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北宋之小人物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小小小唯
金城郡君好奇地看着小羊咩咩嚼着干草,叽叽喳喳的小鸡在鸡妈妈的带领下找虫子,鹅黄色的小鸭子在清澈的水里划动……还有一只白白的大东西正在警惕地看着她。
从未见过的一切让她放松下来,眉眼弯弯,嘴角甚至还噙着笑。
也不知是她身上的那样东西吸引了那只大鹅的注意,摆着健壮的身体向她走来。
“呃该,嘎嘎。”大鹅摆出战斗姿态,对着前面一无所知的俩人叫嚣。
金城郡君欣喜地道:“素云,你看这个东西特意走到我面前来,是不是喜欢我”
意外就这么不期而至。
大鹅先是嘎嘎叫着,缩了脖子往后面退了几步,然后向前冲刺,使劲扑腾翅膀,就这么直直地扑向金城郡君俩人。
金城郡君花容失色,大叫一声转身就跑,大鹅窜出栅栏,跟在她的后面,伸长了脖子就要啄她屁股。
正是众人忙乱的时候,庄子又大,一时间没人前来救援,俩人竟然被一只大鹅追得四下乱窜。
素云心下害怕,可怎么也要护着主子,她本也是个娇弱女子,又手无寸铁,只能在后面边挥手赶鹅,一边大叫救命。
慌乱之下,金城郡君绊在田坎上,摔倒了。
眼看大鹅黑黄扁阔的喙就要怼上金城郡君的脚,一只竹竿斜着插了进来。
邹子文面无表情地拿着一根竹竿,嘴里哟哟吆喝着,将大鹅往棚里赶。
那大鹅像得胜的将军一般,高昂着头,摇摇摆摆地走回去,嘴里还高声叫着。
金城郡君似乎还没反应过来,愣坐在原地,素云忙将她扶起身,又拍了拍她身上的泥土道:“主子,没事了。”
金城郡君忽然给了她一个耳刮,怒骂道:“你是怎么护主的就这么一只不知道是什么的畜牲就差点要了我的命,我要你何用!”
邹子文已经将鹅赶进棚里,站在她们不远处,也不出声。
金城郡君见状,横眉冷对怒道:“怎么,你也在看我笑话我赵幼慧还轮不到你们来幸灾乐祸!”
邹子文波澜不惊道:“这是鹅的本性,见谁都追的。”
“我不管,我今天要吃了它!”
“它还未长大。”
“那么大的个子,你居然说它没长大!”
邹子文不理她,转身又去了训练场,他已经耽搁了不少时间了。
要不是担心连累楚玉,他才懒得管闲事!l0ns3v3
第171章 好好学习
楚玉得知情况之时,金城郡君已经让人将鹅棚围住了。
见了楚玉过来,委屈地嘟着嘴抱怨:“那个畜牲怎么那么凶,追着我跑,可厉害了。”
楚玉看着被围观的鹅棚,里面还有二三十只,完全不在怕的,一只只都睥睨四野,傲气不可方物。
楚玉查看了一下金城郡君,好在没有受伤,只有些惊魂未定。
“听说你要找那只鹅复仇”
“嗯!它吓死我了!”金城郡君重重地点点头:“应该怎么做才好吃”
“现下它还太小哦,还没有换毛,会吃到鹅毛的,会不会很恶心”
金城郡君想了一下那个场景,似乎有些接受不了。
“不若这样,你将它标记下来,等它长大了,再放到锅里烹饪”
“那好吧,你要记得哦!”金城郡君做出退让。
“那我们去给鹅绑一根绳子就说是金城郡君专有的。然后我们再去换一下衣服吃饭去,高婶子做的菜很不错,我们去看看合不合口味。”
只是那只脚掌上被绑了红绳的鹅,一直都好好活着,旁边的鸡鸭鹅羊换了一批又一批,它仍然坚挺地昂首阔步在这个庄子里。
高婶子的手艺不错,大抵也是因为食材新鲜,金城郡君吃得很是满意。
楚玉问她:“你在家可有学习四书五经或是针线女红”
正是饭后消食的时候,俩人坐在院子里喝茶闲聊,天气渐暖,太阳斜照,在屋檐下映出斑驳的阴影。
“正在学习四书五经,其中中庸大学略有涉猎,只是学得广而浅显。”
“女先生呢可要一起接过来我学问是不行,庄子里也没个博古通今知识渊博。”
金城郡君眨着大眼睛,忽闪忽闪地问:“在这里还要学习啊可不可以玩耍一下,让人家轻松一下。”
楚玉道:“那你跟国子监一般,一旬休堂一天可以吗唔,也不知道你要不要习武,还有骑马,我这里都是泥地,不适合学马,君子六艺,还有哪些来着”
金城郡君心里不屑,脸上却挂着娇憨的笑容撒娇道:“不要学太多了,好累的,正是长身子的时候,累倒了怎么办”
