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北宋之小人物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小小小唯
嘱咐小桃好生照顾自家主子后,余文娴转身便去了厅堂要找宁世远。
宁世远并不在,只有一个洒扫在打扫地上破碎的茶盏,余文娴喊住洒扫,问他:“爷在哪里”
那洒扫小小年纪,还没有笤帚高,听了余文娴的话,有些害怕地说:“方才爷带了清哥出去,不知道去哪里。”
脸色及其难看,满面怒容,大踏步地往外走,也不在乎身后之人有没有跟上。
宁清是宁世远买的小厮,不过十三四岁,生得很是清秀,跟在宁世远身边也不过几天时间,倒是嘴甜会哄人,颇得宁世远的心。
余文娴思索一番,转身又回去看宁巧娘,见她依旧昏睡着,叫了小桃出去,小声问她:“女兄是怎么回事怎么一下就昏倒了”
宁世远抓住她的手肘时,不知道为何宁巧娘非常惊恐,身子不停地细细战栗着,面如土色,眼睛四处不安的转圈,似是想找什么能帮她的。
等余文娴发现不对劲的时候,她已昏迷不醒,只被宁世远强扯着才没有倒在地上。
小桃年幼,又是宁巧娘去了苏州时才跟在她身边的,面对余文娴的话一问三不知,加上口音不同,余文娴问了几句后什么都没问出来,便只能作罢。
不过宁世远这番作派却是太过了!
等女兄醒来,还是找祖父做主罢,万没有他老人家的嫡亲外孙女上赶着给一个武官做妾的!
余家书香门第,传出去别说祖父,就是父兄在外人面前也抬不起头!
屋里,宁巧娘满身冷汗,嘴里小声地求饶,只并没有人听到。
她又梦到了满目的刺眼鲜红,从她身体里缓慢地流出,血液尽头是一道模糊的人影,一会是曹天成,一会儿又变成了宁世远,都狞笑着靠近她,嘴里说的什么听不清,只有那双眼睛里溢出的贪婪残忍如出一辙。
她想往后退,身边却一下变成了嬷嬷七窍流血的脸,阴沉地在她耳边低语:“下面好冷,你来陪我好不好”
宁巧娘想尖叫,却叫不出声,想逃跑,却无路可逃,只能将自己瑟缩成一团,闭着眼睛捂住耳朵。
不听不看不想。
等宁巧娘再次睁眼时,已是黄昏时分,她腾的坐起来,抱着被子谨慎而不安地看着四周。
是这几天她住的房子,并没有被带到其他地方去。
她稍稍放松了一下身体。
门外小桃听到声音走进来,见她醒了,问她:“娘子醒了,肚子可饿了”
见她惊惧地看着自己并不说话,又道:“少夫人来看过你几次,见你没醒,就走了。”
宁巧娘听着熟悉的口音,忽然很想哭。
原以为离了宁父,能安稳地度过余生,嫁一个人,生一个两个或者许多的小孩,好好教导他们,夫妻和顺,度过平淡却温馨的一生。
为什么这么小的愿望都不让她实现呢
宁世远为何要粉碎她小小的梦想
她要离开汴京,去苏州,找齐礼!
齐礼临走之前给她留了些银钱,她并没有与其他人说,省着点用,能撑到她和小桃回苏州!
他既给她留了银钱,说不得心中是有她的,这是她最后的希望了!
小桃见宁巧娘忽然精神振奋,四处收拾着包裹,站在一旁不知所措。
余文娴进来时就看到宁巧娘将房间弄得一团乱,她示意小桃捡起地上的书,问宁巧娘:“女兄这是做甚可是在找什么东西”
她一开口,吓了宁巧娘一跳,忙将东西塞到被子下面才转过头来,强笑着道:“小娴来了”
余文娴打量了她一番,叹口气,欲要握住她的手。
宁巧娘嗖的将手往后面躲,见余文娴吃惊的模样,干笑着想解释什么,却支支吾吾说不出话来。
余文娴也不恼怒,只收回手对她道:“今天这事是官人他一时糊涂,他现在羞愧得不敢见你,怕你骂他,早间出门到现在尚未回来,等明儿一早,我就让他与你认错,若他态度稍有不诚,我们便去找祖父,让他与你作主。你也别怕,总归是会有办法的。”
宁巧娘并不相信她,宁世远能说出那番话,并不是随口而出,想来也是经过了思虑的。
如他所说,她宁巧娘身无一物,是个拖累,他便要物尽其用,既解决了她这个累赘,又能给他带来好处!
有着血缘关系的亲人家人都靠不住,为了所谓的前途官运要推她入火坑,更何况是出了五服的外家呢
怕是刚出狼窝,又入虎穴,余府不比宁宅,真进去了,她怕更是逃都逃不掉!
