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我的老师是学霸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鸿尘逍遥




第六百三十五章 吴院士来电
    第六百三十五章

    次日。

    顾律一边吃着早餐,一边扫着邮箱里的邮件,筛选着符合要求的数学家。

    现在。

    距离正式的开题日期仅剩下最后十天左右的时间。

    而顾律也在近百份自荐的简历中,筛选出了符合要求的二十位数学家。

    按照顾律的预期。

    课题组的规模不能太小。

    几何-代数-拓扑这个课题实在是太大。

    人少人根本办不了。

    所以。

    三十人是最低要求。

    至今,顾律已经筛选出符合要求的数学家二十位。

    接下来十天时间,再找出十位数学家来应该是不成问题。

    这一点上,顾律并没有太大的担心。

    不过,问题是……

    三十位数学家的人数可以凑齐是没错。

    但顶尖数学家的数量,顾律还差上一位。

    包含顾律本人在内,目前课题组可以被誉为当世顶尖数学家的只有三人。

    顾律负责统筹全局。

    西蒙负责几何板块。

    亚力克负责拓扑板块。

    那么,还差一个人。

    顾律还差一位有足够能力的人,负责领导整个代数板块。

    可是……

    上哪里去找人呢

    顾律认识的代数领域的数学家并不少。

    但当得起‘顶尖’二字的,就是一个都没有了。

    “唉!”

    轻叹口气,顾律发愁的揉揉眉心。

    要到最后,实在没办法的话,只能让西蒙来个兼职,把代数这一板块也负责起来了。

    就在顾律这边唉声叹气的时候。

    顾律放在书桌上的手机突然响起。

    有人打电话过来。

    顾律瞥了一眼来电人。

    吴院士。

    打电话过来的是现任华国数学会的会长,吴院士。

    顾律迅速选择接通。

    “喂,吴老。”握着手机,顾律客气的开口。

    “你现在在哪呢”吴院士笑呵呵的开口问。

    “在家呢。”顾律回答。

    “课题组那边的事情筹备的怎么样了”

    “还算是顺利。”

    “那可是几何-代数-拓扑大一统理论,一点都不简单,可要小心的应付。”

    “吴老,我清楚。”

    “呵呵,顾律,别那么紧张,我又不是过来劝你放弃这个课题的。-有些事,重要有人去做的。数学界想要臻至完美,构建几何-代数-拓扑大一统理论是必然的一步,而你,只是率先他除了这一步而已。”

    “那吴老,您这通电话打来是……”

    顾律可不信吴院士这通电话打过来就是为了和自己说这个。

    “哈哈,你猜的没错,我的确是有件事要和你说,放心,是好事。”吴院士那边哈哈笑着开口。

    顾律定了定心神,“吴老,您说。”

    “我听小包说,你的课题组那边现在很缺人”吴院士开口问道。

    吴院士口中的小包,自然就是包松全。

    “普通的数学家不缺,虽然国家论坛上对我这个课题的评价好快参半,但是报名的数学家是不缺的。但是,在顶尖层次数学家这块,我已经找到两个人分别负责几何和拓扑这两个版块,但还是缺一位数学家,来负责代数那部分。”顾律没有隐瞒,如实回答道。

    “果真是这样啊。”吴院士那边喃喃了一下,接着开口,“我之所以给你打这通电话,就是为的这件事。”

    顾律双眼一亮,“吴老,您的意思是,您可以帮我找人。”

    吴院士笑着回答,“不是帮你找人,是我已经给你找到人了!”

    已经找到了

    顾律愣了一下,接着面露喜色。

    “你现在不是缺一个人来负责整个代数板块吗,正好,我给你找的这位,完全可以负责起这个职位。”吴院士开口。

    “是谁”顾律忍不住追问。

    “张炜!”吴院士没有卖关子,直接轻吐出一个人名。

    张炜!

