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穿之今天有好戏看么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猫世子
“半个小时之后,一位病人会送到医院,男,43岁,法洛四联症,现在处于昏迷状态,初步判断需要进行四联症矫正术,等病人到了之后你根据具体情况自行定夺。”
梁主任的语速虽然很快,但吐字极为清晰。
“我来主治”萧清眉头微蹙。
“对,这个病人全权交给你负责。我会通知科室其他人,全力配合你。”
“梁主任,冒昧问一下,这个病人很特殊”顶头上司亲自打电话交待的病人,萧清有点好奇。
“不要问那么多。小陈,我只有一句话,全力以赴。”梁主任显然不愿意多提。
“我下午六点能到医院,交给你了。”梁主任没等萧清回复,又一次交待道。
“好。”萧清没有说一句推脱的话,直接应下了。
“小陈,你的手术水平基本和我不相上下,但你还年轻,精力和灵性都比我足,尤其是在先心病的法洛四联症上,水准说冠绝京华也不为过,不要让我失望。”梁主任语重心长的说道。
萧清听这语气,估摸着在国外忙着交流学习的领导也不知道最近这件事,也没打算在电话里说出来瞎矫情,只像往常一样认真回答,并未多言。
梁主任挂断电话,萧清回忆了一番关于法洛四联症的病症矫治,抬手拿过桌上的手机,扔进白大褂的兜里,有些沉默的看着窗外。
尽管记忆中对手术的理论和细节记得一清二楚,但是第一次上手实践,就是一台大手术,萧清的心情并不轻松。
梁主任的时间观念一向精准,挂断电话二十七分钟之后,萧清的门诊室被人敲响了。
“陈医生,一位病人家属想见您,王副主任在一旁陪同,可有时间”敲门的小护士似乎是个新人,说话的语气都有点抖。
第264章 手术刀下的风景(四)
“陈医生,术前准备已经完成。”小护士日常承担跑腿任务,前来通知萧清。
“十分钟之后开始手术,通知大家就位。”萧清点了点头,说道。
“好的。”小护士眼睛亮亮的,转身离开。
萧清认认真真的开始洗手。
严格按照手术人员的传统洗手法执行,无菌软肥皂洗刷并酒精浸泡,重复三次,最后还要用碘伏反复擦双手三遍。
这些动作几乎成为了肌肉记忆,萧清做起来非常熟练。
萧清仔细看这双手,不算很白,但是皮肤莹润细腻,十指修长而有力。最重要的是,几乎像魔术师的手,极为柔软,而且非常稳。
萧清装配齐全的走进手术室,助手、护士和麻醉师已经在等她了。
麻醉师看到萧清进来,熟稔的跟她打了个招呼。
麻醉师小张,陈萧清为数不多的朋友之一。
“张儿,又见面了。”
“这次要什么效果”
“全麻,静脉复合麻。”
“没问题。”
“rvot到位没”萧清问旁边的助手
“到了。”
有些医生做手术喜欢聊八卦,开玩笑,手术室气氛比较轻松。
萧清本来话就不多,更讨厌说废话,几句话过后,手术室气氛瞬间就严肃起来。
这次的病人要实施的是体外循环开胸手术,难度很大,而且对患者也是极大的考验。
首先要锯开胸骨,对,没错,使用工具就是电刀,配上全麻的,在手术台上一动不动的病人,不知道的还以为是分尸。
萧清面不改色心不跳,锯口极为精准,动作比原主还要干脆明晰。
医生的手稳,但剑修的手只会更稳。萧清对于力道的掌控,几近炉火纯青。
锯开胸骨之后,下一步要切开心包,把心脏露出来。
身穿全套无菌服,新鲜出炉的萧清医生眼神犀利,手法娴熟的翻看各种软组织,检查心脏病变情况。
对外科医生来说,没有比“切开看看”更简单实用的方式了。
如果切开一道口子没看出问题,那就再切大一点。
没毛病。
接下来就是细致活儿。
