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门要逆天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修身
他要研究天一神珠,知道其出处是必不可少的准备工作。
这一搜,沈奇立马得到了一段关乎水神天吴、天一神珠、蚌女一族的秘辛。
原来,那水神天吴果真是存在于九幽之地的一个强大生灵,至少也是合道境极致的存在。
至于天吴到底是异兽,还是妖灵,又或者是存留于世的先天神魔,和蚌母也不甚了解。因为当年盗取天一神珠时,蚌母还只是个修为才到神通境的蚌女。
之所以盗取这天一神珠,于蚌母而言有两个原因。
其一,这天一神珠本就是蚌女一族牺牲了许多人才从归墟之中为水神天吴找到的;所以,蚌母认为这天一神珠就该是蚌女一族的宝物。
其二,这武道世界的蚌女虽然大多都柔弱胆怯,但数量上来之后总会出现极少数特别,甚至性情完全相反的。这蚌母,便是那性情与族人完全相反的蚌女。
她原本与别的族人都被水神天吴收为手下,族人们有的负责在九幽各地为天吴打捞宝物,有的则作为侍女,而她更是因为远比普通族人聪明伶俐、美貌非常,而被天吴收为贴身侍女。
然而天吴生性刻薄而暴躁,不仅如对待奴隶一般对待她们,更是动辄打杀,或者干脆流放到幽冥之地。
她看不得族人如此受到奴役,自己更不堪忍受天吴的虐待和侮辱,于是便趁着天吴外出之际,盗取了天一神珠,逃出了朝阳之谷。
水神天吴回来知道此事后虽然大怒,却因为要应付一个大敌,而无法亲自出手捉拿她,便派出一队精悍的鲛人属下追捕她。
再之后,她在各种机缘巧合下便逃出了九幽之地,到了这九幽边缘,进入一片无根之海中。
最后,她将天一神珠在这片无根之海中其上水之道的各条法则都变得十分活跃,便干脆留在了这片无根之海中,潜心参悟天一神珠上的各条水之法则,希望有朝一日能够掌握这诸多水之法则,和合成水之道,拥有真正面对天吴的实力。
结果,那队追捕她的鲛人也追到这片无根之海来。
当时她已是金丹境,奈何那队鲛人的头领也是金丹境高手。再加上有诸多神通境手下相助,纵然她拿着天一神珠,却依旧没能占据多少优势。
虽然最终侥幸斩杀了那鲛人头领,可她也重伤濒死,是靠着天一神珠的神异,才躲过其余鲛人的搜捕和追杀。
等到她养好了伤势,甚至修为更进一步,将要突破到法相境,却发现天一神珠与这片无根之海都陷入了一片诡异空间中,彼此联系更加紧密了。
于是她索性就在这片无根之海中定居下来。
她又心念着改变蚌女一族的初衷,便开始繁衍出一个个蚌女来,并且任这些蚌女在无根之海中由那些残余的鲛人捕杀。
她就是想看看,在如此简单而残酷的环境中,是否可以繁衍出一个性情都如她一般的蚌女族群。
至于说后来这里的蚌女变得如此巨大,到底是收了天一神珠的影响,还是收了这诡异空间又或者无根之海的影响,便连蚌母也不甚清楚了。
了解到这些信息,沈奇还是颇为感慨的。
在蚌母看来,她大约算是个要解放本族的悲剧英雄。可是对沈奇来讲,她却是将他困在这片无根之海的祸源。
而且从外面那些蚌女的表现来看,显然蚌母的试验失败了,蚌女便是仗着这片混合了诡异空间、无根之海、天一神珠种种神异的区域变成了千丈巨人,却依旧难改柔弱胆怯的本性。
蚌母,注定只能是那悲情的极少数。
感慨之后,沈奇
第652章 水之道!
