他整治文官又和武将勋贵们没什么关系,双方之间也没有利益纠葛,当然,这里面自然是不包括哪些自甘堕落贪赃枉法的勋贵。
按照蓝玉的话说,那些人放着好好的荣华富贵不去享用,偏要自己找死,这不是吃饱了撑的活受罪吗,要知道朝廷上虽然每年的官俸并不多,但最起码的养家糊口不成问题,而且都是勋贵了家里自然是有些产业,锦衣玉食的也都没什么难处。
可是人的贪心就止不住啊,有了银碗就会想要金碗,救了金碗又会想要玉碗,无穷无尽的贪念会毁了一个人,也会毁了他以前用生命鲜血拼回来的功勋和地位。
想大明立朝至今,因为贪之一字被剥夺爵位的有多少人,那些个原来在战场上都悍不畏死的将军猛士,可一旦享受的日子多了,就会不由自主的生出那些不该有的贪念,那自然就要付出应有的代价。
所以蓝玉一向对那些贪恋钱财的庸人不屑一顾,就算你是贪,可你也要贪的有价值一些,那些个白银黄金的要那么多做什么,生不带来死不带去,到老了还不是一杯黄土伴你下地,还不如建功立业贪的一份天大功劳来的实在,要贪就贪的国公这等勋贵的顶点,享受无与伦比的权力不比那违法乱纪贪婪那些钱财粪土来的更爽快。
可不是所有人都像蓝玉这般想法,他们平民百姓起家,往往最在意的就是金银财宝这种最朴实最基本的东西,却也往往止不住内心的贪念,控制不了自己那不断向前伸的手,所以这锦衣卫的作用就出现了,专门负责帮那些捞过界的人剁手砍头,一杀一个准,半
第三百六十二章 战局(十)
“将军!将军!蓝玉将军!”
此次随行蓝玉进入辽东境内的常茂喊了好几声,他正想问问骑兵下一步的动作,可没想到蓝玉竟然不知道因为什么愣神了,他这大嗓门都喊不应,就差上手去推他一推了。
“啊!常茂你有何事”
刚才还在震惊于锦衣卫的能力之强心里不断感叹,又想到家中可能也有着锦衣卫的存在正在恍惚的蓝玉被常茂搭手给推醒了,惊讶之余转头疑惑的问向常茂,不知道他这是在干什么。
蓝玉这般反应都是给常茂弄得也有些不知道该怎么做了,只能照实说是过来询问下一步的打算,最后一批骑兵分队已经马上就要到了,之前蓝玉可是传令说等待后续分队到来以后向他汇报,然后商讨下一步的动作。
他这也是奉命前来,只不过正赶上蓝玉分神想事情的时候,双方阴差阳错之下就闹出了现在两人都有点愣的结果。
说起来这常茂乃是常遇春的长子,而蓝玉又是常遇春的妻弟,两人之间也有着亲戚关系在,而且常茂还是如今二十万大军的统帅,征虏大将军冯胜的女婿,自己的姐姐就是当朝太子妃,算来算去这几家都是姻亲之家,私下里他还要称呼蓝玉一声舅父呢。
但如今这是在战场上,虽然他承袭自己父亲的国公爵位,但临战战时的官阶却是比蓝玉这个征虏副将军低的,整个大军能比蓝玉说话还好使的也只有征虏大将军冯胜,而颍国公傅友德别看有这个国公的爵位,但说实在的两人有何不过是平级而已。
而傅友德这种人精一样的人又岂会不知道蓝玉将来的前途,主帅是一位国公,副帅也安排了一位国公,但是另一个副帅却是侯爵的身份,这平衡之道皇帝陛下又岂会不清楚,然而依旧让蓝玉担任征虏副将军的职位,那其中的隐晦之处这些人又岂能察觉不出来,定然是要为蓝玉之后的前路做铺垫的,将来只要朱元璋归天太子朱标继位,那么当朝武人之中定然是以蓝玉这个太子的舅父为首。
这也是为什么当初在宁城中军大帐的时候蓝玉那般态度却也没有让冯胜发火的原因,双方那点姻亲关系又岂是能免除军规法度的,还不是冯胜识时务看的清将来的大势所趋,才对蓝玉如此态度,不然谅你是征虏副将军但轻视主帅一样是要被整治的。
