似锦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冬天的柳叶
众人纷纷道:“老夫人尽管去歇着,我们有茶喝就行。”
东平伯府地位渐长,她们都是瞧在眼里的,对待这位老夫人自然要客气些,更何况今日燕王妃还来了。
冯老夫人由婢女扶着缓缓起身。
这时姜似站了起来:“祖母,我送您去歇着吧。”
冯老夫人一怔,连脸上皱纹都舒展了,显然在这么多人面前见姜似如此十分欢心,可口中还要矜持着:“王妃陪着夫人们便是。”
姜似坚持:“我先送祖母去歇息,再来陪各位夫人。”
“王妃客气了。”
“王妃真是明理孝顺……”
姜似听着这些话内心毫无波澜,冯老夫人面上却更觉光彩,冲三太太郭氏微微点头:“你照顾好各位夫人。”
郭氏欠身应了,心中生出几分好奇:王妃平日明明对老夫人不假辞色,今日是怎么了
环视一番,郭氏有了猜测:王妃或许是不愿在外人面前落下不敬祖母的话柄。
而陪着冯老夫人往里走的姜似,显然不是郭氏想得那样。
她送冯老夫人去歇息,就是找个机会与冯老夫人谈一谈往事,看能不能有收获。
把冯老夫人送进暖阁,姜似没有离去,而是吩咐跟过来的婢女:“你先出去吧。”
婢女不由看向冯老夫人。
冯老夫人从得意中回过味来,对婢女点了头。
婢女很快就退了出去,把单独的空间留给二人,还贴心带上了门。
冯老夫人脸色一正:“王妃是不是有事”
姜似微微一笑:“祖母猜中了,孙女确实有件事想问问您。”
冯老夫人一听,不由打起精神来。
难怪四丫头今日如此反常,看来她想问的事情不简单。
“说吧。”
姜似却难得迟疑了一下,才问道:“您熟悉我外祖母么”
冯老夫人愣了愣。
她猜测了不少问题,却独独没想到四丫头会问到宜宁侯老夫人。
宜宁侯老夫人与冯老夫人算是一辈人,要是往回数几十年,也是参加这个宴、那个宴时常遇到的。
第705章 三人
姜似不愿放弃任何异常,沉吟片刻再问道:“祖母可还记得外祖母与太后何时开始关系冷淡的”
冯老夫人拧眉想了想,道:“在太后进宫之前吧,那时候你外祖母已经出阁了,连你大舅都有了。”
姜似眼神微闪,喃喃道:“这么说,外祖母出阁有些晚。”
算起来,外祖母比太后年纪还要小一些,可外祖母都生下大舅了,太后还未出阁……
冯老夫人不以为意道:“这没什么奇怪的,太后出阁的时间可由不得她。”
“怎么”姜似不由坐直了身子。
冯老夫人仿佛陷入了回忆,语气带着难以掩饰的艳羡:“因为太后是钦定的太子妃啊,早就与当时的太子定亲了,所以何时成亲要看皇家的意思,由不得太后那边做主……”
听冯老夫人讲了缘由,姜似微微点头:“原来如此。”
“从那之后,太后与我外祖母就没有往来了么”
虽然现在看着二人几乎没有交情了,可几十年前难道一下子就生分了
“应该是吧。”冯老夫人语气不大确定,“她们关系淡下来没多久太后就进宫了,打交道的机会也少了……”
姜似沉吟片刻问:“那么除了太后,外祖母还有没有交好之人”
冯老夫人拧眉细想,微微摇头:“时间过去太久了,本就不熟悉,一时真的想不出来。”
别说宜宁侯老夫人的事了,过了这么多年,她连早死的夫君长什么样都快忘了。
想到这,冯老夫人忽然生出几分伤感。
姜似并没给冯老夫人太多伤感的时间,接着问道:“麻烦祖母再仔细想想,只要关于外祖母的事,但凡您有点印象的都可以说一说。”
时间过去这么久,指望一个老太太事无巨细回忆起来显然不现实,不过这未尝没有好处。这种情况下,能被冯老夫人想起来的往往都是特殊的事,比如外祖母当了太后的手帕交。