    顾律脑海中迅速的回忆起关于这人的相关信息。

    对于张炜这个名字,顾律并不陌生。

    并且不用吴院士描述,顾律就知道吴院士说的这位张炜究竟是哪位。

    张炜,华国人,生于1981年。

    本科就读于燕大,研究生期间前往米国的哥伦比亚大学求学。

    目前,是在麻省理工学院的数学系任教。

    是为数不多的几位以华国人身份取得米国正教授头衔的数学家之一。

    而按照辈分,顾律该称呼张炜一句师兄。

    毕竟,两人都曾就读于燕大。

    不过……

    和顾律不同,张炜青年时期的表现只能用平平无奇来形容。

    没有跳级,更没有什么惊世骇俗的研究成果。

    张炜用了八年时间规规矩矩的从学校博士毕业。

    毕业后,张炜在哥伦比亚大学担任一位普通的小讲师,领着微波的工资。

    可以说。

    青年的时期的张炜就是一位普普通通的青年数学家,没有任何出奇的地方、

    再加上其本人就瘦小的缘故,甚至在学校里被当做透明人。

    但,张炜的这种境遇,在十年前开始改变。

    2011年。

    那时候,张炜三十岁。

    勉强算是迈入中年人的行列。

    而在这个而立之年,张炜做了一个重大决定。

    张炜放弃了钻研十多年的数论领域,转身投到代数的怀抱。

    没错。

    在进入代数领域前,张炜其实主攻的是数论方向。

    而之后的事实证明,张炜的这个决定是无比正确的。

    在将主攻方向换成代数之后,张炜之后的人生就宛若开挂了一般。

    短短五年不到的时间。

    张炜接连发表了三项世界级别的成果,其内容包括群论,群表示论等。

    这三项成果,不仅让张炜跃居世界一线数学家的行列,并且让张炜获得了第一个世界级别的奖项,柯尔代数奖。

    再之后。

    张炜去到了麻省理工学院,那个集结了全世界最多顶尖代数领域数学家的地方,并在其中占有占有一席之地。

    接着,张炜就开始了一边**文一边领奖的模式。

    在今年年初的时候。

    张炜又有一项成果问世。

    那是有关同调代数方向的一篇论文。

    具体的顾律不清楚。

    但只是听说。

    张炜的那篇论文,差点直接让代数领域再多出一个下属分支出来。

    可以说。

    在代数领域。

    张炜配得上顶尖数学家的称谓。

    其实,要不是张炜的年纪已经超标,说不定,还有冲击一下菲尔兹奖的可能。



第六百三十六章 张炜
    第六百三十六章

    关于张炜的信息,顾律回想起来的就这么多。

    虽然张炜是华国数学家,并且两人都算是燕大的校友。

    但由于常年居住在国外的缘故,顾律和张炜两人之间的交集并不多。

    甚至于……

    两人连面都没见过。

    顾律只是在数学大楼一楼的校友荣誉墙上,见过张炜的照片而已。

    不过。

    顾律没见过张炜是不错。

    但对于张炜的光辉事迹,顾律还是如雷贯耳的。

    毕竟。

    现在的张炜,算是华国数学界在代数领域的牌面人物。

    不按照资历,只论实力的话。

    张炜在代数这一领域的造诣,足以排进国内的前五。

    …………

    吴院士说的没错。

    按照张炜在代数领域的造诣,担任顾律这个课题中负责代数板块的组长职位是完全够资格的。

    但是……

    话又说回来。

    张炜为什么会选择帮自己。

    现在的张炜,应该还待在麻省理工学院任教而已。

    “吴老,张炜师兄目前不是还在麻省理工学院任教吗”顾律问出了心中的疑惑。

    “辞职了。”吴院士简单的回答。

    “辞职了”顾律愣了愣。

    “嗯,辞职了,就在一周前。”吴院士向顾律介绍道,“在差不多一周前,张炜决定响应我们国家千人计划的号召,从国外辞职,回到我们华国。”

    吴院士口中的千人计划,准确的名称是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

    主要的引进对象,是那些在各行各业位列顶端的高层次华裔科研工作者。

    而这一次,张伟选择相应国家千人计划的号召,落叶归根,回到华国。

    “张炜师兄要回来”顾律惊讶道。

    说实话,这个消息把顾律给震撼的不轻。

    论资源,论待遇,论环境。

    麻省理工学院那边肯定是要比华国这边好上不少的。

    而张炜师兄在这个自己声势处于最巅峰的时候选择回归华国,这其中要承受相当大的损失。

    于张炜而言,理智上说,接着在麻省理工任教是最佳的选择。

    菲尔兹奖因为年龄的原因张炜自然是错过了。

    但是代表终身成就奖的沃夫奖,张炜还是可以冲击一波的。

    当然……

    这是在张炜仍旧留在麻省理工的前提下。

    “张炜这个孩子我见过一面,是个性子很执拗的家伙,他认定的事,就一定回去做。”电话那边吴院士笑呵呵的开口,“况且,你当初的选择不也是这样。”

    吴院士回忆起往事,“我记得当初,国家数学家大会刚刚召开结束的时候,你也是受到了国外不少明牌大学的招揽,甚至给你开出的条件很是优越。”

    “而你的选择呢,不还是留在了我们华国,留在了燕大。”

    顾律哂笑一下,没再去纠结这个问题。

    张炜既然选择了在麻省理工辞职,那现在再多说什么,都是多余的。

    “吴老,张炜师兄虽然回到了华国,但也没道理去加入我的项目组吧。”顾律疑惑道。

    张炜回国归回国。

    但是选择加入自己的课题组,又是另一件事了。

    张炜和顾律没亲没故。

    甚至两人连点头之交都算不上。

    而几何-代数-拓扑大一统理论这么课题的风险系数究竟有多高,张炜不可能不清楚。

    在这样的情况下,张炜还选择加入自己的课题组,这为的是啥

    总不能说是看上自己了吧。
1...272273274275276...326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