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老师是学霸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鸿尘逍遥
在有了复环猜想之后,数学家们可以利用一个相当简单的工具,进行无比复杂的复数域几何的研究。
另外。
复环猜想被证明,同样意味着顾律的课题组,可以将复环猜想直接应用于几何代数拓扑大一统理论的构建当中,而不用担心会有别的问题出现。
这无疑会大大的推动顾律构建几何代数拓扑大一统理论的进程。
至于最后一点。
毕齐四人证明复环猜想,这相当于是毕齐几人推开世界数学大舞台的一个敲门砖。
一旦这篇论文正式在期刊上刊载,被人注意到,那么毕齐四人会很快的走进大众数学家的视野当中。
届时,毕齐四人或许就会在世界数学舞台上,占据自己的一席之地。
总之。
这次毕齐几人证明复环猜想,无论是对他们自己,还是对于顾律,甚至于整个数学界而言,都是一件十足的好事。
顾律这边,在脑海里清晰的思考清楚这些事后,没有任何犹豫的,把经过批注后的论文给毕齐打回去,让他们修改。
就像是刚才说的,毕齐四人的这篇论文虽然没什么大问题,但是存在许多的小瑕疵。
而就是这些小瑕疵的存在,或许会让数学新进展不选择收录这篇论文。
于是。
毕齐四人的这篇论文就被来来回回的打回去了四次。
就在毕齐四人心态几近要崩溃的时候,终于喜极而泣的听到了一个好消息。
顾律对他们的第五版论文表示勉强满意,可以进行投稿了。
投稿的期刊,顾律当然选择的是数学新进展这家老熟人。
顾律在论文的通讯作者这一栏挂上了自己的名字。
接着,通过邮件,和数学新进展的马克龙主编打了声招呼。
顾律没有直接说走后门什么的。
只是询问马克龙主编是否可以让毕齐四人的这篇论文插个队。
要清楚。
一般学术期刊的审稿周期,大部分都在半年左右。
顾律找马克龙主编,就是为了将这个时间缩短。
而马克龙主编在看到顾律的消息后,当然是一口应下,决定送顾律一个顺水人情。
在数学界,顾律的高产是出了名的。
并且顾律每篇论文的质量都不低。
要是和顾律搞好关系,甚至于签下合约的话,那对数学新进展而言是足以改变整个数学论文界格局的一件事。
“顾教授,你学生的那篇论文叫什么”马克龙主编在邮件中询问道。
顾律既然和自己亲自打招呼,那说明顾律对他的那几位学生无比看重。
马克龙主编已经决定了。
只要顾律学生们那篇论文的质量不是差的太过分,他就硬着头皮将那篇论文加入到数学新进展收录的论文库当中。
这时候的马克龙主编,根本不认为顾律的学生会写出什么高质量的论文。
关于顾律的底细,马克龙主编曾经调查过一次。
当然清楚,顾律的那几位学生,全部都还在研究生阶段,一个博士毕业的都没有。
几个研究生合作写出的论文,马克龙主编并不抱有任何的期待。
马克龙主编这么做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加深和顾律的关系。
为接下来更加密切的合作,打下夯实的基础。
马克龙主编这边问题刚发出去,顾律这边就迅速的回复了,“哦,忘记说了,我学生的那篇论文题目叫做基于同态映射的复环猜想的证明,你搜一下就会找到。”
主编办公室内,马克龙主编望着顾律回复的这条消息,懵逼了。
啥,啥玩意
基于同态映射的复环猜想的证明。
顾律学生们的那篇论文,讲的是复环猜想的证明
这
这简直
马克龙主编瞪大双眼,陷入浓浓的不可思议当中。
第六百五十章 审稿人的邀请
第六百五十章
惊讶、震撼、疑惑,种种不一的神色浮现在马克龙主编的脸上。
马克龙实在是没有想到,顾律学生们的这篇论文,竟然是有关复环猜想的证明。
因为这听起来实在是有些太过于不可思议。
复环猜想,那可是复环猜想。
要是说复环猜想是被顾律给证明的,马克龙主编不仅不会感到奇怪,并且还会认为那是理所当然。
但
问题的关键就是。
复环猜想是由顾律提出的是没错,但将其证明的,并不是顾律本人,而是他的几位学生。
几位还在读研的学生。
马克龙主编已经看过了。
顾律在这篇论文中,只是挂了一个通讯作者的名字。
至于第一作者那一栏。
写着的是顾律那四位学生的名字,顾律并不在其中。
显然,在这篇论文的撰写过程中,顾律担任的只是一位指导老师的角色。
而真正将复环猜想证明成功的,是顾律的那四位学生。
这听起来就很匪夷所思了。
复环猜想在数学界是什么量级的存在,马克龙主编并不是不清楚。
正是因为马克龙主编再也清楚不过,所以现在的反应才会是这样。
原本。
马克龙主编对顾律学生们的这篇论文,并没有抱有太大的期待。
但是
眼前的事实,打了马克龙主编一个措手不及。
说实话,现在的马克龙主编,已经不知道是该哭还是该笑了。
笑的是数学新进展又收获了这么一篇高质量的论文。