随后到来的圣旨更是让冯胜心里踏实了不少,虽然面子被驳了可他心里倒是更加肯定了蓝玉将来一定会飞黄腾达,别看他现在是宋国公的封爵,可一朝天子一朝臣,虽说太子朱标是仁慈宽厚的性子,将来定是一位明君,可他毕竟是朱元璋老一辈的人,真要是朱标继位的话,那么他最好的结果也就是闲置在家永不出京的待遇,所以隐隐间避让蓝玉也是为了将来做打算。
而常茂就是他冯胜特意派给蓝玉的,蓝雨是常茂的舅父,他是常茂的岳父,这样派常茂过去也是代表了他自己的态度,给了双方关系一众明确的表示,这样不仅是能告诉蓝玉他冯胜不会与之为敌,甚至还会是盟友的存在。
可以肯定的说,常茂就是蓝玉和冯胜之间的关系纽带,靠着姻亲往来,才能让朝堂之上的勋贵更加持久长存。
可是冯胜到底还是忘了一件最重要的事,那就是当今天子还会朱元璋,这位多疑而
第三百六十三章 战局(十一)
虽然蓝玉现在要做的事和朱元璋的旨意有些相驳,也没有完全按照上峰的命令执行,但孙子兵法里面不是说了吗,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
指挥命令是一方面,但真正临场作战身在前线的可是蓝玉自己,稍稍更改一下决策上的行动也完全符合,更是为了对大局的有利前景,自然算不得什么违抗皇命一说,因为朱元璋也是领过兵的,他知道自己不在前线无法直观的看到真正能有利大局的一面。
所以对那些统领大军的将帅来说他给与的限制并没有多少,甚至只是大方向的给了一封看似军令的旨意,却也不是真正让人按照条规死了命的执行,真要是需要随机应变的时候还得看领军大将的能力。
甚至只要你能大胜仗,符合朱元璋的态度和利益,让大明的到了胜利,那么不管你用什么手段,怎样更改上峰下达的军令,都不会有太大的影响,而且还有可能得到嘉奖,因为那些只会遵循死板规章军令的人撑死了也就只能做到一营长官,真正有能力的将领往往总是会出乎意料。
再者说了,朱元璋是什么出身,放牛娃专做的寺庙和尚,开国以军功封为国公的那五个人里面,汤和,常遇春,徐达,冯胜,李文忠,这几个又是有哪个出身高贵了,除了李文忠家境稍好一些,还能吃的上热乎饭,剩下的四个人哪个不是农户出身,甚至都是最底层的贫农阶级。
就拿常遇春来说,想要练武的他都没有办法拿出足够的学费,只有做苦力的前途,其他三人也都相差不多,甚至汤和都没有怎么练过武,和常遇春徐达比起来差了不知多少倍。
可这些人不仍旧拿到了当时名将的称谓,甚至常遇春勇冠三军,徐达百战百胜,这些可不是先天培养出来的,没有家里的支持,没有像王保保这样出身不凡,纳哈出成吉思汗四杰之一木华黎的后代身份,草根出身的他们完全都是靠着后天的磨练才有了受封国公的功绩。
要知道这些可都是一次次战争拼杀,一次次拿命换来的经验教训,还有悍不畏死的勇气和超凡过人的胆识,这些才是真正让他们能成为响彻天下人物的最主要原因。
当然了,这里面不乏运气或者其他的因素在内,但说到底,真的能让这些当时名将走到那一步的还是靠着自身的积累和能力,运气这种看老天爷脸色的玩应还是不靠谱的,不然为什么常遇春会病逝,为什么当年没有直接杀死王保保,还是要脚踏实地的努力,想要靠运气赢得天下,那简直是比张士诚还会做梦。
而蓝玉身为常遇春的妻弟,早就跟随他在军中历练多时,除了傅友德等几人以外,如今的大明还没有几个人敢说在统兵能力和大局判断上能有蓝玉来的厉害,这不单单是先天天赋的强大,更有后天的环境因素和多位前辈的悉心栽培,尤其是常遇春的亲自教导,才有如今蓝玉的成就。