然而这番盘算却不能让余文娴知道,免得她打草惊蛇。
宁巧娘扯出一个笑来,对小桃道:“我有些饿了,去灶间看看有什么可以吃的。”
见小桃出去了,才又对余文娴道:“婆婆与母亲已经回了江宁,在京城,我便只能求外翁与我做主,只明日上门太过仓促,不说名状,就是东西也没有准备,就这么空着手上门去,倒是让人说我们做后辈的没有礼节了。”
余文娴很欣慰她能如此想,笑道:“都是晚辈后生,哪里这么多的繁文缛节,明日在去的路上买些东西便罢,只余府人多,若是落了一个,便要招人埋怨了,不若等我列个单子,再与你分说,或以后还能用得着。”
宁巧娘点头,见余文娴离开了,便将户籍文书和银子首饰放进一个荷包里,又打了死结缠在腰间。
入夜,宁巧娘房里并没有点灯,漆黑一片,她穿戴整齐地坐在窗前,侧耳听着外边传来的声响。
二更的梆子已敲过,宁世远才在小厮的搀扶下,喝得醉醺醺地回来,吵醒了余文娴。
又是喝水又是脱衣服地折腾,好不容易四周又安静下来。
宁巧娘仍安静地坐着,又过一阵,三更的梆子声业已远去,她才无声地推开门。
小桃正在外间休息,宁巧娘捂住她的嘴,待她醒后刚要挣扎,便在她耳边轻声道:“别动,是我。”
小桃这才停了挣扎,待宁巧娘的手拿开,她也轻声道:“娘子这是要做甚”
宁巧娘道:“穿好衣服,我们离开这里,动作轻一些!”
小桃点点头,等她要去收拾行李时,宁巧娘抓住她:“不要了,走!”
第223章 窝里横
郭蒙的冠礼十分热闹,虽都是相熟之人,倒显得很是隆重。
陆李氏亲自找的相士,选了郭蒙生辰前最好的吉日,又让绣娘给他做了新衣,收拾得整整齐齐的。
陆老爷子主事,行了三加之礼,又将写了“思齐”的纸交给他,整个冠礼才算完成。
陆知安并没有空,倒是陆叶氏不知为何也跟了过来,身边只带着周嬷嬷,脸上厚厚的脂粉也盖不住她的疲累。
陆叶氏本想与楚玉套套近乎,只楚玉身体依然很虚弱,强撑到仪式结束后便回房休息,让唐英招呼着宾客,陆叶氏根本没找着机会与她说什么话。
好在并不是立刻就要离开的,陆叶氏也只能按捺下焦急的心情,只等着楚玉午憩后或能聊上几句。
她的陪嫁丫鬟绿竹被调到了陆知安屋里,倒是没有被收入房中,让她稍微没那么拈酸,只陆知安早已过了而立之年,若再无一男半女的,别说是纳妾,就是休了她也是有可能的。
她年岁已不小,再不生,便真的难有后嗣了!
她后来反复地想了又想,不知道陆知安此举是何用意,又忆起陆知安在京城除了陆府之外,只与池映易楚玉相处得近一些,便想过来缓和一下几人的关系。
她并不太看得起她们。自她出生以来,接触的都是官员女眷,至于那俩人名声再显又能怎么样,没有好的身家背景,一切便是虚无缥缈的空中楼阁,受不起任何的挫折。
然而事实上,俩人却很快的在京城站住了脚跟,楚玉更是能买下这价格不菲的庄子。
她娘家也只在更远的地方有一个小小的庄子,甚至还不及楚玉现下这府邸大。
楚玉既去休息了,池映易还在那里与众人谈笑风生呢。
男人们都在外院厅堂里说话,女眷便进了正院,到东厢房里闲聊。
东厢房四间房,各间都很大,又离楚玉所在的正房稍远,便声音大一些,她也是听不到的。
到底几人还是心疼她,说话声便小了些。
郭霁泽正是吃了睡,睡了吃的时候,不一会便在唐英怀里安睡,唐英唤来嬷嬷,将她带到旁边屋里睡去了。
“这嬷嬷似是有些面生”陆李氏坐在上首问唐英“可是哪里找来的”
唐英今日当了主家,便也坐在上首右侧,对陆李氏道“楚玉现下这个情况,宅子里小孩又多,便新近买了几个人。”
顿了一下又解释道“原想去找你老人家帮忙,那俩位嬷嬷都是很不错的,只不知该怎么与你开口,便出此下策了。”
她少有与人解释这么多话,实是陆李氏待她与郭蒙不薄,担心几人之间生了嫌隙,才多说了几句。
“你们啊!”陆李氏叹道“我一向拿你们当后辈子侄的,这新来的嬷嬷,可能照顾好小泽”
唐英听着她带了一丝埋怨的话,不知该怎么开口。
池映易在一旁笑道“就是,该打!老夫人,等楚玉身子骨好了,你可别放过她,更是要狠狠地打她手心才是!就怕到时候老夫人舍不得,自个先心疼起来了。”
一席话,既解了围,又让众人笑开了。
连坐在下首的李姨娘都抹着眼角笑出来的泪花道“那我得回去给太太准备几根黄荆杆,只这东西放厨房里烧也不好烧啊。”
众人又是笑,陆李氏假怒着对李姨娘道“好啊你,居然连着她们来笑话我,看我回去不打你手心!”
