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北宋之小人物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小小小唯
陆李氏心念急转,走了几步坐到榻上:“今日天色已晚,又有这番事情,云嬷嬷,送他们出去吧。”
楚玉与池映易面面相觑,不知道是哪里得罪了老太太,也只能识相地退下了。
到了陆府门外,池映易笑着对楚玉道:“这些天也累了你了,先歇着,等空了,带你们去樊楼!”
楚玉点点头,虽然这些天她似乎是很闲,但心理压力不小,现在总算是能放松下来了。
等楚玉几人离开,陆李氏看着陆知安叹道:“我知你是个有主意的,可既然叶氏进了门,还愿意对郭氏行侧室之礼,你也不能太慢待了人家。这女眷入了府,总归是要与我或她知会一声,就这么闷不吭声的直接接了进来,若是旁人知晓了,让她如何自处”
陆知安恭谨地垂下头:“母亲教训的是!”
陆李氏看着身旁高大的儿子,伸手牵了他到自己身边坐下:“按说儿子屋子里的事,我这做母亲的,不该多嘴,眼见你入了中年,膝下却荒凉,空了多年终于能有个暖心的,若能在有生之
九十八章 圣寿
第二日寅时初刻,陆府众人便收拾得当。
陆父与陆知安去了延和殿,等着官家的仪仗,一起出发去相国寺烧香为杨太后祈福。
晨曦微露,幡龙旗开道,后跟着官家的仪仗队,从宣德门出发,御街净了街,两旁各兵士阻挡着观瞻的人群,临街的楼上有胆大的小娘子,红着脸看着官员中的一众青年俊彦。
陆李氏带着陆叶氏进了后宫,排在一众诰命敕命夫人中间,人虽多,却没有一丝的嘈杂声,很是安静。
庆寿殿前,衣香鬓影,几位亲王妃早早入了殿内,坐在杨太后下边。
吉时已到,按着品级,众位排队进献寿礼,魏国大长公主因礼佛,送的是自己抄的佛经,浴佛节后便供奉在相国寺,由相国寺主持亲自念经开光的。
其他各夫人有送金佛的,有用金线绣的小屏风,也有送玉如意的,各式各样,不一而足……
陆李氏原先准备的也是一个玉做的寿山福海碗,昨日见了楚玉送来的寿桃,直截了当的换了。
等轮到陆李氏时,日头已高,天气也热,虽四角放了冰盆,也是难受。
前面礼物大多是金玉之类的,高座上的几人都有些疲乏了。
陆李氏携了陆叶氏跪拜磕头,杨太后见着俩人后面用红布遮挡着的礼物,扁平的不是佛像,想来就是玉灵芝之类的。
当使女缓缓揭了红布,一个木制的寿桃出现在众人眼前,桃木做的,雕工再好,也不免有些寒酸了,众妇人虽碍着杨太后不好多嘴,眼神却有几分的轻视,连陆叶氏的母亲也觉着脸有些发烫。
杨太后轻声道:“有心了。”
陆李氏磕了个头,俯身道:“娘娘千秋万福,奴婢斗胆,自请开了这盒子。”
杨太后微一点头,旁边大太监拖着声音道:“可。”
陆李氏又磕了个头,方才缓缓起身,走到盒子旁边,恭谨地双手捧起盒盖。
杨太后眯眼一看:“在这寿桃上面写字,倒也新巧。”
旁边的八王妃也道:“娘娘圣寿千秋,我看这写字的人似乎有些功底呢。”
陆李氏把盒盖放到托盘一边,躬身道:“娘娘眼神真好,这上面却是有字,倒不是写上去的,而是晒上去的。”昨日陆知安已经跟她说了这是怎么做的。
“晒上去的这可没见过,拿上来让我开开眼。”
旁边魏国大长公主是太.宗最喜爱的女儿,又与先帝关系很好,在此时也有她说话的份:“若是真的,我们也能借着娘娘的光,长长见识。”
旁边的大太监见杨太后欢喜,竟不用少监,亲自下去拿了上来。
杨太后看着寿桃上面的字,又伸手拿了一个仔细观看,末了放回原处,笑着道:“你们有心了!”
陆李氏这才放下一颗心,又磕了头,与陆叶氏退到了一边。
等到众命妇都恭贺结束,官家也带了众官员回了紫宸殿,殿內张灯结彩,铺设锦绣帷帐。
在奏乐中,官家下来,亲自扶着杨太后坐到与帝位并排的位置上,众官员、女眷分了内殿侧殿,跪拜行礼,等杨太后微一点头,大太监一扬拂尘:“起。”
众人才又磕了头,坐到自己的位置上去。
宴会开始,先是斟御酒,其中又有口技,舞乐等表演,一殿的和乐融融。
行酒九盏后,官家对杨太后道:“臣望小娘娘能长命百岁,等到那时,我大宋国泰民安,江山锦绣,同为小娘娘贺寿!”
