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混在明朝做女婿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断欲

    “随便个屁!我不习惯,你立刻把她们从我房里弄出去,要不然我就走,还回元宝山去。”陈浩气得胸口不断鼓动,跟受了多大委屈似得。

    马秀英说:“嘚瑟,你再嘚瑟!你现在也是巡抚了吧而且富可敌国,我不信你在元宝山没有通房丫头。”

    陈浩说:“我在元宝山的巡抚衙门,如果有通房丫头,让我不得好死!老子才不干那种缺德事儿,糟践人家大姑娘。”

    马秀英道:“怎么算是糟践呢给她们钱的,她们的任务就是伺候你。”

    “我不稀罕!”

    “那你说咋办家里买这么多丫头,不干活白养活啊把她们赶出去,她们只能饿死!那样更残忍!”

    马秀英也没有办法,她心眼软,上一次大街,街上买卖人口的多了去了。

    好多大人在卖孩子,孩子的头上插了草标。

    而且那些孩子们都是明码标价,童叟无欺,三升小米一个。

    战争造成的逃荒百姓太多,买丫鬟是为了给她们一条活路。

    所以,女人上一次街,每次都会带几个丫鬟回来,她在救活她们。

    毕竟秀英姑娘从前是穷人家出来的女孩,非常同情她们。

    “姐,你把她们买回来,也不能让她们做通房丫头啊,有两个丫头还不满十六岁呢,这样对她们的心理健康会造成伤害。”

    “屁!饭都没得吃了,还要心里健康饿你半个月,你心里健康一下给我瞧瞧”

    “如果你真的好心,可以给她们安排工作啊,比如种地,养花,搞养殖,当清洁工,做饭啥的。”陈浩提议道。

    “你以为我没安排啊咱家几百个佣人,各司其职,种菜的,养花的,养殖的,清洁的,厨房打杂的应有尽有,早就人满为患!通房丫头也是一种职业,长得歪瓜裂枣,不好看的,还没资格进你的屋。”

    陈浩一听愕然了,感情通房丫头也是千挑万选出来的,条件达不到还不行。

    这是个什么年代怎么会有这样的职业,打破头都抢不到的位置。

    “姐,我被你打败了,好吧,我收下她们,但有个条件,她们四个决不能在我跟云萝的炕边当观众,她们爱干啥干啥行不行”陈浩开始哀求,他真的不习惯。

    马秀英却说:“不行!她们四个必须在你俩旁边伺候,要不然花钱养她们干啥”

    “如果我非不让她们伺候呢”

    “那我就一天打她们八遍,想看着她们受苦,你只管这么做。”

    “……。”陈浩无语了,觉得姐姐马秀英变了。

    此刻的马秀英俨然成为了富贵人家的贵妇人,再也不是当初马家村那个割麦的村姑了。

    她有了贵妇人的脾气,也有了贵妇人的家教跟霸道,整个元帅府,就她一个人说了算,朱重八都不敢放个屁。

    她为陈浩准备通房丫头,当然想弟弟日子好过。竭力在补偿当初的亏欠。

    两个人正在吵,朱重八过来了,癔症着脸问:“干啥干啥大清早的,你们姐弟俩吵个啥啊”

    马秀英大喝一声:“闭嘴!没你的事儿,滚开!”

    “喔……。”朱重八立刻闭嘴,灰溜溜躲在了陈浩的身后。

    他没有跟马秀英同房,自从女人怀上孩子以后,马秀英就把他赶了出去。免得男人晚上熬不住,动了胎气。

    “行!我认输,认输行吗我走,今天就离开元帅府。”陈浩不想在这儿呆了,根本受不了。

    哪知道马秀英眼睛一瞪:“你走一个试试这儿就是你的家,我孩子没出生,你就不能走!”

    “你生娃管我啥事儿”陈浩生气地道。

    “因为你会接生啊,是最好的接生婆,我肚子里怀的可是你小外甥,你也不想小外甥出危险吧”

    这下好,陈浩还走不成了,马秀英非要他接生不可。

    陈浩没办法,只好说:“好!我再住两个月,但两个月后你出生,我必须走!”