陆叶氏也跟着笑,只她心里却百般滋味。
为何她身为陆李氏嫡亲的儿媳,却不如这几个外人得她欢心
论身份、论地位、论教养谈吐社交礼仪,她哪一点不比她们强
正谈笑间,高婶子走了进来,行礼后对池映易道“外间有一人,道是池掌柜的仆从,有要事与你禀告,可要将他带进来”
池映易对她一点头“劳烦嬷嬷了,秀秀,你与嬷嬷出去,看是谁如此不懂事,居然到这里来找我了!”
秀秀应声后行礼出去,不一会儿便进来对池映易脆生生地道“是院子里侍候的小平,说是不知哪里来的野猫,跑进了内院,正要赶着出去时,却又进了爷的房间,下人不敢进去,又担心那猫抓破了什么东西,便赶紧着前来找爷了。”
池映易道“连只野猫也抓不住,可真有用!”
又站起身歉意地对陆李氏和唐英道“那屋里倒是没什么贵重之物,只怕下人不懂规矩,擅自进去,倒是不好,不若我先行告退,回去收整一番。”
陆李氏点头“也不是小事,你先回罢,等楚玉醒了,我与她说一声便是。”
唐英也在旁边点头应和。
池映易又再三致歉,方才离开。
上了马车刚离开庄子的大门,池映易脸就严肃起来,问小平“出了什么事”
小平是池映易来汴梁后新买的人,平日里精明能干,为人又谨慎,万不会因为一只猫而束手无策到庄子来找她。
“宁二娘想跑,没跑掉,被宁公子逮着关在屋里,宁夫人去请了自家母亲,只宁公子说这是宁家家事,外人不便插手,惹怒了余夫人,闹得沸沸扬扬的,这是今天早上才发生的,等消息到我手上,我便立刻来找爷了。”
池映易嗤笑道“宁世远跟他父亲倒是同出一辙,果然是耗子的儿子会打洞,宁二娘倒是有点烈性,还知道要逃,只她能逃到哪里去!”
秀秀道“宁二娘若是真走倒也无妨,只那上司那里可得了消息若是闹得太过,让他知道了不满意可如何是好”
池映易道“无妨,宁世远心中既有了拿她换取前程的想法,便不会就此罢休,这个不成,还有另外一个,他不过是小小的骑兵,想要往上爬,就得踩着别人的肩膀,为求助力,别说一个宁二娘,估计是他的妻,他也敢往外送!”
秀秀有些忧心地对池映易道“这宁公子倒是个内里藏奸的,爷可别直接对上他。”
池映易安慰她“不过是个窝里横的,你看他在外边受了气,敢与人对着干拿自家的娘子去换,比窝囊废还窝囊!”
第224章 暴力
又是一天的早朝结束,各官员依次离开,赵祯点了荆王跟着自己回勤政殿。
勤政殿内,除了侍候的人,便只有他们叔侄。
赵祯赐了座,问他“炮场阅习可准备好了”
赵元俨道“已安排在甲戌日,安肃门,到时可一扬我大宋国威,亦可震慑周围宵小。”
赵祯点头“此事有皇叔亲手安排,我自是放心的。”
赵元俨道“家国大事,我尚且能与陛下分忧一二,只皇族无家事,望陛下当以大局为重,切莫惦记儿女私情。”
赵祯被噎了一下。
这位皇叔素来严毅凛然,自己对他又敬又怕,去岁因着几位美人之事被他好生“劝谏”了一番,今儿难道又要旧事重演
“净妃既已出居瑶华宫,陛下便不宜遣使存问,又赐以乐府,这番下去,那曹氏又该如何自处”
赵祯哑口无言,他前阵子不知何故突然想起郭氏,忆起俩人年少夫妻,便派人询问了一番,回信的措辞很是怆惋。
赵祯性子软,看了之后觉着不忍,又密令召她回宫,结果她要求必须由百官立班上册愿意回来。
曹氏已入宫封做皇后,这要求自是不能答应。
郭氏是刘太后所喜,与赵祯关系本就疏远,赵祯也只是想重温自己少年时的风采,哪里是真心喜爱她,见她如此,便也作罢,不加勉强。
好在赵元俨并不欲他难堪,只略提了一句便罢,话题又说回了炮场阅习一事,才让赵祯好过。
等赵元俨离开,赵祯看了两本奏折,又将笔放下,吩咐内侍“将李副使叫过来。”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