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制药大亨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小微1980
    “别呀,赵叔,来,再抽根烟……”赵长天把一包没拆的黄金叶塞到赵存贵手中。

    赵存贵把烟放到抽屉里,又拿出专利证书交给赵长天:“拿走吧。”

    “可我们签过协议书了,你这是违反合同。”

    赵存贵哈的笑起来:“对,是银行违规了,这属于不可抗拒力,懂吗你的专利证书经过专家分析,不值那么多钱,而且,你们没有缺乏从事相关行业的经验,不批才是对的。你去市委告呀,去闹呀,你不是最擅长搞这个”

    赵长天不知道,赵存贵的闺女找的爱人就是曹剑叔叔的侄子,这关系似乎扯得有点远,但在华夏,关系网重重叠叠,一环套一环,稍不留神就被套住了,都不知道问题出在哪。

    他还想说话,有柜台的柜员带着个男人进来,说要办贷款,赵存贵挥挥手让他出去。

    钱,现在最缺的就是钱,从哪弄钱啊赵长天走在大街上,沉默的注视着他的家乡。这个洞庭湖畔的江南小城在八十年代非常干净漂亮,随处可见清水蓝天,走过的人虽衣着朴素却面带笑容、充满活力。

    可这是暂时的,在后来改革开放浪潮的冲击下,汉江市的机械厂、化工厂、氮肥厂、造纸厂、煤炭公司等纷纷倒闭,下岗工人们无事可做,开始了每天搓麻将怨天怨地的混日子生涯,从那以后,这座小城就失去了奋斗的动力,提前进入了暮年。

    赵长天回忆起后来他回到家乡看到的情景,随处可见的大大小小的棋牌室,满地的槟榔渣和烟头,还有深夜十二点以后的漫酒摊,一堆又一堆的人在黯淡的灯光下挤在一起在麻将或纸牌中消耗生命,或用大吃大喝来麻痹自己的灵魂。打牌……吃……打牌……偶尔上班……吃构成了以后汉江市人民群众生活的全部。

    稍微有点志气的年轻人纷纷选择离开家乡,到北上广去打拼,而贪恋家中温暖舒适的孩子留下来后逐渐被同化成同样的模样。

    他想要大声呐喊,唤醒还在做梦的人群,可现实是他人微言轻,处处受制,连自己的问题都解决不了,又怎么去唤醒他人徒然被人耻笑而已。

    去找卫浩然赵长天摇摇头,不能大事小事都去找,次数多了,会给人留下无能的坏印象,影响以后的交往。人与人之间相交,地位不能相差太远,否则永远处于不对等的地位,再深的交情都会泡汤。

    他走过邮政银行的大楼,这个四层大楼是早年建的,花了几百万,建得不圆不方,红顶黄墙,绿色的招牌高高挂起,当时感觉非常高大上,里面的柜员也是抬着眼睛看人。

    “麻烦你,我要取钱。”赵长天对着柜台里低头整理文件的女柜员说道。银行的墙上贴着储蓄宣传连环彩画《为您算算利息帐》,一个老爷爷正被一个银行女职员忽悠着。

    “好的,身份证拿来,请问取多少”女柜员是个二十左右的美女,穿着红色制服,扎着马尾,笑容清新甜美。

    “3万。”赵长天算了算,大概差不多。

    女职员吃了一惊,这个数额有点大:“这个当天不能取,需要先预约,你明天来吧。”

    “好。”

    “你似乎有点面熟,赵长天”女职员忽然叫了起




第三十五章 缺资金生物制品所“雪中送炭”(一)
    两小时后,工资已经发完,领到工资的工人怀着热烈激荡的心情欢天喜地的散去,只留下赵长天和身边的一个大纸箱,站在空荡荡的厂区里。

    风轻轻吹过,野草被拔干净后裸露出泥土的地面留下无数乱糟糟的脚印,纸屑和尘土打着卷飞起来,又落下,赵长天揉了揉眼睛,好像有沙子吹进来了。

    一切百废俱兴,厂房打扫得干干净净,上了机油的旧拖拉机开得欢快,被反复擦拭n遍的大水缸在阳光下反射出道道亮光,设备调试完毕,工人们的热情也已经被点燃,似乎到了可以马上开工的地步,很多工人走之前都在问何时能上班,闲置了八个月,他们已经等不及要马上进入工作状态。

