似锦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冬天的柳叶
几支长矛挡在妇人面前。
妇人把怀中孩子往一名兵士身上推去:“你们救救我的孩子吧,他明明是个好好的孩子,不能留在城中等死啊……我不走的,让我走我也不走,我还要回去照顾妞妞呢——”
妇人的喊声令兵士面上露出几分不忍,可上官的命令不能违背,随着妇人把孩子往前送,手中长矛下意识刺了过去,等反应过来往回收,孩子已经被刺中,发出惊天动地的哭声。
“虎头,我的虎头!”抱着染血的孩子,妇人终于崩溃了,头一低竟对准长矛冲去,“你们这些畜生干脆把我也杀了吧,我们一家人正好团聚了——”
郁谨眼神一缩,捡起砸向太子的那只破鞋扔了出去。
破鞋击中妇人膝盖窝,妇人腿一软摔倒在地。
这一切都发生在火光电石间,而那些百姓则以为妇人连同孩子都被守门兵士的长矛刺死了。
如果说男人的死令这些百姓暂时胆怯了,妇人与孩子的死却放出了他们心中的暴戾。
本该保卫家国百姓的兵士却对妇孺举起了刀枪,那他们还有什么指望
除了自救,别无他法。
人群越发暴动起来。
郁谨骂了一声:“这些蠢货!”
本来能控制住的局面,只要太子说几句适当的话就能避免这些无畏流血,可偏偏
太子第一时间逃了,以至于场面开始失控。
“弓箭!”郁谨伸手。
一旁龙旦立刻递上长弓与箭囊。
郁谨从箭囊中取出一支箭,迅速弯弓拉弦,箭如流星飞了出去。
利箭破空,直奔高高的钟楼而去。
“嗡——”肃穆悠扬的钟声突然响了起来,响彻全城。
又是接连两支箭射去,钟声再响,传得更远。
鼓响,城门关闭,万家入眠;钟鸣,则城门开启,人们开始一天的劳作。
晨钟暮鼓本就是城中百姓听惯的,可从灾难发生以来,他们再也没听到过象征着黎明的钟声。
没有黎明,那便只剩下了黑
第548章 不失信
准备从城墙跳下的赵侍郎被随从死死拽住:“大人,不能跳啊,城墙近两丈高呢,您要跳下去,腿会摔断的!”
赵侍郎往下看了看,脸一白醒过神来。
人家燕王是在南疆战场混过的,他一个老胳膊老腿的文臣,跟着凑什么热闹。
恢复了理智,赵侍郎命人搬来墙梯,顺着梯子爬下去。
“大嫂家中还有什么人”郁谨问。
妇人答道:“还有一个女儿,她,她发热了——”
人群一静,下意识往旁边挪了挪。
发热,往往是疫病的征兆。妇人的女儿疫病发作,说不定妇人也染上了……
这些急着冲出城去的灾民几乎都是聚集在西区的人,自认为身体没有任何问题,不想留在城中等死。
他们怕被妇人殃及。
妇人似乎也明白情况,突然跪下来对郁谨砰砰连磕了三个头:“王爷,虎头就交给您了。”
她无比留恋看了龙旦怀中男童一眼,转身就跑。
没有人出声挽留,只有男童响亮的哭声:“娘——”
这样的哭声令人闻之心酸,但对见惯了生生死死的灾民来说,却也只是这样了。
他们都是朝不保夕的人,能怎么样呢莫非劝妇人不要管等死的女儿
郁谨沉默片刻,对龙旦道:“先把孩子带走吧。”
“王爷不可!”赵侍郎急慌慌冲了过来。
郁谨看向他。
赵侍郎苦口婆心劝道:“王爷不能意气用事啊,这孩子的家人染了疫病,他此刻说不定已经有疫病在体内潜伏,只等发作了。若是把他带出城去,一旦疫病流传开,那就是无法控制的灾难,无法对皇上与天下百姓交代啊……”