建立体外循环,说白了就是把各种动脉静脉与心脏分开插到人工心肺机上,用体外人工心脏代替,维持人体正常的代谢运转,让本身的心脏完全停止工作。
基本等于把心脏空出来,医生想怎么开刀治疗都随意,治好之后把各种静脉动脉重新接回来,完事。
萧清不急不缓的把每个引流管都顺利连接在人工心肺机上,观测各项数据,直到成功建立体外循环。
萧清所有的注意力都放在这台手术上,连小护士频频侧目也没注意到。
“擦汗。”
体外循环建立成功之后,萧清刚松一口气,就感觉到眼睛有点不舒服,额头的汗珠已经细细铺了一层。
萧清168的身高,小护士稍微踮了踮脚,细心的给她擦了擦汗,厚厚的无菌服下露出的两只眼睛里似乎有几分崇拜的味道。
助手不断的给萧清递着手术器械,不知道是不是他的错觉,总觉得老大几天没见,气场更强大了。
复杂的流程走到这,才是完成了准备工作,即将开始正儿八经的心内操作。
人的心脏很小,萧清动作轻巧,手术刀在她手中闪过清幽的光,如同有自己的生命一般,避过神经,精准的切除了漏斗部的肥厚肌束。
各种奇怪的器械轮番上阵,萧清一点一滴修补好患者缺损的心室,加宽右心室流出道。
萧清的动作轻柔却精准,绝不拖泥带水,她的眼神柔和而温柔,极有耐心的修补着病人的心脏。
她的双手清晰地感受着血液的温度,她的工作就是在心脏上绣花,人类的脆弱和坚强在她面前体现的淋漓尽致。
“矫治很成功,现在终止体外循环,止血,关胸。”萧清言简意赅的指示。
将细长的管道重新接回心脏,看着心脏重新恢复跳动,萧清一丝不
第265章 手术刀下的风景(五)
“小陈,你那两场手术录像给我拷一份。”
梁主任连打三个电话之后,和萧清说道。
“好的。”萧清听领导这话,貌似有帮她处理这件事的意思,应的十分积极。
“最近别折腾,安安静静呆两天,等网上的风波过去。”梁主任离开前嘱托了一句。
萧清看领导走了,又瘫到了沙发上,颇有一种谁叫都不起来的感觉。
两天后,梁主任还没有传来任何消息,萧清也不着急,每天按时上下班,过的还颇为悠闲。
医院原本等着看她笑话的人,都懒得对她投去异样的眼光了。
周四是萧清的手术日,忙活了一上午之后,她看到了在办公室门口等候的樊女士。
“陈医生,我是专程过来感谢您的。”樊女士的脸上终于褪去了焦急,衣着得体,妆容精致,身上洒着淡淡的香水味,让人觉得温柔又优雅。
“职责所在,您言重了。”萧清心下了然,今天复查,梁先生情况良好,已经转到了普通病房,状态非常稳定,而且没有手术并发症的现象,病人家属一时激动专程感谢,也不是什么稀奇的事。
“陈医生,您这样水平的医生,不应该受到网络暴力。”樊女士真诚的说道。
“谢谢。”
樊女士离开的时候,萧清还有些云里雾里,医院各种怪人见得多,萧清倒也没觉得奇怪。
直到下午五点钟,萧清刚结束一台手术,就接到了梁主任的电话。
“小陈,好消息和坏消息,先听哪一个。”
平日里严肃的领导突然开起玩笑,让萧清颇为无语。
“坏消息。”
“你被扣了三个月工资。”
“只扣工资”萧清听出这句话的题外意思,反问道。
“没错。”
“好消息呢”
“鉴于你也是被冤枉的,领导决定不再追究你这件事。”
“哦。”萧清的反应很平淡。
“不该高兴高兴”
“医院不追究,依然无法避免我的声誉受损,病人可是都躲着我走。”萧清吐槽。
“刚下手术台吧去刷刷微博吧,如果不是因为事情出现了转机,上面怎么可能这么轻松揭过去。”梁主任没等萧清回答就挂了电话,表情纠结。
“怎么”杜主任翘着二趟腿嗑瓜子,随口问道。
“这丫头,越来越不像话。”
“她就这样,除了手术,病人,什么都不关心。闪舞”杜主任把瓜子仁扔进嘴里,说道。