杨太后展颜一笑:“老身只盼着这万里江山,永福绵长,老身也有颜去见列
九十九章 御赐
寿桃摆放在正殿的桌上,杨太后并没有多加的注意,又过了几天,杨太后看着宫人在换月季花瓣,便问:“那寿桃可还好”
宫人躬身道:“回娘娘的话,那花瓣已换过一次了,寿桃却还是一如初的模样。”
“哦,倒是奇了。”杨太后让人将之拿了过来,一看,果然还是新鲜水嫩的样子。
“可不知是有什么秘法,让人宣那个……什么恭人进宫一趟吧。”
一旁的少监去宣了口谕,王内侍伺候着杨太后坐下,又让人上了冰镇的酸梅汤。
“可知那是谁家的女眷”
能在杨太后身边当值的大太监,脑子都是不错的,他细想了一下:“从呈上来的单子看,是陆府的,陆家老爷子是先帝爷时的进士,现在是正四品的官职,那嫡长子是开封府少尹,也是个正四品。”
“一门父子俩都是正四品的官职,看来这儿子的能耐也是不小的。”
王内侍恭敬却又不显谄媚地道:“正是有了这么些有能耐的,才能让官家少操心,也能让娘娘少忧心官家的身子骨。”
杨太后一笑:“就你会说话!”
陆李氏接了口谕,忙回房去换衣服,整个人忐忑中带了一丝的激动,她从来没有单独被宣召过,不知这次可是为了那寿礼的事
旁边陆府总管事塞了个荷包给宣旨的少监:“家里老爷们都不在,小的们心下不安,望大人提点一番,这次娘娘宣老太太,可是什么大事”
那少监悄悄捏了一下荷包,厚实沉重,怕得有三四两,满意地收进袖袋里,笑眯眯地对他道:“前些日子,你们老夫人进上的寿礼,让娘娘很是满意。”
陆总管事心内一喜,躬身拱手道:“谢大人提点!”
“当不得提点二字,这娘娘心情愉悦,我们这伺候的,不也松快一些么。”
谈话间,陆李氏已经换好衣服出来了,见陆总管事不露声色地给她微点点头,心下也算是安定了一些。
坐上宫内的马车,在宫门口停下验了身份,又下了马车跟着少监一路低垂着头步行到了慈明殿。
等到了慈明殿外,又有少监进去通禀,不知过了几时,才响起一声“传!”
陆李氏跟在少监的身后,进了内殿,跪了下去:“奴婢给太后娘娘请安,娘娘万福金安!”
杨太后让她起身赐了座,又闲话了几句家常。
陆李氏谢了座,斜浅着身子坐下,毕恭毕敬地回答了。
正这时,官家进来了,见着一位面生的老妪坐在下首,也不在意,与杨太后见了礼。
陆李氏忙起身退到一边跪下。
“官家怎么这时过来了,可是有要事”
“眼见入了三伏,天气愈发热了,小娘娘可要去金明池避暑”
官家坐在杨太后旁边,有宫人端了水来让他洗手。
“小娘娘,这是哪位老人家”
“陆府的老夫人,上次你不是还说了寿桃上面的字不错的”
官家对那寿桃记忆犹新:“这便是陆少尹的嫡母”
“正是,今日见了宫人在换鲜花,才发觉那寿桃竟然鲜艳如初,便有些好奇。”
“陆少尹倒是个有能耐的,去岁在江宁的赈灾做得不错,调了京师,一应事务也是有条有理。”
“全得娘娘与官家的提携。”
“若没有能耐,也入不了官家的眼。”杨太后让她起身:“这寿桃可是他想出来的”
陆李氏双手交叠放在腹部:“回娘娘的话,犬子在京城开了一家酒楼,名曰四为楼,请了俩位管事的娘子,那俩位小娘子慕名娘娘的仁厚,便自告奋勇准备的,奴婢见着确实有心,便自请献了上来,还望娘娘莫怪。”
“四为楼可是门前有两副对联的四为楼”
“官家也知道”杨太后也是很好奇,官家基本不出宫,民间的事物能传到他耳里,想来是名声在外了。
“这好多的文人都在讨论,上
一百章 想要什么?
