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老师是学霸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鸿尘逍遥
这样的四位学生,即便是放在哪个大学,都是属于香饽饽的存在。
尤其是在毕齐四人这篇证明复环猜想的论文发表之后。
估计。
即便是普林斯顿和麻省理工那边,都会对毕齐几人心动不已。
第六百六十一章 心动
第六百六十一章
毕齐四人的名字,短短一天内就在数学圈子里迅速的火爆。
其中一部分原因是那篇证明复环猜想论文的缘故。
而另一个原因……
就在于毕齐四人蹭了一波顾律的热度。
要知道。
毕齐四人除了复环猜想的证明者这个身份外,还有另一重的角色。
那就是顾律的弟子!
顾律刚刚复出没多久,业内的热度很高。
而这个时候爆出顾律的四位弟子成功证明复环猜想的消息出来,那么,毕齐四人的话题热度理所当然的就借着顾律这骨子的东风升了上去。
虽然和顾律这个超级大妖孽比起来,毕齐这四位平均年纪在二十三的年轻人的表现稍显逊色不少。
但是……
毕齐四人是完全值得上一个未来可期的。
只要给毕齐这几位足够的时间。
有顾律这位名师在旁知指导,成为一方巨擘的难度并不会太高。
许多人对顾律手下的这四位学生表示实名制的羡慕。
同样……
在听到这个消息后,不少顶尖学府的数学生,都动了跑去华国给顾律当弟子的念头。
之前。
众人只是知道顾律的个人学术水平极其高超,在数学界年轻一代中属于数一数二的存在。
但未料到。
在教导弟子这一方面,顾律的实力同样丝毫的不逊色。
要清楚。
个人实力和教学水平完全是两码事。
两者之间并没有什么太过于必然的联系。
有的菲奖得主或许连一位稍微有点名气的数学家都教导不出来。
但同样,有的老师,个人的学术水平就一般,但可以教导出问鼎菲奖的学生。
而顾律呢
不仅个人学术实力不差,并且从毕齐四人的表现来看,在教学水平上同样不落于下风。
那么,一旦成为顾律的弟子,不仅师资力量可以得到保证,并且还可以从顾律在数学界那广阔的人脉中,获益许多。
这样的条件,怎么不让人心动。
这种心动,连普林斯顿、麻省理工这样的数学系排名世界前几的高校学生,都没有例外。
在普林斯顿大学以及麻省理工学院这几所大学,师资力量强大是没错,但是学生同样是个顶个的优秀。
在加上那些研究生导师一年之始招收极少量的学生,所以每年导师的名额总是有些不够分的。
成绩顶尖的学生还好,不愁没有导师要。
但那些中下游的学生,则是有可能会面临到被强制分配到一个水平一般般导师的命运。
所以……
这些人在听到这个消息,知道顾律的教学水平高超后,心脏莫名颤了一颤。
既然在国内找不到优秀的导师,那么,直接去华国找顾教授不就行了吗
现在是四月份,许多学生马上就要面临读研。
虽然这距离华国燕大正式对外招考研究生还有一段时间。
但是……
不少心思活泛的人,已经默默的开始准备起来。
…………
就在论坛上为复环猜想证明这件事讨论不休的时候,又有一件事被人给爆料出来,然后瞬间吸引了众人的注意。
而这次全新事件的主人公不是别人,仍旧是顾律。
论坛上,许多见到这条帖子的数学家都无语了。
这个顾律实在是太会搞事了吧!
他回归数学界才多久,刚刚一个月吧。
一个月,顾律就把数学界搞地震了起码三四次。
这段时间,对平寂太久的数学界,简直就像是过年一样,一个个热点的出现让吃瓜群众们应接不暇,眼花缭乱。
这不。
关于证明复环猜想的毕齐四人是顾律弟子这件事众人还没讨论够了,又有新瓜出现了。
这次的新瓜,时间的双方仍旧是顾律和《数学新进展》,只不过没了顾律的那四位弟子啥事。
具体内容是。
有《数学新进展》的内部员工爆料出,顾律已经在几天前和《数学新进展》签署正式的雇佣合同,担任《数学新进展》的审稿人。
大消息,这可是大消息啊!
不少吃瓜群众望着这条消息,双眼中的八卦之火在浓浓燃烧。
要是这个消息是真的话,那对数学界目前格局造成的影响实在是太大了。
甚至在某种程度上。
这个瓜,要比毕齐四人证明复环猜想要大的多。
果不其然的是……
没用多少功夫。
这条帖子下面的评论就已经井喷式的增长。
“今年过年吗,怎么这瓜一个接一个的,搞得我都没有心情去做课题了。”
“楼主的消息来源可靠吗,根据联合国的最新规定,造谣可是犯法的!”
“《数学新进展》这是在搞事情啊!”
“我记得在千禧年初,四大期刊为了制约华国数学界,有不让华国数学家担任期刊审稿人的合约,而《数学新进展》这一手,是在公然的撕毁合约啊!”