“说起来,小陈的心性真的大有长进,她一路顺风顺水的,哪受过这种打击我还以为她会承受不住,真没想到这丫头该吃吃该喝喝,手术反而做的更好了。”
梁主任感觉深受打击。
“梁主任,陈萧清陈医生今年35了。”杜主任听不下去了,对着一个35岁的成年人,丫头长丫头短的,像话么
“我都五十多了,她再大也是小辈。”梁主任翻白眼。
陈萧清刚进医院的时候不过24岁,年轻气盛,天赋又好,哪怕被性别歧视,也不狡辩,只一门心思努力。
梁主任那会是胸外科的副主任,杜主任也只是个主治。
梁主任看这小姑娘有点意思,当时就提点过几句。
萧清不知道两位领导的吐槽,她今天的手术安排已经全部结束,正舒服的躺在休息室,准备刷微博。
热搜第一直接吸引了萧清的注意力。
京华水货医生的真面目
萧清点进去一看,网友基本都在转发一篇文章,附着几句点评。
类似于
“我就知道能在京华的医生不可能有水货。”
“人心险恶,某些人的做法简直就是想毁了陈医生。”
“洗白的吧人都死了,她说啥当然都行了。”
“这也太巧合了,病人死在手术台上是不可否认的,说到底还是她水。”
&n
第266章 手术刀下的风景(六)
萧清想了想,又打了一个电话。
“您好,陈医生,我是樊丽。”
“樊女士,在网上帮我说话的是您吧”萧清虽然在询问,语气却已经十分肯定了。
“果然瞒不过您。”樊丽的声音一如既往的温和优雅。
“多谢了。”萧清什么都没多问,暗自记下了这个人情。
“举手之劳,您救了我的丈夫,这是天大的恩情。”樊丽的话非常真诚。
“职责所在,不必客气。”萧清用一句话成功得把天聊死了。
这要是换个人,百分之八十顺杆子爬,和这位著名的笔杆子搞好关系,互利互惠,想想就美好。
陈萧清为人清高,而萧清在自己力所能及的时候,完全懒得处理这些人情往来。
“冒昧问一下,您是梁主任的亲人么”
其实在梁主任给萧清打电话的时候她就猜是领导家属,现在只是强迫症作祟,想证实一下。
“嗯,我丈夫是他的亲哥哥。”樊丽一点都没隐瞒。
萧清心下了然,难怪梁主任不亲自动手术,除了时间因素,更重要原因的大概还是医生的通病,若手术台上躺着的是至亲,握刀的手会不稳。
十天之后,这件事情几乎完全平熄,萧清接待的病人数量在逐渐回升,不仅恢复了原来的程度,甚至更有胜之。萧清的门诊号变得越来越难挂,这件事过后,她的知名度又上了一个台阶。
萧清安安稳稳工作了两个月,见识到了各种各样的病人,手术安排足以让其他医生汗颜,虽然是声名在外的手术狂人,但萧清在这足以把一个医生累垮的手术量下,依然活的好好的,不仅保证数量,质量也是顶好的。
萧清在慢慢熟悉了医院的工作之后,凭借着一双更为灵巧和精细手,技术水平变得更为精微,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让她基本掌握了原主的问诊能力。
医院里再也没人嚼舌根,一切恢复了原来的样子,大家各司其职,繁忙却有序。
“小陈,有任务。”
梁主任的召唤打破了萧清平静的工作状态。
“领导请说。”
“一周后,国外有个医疗小组要来咱们医院交流学习,其中神经内外科各一名,胸外两名,心外科一名。”
“那位心外科的专家由咱们科室接待。”梁主任三言两语把事情说了个明白。
“哪家医院来的”萧清问道。
这个问题确实很重要,不同等级的医院,京华的接待规模和态度绝对是天差地别。
“……”梁主任罕见的沉默了一会。
萧清立刻意识到,这支交流队可能不同凡响。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