窃道诸天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东光人
这是他用黑天书中的劫术驯兽之术驯服的三头坐骑。
到了一处港口,舍弃了海豚,踏水三里,终是脚踏实地。
当前倭国形势混乱,天皇束之高阁,足利幕府虽然当政多年,但近年来大权旁落,到将军义辉之时,小小岛国已四分五裂,诸侯林立。
倭国进入了战国时代。
相模的北条氏康、越后的上杉谦信、甲斐的武田信玄、西国的毛利元就,都是大诸侯。
乱世之中,必出枭雄。
两年以来,尾张国的国主织田信长在军师宁不空的帮助之下,横扫,有一统倭国的趋势。
织田信长能取得如此成就,其利三一为京都,二为火器,三是宁不空。
由此亦可知,织田信长对于宁不空的器重。
宁不空此人,实际上是西城火部之主。
万归藏诈死归隐之后,宁不空率领火部发动战争,企图夺取城主之位和部祖师画像,被其余几部联手剿灭。
之后,宁不空与阴九重大战,逃到了倭国,成为了织田信长的幕僚。
李知鱼来到倭国,其中一个目的便是宁不空手中的周流火劲。
花了一天时间,李知鱼便已精通倭国语言,来到了尾张国所属的地盘。
在城里逛了好半晌,终于发现了宁不空的藏身之地,“不空算馆”。
宁不空易理精深,人又狡黠,倭民中愚笨憨直者多,精明算计者少,因而宁不空开了这一家算馆,算无不中。
李知鱼踏入大堂,目光瞧了瞧面前的少年,又瞧向了里面的瞎子。
眼前少年叫做陆渐,是谷缜同母异父的兄弟,现在是宁不空的劫奴。
至于那个瞎子自然就是宁不空了。
宁不空脸上烧伤遍布,双眼失明,但仍从容不迫,配上他一身峨冠长袍,虽无风神俊貌,却自有一股让人信服的气质,使人不敢小瞧于他,周围前来算命之人,无不对其敬若神明。
李知鱼等周围算命的人走后,踏入了屋内,找了一张椅子坐下,对宁不空说道“宁不空,你可算准了你今日会遭受劫难么”
“你想干什么”
陆渐目光微微警惕,护在了宁不空面前。
他被宁不空练成了劫奴,时常遭受黑天劫之苦,但人在异乡,又常年和宁不空生活,亦有些感情,可说是爱恨交织。
求订阅,求全订11
159潜修
李知鱼推测,太极八卦图是一种稳定的结构,如果可以提供足够的能量,确立某一片星空的坐标,经过复杂的精密计算,就可以开启星空之门。
这种“复杂”是难以想象的,其中涉及到了奇异的“阵”。
“阵”与空间有关,玄奥复杂到了极点。
良久之后,八卦图终于平静了下来,道音轰鸣,消散无踪。
这时再瞧向太极八卦图,却压根看不出有什么变化,他也就不在耗费心力。
“还剩下九缕太极气么……”
李知鱼目光一扫,步伐逍遥,走向了其它武学秘笈。
他一目十行,一眼瞧去,书籍上的所有文字立刻印入了他的脑海,难以忘记。
突破宗师,祖窍常开,过目不忘就是基本操作了。
甚至,只要仔细回忆,就连在母胎之中那种混沌的记忆也可以找回。
至于从前经历的事情,看过的书籍,有过的想法,只要稍微回忆,立刻纤毫毕现。
黄昏已逝,灯火辉煌,室内晕黄不散。
灯花噼啪炸响,一道人影逍遥步入了室内。
他身材修长,面色含着一丝笑意,正是岛王古神通。
灯光照射在了他的脸上,显露出来一片金色的灿烂,看来十分欣慰。
他也的确很欢喜,这个孩子不爱习武,但经过九幽绝域两年的磨炼,现在终于成长了起来,令他老怀大慰。
“太极气又达到了四十缕!”
脚步声惊醒了沉迷于书海之中的李知鱼,放下书籍,心沉识海,瞧了一眼太极气,心下为之一喜。
太极宝塔第六层武学虽然多,秘传不少,但真正的顶级绝学,却在其上的几层。
那里将有更大的收获,又如何能够不喜
“炼神也仅仅是开始,这里有许多前代高手遗留的修炼心得,你可以参悟一下。”
古神通走到一旁,打开一个暗格,拿出一个檀木锦盒,从其中取出一本书籍。
“释印神的修行笔记!”