院子里的葡萄早已成熟,楚玉用剪子剪了下来,粗粗估计了一下,约么只有十多斤,要做成葡萄酒是远远不够的。
“你居然会酿葡萄酒”四为楼一楼的坐席上,池芷蕾趴在楚玉旁边,很是奇怪。
“这没有什么难度的,一看就会,现在主要是葡萄太少了,我想去相国寺看一下,有没有卖的。”
“很少。”池映易坐在她对面,轻拍了一下池芷蕾,示意她坐好:“这些东西要精心伺候,且卖得贵,少有人买,小农人家种这个不如种小菜,能种得起的,大多都种来自家吃。”
楚玉也有些苦恼,现在很多东西都是自给自足,并没有形成大量的种植,要个几十斤估计都找不到。
秀秀端了一小碟果脯上来:“楚娘子,这是郭公子带回来的桃,做成了果脯,你尝尝味儿。”
楚玉心不在焉地捏了一块放进嘴里,味道还不错。
“那桃子还剩多少”
“新鲜的不多了,都在冰窖里,大多都做成了果脯,楚娘子若是觉着合口胃,我让厨房装一些给你带回去”
“不用,眼见要入伏了,冰块什么的都还够吧”
池映易也伸手拿了一块果脯:“够的,陆大人那里总送冰来,倒似不花钱的。”
楚玉心里明白,陆知安应当是用了硝石制冰,她也不多嘴,只道:“那新鲜的桃子倒是多,买了来做点桃子果酱,放到碎冰上,味道不错,嗯,山楂什么时候结果呢做点山楂酱,酸酸甜甜的,很开胃喔。”
池芷蕾看了一眼池映易,又问楚玉:“莫不是这些……你都会做”
楚玉把嘴巴里的东西咽了下去:“会啊,又不难,剁吧剁吧,加水加糖熬煮一番就可以了。”到底从哪里去找葡萄呢果然还是要去找陆知安吗
“我还总是眼馋保康门瓦子那家糖水铺子,嘿,从明天起,我就能天天吃上这些好吃的了。”
楚玉头也不抬:“小心吃多了胃疼。”
池映易也嗔怒地白了她一眼:“让她吃,扣光了月例,看她拿什么来付账!”
“哎呀,女兄,我错了!”
楚玉吃着果脯,笑看池芷蕾在那里插科打诨,别说,这果脯越嚼越有劲,就怕明天牙疼。
正谈笑间,秀秀眼尖地看到陆知安进了门。
几人忙起身福礼问好。
楚玉有些奇怪,虽然快到正午了,可开封府离四为楼来去也要几刻钟,陆知安此时过来,断不是为了午膳吧
“陆大人用过膳了不曾现如今天气渐热,可要先来一碗冰镇绿豆汤,或者寒瓜”
陆知安找了坐席坐下,也不回池映易的话,只对楚玉道:“可有什么想要的物什”
楚玉莫名其妙地与池映易对视了一眼,旁边陆管事先忍不住了,喜笑颜开地道:“昨儿个太后娘娘宣了老太太入宫,官家御赐墨宝‘四为楼’,爷刚去找了汴梁最好的雕刻师傅,让他们尽快做了牌匾,寻个好日子,热热闹闹地挂上去!”
众人愣了片刻,池映易率先反应过来,一拍手:“这可是大喜事,秀秀,去,吩咐厨房,有什么好吃好喝的,全都拿上来!”
秀秀欢快地“嗯”了一声就要离开,池映易又叫住她:“算了,也别折腾了,去樊楼,答应过楚玉的,今儿个高兴,索性择日不如撞日了!”
在这些人里面,楚玉是最冷静的,兴奋了一下也就回神了:“算了,自家就是酒楼,何必要送银子给别人呢。”
“这寿礼是你想出来的,又是你们在那里守了这么久,说罢,若有什么想要的,不吝条件,只要我能做到!”
楚玉想了一下:“还真没什么想要的,宅子那边一应的事物、月例,都是你们出的,我哪里还好意思要什么。”
正这时,有一位常来的文人听到了欢呼声,便好奇的走了过来:“池掌柜这是有什么喜事啊”
陆知安
一百零一章 反应
池映易找了相士,六月初十的未时初刻,是最近几天里最好的日子,又恰好是休衙休堂的日子,于是便决定了那天重新挂匾。
热闹的午膳过后,众人都意犹未尽,有痴迷于文章的,又在摇头晃脑的吟哦,有觉得今日吃酒划算的,还在行酒令。
忽然就听到由远及近的鞭炮声。
牌匾上挂了红绸,由四为楼选了两位长相端正的小伙子抬着,唢呐开道,鞭炮齐鸣,后面跟着看热闹的,简直堪比一般人家嫁娶。
四为楼里,旧的牌匾已经摘下来了,香案供桌摆上,等新的牌匾到了,放到供桌上,池映易与楚玉在前排,池芷蕾和四为楼管事第二排,后面又是其他跑堂伙计等,跪拜之后,又让人放了鞭炮,再把牌匾挂了上去。
陆知安一家子都在楼上雅间,听着下边的喧哗嘈杂声,陆怀安努力想压平嘴角:“大哥,我以后在国子监可有得说了,本来四为楼的名声已经传扬在外了,这下可更好了,你也别忘了,这名字还是我取的呢。”
陆李氏笑着道:“瞧你这样子,哪里有一点稳重,都快要弱冠的人了,还总是大大咧咧的。”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