    赵长天微笑着说,给他们一点适应的时间,把家庭杂事都安排好,让他们在家等通知。工人们满意的走了,他从衣兜里掏出半根皱不拉几的烟屁股,坐在纸箱上,缓缓吸了起来。

    前世因为读书压力太大,他很早就有烟瘾,后来年纪大了,医生提醒他要注意健康,就戒掉了。重生之后,事情一件又一件,表面上他风淡云轻,内心却反复思量,不知不觉烟瘾又发作了,只是他素来极能控制自己,实在难受才吸几口。

    开工说得容易,可拿什么去买原材料和试剂这段时间他东奔西走,已经跟几个仪器厂、试剂厂和原料厂商签下采购协议,先赊账再付款,所有款项在三个月之内付清,这已是他跟厂家拼命周旋后能得到的最好结果。有的厂家一听要赊账,直接把人轰出去还算是好的,有些人还冷嘲热讽一顿才罢休。

    枪打出头鸟,所有的人都在观望,华夏第一例个人承包药厂的结局,他们不吝于随时加点料添点堵,看见赵长天疲于奔命狼狈颓废觉得打心底开心。

    就算生产出成品,销售等后续经营全都需要钱,赵长天想,为啥他没有带着系统来呢神豪系统,无限制刷钱,什么问题都解决了。

    “赵哥!”

    “你怎么来了”

    是马长征,他气喘吁吁的声音惊醒了发呆的赵长天。

    “董教授来了,说有急事正到处找你,我们猜你一定在厂里,所以就过来看看,你快跟我回去吧。”从生化制药厂到繁昌制药厂有二十里路,马长征一口气骑过来,累得上气不接下气。

    回来后才知道不是董兴书找他,而是长洲市生物制品所的所长孙经纬带着人过来,董兴书不过是做个中间人。

    生物制品是一类特殊制品,当时主要包括疫苗、抗毒素、血清和一些诊断试剂,重组dna产品因为发展较晚,还不在其中。华夏从1919年开始进行生物制品的研究,已有近七十年历史,鉴于生物制品的特殊性和重要性,华夏把私营生物制品厂全部并入国营生物制品研究所,根据行政区进行布点,组建了六大生物制品研究所,分别分布在京都、松海市、长洲市、州兰市、成蓉市和春长市。

    这六个研究所,目前只有京都市的直接归卫生部领导,其他五个由卫生部和地方进行双重领导,但以卫生部为主,研究所每年所有的生产任务全部由卫生部统一制定和分配。

    “长天,你总算回来了,我们等你好久了。”见面董兴书就笑着说道:“来来,给你介绍下,这是长洲市生物制品研究所的孙所长,这两个是他所里的小潘同志和小刘同志。”

    “孙所长好,两位同志好。”赵长天笑着招呼。

    “赵同志,我听董教授提起你,当真年轻有为啊。”孙经纬紧紧和赵长天握了一下手。他将近五十岁左右,黑色皮夹克里套着蓝衬衫,个子高大,相貌清瘦,头发梳得整整齐齐,戴着眼镜,标准知识分子的风范呼之欲出。

    “哪里哪里,我不过是学了点技术皮毛,董教授才是我辈的楷模……”

    又来了,于静姝和李正则同时翻起白眼,一天到晚假谦虚,累不累。

    董兴书笑道:“长天,孙所长找你有急事,是关于重组乙肝疫苗的,你们坐下来好好聊。”

    “赵同志,我是个爽快人,喜欢直来直往,不跟你虚头巴脑的兜圈子,”孙经纬坐在赵长天办公室的木凳子上,用仿紫砂杯喝了口茶,笑道:“听说你在研制重组乙肝疫苗对吗能不能把这个技术教给我们”

    教给你们真能说出口啊,赵长天笑道:“这个不是什么新技术,很多人都会,孙所长可以去看看今年发表的论文,关于重组乙肝疫苗的就有七八篇,据我所知,白方宇教授的实验室就一直从事这方面的研究。”

    不懂分子生物学的人,看哪篇论文可能都一样,反正都是表达外源基因嘛,其中的细微差异只有专业的人才能看出来。孙经纬是行家,没那



第三十六章 缺资金“雪中送炭”打响第一枪
    (多谢天海祥云的打赏!我现在看你,跟赵长天似的浑身上下都冒着金光,哈哈。)