“似儿,你究竟为何问这些”到这时,冯老夫人实在有些好奇了。
姜似微笑道:“再过几个月大哥是不是又要下场了”
三年前的秋闱,东平伯府大公子姜沧因为运气不好在考场上分到了臭号,导致呕吐不止无法顺利答卷被抬了出去,与三年一次的乡试失之交臂。
从那之后,世人眼中前途似锦的姜大公子一蹶不振,好长时间才缓过来。
而今三年过去,等到桂花飘香时姜沧又要下场,于东平伯府来说算是一件大事,尤其是对眼看爵位无望的姜二老爷和器重长孙的冯老夫人来说更是大事中的大事。
在冯老夫人心里,从来认为最有出息的是大孙子姜沧,至于次孙姜湛能有今日的造化不过是运气好罢了。
姜沧必须考中举人,来年春闱后再成了进士,才能证明她从没看错人。
姜似话中之意太明显,令冯老夫人心中一喜,识趣放弃了追问,冥思苦想一阵眼睛一亮,道:“我想起了一桩事。”
“祖母您说。”
“你外祖母当时还有一个交好的姑娘,不过那个姑娘身份有些特别——”冯老夫人似乎不大
确定,迟疑了一下。
姜似声音轻柔甜美:“您想到什么就说什么,哪怕说得不准也无妨。”
冯老夫人睇了姜似一眼,心道这丫头有求于她时比起之前简直判若两人。
哼,她说错了又怎么样,还能给她脸子不成
腹诽了几句,冯老夫人道:“那个姑娘好像不是大周人。”
姜似眼神一紧,声音不自觉拔高:“不是大周人”
不怪她失态,今日从冯老夫人这里听来的讯息,实在带给她
第705章 三人
姜似不愿放弃任何异常,沉吟片刻再问道:“祖母可还记得外祖母与太后何时开始关系冷淡的”
冯老夫人拧眉想了想,道:“在太后进宫之前吧,那时候你外祖母已经出阁了,连你大舅都有了。”
姜似眼神微闪,喃喃道:“这么说,外祖母出阁有些晚。”
算起来,外祖母比太后年纪还要小一些,可外祖母都生下大舅了,太后还未出阁……
冯老夫人不以为意道:“这没什么奇怪的,太后出阁的时间可由不得她。”
“怎么”姜似不由坐直了身子。
冯老夫人仿佛陷入了回忆,语气带着难以掩饰的艳羡:“因为太后是钦定的太子妃啊,早就与当时的太子定亲了,所以何时成亲要看皇家的意思,由不得太后那边做主……”
听冯老夫人讲了缘由,姜似微微点头:“原来如此。”
“从那之后,太后与我外祖母就没有往来了么”
虽然现在看着二人几乎没有交情了,可几十年前难道一下子就生分了
“应该是吧。”冯老夫人语气不大确定,“她们关系淡下来没多久太后就进宫了,打交道的机会也少了……”
姜似沉吟片刻问:“那么除了太后,外祖母还有没有交好之人”
冯老夫人拧眉细想,微微摇头:“时间过去太久了,本就不熟悉,一时真的想不出来。”
别说宜宁侯老夫人的事了,过了这么多年,她连早死的夫君长什么样都快忘了。
想到这,冯老夫人忽然生出几分伤感。
姜似并没给冯老夫人太多伤感的时间,接着问道:“麻烦祖母再仔细想想,只要关于外祖母的事,但凡您有点印象的都可以说一说。”
时间过去这么久,指望一个老太太事无巨细回忆起来显然不现实,不过这未尝没有好处。这种情况下,能被冯老夫人想起来的往往都是特殊的事,比如外祖母当了太后的手帕交。
“似儿,你究竟为何问这些”到这时,冯老夫人实在有些好奇了。
姜似微笑道:“再过几个月大哥是不是又要下场了”
三年前的秋闱,东平伯府大公子姜沧因为运气不好在考场上分到了臭号,导致呕吐不止无法顺利答卷被抬了出去,与三年一次的乡试失之交臂。
从那之后,世人眼中前途似锦的姜大公子一蹶不振,好长时间才缓过来。
而今三年过去,等到桂花飘香时姜沧又要下场,于东平伯府来说算是一件大事,尤其是对眼看爵位无望的姜二老爷和器重长孙的冯老夫人来说更是大事中的大事。