李知鱼接过书籍,目光大亮。
这本书籍纸面泛黄,隐约还有一股香气,竟然是第一代岛主释印神的修炼笔记。
“当年灵道人与释印神双双困与炼神巅峰,相邀与黄乘观论道比武。
释印神失败后,举家迁往东岛隐居,潜心参悟武学,留下了这一本修炼笔记。”
古神通目光悠悠,瞧着昏黄灯火,似陷入久远的回忆之中。
“释印神果然已达到了天人合一之境!”
李知鱼翻开着一本笔记,字迹大开大合,笔走龙蛇,蕴藏大气魄,山河虽广大,却已与之融为一炉。
见字如见人,李知鱼从字迹之中,立刻窥探出了释印神的武学境界。
释印神的“释”字并非他的本名,他无父无母,自幼出家,可是天生气魄雄强,好酒喜肉、千杯不醉,身在空门之中,却耐不住清规戒律,空有一身佛门神功,终归入世还俗,成为一代强人。
释印神以释为姓,以示不忘出身,并且常常对人夸口,他与佛祖同姓,如来上天入地、唯我独尊,他释印神不求上天,但求落地,不求超越三界,只求天下一人。
之后,终于遇到了能与之论道的一代奇人灵道人,大战一场,最后移居东岛,创造出来了《山河潜龙诀》,以期对抗灵道人的《妙乐灵飞经》。
他晚年留下的这一本修炼笔记,亦具备极大的参考价值。
“当然,这里还有历代岛主的修炼笔记,你都可以观看。”
古神通拿出一枚玉牌,扔给了李知鱼,逍遥而去。
太极宝塔是当初天机宫后人建造,是一件巨大的机关楼,虽比不得绝世杀器“潜龙”,但也蕴藏了高深的奥秘,为典籍保藏之所。
东岛各流派,各支脉的武学秘笈多数置放于此,想要进入,必须有相应的令符,才能打开机关。
李知鱼拇指摩挲着这一枚玉牌,温润之感涌入心间,目光微动,收入了怀中。
他开始翻阅这一本修炼笔记,对之后的道路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
“这个世界,炼神是宗师,大宗师,却没有大商分得细了……”
李知鱼发现这个世界与大商的境界还是有些许不同,陷入了思考中。
在大商世界,化神就是宗师,炼神才是大宗师。
而这个世界,却十分模糊,同时也没有“神”的划分。
大商世界,神分阴阳,宗师出阴神,不假外求,大宗师出阳神,能借住冥冥中天地宇宙的一缕能量。
天人,却是练出元神,上天入地。
“想要成为大宗师,需令得精神不断跃变升华,彻底开发祖窍!”李知鱼凝眉思忖。
“哥哥,我给你带饭来了……”
不知何时,古萍儿踏入,手提餐盒,娉婷而来。
施妙妙亦手提食盒,莲步款款,瞧见了谷萍儿,两人都是一怔,随即笑迎,相携而来。
时光悠悠而逝。
三个月来,李知鱼参悟了大量的宗师,大宗师级武学,太极气增加到了一百三十缕。
之后勤学苦练,刻苦钻研各种武学,清闲之后,便携施妙妙,谷萍儿二女乘船出海,蜜里调油,放松心弦,精神终于跃变升华,神通大进!
甚至,阴神都已凝聚而出,周身各处,经脉隐脉,气血节点,无所不达,无所不至。
只是,限于这个世界元气,不论阴神,阳神,还是元神,都无法现形。
现在,李知鱼身处一海礁之上,静修神通。
清风徐来,吹拂在他的脸上,心旷神怡,精神振奋,精神时时刻刻感受着天地自然之妙。
“金刚不坏神功,身如金刚,水火来袭,只如清风,刀兵加身,不遮不挡,神功绝顶,万物不伤,天上地下,唯我独尊……”
李知鱼脑海中回忆起金刚不坏神功秘诀,叹道:“神功既成,天下无敌!现在我已全身上下无一处罩门,刀劈剑斩,火烧水淹,不损分毫!”