    这年头,世风日下人心不古啊,想当年,咱就是革命一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孙经纬回忆了一下自己从前为国为民的光荣往事,正准备再接再厉,董兴书打断了他:“孙所,时间不早了,先吃饭吧,边吃边聊。”

    董兴书也没想到事情变成这样,一开始孙经纬只是说来看看,咨询下技术问题,没想到变成直接开口要了,他觉得非常惭愧,有种拉皮条还没拉好的错觉。

    赵长天趁上厕所的机会,去传达室给王泽平挂了个电话。老王一听就怒了,居然想从我嘴里抢食孙经纬这厮,想独吞乙肝疫苗的市场,野心真大,平时还真没看出来。

    时间太紧,他赶不过来,于是说道:“长天,这事你可得把稳了,无论如何不能答应,他要是为难你,让他冲我来,我可不怕他。”

    我也不怕,赵长天想,进入九十年代,华夏医药市场只会越来越开放,疫苗生产会放开,生物制品所都会改制成企业,赵家三代贫下中农,苗红根正,谁怕谁啊

    中饭在临江楼进行,孙经纬请客,小青年们都跟着蹭吃喝,在反复劝说无效后,孙经纬道:“既然技术不方便透露,那就把构建好的表达系统送给我们吧,等有了效益,我会向部里申请给予你全国劳动模范、先进工作者或三八红旗手等表彰,到时候你有可能被首长接见哦。”

    董兴书给孙经纬倒了一杯酒,笑道:“孙所,你有所不知,赵长天可是去过大会堂,跟首长握过手的人,你这个承诺似乎没有吸引力。”

    于是,那张被赵长天随身携带的照片再一次发挥作用,静静的放在桌子上,以无形的王霸之气刺痛了孙经纬的双眼。

    “你到底帮谁呢,老董”孙经纬不满的说道。

    “我呀,帮理不帮亲。”董兴书呵呵的笑起来。

    孙经纬没辙了,他话锋一转:“其实吧,也不是非你的重组乙肝疫苗才行,现在华夏有好多科研机构的重组疫苗效果都挺好,只不过因为你和老董合作过,他大力推荐,我才来看看,不行就算了。”

    他装出一副满不在乎的样子,赵长天笑道:“孙所,除去血源性疫苗外,现在华夏的重组乙肝疫苗主要有三类,分别来自于酵母、哺乳动物细胞如仓鼠卵母细胞(cho)和牛痘表达系统,但cho成本太高,而痘苗系统存在一定的风险性和副作用,只有酵母表达的重组疫苗最适合推广,你还是集中精力和白教授研发这个吧,我估计再过三五年,差不多就能投入生产。”

    等个三五年,黄花菜都凉了!现在就是要决定到底是先大量生产血源性疫苗好,还是直接上马重组疫苗比较好,这可是几千万级别的投资啊!

    孙经纬道:“你刚不是说可以送给我吗”

    “对呀,前提是王总同意,这个项目可是他投资开发的,有成果也属于擎天药业。”赵长天把老王拉出来当挡箭牌。

    都在医药行业混,孙经纬和王泽平是老熟人,他当着赵长天的面给王泽平电话,结果王泽平直接就说,他已经和春长市生物制品所达成合作协议,只要研制成功,立刻就能投入生产,利润四六开,不需要再和他合作。

    乙肝疫苗市场庞大,一支血源性疫苗售价三块,每人三支就是九块,华夏十几亿的人口基数,利润每年超上亿元,换成重组疫苗,生产成本降低,利润更高。这么大的蛋糕,春长所那些人居然招呼都不打,暗地里直接干,孙经纬气得直骂娘。

    因为被刺激到了,加上话不投机,孙经纬带着人吃完饭就撤了。回去后,他立刻联系了研究重组乙肝疫苗的各大科研院所,挨个询问产业转化的可行性,一圈问下来,被打击得找不着北。

    这个说表达量太低,那个说菌株不稳定,另一个说非分泌性表达收率太差,正在改进……总而言之,就是发表论文的时候把自己的成果吹上天,动真格的立马蔫了。

    就在这个关口,孙经纬打听到华夏计委收到了一份“关于引进国外酵母系统乙肝基因工程疫苗工业生产技术”的方案,预计总投资近9000万元(含外汇2000万美元),建立两条生产线,计委的领导正在展开调查,看这个方案是否可行,透露消息的那个朋友说十有**会批准,而生产基地初步被定在京都和松海市生物制品研究所。