哭的是,顾律的学生现在就已经这么强了,那若干年后,估计华国在国际数学界的地位,会威胁到他们德国。
“算了,不想那么多了。”马克龙主编摇头苦笑一下。
虽然他刚才的担忧并不是在杞人忧天。
但,这明显不是他这个层面的存在该去考虑的问题。
马克龙主编需要做的,只是要认真经营好数学新进展这自己的一亩三分地。
而要践行这一条,和顾律合作看起来似乎是很有必要的。
之前,顾律一个人就是相当的高产。
而现在更甚。
因为顾律那边除了有顾律本人之外,还有他的学生。
一旦和顾律搞好关系,顾律学生们的论文当然就会理所当然的投到他们这边。
顾律的学生有四位。
再加上顾律本人
这样算一算。
那就是,五倍的快乐啊
马克龙主编内心激荡的难以抑制,身体由于激动都隐隐有些颤抖。
打开邮箱,马克龙主编迅速的回复了顾律的邮件。
“顾教授请放心,我这边会立刻安排审稿人审查你学生的这篇论文,速度快的话,估计在这月月底的这一期数学新进展中,就会见到这篇论文的刊载。”马克龙主编表示出的诚意很足。
要清楚,现在距离下一期数学新进展的印刊发型,还剩下一周左右的时间。
一般而言,一篇论文从投稿到修改,再到排队登刊,这其中的过程平均下来差不多要半年多到一年的周期。
但是,马克龙主编这一次,直接是利用手中的权利,将这个周期缩短到了一周。
这个速度,不可谓不快。
而顾律那边,显然也是被马克龙主编的这个效率惊到了,“马克龙主编,这个会不会太麻烦了。”
顾律清楚,马克龙主编虽然身为数学新进展的主编,权力很大,但要想一篇论文插队到这种程度,还是要费不少功夫的。
马克龙主编,“不麻烦,不麻烦,既然是顾教授你安排的事,我这边一定会尽全力的办好。只是希望,顾教授和你的学生们下次再选择论文投稿的时候,可以考虑一下我们这里。”
马克龙主编表现出的诚意这么足,顾律没有伸手去打笑脸人,“没问题,等到我这边将几何代数拓扑大一统理论成功构建后,会优先考虑将那篇论文投稿到贵杂志社那边的。”
马克龙主编见到顾律的回复后面色一喜。
虽然,马克龙主编并不对顾律成功构建几何代数拓扑大一统理论抱有太大的期待,但从顾律口中得到了这么一个承诺,于数学新进展而言总归是一件好事。
这时的马克龙主编,显然还没有意识到。
数学新进展会因为顾律的这一句承诺,在将来获得多大的好处。
马克龙主编“顾教授,我想问你一件事”
顾律“什么事,马克龙主编你说就行了。”
马克龙主编“顾教授有没有意愿,担任我们数学新进展的审稿人”
担任审稿人
顾律下意识的眉毛一挑。
学术期刊的审稿人,这是一种身份和地位的代表。
尤其是数学新进展这样数学界四大期刊之一的审稿人,其地位更是会高上一层。
因为这代表着这家期刊对你实力的一种认可。
这也就是为什么。
审稿人的工资并不是很高,但仍有不少数学家报名担任的原因所在。
他们看中的不是那笔工资,而是其所代表的一种认可。
现在。
马克龙主编是主动要求顾律担任数学新进展的审稿人。
而据顾律所知。
截止到目前为止,在数学界四大期刊当中,都未有由华国数学家担任审稿人的先例在。
顾律要是应下的话,那就是第一位。
并且,数学新进展还会由于顾律这位审稿人的存在,增加华国数学家论文刊载的比重,为广大华国数学家开启一扇便利之门。
不过,顾律并没有着急答应。
而是在思索几秒后,打字回复到,“这件事,马克龙主编你可以做决定”
马克龙主编很快回复,“我这边已经征求过上层的意见了,说可以答应。”
马克龙主编清楚顾律为什么要这么问。
在千禧年初,华国数学界表露出崛起征兆的时候,数学界四大期刊就不让华国数学家担任期刊的审稿人。
这算是一个约定俗成的规矩,避免的就是为了华国的迅速崛起,威胁到他们的地位。
而现在,这种约定俗成的规矩要被数学新进展打破。
马克龙主编真的有那个魄力吗
第六百五十一章 确定关系
第六百五十一章
马克龙主编有那个魄力吗
当然是有的
近几年,华国数学界的崛起之势已经不可阻挡。
而对于审稿人这方面的限制,已经根本对华国数学界造成不了太多的掣肘。
因为这四大期刊顶多是不让华国数学家担任审稿人,而不可能伤敌一千,自损八百的选择不收录华国数学家的论文。
正因如此。
华国数学家是否担任四大期刊的审稿人,已经变成了无伤大雅的一件事。
于是。
马克龙主编就瞅准这个时机,选择聘任顾律为数学新进展的审稿人,为今后更加紧密的合作做准备。
而杂志社的高层,同样明白这个道理,因此对马克龙主编的行为睁一只眼闭一只眼,选择默许。
顾律这样的存在,当然是所有学术期刊所竞相争抢的存在。
在这个时候。
当然是越早出手,就可以越容易的抢占先机。
因此。
关于顾律担任数学新进展审稿人的这件事,杂志社这边当然是没有什么问题的。
但关键是顾律这边嘛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