“屁个的合约,只是个不成文的口头约定而已,这玩意还算数”
“我也觉得那个合约已经没错存在的必要了,四大期刊说是要打压华国数学界,开始打压打压着,没见把华国数学家给压下去,反倒是出了顾律这么一个妖孽,叫我看来,不让华国数学家担任期刊审稿人这个约定,早就应该被废除了。”
“《数学新进展》这个举动虽然十分大胆,但是在法律上,是不存在任何问题的,只是需要在道德上需要被谴责一下而已。”
“呵呵,我想,现在四大期刊中的另外三家,已经快要把《数学新进展》那边的人给骂死了吧。”
“那是当然,《数学新进展》搞了这么一出,其余三大期刊跟进不是,不跟进也不是。”
“肯定是要跟进的啊,接下来,肯定有一大批华国数学家被四大期刊聘任为审稿人的消息传出来。”
“但是,华国数学家中最为合适的人选,顾律,已经被《数学新进展》捷足先登给抢走了,其余三家期刊估计要被气上一个半死!”
“哈哈哈,不行,让我笑一会儿,哈哈!”
“算来算去,《数学新进展》还是那个最大的赢家啊!”
“现在,就等《数学新进展》那边确定这条消息的真伪了。”
第六百六十二章 米国数学会杂志
第六百六十二章
《数学新进展》那边没有让吃瓜的群众们等太久。
或者说。
那位在论坛上内部人士,其实就是在《数学新进展》的马克龙主编授意下,向外爆料这条消息的。
于是,在这则消息在论坛上闹得沸沸扬扬的上更新了一则公告。
《关于顾律教授与数学新进展合作意向的通知》
公告的内容很简短。
大体的内容就是:
你们别瞎猜了,顾教授就是被我们《数学新进展》达成了合作意向,愿意担任《数学新进展》的审稿人之一。
希望在日后的日子里,顾教授可以和我们《数学新进展》精诚合作,将更加优质的数学论文稿件提供给《数学新进展》的光大用户。
至于谣传的抵制华国数学家担任审稿人的口头约定,这是完全子虚乌有的事,请各位不要再去胡乱猜忌。
众人见到这则通知,纷纷表示喜闻乐见。
而其余另外的三家期刊,则是正如许多人所预料的一般,被《数学新进展》的这则公告差点给气个半死。
…………
米国纽约。
《米国数学会杂志》总部。
杂志的主编在瞅见《数学新进展》在官网上新发的这条公告后,气得直接把面前的瓷杯哐的一下狠狠的摔在地上。
啪——!
响声把门外的助理惊动。
小助理颤颤巍巍的推开门,瞅了一眼脸色一阵青一阵白的主编,小心翼翼的开口问道,“主编……”
“召集杂志社的全部人员,到隔壁的会议室开会!”主编强压下内心的怒火,语气冷冷的说道。
“是,是。”小助理连忙应了声,将瓷杯碎片收拾了一下就关门出去。
十几分钟后。
《米国数学会杂志》总部的全体员工就全部集合到会议室内,气氛无比严肃紧张。
和《数学新进展》一样,《米国数学会杂志》同属于四大期刊之一。
不过……
《米国数学会杂志》的处境,要比《数学新进展》还要更加的尴尬。
《数学新进展》再怎么说,也是德国境内的第一数学期刊,在德国数学家心目中有着崇高的地位。
而《米国数学会杂志》呢。
从名字就可以看出,《米国数学会杂志》背后有着米国数学会的支持。
但是,在米国境内,《米国数学会杂志》却被《数学年刊》稳稳的压着一头。
有人或许会疑惑。
两家杂志社都同属于米国,同气连枝不行吗
答案是不行。
在哪个国家的哪个行业,内斗都是存在的,《米国数学会杂志》和《数学年刊》之间当然不会例外。
更何况。
《米国数学会杂志》和《数学年刊》之间渊源极深。
在《数学年刊》没有迎来变革之前,是一直跟在《米国数学会杂志》后面喊大哥的。
那时的《米国数学会杂志》,还是米国数学界的第一期刊,没有意识到《数学年刊》的威胁,所以就带着《数学年刊》一块玩玩,它吃肉,《数学年刊》喝汤。
但是……
《数学年刊》崛起了,当《米国数学会杂志》意识到这个势头的时候,已经阻止不了,只能够眼睁睁的《数学年刊》一个个的将和自己长期签约的论文作者一个个的挖过去,逐渐超越自己,坐上米国,甚至全世界数学领域的头把交椅。
至此,《米国数学会杂志》的处境就变得异常尴尬。
和《数学年刊》同处一个国家,要干什么,都要跨过《数学年刊》这座大山。
现在的《米国数学会杂志》,要不是有米国数学会的一些老一辈数学家在支持,早就被《数学年刊》拉开更大的距离。
而随着时间的推移,等那群老一辈数学家逝去后,数学界四大期刊,说不定哪一天就变成了三大期刊了。
《米国数学会杂志》的主编最近就为这件事而烦恼。
还没有想出一个有效的解决方案,就听说到《数学新进展》那边突然搞了这么一出。
这位主编当时就想骂娘了。
《数学新进展》这个操作,实在是让《米国数学会杂志》这边雪上加霜啊!
于是,这位主编马上把所有人召集起来,商讨对策。
…………
“《数学新进展》那边实在是太无赖了吧,当年那条合约还是他们那边第一个率先答应的,没想到转头就不认账了!”
会议室内,一位秃顶的中年人大声抱怨道。
“现在还说这些有什么用,《数学新进展》既然都这么做了,那就说明根本不会顾忌我们反击,而我们确实就是没有任何有效的反击手段,只有在道德上谴责对方一下而已,难道,你还能去顺着网线揍人家一顿去!”另一位杂志社的领导推推眼镜,理智的开口。
“我要的方案,方案,不是让你们在这里开谴责大会的!”主编拍着桌子在大吼。
会议室内。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