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大厨无双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胜郭
这不就是自己一直想找的明主吗
然而,对方却没有一官半职,若是有……
倒是更好了。
不过现如今,他既然已经成了监军,想来日后必然可以青云直上。
“先观察一番吧……”
阎忠拿起酒爵,倒了满满一杯,来到刘备面前,满饮而回。
刘备不知道什么意思,不过却知道对方是个不小的官,而且还算是皇甫嵩的军师,于是他连忙拿起酒爵一连喝了三杯。
面如冠玉,刹那间变成了殷红。
阎忠看了大笑不止,在心中给其又加上了一个豪迈的标签,其他人也都差不多。
不过,这却是善意的笑。
席间,皇甫嵩又是勉励了刘备一番,接着便不再关注了。
这已经算是开天恩了,他什么地位,刘备什么地位
两人能够聊那么长,本就已经让许多人看花了眼睛,要是继续聊下去……
说不定就有人得怀疑,这刘备是不是皇甫嵩的私生子。
头一次。
头一次被这么重视。
而且在场官员没有一个嘲笑他。
这让刘备从心底生出了一股强大的自信。
他本就近乎可怕的心脏,再次进化了一层。
望着在旁边小杯小杯喝着酒的方莫,他连忙过去制止。
这兄弟什么都好,就是喝多了就容易胡言乱语。
自家兄弟,听听也就听听了。
可要是让外人听到或者看到,那可就不好了。
说实话,方莫也就是觉得这酒好喝而已,被刘备阻拦后,他也就没有继续,而是开始苦着脸吃菜。
粗犷……
好
第六十八章 神童郭嘉
不是看不起商人。
曹操是根本就没有将商人当成过人。
其实,这也是这个时代所必然的一点,大商人就算是再厉害,面对军阀时,总也要低下一头的。
可谁能想到,方莫瞬间就靠上了刘备这家伙。
曹操可以看得出,这个汉室宗亲绝对是自己的劲敌。
“既然不能化解冤仇,那么便将这仇恨再度激化吧,颍川,可不是谁都能来的……”他心中冷笑,脸上却表现的十分温和,对周围人不断的聊着天。
他却没有看到,阎忠一直都在注意着他。
这家伙,有阴谋家的潜质。
但是却又不想当什么没前途的反贼头领。
比如,他在历史上就被马腾和韩遂共同拥为首领,只不过他一早就看出来了。
那两个家伙,并没有多少的潜力可以挖掘。
刘备不同啊。
谦逊,宽厚,喜怒不形于色……
各种优良的好东西都有。
当然,最主要的其实是那几千兵士,能够练出那等无敌强军的人,未来会如何,谁能说得准呢
也因此,他虽然喝着酒,却一直将目光在四兄弟之间徘徊。
大概听了几句之后,再经过观察曹操的神色,他立刻就知道,刘备要有难了。
颍川,仕人之地。
不说那传承久远的荀家,陈家,便说已经有些衰败的许家,便绝不是易于之辈。
更何况,还有许多诸如庾氏、钟氏、淳于琼、司马徽、郭氏……
可以说颍川是天下势力最错综复杂之地。
监军,不仅仅是监察士卒。
有时候也要对地方上采取一定方式方法,进而令当地变得平衡。
一般人若是找不到那个平衡,便很容易会得罪人。
要是再有什么从中浇油锻火……
刘备这监军,也就白得了,之后他的所作所为,肯定不会让皇甫嵩太过欣赏的。
更何况,此处之人,随便得罪一个人,都足以让刘备万劫不复了。
“玄德,我观那曹孟德并非良善之人,你需要尽早做些准备,以防其在当地掀起波浪。”他不动声色的走过来,敬了一杯酒。
这,才是真正的谋士。
对于大汉的许多地方,都有着自己的见解。
甚至可以轻松的应对许多局面。
而方莫,终归是不太成熟,或者说……他只能算是一个拿着屠龙刀的一级小号。
望着对方离开,刘备笑吟吟相送。
转过头来,他对方莫问道:“应当如何做”
他是下意识的询问方莫。
这,这可就触及到他的知识盲区了。
政治,他真心不太懂啊,要是懂的话,也不见得到了现在都没有帮刘备拿一个好的官职。
不过他不懂,当地肯定是有人懂的。
于是,他靠近刘备之后,轻轻开口道:“有几个人,或许您应该见一见了。”
次日,阳光不升。
阴云密布。
不知是不是在酝酿着大雨的天空,显得无比压抑。
几只蝴蝶从远处翩翩飞过,色彩十分瑰丽,与这一抹苍凉且满是疮痍的地域,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二弟,三弟,你们切记不要太过暴躁,凡事要量力而行,若是遇到实在过不去的事情,便去寻找阎信都(县令)。”刘备对二人多加嘱咐,而后对方莫使了个眼色。
两人匆匆离去。
关羽和张飞,两人很快便进入了状态之中。
对于大哥的某种嘱托,他们也当成了必然……
比如,他们并没有遇到什么过不去的事情,便直接去找了阎忠。
后者得知是刘备让两人来找自己的,他还显得十分茫然,可很快,他的眼睛便亮了起来。