他理解这位年轻王爷的善心,可这种情形不能靠善心,善心往往会造成更大的灾难。
这样的教训史上可不鲜见,最好的办法就是遵循惯例:先观察疫情,倘若实在不可控制,就只能牺牲这些人以绝后患。
赵侍郎的话却触及了灾民们的痛楚。
“我们没病,我们家人也没病,为什么不能放我们出去”
见赵侍郎下来了,钱河县令也跟着下来了,板着脸道:“有病没病,不是你们说了算。谁都不会认为自己有病,可等出了城,把疫病带出去,那可如何是好”
人群中就有人呸了一声:“要是这么说,县老爷还是城中人呢,怎么就能进进出出”
又有人道:“就是啊,还有那些进城救灾的兵士,他们为什么能进出城”
钱河县令被噎得无话可说,脸涨成了猪肝色。
郁谨瞥了一眼钱河县令,暗想:这种智障是如何当上县令的
“各位稍安勿躁。”郁谨扬了扬手。
人们安静下来。
对于这位敲响钟声救下妇孺的年轻王爷,他们愿意听听他讲什么。
“各位对县令与救灾兵士可以进出城有疑问,就请侍郎大人回答一下这个问题。”
赵侍郎被郁谨
推出来虽然无奈,可想到刚才灾民们齐声哭泣的情形,暗暗叹了口气,道:“各位可以看到,我们若要进城,需要换上草药熏蒸过的衣物,出城后更要反复洗药浴,服汤药……而那些兵士不但要做这些,出城的住处还是专门圈定的,他们只能住在城外那片地方,哪怕等这次救灾结束,亦要观察至少半月,没有问题才允许离开……”
听着赵侍郎的解释,有人喊道:“我们也可以那样,只要让我们出城!”
赵侍郎苦笑道:“城中数万人,一旦出城,如何能让这么多人全都留在圈定的地方个把月而只要有一个潜伏着疫病的人离开,就有可能造成一城、一国的灾难,这样的责任谁付得起”
&
第549章 希望
当面临生死时,大多数人会打破束缚,比如对高官显贵的畏惧。
灾民们目光灼灼盯着郁谨。
尽管对这位王爷大有好感,倘若得不到一个满意的答复,他们依然会闹,绝不甘心就这么在城里等死。
疫病有多可怕,他们瞧得清清楚楚。
好好一个人,转天就会发热、呕血、浑身溃烂……想想便令人不寒而栗。
这里曾经是他们安居的乐园,而现在则是地狱。
他们是人,为什么要在地狱呆着
郁谨从灾民们的眼神中看到了决然。
他暗暗摇了摇头。
赵侍郎等人一心想让灾民老老实实呆在城中,以为凭借朝廷的威望这些平日不敢直腰的百姓会言听计从,却忽视了求生的力量。
他敢肯定,如果没有一个解决的办法,给这些人一个希望,接下来的冲突会一次比一次激烈,到最后就会变成兵士与灾民之间的厮杀。
当然,朝廷赈灾调来了不少卫兵,最终定会解决这些灾民,再在疫情上稍作文章,这些流血冲突就能掩饰过去,甚至最后粉饰成功劳亦有可能。
他在南边曾见过将士斩杀无辜百姓冒充军功,对此深恶痛绝。
“各位且等一等,小王会与侍郎大人等人商量如何安排你们,等商量出结果,会来这里亲自告知诸位。”
“什么时候能商量出结果”有人喊道。
无数人附和:“是啊,要是一直商量不出结果,难道我们就一直等着”
“今日申正时分,小王定会给大家一个答复。”郁谨环视着那些衣衫褴褛的百姓,肃然道。
灾民们沉默了一会儿,终于有人喊道:“好,我们信王爷,等申正时分再来这里!”
赵侍郎嘴唇翕动,多次想要开口阻止,这种情形只能按捺住。
等出了城门,赵侍郎叹道:“王爷,您冲动了!”