在沈奇的控制下,眼前的天一神珠迅速膨胀,呼吸之间便就变成方圆万里之巨的庞大水珠。
这水珠翻滚不休,其内十六条水之法则就仿佛十六条巨龙一般,飞腾挪移,无声咆哮。
水珠外面,无数水流则如江河入海一般没进来
“不行,虽然我掌握了这天一神珠中的所有水之法则,可未能和合成武道,所能收回的水连其释放的十分之一都不到。如此,怕是依旧无法离开这片无根之海。”
几天之后,沈奇收起了天一神珠,不由剑眉深皱。
“看来必须要和合成水之道才能脱困了。”
因为沈奇并没有得到过圣境的任何传承,便是对合道境的了解,也仅限于李重阳与女魃。其中李重阳是初进入合道境,女魃则是天生合道境,两人对合道境的修行其实也不是那么了解。
所以,沈奇并不知道先和合水之道对他日后的修行是否有影响。
不过从金丹境至法相境的修行来看,便是有影响,应该也影响不大。
当初天忍在金丹境时,本来是想凝练忍之法则的,结果遇到瓶颈一直无法突破,不得不先选择火之法则凝练。
而在之后的武道修行中,他似乎也没有什么滞碍,只不过是直到此次灵潮中,才在这九幽边缘获得凝练忍之法则的机缘罢了。
对沈奇来讲,问题的关键在于,不和合水之道,他便不知道多久才能出这片无根之海——也许永远都出不去。
所以,和合水之道已然成了必须。
况且,先和合水之道对他而言也未必没有好处。
合道成功之后,元神品质绝对会得到提升,如此兴许他的神念就强大到足以运转诸多法则直至世界之道力量诞生了。
心中念头一定,沈奇便不再多纠结,直接和合水之道。
水之道作为一门纯粹的武道,无分主干之枝叶,只涉及十六条水之法则,以沈奇元神之强大,同时运转这十六条法则十分的轻松。
再加上有悟道阁、世界法相相助,竟然只过了半个时辰,这十六条水之法则便出现了交融迹象!
又过了半个时辰,一股明显比法则之力更强大的力量便诞生了——水之道,水的力量!
水,既属五行,又为构成世界的地风水火四大要素之一。
水,其性湿,能为物所收,故称为水;其体宽广,周遍于一切色法,故称为大。
在五行之中,水则意为“润下”,既指水有滋润、下行的特性。
而沈奇综合前世今生的见识,对水的了解则还要超过水在五行、四大中意蕴。
他知道,正常情况下水有三种形态,固态为冰,液态为水,气态为汽。
但水又不止三种形态,它还有超固体、超流体、超临界流体、等离子态,等等多种形态。
而形态的多种多样,又恰恰体现了水的一大重要特征——善于变化!
而在和合水之道的十六条法则之中,恰好有一条与变之法则十分相像。
水的善变,则又使得水的力量多变。
它既可以是生命之源,滋润万物;也拥有狂暴无匹的力量,摧毁敢于挡在它前方的一切!
它即可使其他物体融化,也可以是其他物体冻结!
它可以灭火,但本身却也能燃烧!
它至柔,却又至刚!
随着十六条水之法则碰撞、交融,诞生出水之道的力量,沈奇一时间对水体悟竟然越来越多,已然远超过他之前的所想所识!
甚至,他觉得而今所和合的这门水之道,并不能显现水的所有特性。感悟之间,他竟然隐隐触及到了另一种水之道!
显然,水之道不止一种!
也即是说,只求水法,成功和合了所有的水之道,亦能证得大道!
不过,沈奇到底记得自己原本的追求的是哪一种道,因此并未长久的沉迷在对水之道的感悟之中。
他很清楚,便是水有大道,也绝对是不是容易证得的——这武道世界便没有容易证得的大道。
&nb
第653章 路
在这片无根之海消失的同时,生存在里面的鲛人与蚌女也不见了,却是被沈奇卷入了世界法相中。
否则,此时没了这片无根之海,这些绝大多数都没修行武道的鲛人、蚌女怕是要纷纷暴毙。
脱困之后,沈奇又将那天一神珠之前收的水放回去一半,这才将那些鲛人、蚌女放归。
这片无根之海小了一半,也就是意味着鲛人、蚌女们走出来的机会大大增加。不过这些鲛人、蚌女中那极少数有武道修为的,境界最高也不过先天境,真想要从这片无根之海中走出,怕是还需要许多年。
那时沧海桑田变换,这些鲛人、蚌女会如何,便与他无关了。
从无根之海中脱困而出,沈奇展望四周,果然发现是如李重阳等人记忆中一般,身处无边无际的小行星海洋中。
据说,这些小行星虽然一个个看上去运行轨迹玄奥复杂难测,出没不定,但实际在大势上却都是绕着一个中心点缓缓旋转着的,而九幽之地的入口酆都,便在那中心点上。
不过,便是有的合道境神念笼罩范围能达到上百万里,于这无边无际的小行星海洋来讲也不过零星一角,难以观察到这些小行星带运行大势。
大约,也只有圣境才可能窥得究竟了。