如此不要面皮,果然适合成就大事。
于是,这个本该是皇甫嵩谋士的家伙,开始对着两人指指点点。
“若要监军,首先便要知道如今军中的各种明令,以及潜规。”
“武帝时,大汉虽有强项令董公,然此一时彼一时……”
“军中许多规则,已然成为大家遵从之事,你们且不可肆意的指手画脚,或者以无敌之师来要求他们。”
“这样吧,我给你们写个章程,你们两个拿回去好好看看,尽快的进
第六十九章 存疑
后世。
吹的能把郭嘉比作天上下凡的神人。
贬的能把他说成是厕所里的石头。
但不可否认的是,他确实有一定的才华。
不然的话,也不可能在汉末这个混乱的时代里,留下自己的名字。
这是一间茅屋。
不算多么寒酸,比大多数的平头百姓,都要好很多了。
但比起这里的几个世家,还是有极大不同的。
“我父母早亡,一直以来便独自生活,也有几个朋友,诸如田丰、荀彧。”长相清瘦,目光炯炯有神的他,开始了自我介绍。
按照他所说,他从小父母就去世了,是吃百家饭长大的。
而且由于他较为灵敏,因此被各家都有几分照拂。
不然,他可能也活不到现在。
其次,他是一个比较不拘一格的人,平日里最喜饮酒,且对一些药品有所研究。
没错……
就是被两晋时期各种吹嘘的五石散。
但那东西较为昂贵,他还用不起多少。
听了这话以后,刘备没有说什么,因为他较为包容。
喜欢吃什么,那属于个人爱好。
而他对所有人,都有一股包容之心。
不过方莫可就不同了。
他瞬间便道:“你居然吃毒没想到,没想到啊,大名鼎鼎的郭奉孝,竟然喜欢吃毒。”
五石散到底是什么,其实很多人都说不清楚。
有人甚至还吹嘘,这乃是好东西。
殊不知,其中的许多的东西,那都是足以要人命的,长期服用,绝对足以让五脏六腑都变得病态。
方莫生而后世,自是知道毒物之危害。
不说其他,仅仅华夏百年的屈辱史,便和这东西脱不开关系。
两晋时,此物风行于林,而后导致国土大面积丢失,令五胡乱华。
百年时光,华夏主要民族差点被灭族。
清末时,毒物再现,从西方列强手中传来,导致当代男儿被誉为东亚病夫,又是百年不振。
可以说,每当毒物这等东西开始肆虐时,便代表华夏已经到了危机时刻。
而开启者。
方莫没有记错的话,应该是何晏,这个开创玄学,崇尚老庄之学的家伙一推广,便引起众人纷纷效仿。
其中两晋名士,多有服食此物的习惯。
本来,方莫还以为就是何晏这个官二代搞的鬼,没想到在此时,就已经露出了端倪。
“此物服食过后,是否觉得飘飘欲仙”
“此物食用过后,是否感觉所有烦恼近去”
“此物……”
方莫瞪着小郭嘉,一步一句的发问。
后者被此时他的模样给吓到了,不过他还是能够及时回答了他的问话:“确实,亦然,君不愧……”
“哈!”
方莫看着他越来越得意的目光,忽然冷笑一声:“你可知,那是此物在将你灵活的头脑,正在变得僵硬”
“你可知,此物对于身体有何坏处”
“你可知,当你服食此物时,它将会对你腹内的许多内脏,都造成多么剧烈的影响”
“若是不信,奉孝可试验之,用些鸡鸭鹅服食此物,看看他们经年累月会变成什么模样。”
转过头,他则是对刘备道:“大哥,我们离开吧,此人已经废了,他虽有机灵智谋,然却不知此物之危害,表面看去,他仿佛修仙之人,风骨尚佳,可内里,其实他已经变得衰老如七八十岁老者。”
“而此物要想戒除,怕是没有那么简单,一旦沾染,便会永生难以戒掉。”
“每每发作,便如万道蚂蚁噬心,又犹如万只毒虫在身上爬动。”
“其已经丧失了最基本的判断力,此人,不值得你我拜访。”
郭嘉,绝对是个值得拉拢的人。
可是要不出奇计,对方肯帮助他们才怪。
因此,他就是要说出这么一番话,在他心里留下极为难忘的身影。
等到他真的试验了,知道此物的危害性后,便会尝试戒除。
这毕竟不是后世那种可怕的毒物,只是一种最轻微的东西而已。
想要戒掉,便像是戒烟一般。
有恒心,便能不去触碰。
方莫也相信,这郭嘉必然会按照自己所说的去做。
毕竟他的小脸已经变得苍白如纸,脑门上更是有着颗颗汗珠。
第七十章 郭嘉,重新站了起来
心中有了疑虑,他自然不会轻而易举的便听信了方莫的话。
当然,他也绝对不会去碰五石散。
试验肯定是要做的。
因此他很快便买了几只活鸡鸭,找了个笼子塞了进去。
走到桌旁,他带着几分的肉痛,将那放置在一个小包裹里的五石散分出来一些,缓缓的,将其分成了一小份一小份……
看着这东西,他脑海有些糊涂了,拿起来就想尝一口。
“我再吃一次,便戒了它!”
众所周知,一些瘾君子,大多都是如此表现的。
他们每一个都会这么说,但每一次犯了瘾,便会如同上一次一般。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