    “到时候随你!”马秀英说完,竟然回屋去了,懒得搭理他跟朱重八。

    姐姐一走,陈浩叹口气。

    “小舅子,咋回事儿你俩到底吵吵啥”朱重八在旁边缩着脖子问。

    他在战场上是战无不胜的元帅,好比一只猛虎,回到家就蔫儿了,瞬间变成一只小狸猫。

    没办法啊,怕老婆成为了习惯,马秀英天生对他产生了震慑。

    陈浩问:“姐夫,问你个事儿。”

    “你说。”

    “你跟我姐在一块的时候,你俩旁边有没有通房丫头”陈浩问。

    “没有…




第279章 再遇马有财
    陈浩就那么住在了元帅府,哪儿都没去。

    首先马秀英不让他走,因为女人要生产了,等着弟弟帮她接生。

    其次,朱重八不让他走,因为急需要他这个人才。

    从元至正十六年开始,一直到元至正二十年,四年的时间天下都没有重要战事。

    因为大家都打累了,而且基本的地盘已经形成,南方三足鼎立,北方的刘福通跟大元朝处于僵持状态,大家谁都不敢动。

    这个时候就需要修生养息,搞经济,抓生产,囤粮,积田,补充训练兵源。

    打仗一部分打的是人,一部分打的是钱,没钱没人还打个鸟

    而陈浩就是最厉害的经济学家,军事学家跟政治家,有这么一个小舅子,朱重八打死都不会放他离开。

    所以,陈浩住下来以后,朱重八立刻给他分派任务,干脆你做淮南巡抚吧,我地盘上的老百姓跟地都归你管。

    老子不管你咋着干,总之我的要求是,帮我弄粮食,弄兵源,越多越好。

    陈浩非常能干,接受淮南巡抚以后,首先召集一帮人,开荒地,修水利,将所有的田地分给那些老百姓种。

    税务是按照二八,地里长出一百斤粮食,老百姓得八十斤,交租二十斤。

    这个比例在古代是非常有积极性的。

    要知道,那时候百姓是没地的,大部分种田的都是佃户。

    佃户帮着地主种地,收获一百斤,要上交九十斤的租子,到自己嘴巴里只剩下谷糠了。

    现在,种地的占了大头,所有的百姓都不逃荒了,立刻回到驻地开始种地。

    新开出来的地,老百姓种不完,陈浩就交给士兵种。

    那些士兵们闲暇的时候种地,浇水,收割,不忙的时候就训练。

    此刻,七姐妹也帮上了忙,开始帮着朱重八练兵。

    很快,粮食就充足起来,士兵的素质也提升了,战斗力越来越强悍。

    从元至正十六年到元至正二十年,陈浩前前后后为朱重八征兵八次,还训练了一大批女兵。

    那些女兵在七姐妹的训练下,丝毫不比男兵弱。上阵拼杀勇猛无敌。

    四年以后,朱重八的队伍就扩充到了差不多二十万,大部分是精兵。

    在这期间,盐队继续运盐,丝绸照样贩运到北方,茶叶照样源源不断运输到蒙古跟俄罗斯,包括欧洲,得来的钱财不计其数。

    是陈浩帮着朱重八垒起一座金山,帮着他奠定了明朝的基础。

    陈浩对明朝的贡献不可磨灭,应该是朱重八手下的第一能臣。

    当然,这些都是后话了。

    现在要说的,就是元至正十六年的春天,陈浩刚刚被册封为淮南巡抚的时候。

    目前,他已经兼任了淮南淮北两个巡抚,淮北巡抚是为张士诚在干,淮南巡抚是为朱重八在做。

    而且他成为了朱重八幕僚中最厉害的一个,所有的将领跟谋士都对他刮目相看。

    巴结他就等于是在巴结朱重八,谁让他是朱重八的结拜兄弟兼小舅子

    这一天,大家都在军帐里议事,所有的人看到陈浩进帐,全都站起来迎接。

    “呀,陈大人,您好啊”李善长最先冲他拱手。

    “陈大哥,您来了今天气色不错!”汤和徐达跟常遇春也赶紧笑眯眯迎接。

    “幸会幸会,大家都不错……。”陈浩一屁丨股坐在了大帐的最前面,距离朱重八的位置最近。

    这个位置可不简单,相当于中堂,只有最能干,跟元帅最亲的人,才能坐在那儿,一般人没资格。

    朱重八还没来,陈浩也不知道他开会要讨论啥,下面议论纷纷,交头接耳,有认识的,有不认识的,足足一两百人。

    很快朱重八进来了,坐在了元帅的位置上,下面立刻肃静。

    看看所有人,朱重八咳嗽一声说:“各位,今天召集大家来,要讨论两件事,第一件事,咱们下一个目标要攻打哪儿

    第二件事,张士诚称王了,徐寿辉称王了,咱们的小明王也建立了大宋国,有人提议我也称王,你们怎么看。”