“没关系,我们来规划一个时间表,早上什么时辰起床,然后做什么,尽量按照时间表做事。”
金城郡君瞠目结舌:“还,还要做规划”
楚玉理所当然地道:“既然是要学习,总是要好好规划的,就比如你读中庸,什么时候读到哪里,里面知识都掌握了没有,久坐后要起身运动一下,不然对腰不好,练武的话你可以跟英娘学,她虽看起来有些冷酷,但人挺好的,若是不喜欢,再找一个师傅也是可以的……”
楚玉不知不觉开启了碎碎念模式,主要是邹子文这小孩实在是太自律了,云飞扬又要带云可人,楚玉原先制定的计划毫无用武之地,如今可算是物尽其用。
金城郡君伸手拿了茶盏喝茶,掩饰住眼睛里的情绪,随后将茶盏放到石桌上,两手捧着脸,手肘放到桌上对楚玉撒娇道:“可是我想玩嘛,我都没有来过这种地方,既新颖又好奇,还有那座山,我都没有爬过,我还小,慢慢来也可以的。”
“一张一弛,文武之道。早上记性好,可以学习,等累了就出去玩,找出一个合理的时间安排就可以。”
金城郡君眼睛一转:“可是我没有夫子,原来的先生业已回乡养老,你万一找了个金玉其外的怎么办”
楚玉笑道:“若是你担心这个,我倒是有个人选。四为楼里的池掌柜,是东京有名的才女,她学问很好的,为人也爽朗,过两天就是酒楼一旬一日的论理,去凑个热闹人可多了,放心,我让她给咱们留个雅间,别人看不见的。”
金城郡君闻言倒是有些心动,她在王府里也听人提及过四为楼,道是里面出入多为才子学士,很是风雅。
她站起来对楚玉道:“再说罢,说了半晌,我都累了,先去歇晌!”
楚玉想她昨日刚离家,心下或是有些忐忑睡不好,便笑着点点头,起身将她送了房里。
一关门,金城郡君的脸就拉下来:“什么东西,也敢给我做安排!”
声音小小的,也是有些怕楚玉没走远。
素云在后面不敢做声,有心想劝一下,又担心喜怒无常的主子将怒火转移到自己身上。
唐英身形日渐臃肿,还有两个多月就要生产了,楚玉对此很是看重,现下的马车减震又差,干脆让她在庄子上休息,别再跟着自己东奔西走。
唐英想了一下,答应了。
已经三月底,早晚还是有些凉,楚玉将原来唐英用的小毯子洗干净后放车上给金城郡君用,她看了一下,撇着嘴扔到一边,楚玉也不在意。
到了酒楼,楚玉将金城郡君安排在楼上,端了不少的东西,又让胧月好生伺候,方下楼找池映易。
池映易照旧坐在角落坐席上,见楚玉来,起身迎了她落座,笑道:“又是哪里捡来的小孩”
楚玉一想,自己宅子里还真的不少的孩子,也不禁失笑:“汝南郡王家的金城郡君,在我那里暂住。”
池映易心下一动,汝南王府虽郡君算不得多好的封诰,可到底是宗室女。
楚玉往嘴里塞了一块糕点,还是一样的软糯好吃。
等吞下肚后对池映易道:“她现下没个先生,你知道我的学问,就不要误人子弟,所以想到了你。”
池映易有些意料之外又有些意料之中,看着桌上的糕点没说话。
“她也是后院之争的受害者,我也与她刚接触,脾气有些怪异,若说坏心倒是没察觉,你若是愿意,一旬两天,我负责接送,你只管放心教授就是。”
池映易不说话,楚玉也不催她,继续吃着,她最近是不是长胖了三月不减肥,四月徒伤悲啊!
半晌,池映易下了决心,端起桌上茶盏敬楚玉:“好心心领,待我查探一番她的学问,再为她安排。”
也不知是金城郡君是真想好好学习还是池映易的身高给了她压力,总之,她乖乖地回答了池映易问的学习上的事。
池映易对楚玉道:“基础不错,也聪明,我回去好好想一下该如何安排。”
楚玉点头,忽地问一句:“需要束脩吗还是要行拜师礼”
屋子里有一瞬间的静默,池映易笑道:“暂时不用了,不过是点拨一下,以后再说。”
楚玉看了金城郡君一下,只叮嘱道:“既有人能帮你,以后需得好好学习,不过也要注意劳逸结合。”
金城郡君可有可无地点点头,嗬,蠢女人,为他人做嫁衣,也不知道以后会不会后悔!l0ns3v3
第172章 铁桶江山
眼见四月来袭,关于赵祯的寿礼,楚玉完全没有主意,不管是金银玉石,她找来的绝对比不上其他的官员家眷皇亲国戚,难不成给他折个风铃玫瑰花什么的
咿,还是算了吧!