这也是一般的合道境连酆都进出之法都不知道的原因之一。
沈奇倒是从那蚌母记忆中对酆都与九幽之地的进出之法有所了解——当初蚌母虽然是机缘巧合从九幽之地闯出来的,但她曾经走过的那条“路”,沈奇而今未必不能再尝试一遍。
不过,沈奇现在并没有进入九幽的想法。
九幽边缘便如此险恶,让他才传送过来,便被困住一年多;那险恶之名更甚的酆都与九幽之地,怕是危险更多。
他而今才和合了水之道,初入合道境,且水之道的力量也只能算一般,还是不要妄自去冒险的好。
当然,最紧要的是沈奇而今急于尝试下,看能否在元神品质明显提升的情况下,再接再厉和合成世界之道。
那样,他才有入九幽之地闯荡的实力。
沈奇在四周飞遁看了看,越过上百万里,也没再见到别的奇诡之处,干脆就如在无根之海中一般吗,选了个大些的小行星,在其内部开辟出一个洞府,布下阵法,潜心修行起来。
沈奇最先要做的,自然是巩固境界。
他虽然和合成了水之道,但也只是算初步掌握一种武道的力量,如何有效运用这种力量都不了解。
其次,他的元神品质虽然因合道成功有所提升,但距离新的瓶颈还有一段距离。巩固境界,熟悉所掌握的水之道力量,则可以帮助他进一步提升元神品质。
所谓磨刀不误砍柴工,他要和合世界之道,先尽量提升元神品质,使得神念更强,总是没错的。
便是耽误了些功夫,后面再和合世界之道的过程中肯定也能找补回来。
三年之后,到了玄天历123年。
沈奇看着掌中的世界法相虚幻不见,眉宇间浓浓的疲惫中又添了一抹烦闷。
三年潜修,他巩固境界,熟练掌控水之道的力量,直至元神品质提**到另一个瓶颈,这才尝试再次和合世界之道,结果维持世界之道四五十条枝干、枝叶法则运转三天三夜,却仍未能和合成世界之道。
沈奇自问而今的神念已经相当强了,足以笼罩方圆四五万里之地,媲美一般的合道境中期,没想到竟然依旧失败。
难不成,还要让他想办法再去和合其他武道,继续提升元神品质不成
沈奇的烦闷,便是来源于此。
一直以来,他的神念在同境界武
第654章 青苍道木阳帝君
两人相距三万里左右,神念在中间点遭遇,一番试探,发现彼此神念之强几乎不分伯仲,便同时收了手。
“在下青苍道木阳,敢问阁下名号”对方先通过震动灵气传音招呼道。
青苍道木阳
通过方才的神念试探,沈奇判断这木阳至少掌握了两种武道。虽然也可能是一门极强大的武道,但那种概率并不高。
青苍道最出名的合道境便属青帝与苍帝,但两人都应是合道境极致的大能,绝不是眼前人。那么,这木阳应该就是青苍道别的合道境了。
不过,青苍道作为天上到附属二流道级门派中排名前几的大门派,青帝、苍帝之下还有别的合道境倒也并不稀奇。
心中转瞬掠过这些念头,沈奇便遥遥拱手传音道:“在下玄天,乃是闲散之人。”
沈奇并没有再冒充天忍——不仅没有那个必要,甚至是还可能给他带来一些麻烦。如此,他干脆就报上了自己的名号。
到了法相境、合道境,号往往要比名有用得多,沈奇便直接将门派名字拿来做自己的号了。这样,日后玄天道在中环星河亮明旗帜时,别人便知道他与玄天道的关系。
木阳听了“玄天”这个称号,却是在搜索记忆中诸多合道境,乃至一些出名法相境散修的信息,却发现没有一个对上号的。
武道世界能修行到合道境的武者已经很少了,明面上的绝对不超过一百个。只算其中的散修,那便更是少得可怜。
所以,木阳便对沈奇好奇起来。
他当即道:“恕在下孤陋寡闻,竟然未听闻过玄天帝君名号,不知帝君此前在何处修行”
虽然木阳如此直言直语相问有点出乎沈奇意料,但他还是很快答道:“一直都在中环星河各处游历,也未做过什么大事,木阳帝君未曾听过我的名号不为稀奇。其实,在下之前一直对贵派青帝、苍帝之名如雷贯耳,但也未曾听闻过木阳帝君之名呢。”
对方探问自己底细,沈奇自然也就不客气的询问起对方来。
木阳将神念笼罩范围控制在方圆万里,与沈奇距离拉近到相距两万里时,才继续传音,微笑着道:“我木宗虽是青苍道最早的一宗,却因未曾出过帝级大能,玄天帝君未曾听闻很正常。”
“木宗”听出木阳对吐露青苍道虚实并不介意,沈奇便接着问起来。
木阳道:“青苍道很久之前曾叫做青木道,便是因为由我木宗立道而成的。只是后来相继出现苍帝、青帝两位大能,这才增添了两宗传承。在下不才,正是目前木宗的宗主。日前,青帝、苍帝两位师兄进入酆都,我因实力不足,便在这九幽边缘游历。”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