在冯老夫人心里,从来认为最有出息的是大孙子姜沧,至于次孙姜湛能有今日的造化不过是运气好罢了。
姜沧必须考中举人,来年春闱后再成了进士,才能证明她从没看错人。
姜似话中之意太明显,令冯老夫人心中一喜,识趣放弃了追问,冥思苦想一阵眼睛一亮,道:“我想起了一桩事。”
“祖母您说。”
“你外祖母当时还有一个交好的姑娘,不过那个姑娘身份有些特别——”冯老夫人似乎不大
确定,迟疑了一下。
姜似声音轻柔甜美:“您想到什么就说什么,哪怕说得不准也无妨。”
冯老夫人睇了姜似一眼,心道这丫头有求于她时比起之前简直判若两人。
哼,她说错了又怎么样,还能给她脸子不成
腹诽了几句,冯老夫人道:“那个姑娘好像不是大周人。”
姜似眼神一紧,声音不自觉拔高:“不是大周人”
不怪她失态,今日从冯老夫人这里听来的讯息,实在带给她
第706章 陈醋
阿谨这就过来了
姜似听了婢女的话有些意外。
早上阿谨不是去宫里霍霍了嘛,不,去宫里办事了,怎么这么快就来伯府了
姜似略一迟疑的时候,周围恭维声纷纷响起。
“王妃与王爷真是恩爱,羡煞我们了。”
“是呀,王爷还特意过来接。女子要是像王妃这样,还有什么不如意的……”
……
姜似根本没把这些话往耳朵里过,冲众人微笑颔首:“各位慢用,我先失陪了。”
直到姜似离去,厅内围绕着燕王夫妇的议论声还没有停。
角落里那桌坐的是姜依、姜俏、姜俪、姜佩姐妹几人。
这其中,姜俪于去年已经出阁,姜俏与姜佩还待字闺中。
姜佩语气难掩羡慕,低声与姜俪咬耳朵:“五姐,你看四姐真是越发风光了,那些夫人说得不错,女子若能像四姐这样,人生还有什么遗憾的……”
姜俪含笑听着没有反驳,可是想到光彩照人的姜似,心中却一派平静。
在她看来,努力过好自己的日子就是最好的,无须羡慕任何人。
她是在厉害嫡母手下讨生活的庶女,生母曾是嫡母眼中钉,早早就被磋磨没了。比之六妹的处境,做姑娘的那些年她过得尤其艰难,真是多一步路不敢走,多一句话不敢说。
而后来,四姐青云直上,被四姐不喜的嫡母从此长期“养病”,这样的改变可以说是命运对她的关照。
嫡母不管事了,祖母又不在意她一个庶孙女,她的婚事是由三婶张罗的。
三婶是个厚道人,亦没有苛待侄女的必要,给她定的是济宁伯的幼子。
济宁伯府爵位世袭,比东平伯府门第稍高;济宁伯幼子是嫡子,她是庶女。
但她也有底气:四姐贵为王妃,这是任何一家都不会忽视的。二哥入了皇上的眼并平安归来,将来前程亦不会差。
所以三婶选的这门亲事刚刚好,她稍稍高嫁,却不至于在对方面前低一头。
或许就是这样,她再多些温柔谦和,才有了她与夫君的琴瑟和鸣吧。
姜俪这般想着,嘴角笑意越发温柔。
“五姐,你说是不是呀”见姜俪只笑不吭声,姜佩有些不快。
姜俪微微点头:“四姐确实很好。”
“我不是说她好不好,我是说——”姜佩撇了撇嘴,“算了,不说四姐了。五姐,你怎么样”
过了这个年姜佩也有十六岁了,婚事却迟迟没定下来。
眼见同为庶女、性情木讷的五姐都嫁给了济宁伯幼子,姜佩眼光越发高了,三太太郭氏先后提过几个人家,总有让她不满意之处。
久而久之,郭氏就没那么积极了。
无他,侄女还没嫁过去就有可能落埋怨,郭氏又不是傻子,何必吃力不讨好呢。
姜佩心中开始急了,可这种事做姑娘的总不能开口,只能憋在心里,于是对姜俪嫁人后的生活莫名好奇。
几个姐妹里,大姐义绝回了娘家,二姐被打发到庄子上去了,三姐还没出阁,四姐是王妃有些话不好问,只有五姐能满足她这份好奇心。
猜你喜欢