楚玉头都大了,心里偷偷地把赵祯骂了一顿,可没办法,该准备的还是得准备。
找颗石头刻些字,显示他的治理有方
身为皇帝,他又什么都不缺,难道她还能给他幽云十六州
天外飞仙,霓裳羽衣,将军令,要不她还是给他表演一个钢管舞吧!
眼见自己思绪越来越往歪处想,楚玉及时打住,揉揉脸,跟唐英说了一句,就往外边走,在庄子里散散步,说不得会有好主意。
外头沈木匠正在敲敲打打地做什么,见了楚玉出来,有些羞愧,眼神躲闪着轻轻叫了一声主子。
楚玉不在意,嗯了一声就往外走,沈木匠的老婆在围裙上擦了手,觑着楚玉面上没有什么不悦之色,心下大安,待她走远,轻声劝沈木匠道:“你做这些,让主子看到了,心生不满赶了我们出去怎么办两个孩子还小,你总该跟着大伯学着做一些农活的。”
沈木匠抓抓后脑勺憨笑道:“我就是喜欢摆弄这些,大哥也拿我没辙,你放心,等我把这个做出来,肯定会有不少的赏银,到时候给你买几身衣裳,再给大哥打几斤酒!”
“你呀……”话语中有些无奈,却也带着笑。
葡萄树长高了,看情况明年或是能结一点果子,平日里并没有怎么打理,已经长了一些草,旁边西瓜秧倒是繁荣得很,一片疯长,楚玉看着沈家大哥带了大儿子在间苗,割下的瓜苗剁碎了喂猪,俩人忙得一头的汗。
见了楚玉,俩人忙直起身要行礼,楚玉摆摆手,让他们不用管自己,旁边的水桶把掉了,提着有些吃力,沈大哥将水洒了让儿子提着去找他二叔修理。
楚玉眼睛一亮,她想到要送什么东西了!
到了乾元节,寅时起床,赵祯心里罕见的有一丝兴奋和期待,不知道那人会给自己准备什么寿礼。
一路按捺着到了相国寺,斋宴结束后又回了集英殿,喝了几盏酒,方才有司宝司司宝在门口小太监耳边说了什么,然后一层层上传,到了赵祯耳里。
“一只桶”赵祯有些不可思议,就算她记不得自己,送当今皇上的寿礼也不会是一只桶吧
赵祯心里有些难言,面上不动声色地看了一眼陆知安,吩咐人将寿礼拿上来。
是一只很精致的铁桶,煅浇而成,用料十足,严实厚重,桶内底部有一个正楷的“宋”字,笔锋凌厉,大气恢宏。
正是一曲歌舞结束之时,旁边曹皇后和杨太后不知为何会有一只铁桶送上来,疑惑不解。
杨太后笑着询问道:“怎生的将一只桶拿了上来”
赵祯笑道:“这便是陆少尹送来的寿礼。”
殿內廊下一片静默,各种眼神都集中在陆知安、陆李氏和陆叶氏身上,虽碍着场合没有窃窃私语,若有似无打量的眼光却也让人不好受。
陆知安起身站出来恭谨地行礼道:“臣下陆知安,仅以此恭祝陛下圣体安康万事顺遂仙福永享寿与天齐!”
陆老爷子春季时因“感染风寒一直未愈”为由移病致仕,现下大小官员所有人的目光都转向陆知安。
听他不喘气地说了这么一大通,也改变不了他送了一只桶做寿礼的事实!
赵祯听他说的祝词,与他严肃端庄的外表并不相衬,约么是楚玉教他的罢。
范仲淹年初因治水有功被调回京师,现为吏部员外郎、权知开封府。
他几年前在江宁与陆知安有过一面之缘,对陆知安在旱灾蝗灾中的表现很满意,觉得是个可用之才,现下他们又同在开封府当差,关系比以前亲近了不少。
此时站出来解围道:“唐有回纥缅伯高千里送鹅毛,陆少尹有心便好,不在礼物的贵贱。”
首相吕夷简笑道:“听闻陆少尹多谋善断精明能干,这铁桶想来也是大有来头,能独得陆少尹青眼。”
陆叶氏的父亲在旁边站起身帮衬道:“陆大人平素为人质朴平实,敦厚稳重,选的寿礼倒是别出心裁。”
眼见要起争执,赵祯打断众人问陆知安:“陆少尹,这桶有何典故”
陆知安行礼解释道:“这铁桶是整体浇筑而成,没有一丝缝隙,重四斤高八寸,内刻‘宋’字,寓意我大宋四海升平,八方安和,风调雨顺,国运昌盛,铁桶江山万万年!”
话音刚落,四下一片寂静,方才还打算看好戏的都在心里暗骂陆知安,以小博大,依稀记得去岁杨太后的寿辰上陆家也来了这么一出,狡诈!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