别看他平时傲气凌人好似一副狂妄自大的模样,但真正的蓝玉可是能做到大明永昌侯的位子,这里面一点水分都没有掺杂,朱元璋这个人可不会认为他是常遇春的妻弟就给他优待,也不会因为他和太子的姻亲关系就故意捧他。
&n
第三百六十四章 战局(十二)
蓝玉都能从锦衣卫那里知道纳哈出伤情好转的消息,那么留在金山大帐的那些新老派系之人又岂能不知道这事。
只不过现在他们是喜忧参半不知该笑还是该哭,喜的是这二十万大军终于有了主心骨,也有了真正的领头之人,不是玩笑之说,别看这两个派系相互之间斗争的十分激烈,你来我往好不热闹,但他们自家人知道自家事,有几斤几两肉哪还不清楚,他们自问没有一个人能跟纳哈出相提并论的,甚至在军事统帅上他们可能都找不出一个人能和赤鲁巴托对比的,可谓是一个能拿的出手的都没有。
说句实话这种派系不管在那边看来都是有些寒酸的了,但这也是因为当前局势使然,能逃到纳哈出这里来的必然不会有什么太强者,因为强者不会逃跑也不缺乏机遇,而真正有能力的人也不缺乏大势力的招揽,不是说纳哈出这里没有能用之人,但绝对不是在新老两个派系当中存在。
如果他们之中有能拿的出手的将才或者干吏,那么也就不需要寄居于纳哈出这里了,投靠别人和自己做主这两者那一边好他们也不是分不清,不会有人自甘屈居人下的,除非是真的能力不够才需要一个靠山的庇护。
而不论是新派系还是老派系归根结底就是这样的,他们单独哪一个拿出去都不能成事,只有依靠在纳哈出的麾下,一面接受他的庇护,一面提供战力,两者算是互惠互利的结果,对双方都有好处,这也是为什么纳哈出会接纳他们的最主要原因。
如果真是那些有着足够独立能力的部族,一来是不会投奔纳哈出,二则就是他们哪怕是他算投奔纳哈出也不会收留,因为这不是为自己增添实力,反而是为自己招来了一个旗鼓相当的对手。
别看他开元王的名头不小,也算是当今北元朝廷册封之下的第一人了,但在草原上过活,他们蒙元人向来不看你是什么官爵称谓重要,而是你手里多少兵马又有多大的影响力,这两者才是让人立足于草原之上的资本,也是话语权的最大根基,两者皆无的人,哪怕你是天可汗大元皇帝都不管用,只会因为这名不副实的虚衔为自己招来祸事。
而那些手里有人又有兵的大势力才是真正的强者,他们是草原上的主人,是狼,狼看上的猎物就没有失手过的,到时候运气好一些能被人当作傀儡一样对待,每日好吃好喝伺候着做你的元皇帝,但若是运气不好,那就等着被人杀掉以表示大元彻底灭亡,成为那些人走向王者之路的垫脚石,这便是作为羊的悲哀。
所以纳哈出深刻的知道自己能控制的才是实际的,只有这样他才是一匹有着足够实力的狼,会让其他的野兽忌惮,也会有着足够的资本去吞并其他人,更加不会需要两个头来指挥一具身体,这样等待着狼的结局就是死路一条。
可这一切都是依靠在纳哈出这个狼之首脑健在的情况下,可能当初纳哈出都没有想到自己会出现这样的事情,被大明锦衣卫的炸药给炸成重伤,用来保护自己的铁卫近乎于全军覆没,因为实在是没有人想到会被这样袭击,这是以前从来未有过的先例。
但是真正让纳哈出被重伤至此的根本愿意还是体制内部的腐朽,虽然纳哈出还是那个精明强干的开元王,
第三百六十五章 开始(一)
往日喧闹繁华的金山大帐现在显得格外萧索,从纳哈出的行帐爆炸,他本人被炸城重伤这个消息被有心人流传出来以后,整个金山大帐的气氛都变得十分诡异。
那些各地的商人纷纷想着办法离开这里,哪怕是积压了不少的货物也都准备着脱手,尤其是听到大明二十万大军已经压境的消息,简直就是在金山大帐掀起了一次大规模的撤离风潮。