    完了,所有的路都被别人抢先,孙经纬仿佛看到他的研究所已经日落西山,其他生研所的人每天大鱼大肉,而他只能带着手下残羹冷饭勉强度日。

    “我真没用啊,心比天高,命比纸薄……”

    “早知道是这个结果,还不如去大学当教授,干嘛要接这个担子,好后悔啊……”

    “呜呜呜……我是个软蛋,怂包,垃圾,人渣……”

    &



第三十七章 寻破绽抓造假教授当学生
    尘土飞扬,几辆小汽车在坑坑洼洼的土路上行驶着,从长洲到汉江大概150公里路程,没有水泥路,仅有的一条土路3米宽左右,路上每隔一段距离就有几个脸盆或者拳头大小的土坑,每逢雨季,大水坑里便蓄满了水,水里还经常可见游动的活物,如泥鳅、蝌蚪等。

    孩子们最喜欢在泥坑里跳来跳去,像小猪一样弄得满身泥泞;骑自行车的人为了避开水坑会在路上画出一条无法预料的曲线;而坐小车的人则倒霉了,时不时来个车震,脑袋跟靠背亲密接触,次数多了,简直怀疑有脑震荡的可能。

    第一辆上海牌小汽车里坐着的是省卫生厅的副厅长章文敬、处长蒋云鹏及两人的秘书,后面跟着孙经纬和王泽平等人的车。

    孙经纬在合作无门后,干脆直接去找湘南省卫生厅的有关领导,将情况讲了一遍。卫生厅的领导一听,还有这种事,立刻把王泽平叫过来沟通了一番,问为何不和本省的生研所合作,而要便宜外省的人,让他立刻中止和春长所的所有合作。

    王泽平不同意,春长所有他的一个好朋友,双方一直合作愉快,在哪生产都是为国家做贡献,难道还要搞地方保护主义双方僵持不下,闹得很不愉快。

    章文敬怒了:“这么大的项目,不是你个人可以决定的,要听从政府的安排,王总,你不能因为在擎天药业做出了成绩,就骄傲自满,不把政府放在眼里。”

    王泽平道:“章厅长,我跟春长所已经签了协议,不好毁约,否则在业界会毫无信誉可言,希望您能够体谅我的难处,下次吧,下次要是有好的项目,我一定首先考虑本省的单位。”虽然章文敬语气不好,但官大一级压死人,王泽平只能压着火气说话。

    然而章文敬不依不饶,重组乙肝项目是一个很好的项目,若是能够在湘南省成功投产,他就能顺利的把厅长前面的副字去掉,说不定还能再上一个台阶。

    事情八字还没一撇呢,大家就开始争夺利益,蒋云鹏说道:“章厅长,王总,我觉得这个事吧,首先要确定赵长天是否真的得到了表达量为10毫克/升的疫苗,而且还要确定疫苗的质量如何,要是临床试验不通过,那不就白扯吗王总,你能确定吗”

    好像还真不能确定,王泽平的所有信息都是听赵长天说的,他给的开发时间是三年,才过了一年不到,所以对这个事情不太着急,也没想过要去验证,要不是孙经纬从中搅和,他都不知道赵长天已经表达成功了。

    “所以,事情的重点在于确证,然后再考虑如何合作的问题,我觉得,完全可以多方合作嘛,携手为国效力,也是一件美事。”蒋云鹏劝道。

    章文敬被蒋云鹏提醒后,忽然醒悟过来。在大跃进时代,曾经有很多地区为了获得荣誉,出现过多起谎报产量的乌龙事件,比如亩产稻谷12万斤、亩产山药120万斤、小麦12万斤等,到最后却被证明全是子虚乌有,成了一场笑话。赵长天区区一个中专生,能在短短一年内研制出京都大学数年都无法得到的成果,焉知不是造假

    如果是造假,就一定要狠狠的揭穿和教育。抱着这样的心态,章文敬等人浩浩荡荡的开着车去了汉江,在三个小时的颠簸后,终于见到了赵长天。跟着章文敬一行人来的还有他特地从湘南大学请来的从事酵母研究的专家余融丽,其作用就是鉴定赵长天是否作假,并及时拆穿。
1...1011121314...56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