郁谨看一眼被顺利带出城的幼童,淡淡道:“等人齐了再说吧。”
离钱河县城外不远处的大片空地上是一片营帐,这些就是那些兵士的落脚处。
另一边则建起一排草棚木屋,与那些营帐泾渭分明,其中最宽阔的一间木屋就是这些赈灾官员的议事处。
郁谨默默打量着四周。
“太子殿下呢”赵侍郎问陪着太子先出城的官员。
陪太子上城墙的官员不少,此时只剩下寥寥数人。
其中一人回道:“殿下回锦鲤镇了……”
赵侍郎窒了窒。
这就回锦鲤镇了好歹装装样子去议事处走走啊。
对这位太子殿下赵侍郎已经不知该说什么好,暗叹口气道:“王爷,那咱们也回锦鲤镇与太子殿下汇合吧。”
郁谨扬眉:“不知谁是这次赈灾主官”
赵侍郎抱拳:“是下官。”
“太子来此目的为何”郁谨再问。
赵侍郎回道:“代表皇上来抚慰灾民。”
郁谨笑了笑,棱角分明的眉显出几分冷厉:“刚才太子已经抚慰了城中百姓,回锦鲤镇休息无可厚非,而赵大人的事务尚未完成。”
“王爷的意思是——”
“自然是与同僚好好商议如何解决城中百姓的安置问题了。”说到这,郁谨停顿一下,嘴角隐约挂着几分嘲弄,“还是说对城中百姓置之不理,让他们留在城里等死”
赵侍郎眼皮跳了跳,忙道:“王爷误会了,这些天下官等人兢兢业业,断不敢无视百姓生死……”
郁谨不等赵侍郎说完,便道:“那就好,咱们去议事处。”
不多时议事处聚满
第551章 二牛可不是普通的狗
暂且安抚好了城中百姓,赵侍郎陪着郁谨下了城墙,一行人返回锦鲤镇。
太子早已等得不耐烦,见郁谨等人回来,皱眉道:“天都快黑了,你们才回来啊。”
众人无奈抽了抽嘴角。
这位太子殿下早早溜回来不说,还嫌他们回来晚了。
这一刻,众人越发觉得郁谨好了,不约而同想:果然是龙生九子,各有不同。都是皇子,差距怎么这么大呢
“离天黑还早。”郁谨把喝空的茶杯放下来,起身,“我去镇上走走。”
太子来了兴致:“七弟准备去哪溜达我与你一起去。”
郁谨看太子一眼,略一迟疑点了点头。
太子本来已经想好了若是被拒绝该怎么说,见郁谨居然直接答应下来,竟莫名有些感动了,忙三两步走过去,抬手就要去拍对方的肩。
郁谨淡定躲开,睇了太子一眼。
太子摸摸鼻子,笑道:“七弟,走吧。”
见兄弟二人相携而去,留下的众人颇有些不可思议。
燕王与太子居然能玩到一起去
咳咳,不该这么想的,人家毕竟是亲兄弟,且太子还是储君……
众人赶忙跟上去。
比之钱河县城中百姓的绝望麻木,锦鲤镇仿佛是另一个世界。
镇上居民来来往往为生计奔波忙碌着,吆喝声、争执声、与小贩的讨价还价声、呵斥孩子声……处处洋溢着普通世俗的热闹。
太子饶有兴致打量着这一切,侧头对郁谨道:“没想到一个小镇子也这么热闹……七弟你看,那个穿粉衣的小娘子还挺俏丽的,我以为只有京城才有美人儿可看呢……”
太子轻轻摩挲着下巴,一颗心活络起来。
也不知道要在这里呆多久,倘若有那粉衣小娘子相陪,倒也不愁打发时间。
郁谨没有接太子的话,拍了拍二牛的背:“去玩吧。”
二牛抖抖身体,窜了出去。
看着大狗远去的矫健身姿,太子有些羡慕:“七弟,你这条狗还挺通人性的。”
“二牛。”郁谨看太子一眼,再次强调。
太子扯了扯嘴角:“二牛还挺通人性的。”
郁谨微微一笑:“是啊,二牛可不是普通的狗。”
“怎么个不普通”太子好奇问道。
郁谨嘴角微扬,笑容显得有些神秘:“当年弟弟被埋在了死人堆里,是二牛把我刨出来的……二牛啊,有预知危险的灵通……”
太子听得目瞪口呆:“预知灵通这也太邪乎了吧。”
郁谨笑意收起,神色冷淡下来:“二哥不信就算了。”
“倒也不是不信七弟,只是我从没听说有能预知危险的狗。”太子说着转头问赵侍郎等人,“各位大人可听说过”
赵侍郎等人自然摇头,纷纷道:“没听过。”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