这一门武学,在李知鱼结合几门东岛护身神通的于八卦图的推演之下,已经达到了宗师级武学。
:。:微信,聊人生,寻知己
160人无尽藏
“是时候开启隐脉,练出四体通和五神通了!”
李知鱼神情恬然,身躯宛如琉璃宝石,皮肤比缎子还要光滑柔顺。
这时候身形一动,足不落地,冯虚御风,回到了密室之中,掌心亦同时浮现了一部经书——黑天书!
“东岛之王,西城之主,金刚怒目,黑天不祥!”
这是江湖人所共知的十六字,亦是令江湖人人倾慕的四部武学宝典。
最后一部黑天书,却是迥然异于前三者。
自古中土武人修炼内功,练的都是少阴、少阳、太阴、太阳、厥阴、阳明等十二经脉和奇经八脉。
天竺与吐蕃武学练的则是“三脉七轮”,名称虽有不同,但大体相通,并无太多差异,是以这些经、脉、轮,都可统称为‘显脉’。
只不过,万事万物,有正必有反,有显达必有隐微。
如果说‘显脉’是陆地之上的江河湖海,那么‘隐脉’便是地底深处的暗流阴河,迥异于“显脉”中的任何一经、一脉、一轮,自成体系,藏于人体至深至秘之处,自古以来,从未有人发现,也不载于任何医家典籍。
后来,前代医道圣手偶然之间,发现在寻常经脉之外,另有隐微脉流,当下一路探究,先后发现三十一条隐微脉流,因其脉性与寻常经脉截然不同,称之为“隐脉”。
“三十一隐脉”暗合天星之数,便以“三垣二十八宿”为之命名。
后来,隐脉之秘为梁萧弟子所知,与花镜圆祖师合力创造出了《黑天书》。
一般的武者,练精、练气,炼神,一步步循序渐进,而黑天书,直接跨过了练精、练气,直接炼神。
他们一蹴而就,导致精气不足,因此受制与人,需要借助他人真气,弥补自身不足。
一旦没有他人真气辅助,必将遭受黑天劫之苦。
因此,修炼黑天书的叫做劫奴,传输真气的叫做劫主。
“如何打开隐脉,获得其中的劫力呢……”
李知鱼眉头一锁,目光一闪,落在了黑天书上。
他翻阅着这一本黑天书,细细观看其中关于开启隐脉的办法。
黑天书共有三篇,第一篇总纲,阐述‘有无四律’。
第二篇‘元体’,讲的是修炼劫力。
第三篇‘玄用’,讲的是劫力运用。
“我无需修炼黑天书,只需打开隐脉,融合显脉隐脉,届时,真气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李知鱼陷入深深的思考之中,“识神”便观周身,很快发现了那些隐脉。
三十一条隐脉,宛如一条条银河,横亘在人体宇宙之中。
“人体经脉之行,法于天象!”
李知鱼微微一喜,立刻开始运转真气,冲击隐脉,企图打开其中的浩然劫力。
在“识神”的无微不至之下,几条隐脉便依次打开。
阴神宗师的境界,代表的便是对自身一切细微之处,周天穴窍、乃至隐藏的气血汇集点、隐脉等等……无所不知,无所不至!
“隐脉,竟然是自虚空抽取元气,形成劫力!”
李知鱼感应到了奇妙的力量。
虚空元气与隐脉连接,难怪可以拥有取之不尽的劫力!
不仅如此,其他真气内气,通通可以为隐脉吸取,化为劫力!
这种神通,宛若妖法,吾性自足,不假外求,亦可借助外力,进可攻退可守,有一丝阳神之妙。
就在这是,一种种常人难以听见的无声之声传入了李知鱼耳中。
所谓无声之声,便是人耳听不到的声音。
在前世,这种声音叫做次声、超声。
鲸鱼,海豚,蝙蝠,宇宙射线,地磁之声……都是此类。
饮血剑的那一种虚幻的呓语,未必就不是这种无声之声。
“我的劫术是‘听几之术’么”
“听几之术”能辩世间万音,纵是超声次声,却逃不出他的双耳。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