    他的眼睛从每个人的脸上扫过,在观察每个人的表情。

    这是目前最重要的两件事,至于打仗,那是必须的,要不然怎么扩大地盘

    必须抢夺更多的土地跟人口,才能稳固。

    第二件事,朱重八就更乐意做了,巴不得赶紧称王。

    称王多好啊吃香的喝辣的,高高在上,傲视群雄,让他更有自信,更加威风。

    朱重八的话刚刚说完,李善长就站了起来,说:“元帅,咱们下一个要攻打的目标应该是江西,穿九江,奔南昌,横扫南方。

    因为目前三支义军已经跟南方的元军切断了联系,首尾不能相顾,再说南方根本不听元顺帝的调遣,一路杀过去,必定马到功成,杀到广东跟福建去。

    至于称王,我建议越快越好,因为只有您称王以后,大家才有主心骨,心里才有底气。

    我们打仗不能瞎打,要知道为谁而打,现在大家都拥护您,您一定要称王。”

    这一通马屁拍得,差点把朱重八给拍晕了。

    李善长可是忠臣,巴不得朱重八早点称王称帝,自己弄个宰相干干。

    谁不想往上爬啊

    但是立刻,他的话就遭到了陈浩的反对。

    陈浩站起来说:“元帅不可!”

    “为啥不可”李善长问。

    陈浩说:“有两点,第一,我们的情况并不乐观,四面受敌,北有元军压境,东有张士诚虎视眈眈,西边又有陈友谅窥探东南。

    万一我们拔营而起,过长江,杀奔南方,必定会被陈友谅跟张士诚两面夹击,切断跟小明王的联系。

    到那时,淮南跟淮中的地盘会全部尽失。

    我们没有那么多的人马啊,势力不允许,粮草跟兵源都不足。

    至于称王,那就更不行了,俗话说出头的椽子先烂,谁称王就是傻笔,元军就会攻打谁。

    元帅可还记得陈友谅兵败蕲水张士诚被困高邮韩林儿濠州之围

    他们三家都是称王以后,被元顺帝一通狠揍,几乎全军覆灭的。

    元帅如果称王,就是陷自己于进退两难之地,后患无穷。”

    李善长很不服气,问:“按照陈大人的意思,该怎么办”

    陈浩说:“还是那几个字,广积粮,高筑墙,缓称王!我们只能慢慢等,等到自己羽翼丰满,逐渐强大,然后再秣马厉兵,三家联合,先



第281章 命不该绝
    饿急眼的灾民已经不是人了,简直就是野兽。

    好在锅里的水没有烧开,但已经冒起了热气,马有财栽进锅里被水一烫立马醒了,一个劲地挣扎,身上的衣服全部湿透。

    湿透的衣服同样很烫,黏在身上将皮肉烫伤了,身子一翻,整个屁丨股被水淹没。

    “啊!好痛啊好痛!”他在锅里打滚,四肢踢腾。

    旁边的灾民一瞅,拿起锅盖要把他压下去,干脆一锅煮了算了,人肉的滋味也不错。

    就这样,他在锅里足足挣扎三分钟,这才一个飞扑跳出,然后在地上打滚。

    地上的泥土跟衣服摩擦,他就成了泥猴子,脸上,脖子上,后背跟肚子上起一层水灵子。

    屁丨股差点烫熟,成为红烧腚。

    这种情况下,他第一个想起的就是剥下衣服,要不然屁丨股跟衣服黏在一起,烫伤会更严重。

    三两下将衣服扯下,包袱也摔在旁边散开了。

    稀里哗啦,里面的银子跟金子,还有十几张银票乱飞。

    灾民们一瞅有银子可拿,呼呼啦啦扑过来一片,纷纷乱抢,眨眼的时间几千两银票跟三百两银子被哄抢一空。

    “啊!别抢我的钱,这是我的命,命啊……。”马有财赶紧爬起来跟他们争夺。

    可灾民们跟疯了一样,一阵践踏,把他踩在了地上。

    等到他爬起来,恢复视觉跟听力,银子全都不见了,衣服也不见了,只剩下浑身的烧伤。

    马有财到了呼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的地步,顿时驴财两空,只留下了衣不遮体的自己。

    他哭了,在路边不断呼嚎,心里的伤痛跟身体的伤痛折磨着他。
1...132133134135136...210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