当然,这些提前撤走的基本都是商人,而那些本地的居民和一些其他人要不是因为家在这里走不了,再就是因为一些其他的原因,比方说大明潜伏下来的锦衣卫。
胡明,就是一个原校检司地字部的老人了,他在草原上生活了也有二十年,虽然骨子里血液里还是个汉人,但从外貌上语言习俗等等上给外人看的就是彻头彻尾的一个蒙元汉子,只不过稍显瘦弱了一些,但也比正常的汉人来的强壮的多,这也是他胡明为什么被挑选为深入草原的暗谍原因之一,更是他能安然无恙在草原上待了二十年的最主要依靠。
别以为他这二十年只是混日子的时间,要知道从他手里传递出去的情报可大大影响了大明对外敌的攻略进度,比方说现在他就正负责着纳哈出本人伤情状况,只要是有人从行帐里传递消息出来,那他就要第一时间负责送给大明一方。
而此时此刻,经历了好几次大规模清洗的金山大帐之中,还能留下来的暗谍也屈指可数了,像胡明这样专门负责一件事的更是少见,也由此可知纳哈出本身的情报是多么的重要,甚至连那一只前藏起来的内线都被动用。
说实话胡明到现在为止都不清楚那个一直传递给他纳哈出伤情的情报人员是谁,或许是原来地字部的同僚,也或许是后来锦衣卫的暗手,可这么长时间过去了,依照胡明的观察竟然是一点线索都没有发现。
每日里他只是在不被人发现的前提下从约定的地点取走情报,然后转交出去,但却从来没有见到过是谁送来的情报,他也好奇过,但是规矩的存在让他不敢过分的探听这位从不露面的同僚身份,要知道若是因为他的一时好奇引来了其他的麻烦,那接下来可能就是同僚身份暴露,一切的努力都将化为泡影,这等大罪他可担待不起。
不过就在三天之前,他又接到了第二份命令,那就是时刻关注着纳哈出行帐的进出人等和那两方派系首领的动向,上面还特意给他调配了两名副手,这可是金山大帐里为数不多的锦衣卫了,由此可见这次的任务绝对是至关重要,不然不会被如此看重。
也正是接到这任务的第三天,胡明的两个副手同时给他传来一份消息,两边都有风尘仆仆的人匆忙拜见,而且都是生面孔,貌似是从其他地方飞快赶过来的,而且胡明自己也发现了一个奇怪的事情,那就是纳哈出的行帐也在不断地有着各种生面孔进入,还都是如两位副手汇报的那般,一个个都像是加急赶路而来似的。
这种样子的人他们很熟悉,也很陌生,陌生在来人的面孔很生和他们记录的那些纳哈出高层都不一样,而熟悉的就是这番场景,更像是有着八百里加急的军情传递过来,而且因为事情太过紧急都没有经过其他外
第三百六十六章 开始(二)
其实邓镇的做法和蓝玉很是相似,都没有散乱兵马,而是集结大军进行了以一次冒险的进军,虽然看起来好似风险甚大,但结果却是收获颇丰。
要是按照以往的计划小分队的各自为战,那等到这一则则消息汇聚完成酝酿发酵的时候,还不知要多久,就照着目前的速度来看,那些个小部族甚至是游荡部落被人杀光了都要好久才能被发现,而且就算是被发现了也不一定会引起重视,毕竟这种时候了,高层的目光基本都在边境对峙的大军上,那还有人要管着这些个名不见经传的小部族死活。
所以邓镇才做出了这么大的动静,直接让那些本来还安安稳稳等待前线消息的蒙元贵族们一下了懵圈了,他们可是都在等辽西战线和辽北对峙的现状,可不是要听到什么境内被大明骑兵潜入突袭,屠杀殆尽一整个两万余人的中型部族这样的消息。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